第87節
“起來,起來,本王恕你無罪!”因為自家王妃身體康愈而整個人瞧上去仿佛年輕了十歲的安樂王笑容可掬地沖著羅知縣這個給他們父子倆牽線的大恩人擺手,“我們這次過來,是為了正式拜會一下小仙姑的,要知道我們上回做的事情,著實有些不地道!” 羅知縣在聽了安樂王的話后,不由得在臉上露出了一個有些為難的表情。 “怎么了?難道小仙姑當真生我們的氣,不打算再見我們了嗎?”安樂王在見了羅知縣的表情后,連忙一迭聲地追問道。 羅知縣見自己無意引來了安樂王的誤會,連忙把楚妙璃和她祖祖因為太過忙碌而被楚老頭強行帶上九曲山的事情說給了他們一家聽。 安樂王一家對楚妙璃會忙成這樣并不意外,他們更為好奇的是羅知縣口中的那位祖祖。 據他們所知,楚老頭夫婦都是無父無母的孤兒,既如此,小仙姑的祖祖又從何而來?! 第120章 今生(59) 楚老頭為了自己的寶貝孫女,可以把所有人拒之山外——除了安樂王一家。 當他從下人口中獲悉安樂王借著羅知縣之手,向他們主動遞了拜帖后,他就知道這一面是非見不可了。 不過,在把安樂王一家迎上九曲山以前,楚老頭特意找到了自己的母親華楊氏,問她是個什么想頭,到底要不要見他們一面。 畢竟,安樂王妃是在華楊氏跟前長大的,祖孫倆又分別了這么多年,沒道理華楊氏不想親眼見見她。 ——尤其是在華楊氏從自己的小曾孫女楚妙璃口中知曉了安樂王妃曾經受過的苦頭以后。 而他的母親華楊氏在聽說安樂王一家就在山下等著求見的時候,心里也不可自制的涌現出了幾分期許的情緒。 她雖然已經對自己的長子寒了心,但是對自己從小帶大的嫡長孫女還是充滿著喜愛和憐惜的。 因此,她面上也不受控制的浮現了一絲猶豫掙扎之色。 “如果可以的話,我確實很想見那孩子一面,不過……為了避免不引起京城那些人的懷疑,我看……我還是避上一避罷?!?/br> 在沉吟片刻后,華楊氏強忍著滿心的不舍,這樣對自己的幼子說道。 她已經虧欠幼子良多,委實不舍得他好不容易平靜安寧下來的生活,再因為她這個母親而乍起風波。 “母親,您說這話,就是在拿刀子戳我這個兒子的心了!”楚老頭在聽了華楊氏的話后,幾乎是不假思索地開口道:“在這山上,誰都可以對安樂王一家退避三舍,唯獨您不能!您是我們所有人的長輩,是我們老楚家的定海神針,我們委屈誰也不能委屈了您??!” 因為對華楊氏多有崇慕,所以沒事有事就會來到她跟前承歡膝下的孫媳婦燕氏在聽了自己公公的話后,也滿臉贊同地連連點頭:“祖母,乖囡手里多的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說不定她就能拿出什么易容的好寶貝來,到時候,祖母您換一張面孔,現身于安樂王一家面前,相信他們就算絞盡腦汁,也猜不出你的真實身份!而且,如今在新華縣,誰不知道楚家的小仙姑多了個慈眉善目的好祖祖,您要是不出現,豈不更容易惹來他們的懷疑!” 燕氏條理分明的話讓華楊氏本就蠢動的心又悸顫了幾分。 她嘆了口氣,語氣頗有幾分慚愧地說;“可我不想給你們添麻煩!” “祖母,對您來說,這是在給我們添麻煩,但是對我們來說,確實我們應該給予您的孝敬!再說了,祖母您一片舔犢之情,我們又怎么忍心讓您感到失望?” 上次安樂王妃拜托楚妙璃給她祖母招魂,華楊氏因為怕無端連累自己幼子,當機立斷地強忍著滿心的不舍,選擇了推拒,如今安樂王妃的主動送上門來了,楚老頭等人如何還舍得讓她失望。 華楊氏本身并不是個矯情的人,相反,她做起事來,歷來干脆利落的很。 因此,在又躊躇了片刻后,她就點頭同意了下來。 為了總結歸納自身所學,楚妙璃雖然一上山就鉆進了楚老頭特意給她準備的臨時修煉室里,但是,為了以防萬一,她還是留下了能夠讓大家順利聯系上她的通訊符。 不僅如此,唯恐大家擔心打擾到她而心存顧慮的她,在進去前,還特意向大家強調過,她這次閉關只是想要調整一下狀態,讓他們有事一定要通知她,她保證隨叫隨到。 由于楚妙璃率先提醒過的緣故,楚家人很快就點燃了楚妙璃用黃表紙畫的通訊符,將她和跟她一起進入了修煉室的喵崽兒從閉關中給叫了出來。 楚妙璃對于安樂王妃還是頗有好感的,在知曉了他們的來意和祖祖華楊氏的打算后,她想都不想的直接開口道;“既然大家已經商量好了,那么就這樣做吧,祖祖,你告訴我,你想要變個什么樣,我這就幫你變!” 楚妙璃已經陸續完成了好幾個任務,易容術這樣的小道對她來說,自然算不得什么。 楚家人見楚妙璃說得信心滿滿,頓時一個兩個的喜笑顏開。 