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節
第二天莫梓楓便派了三元去查方富和方全的事,三元很快便給了莫梓楓回音,確實如莫梓楓和林嬌杏所料,是莫老五雇了方富和方全。 方富和方全在粉條坊干了有半年多了,做粉條的那一套,也早就學到手了,莫老五雇他倆過去,就是叫他倆帶人做粉條的。 三元是個能干的,連莫老五的粉條作坊在哪兒,都打聽了個清清楚楚。 莫梓楓有了確鑿的證據,便讓三元帶著方景還有粉條坊的兩個工人,把方富和方全堵到了莫老五的粉條坊里。 起初方富和方全還不把這當回事,等到方景拿出兩人簽的契書,兩人一下子傻了眼,因為契書上白紙黑字的寫得清清楚楚:離開粉條坊后,不得從事跟做粉條相關的活,否則,要賠償林嬌杏紋銀百兩。 其實兩人剛去粉條坊的時候,這些條款方景也是跟他們講明了的,只是兩人早就把這茬給忘了,如今冷不丁的的擺到了他們的跟前,兩人當時就傻在那兒了。 就是把他倆賣了,也賠不起這百兩紋銀啊。 兩人當時就給三元跪下了,哀求三元網開一面,別把這事兒告訴莫梓楓和林嬌杏。 三元卻不為所動,限方富和方全三日之內把銀子賠上,若是賠不上,衙門里見。 三元說完這句話,便揚長而去。 方富和方全去找莫梓楓和林嬌杏,莫梓楓和林嬌杏卻壓根兒就不見他。 兩家人登時哭鬧成了一團。 這事兒很快就在村子里傳遍了,而且很快便分成了兩派。 一派是罵莫梓楓和林嬌杏,說他倆做事狠,全然不念一點同鄉情誼,這么做,是要把方富和方全兩家人往死路上逼。 另一派卻覺著莫梓楓和林嬌杏做的對,說粉條之所以稀罕,就是因為做的人少,所以莫梓楓和林嬌杏才有銀子賺,如今被方富和方全學了去,又幫著別人家去做了賣,搶林嬌杏和莫梓楓的生意,這就是不義之舉,合該被人看不起,就是賠個傾家蕩產也是活該。 總之,就因為方富和方全的事,村子里又鬧了個沸沸揚揚。 方富和方全被逼得沒了辦法,只能去求了老三爺,希望老三爺能幫他倆求個情。 老三爺當場把兩人罵了個半死,可是必竟是他的子孫,他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兩人被逼死,便親自去找了莫梓楓和林嬌杏,給這兩個人求情。 其實莫梓楓和林嬌杏也不是真的叫方富和方全賠銀子,只是想要造出聲勢敲打敲打粉條坊的其他工人,順便也讓方富和方全吃個教訓。 現在既然老三爺都出了面,莫梓楓和林嬌杏當然要賣老三爺一個面子,答應不叫方富和方全賠銀子,不過方富和方全也不能再給別人家做粉條。 方富和方全一聽,慌不迭的賭咒發誓,說這輩子都不會再做粉條。 莫梓楓和林嬌杏見目的達到,便放過了方富和方全。 而莫老五那邊,原以為靠著方富和方全,就能搶了莫梓楓的生意,結果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后來鎮子上又慢慢傳開,說是莫老五出銀子挖莫梓楓的墻腳,所以才出了方富和方全這檔子事。 正文 第四百零七章心煩意亂 挖人墻腳可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尤其是生意場上,最為忌諱。 更何況,莫老五挖的還是自已親兄弟的墻腳。 一筆寫不出兩個莫字,自己沒本事掙銀子,竟對親兄弟起了花花腸子,這就是小人的行徑。 這世上,最不能打交道的就是小人,小人最會耍陰謀詭計,萬一著了他的道,被賣了說不定還要幫他數錢呢。 莫老五的名聲一下子臭了起來,跟莫老五來往的一些商戶,也都對他起了戒心,以前能賒下帳的,也都不再賒給他了,只要他拿貨,必定要一手交銀子一手交貨,莫老五受到掣肘,登時頭疼不已。 莫老爺聽說了這件事,把莫老五叫到跟前,大罵了一頓。 莫老五百口難辯,必竟那粉條坊確實是他開辦的,方富和方全也是他得到消息后去重金請了來的,他之所以這么做,也確實是想要擠占粉條市場,借機打壓莫梓楓。 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方富和方全竟是跟林嬌杏簽了契書的,若是知道契書上還有那么一個條款,他說什么也不會去找那倆人,如今卻也只能吃啞巴虧,背上苛待兄弟的惡名。 背上苛待兄弟的惡名倒還是次要的,更讓人焦心的是,莫老