在楚老太和燕氏的參謀下,華楊氏很快就在曾孫女叫人準備的宣紙上,畫下了一張瞧上去極其尋常的老婦人面孔。 “乖囡,你在給我易容的時候,記得多給我畫幾條皺紋,你那堂姑心細如發,稍有不慎,我就有可能被她拿住破綻?!比A楊氏在沒有因為癔癥瘋癲以前,因為年輕時,不曾精心保養過的緣故,也陸陸續續生過幾場大病,太醫們為了確保她的身康體健,沒少限制她用各種各樣的吃食。 偏巧,這華楊氏又是個性情執拗的,別人越不讓她吃,她就越饞得慌…… 正好那時候,她又是華陽侯府的老太君,除了安樂王妃以外,根本就沒人敢隨意忤逆她,因此,在忌嘴期間,她沒少做些‘知法犯法’的事。 那時候的安樂王妃還沒有出嫁,對華楊氏這個老祖母的感情也很深,是以,在知曉了后者的所作所為后,就主動把監督華楊氏的差使接了過去。 如此這般的,好一陣斗智斗勇,才總算遏制住了華楊氏那讓太醫們只恨不能撞墻的惱人行徑。 也正因為被安樂王妃抓包了太多回,華楊氏才緊趕慢趕的提醒楚妙璃,生怕自己又悲催無比的栽在了對方的手下。 楚妙璃被華楊氏這副心有余悸的表情逗得見牙不見眼。 她笑靨如花地在楚老頭等人忍俊不禁地注視中,很是一本正經地表示,她一定會好好給自己的祖祖易容,爭取讓安樂王妃一點破綻都瞧不出來。 一番腳不沾地的匆匆忙碌后,楚妙璃終于用各種各樣的材料,將華楊氏易容成了一個她自己照鏡子都未必能夠認得出來的尋常老婦人。 楚妙璃對于自己的手藝十分欣賞,她小大人似的繞著華楊氏轉悠了幾圈,覺得真的是無一處不滿意,除了…… “祖祖,您身上的氣場太強了,乍一瞧上去,壓根就不像個普通的老太太,您還是趕緊收斂一二吧!”眉毛微微一挑的楚妙璃像是想到什么一般,對自己的祖祖叮囑道。 被楚妙璃提醒的楚老頭等人也連連點頭。 “難怪我總覺得哪里不對勁,偏偏又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楚老頭猛然一拍大腿,臉上滿滿的都是恍然大悟的神色。 被自己的寶貝曾孫女提醒的華楊氏點了點頭,一邊配合地收斂自己身上的氣場,一邊在心里暗暗催眠著自己,爭取當真把自己當成一個最普通不過的老太太一樣看待。 在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的修正中,安樂王一家也終于爬上了這九曲十八彎的九曲山。 平日里養尊處優慣了的他們到了山上簡直就仿佛三魂七魄都被什么邪物給攝走了一般,癱軟在地上動彈不得。 安樂王更是懊惱不已地拍著自己的大腦袋瓜連連自語:“早知道這條山路這么難走,本王就聽羅大人的意見,直接坐滑竿上來了!” 他不是心疼自己和日子又酸又漲的雙腿,而是心疼他的愛妃。 安樂王妃才大病初愈不久,按理說根本就連徒步上山的資本都沒有,偏生他拗不過她的堅持和對小仙姑的感激之情,只能就這么眼睜睜的看著她在自己面前遭罪。 “行了,你就別抱怨啦,不管怎么說,我都上來了,不是嗎?”安樂王妃的性格與華楊氏頗為相似,都是性情爽利大方的人。 只見她略微調勻了兩下呼吸,就牽著自己兒子的手,迫不及待地在羅知縣的引領下,朝著楚妙璃他們現在所住的臨時居所去了。 ——這些日子以來,羅知縣為了討好楚家人,沒少仗著他一縣之主的身份往山上跑,盡他所能的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而楚妙璃等人也已經在正院里久候多時了。 安樂王妃因為被楚妙璃所救的緣故,所以對楚妙璃十分感激,一見到楚妙璃就要行禮。 楚妙璃在不知曉她身份以前,不論安樂王妃怎么向她行禮,她都能夠坦然受之,不過在知曉了對方是自己的親堂姑后……楚妙璃可沒那么大的臉讓自己的祖祖傷心。 因此,安樂王妃才要帶著兒子盈盈拜下,就被楚妙璃一個虛抬給弄起了身。 不僅如此,楚妙璃還滿臉熱情洋溢地親自給安樂王妃介紹起了她的家里人。 尤其是她的祖祖,老楚氏。 自打認識楚妙璃以來,還是頭一回享受這待遇的安樂王妃母子倆大腦有些懵,不過他們到底是心較比干多一竅的皇家人,在最初的愣神后,他們很快就鎮定下來,很是配合地在小仙姑的引薦下,對著這突然冒出來的老楚氏行了個禮。 華楊氏知道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她應該避讓這一禮,可是在看到嫡長孫女那張熟悉又瘦削的漂亮臉容后,她的雙腿就仿佛生了根似的,立在原地,半晌都沒辦法動彈。 楚老頭怕華楊氏情緒一時過于激蕩,露出馬腳,主動攙扶著華楊氏象征性地側了側身,很是抱歉地說了幾句,他母親沒見過什么世面,多有冒犯,還請王妃娘娘恕罪的自謙話。 安樂王妃這次本來就是抱著最大的誠意而來,如何會故意使得楚家人難堪。 是以,她十分誠懇的表示,她沒有生氣,還請大家不要誤會,還說,華楊氏本來就是長輩,她向其見禮是應該的! 在安樂王妃的堅持下,安樂王堂堂一介王爺之尊,也畢恭畢敬地對華楊氏行了個拱手禮。 華楊氏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心緒起伏跌宕的險些沒當場紅了眼眶。 在互相見禮寒暄了一陣后,作為一家之主的楚老頭邀請安樂王一家坐下用茶吃點心。 楚家的茶葉雖然不是大楚皇城赫赫有名的絕妙好茶,但也別有一番意趣,更別提這些茶葉還過了楚妙璃這個小仙姑的手,對人的身體健康多有補益之處。 因此,饒是安樂王一家見慣了好東西,在品嘗了這茶水的滋味后,也忍不住生出了幾分想要做梁上君子的微妙心思來。 由于雙方都有意交好,又有羅知縣從中斡旋,楚家人與安樂王一家的相處可謂和樂融融。 不過,有句俗話說得好——紙包不住火。 作為華楊氏跟前的第一得意人,心細如發的安樂王妃還是從華楊氏一些無意識流露出來的蛛絲馬跡,確認了對方的身份。 出于對楚妙璃這位救她脫離苦海的小仙姑的尊重,在發現楚家人口中的老楚氏很可能就是自己親祖母的安樂王妃并沒有選擇按捺下自己心中的狐疑,盤算著下山以后,再另做調查,而是擺明車馬,滿臉坦蕩地將華楊氏言行舉止間偶爾露出的破綻一個個指了出來,邊指邊用帶著幾分輕顫的嗓音問華楊氏對此又作何解釋! 做夢都沒想到眼前這位其貌不揚、滿臉褶子的老人家居然有極大可能是自己愛妃親祖母的安樂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而羅知縣夾在牙箸上的半塊綠豆糕更是直接從他手中脫出,啪嗒一聲落了地。 與之同時,他的腦子里,也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了不久前楚家人表情嚴肅向他詢問華陽侯老夫人的各種情景…… 早就猜到自己很可能被嫡長孫女給認出來的華楊氏在嘴角勾起一抹有些欣慰又有些感慨的弧度。 “傻孩子,你都把話說到這份兒上了,老身這個做祖母的,還有什么好解釋的呢?” 第121章 今生(60) 安樂王妃自幼在她祖母華楊氏膝下長大,如果沒有華楊氏的精心教導,也就不會有現在的她。 因而,安樂王妃對于自己祖母的印象可謂銘心刻骨,不曾有一絲半毫的忘卻。 當她發現小仙姑口中的祖祖老楚氏果真是她以為已經遺憾離世的祖母時,她簡直沒情緒激動的當場暈死過去。 “祖母!” 盡管她對自己祖母為什么要詐死來到楚家的行為百思不得其解,但是這卻并不妨礙她在確認了對方身份的第一時間,如同幼時那樣,撲跪在對方膝下,將已然淚落如雨的面孔深深地埋進對方熟悉又溫暖的懷抱里。 華楊氏是一個十分重情的人,如今眼瞅著自己一手帶大的孫女在自己面前哭成個淚人兒,她心里也極不好受。 她一邊用與生俱來的大力,將孫女從地上拉拽起來,攬到自己身邊坐下,一邊從孫媳婦燕氏手中接過帕子給孫女擦眼淚,“都是祖母不好,乖孩子,別哭!你這樣看得祖母好心疼!” “心疼?祖母真的會為孫女兒心疼嗎?”安樂王妃淚眼婆娑地凝睇著華楊氏,“如果您真的會為孫女兒心疼,又怎么會……說都不與孫女兒說一聲的就這么偷偷離開?您明知道孫女兒有多在乎您的,不是嗎?!” 華楊氏被安樂王妃說得滿臉愧色。 不論當初情形如何,她在清醒后,選擇放下京城的一切,留在幼子一家身邊,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只是,她不為自己辯白,并不代表其他人也不會為她辯白。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已經徹底把華楊氏當成了自己人看待的楚家人自然舍不得見她在安樂王妃面前如此難堪。 是以,他們幾乎是不約而同地把華楊氏當時的情況說給安樂王妃聽。 當安樂王妃得知自己祖母并非存心詐死,而是楚家人為了她的身體先斬后奏后,才放下了心頭那點祖母拋下自己的委屈,重新換上一副充滿理解地口吻道:“事急從權,以祖母當時的情形,即便是繼續留在華陽侯府,只怕也堅持不了太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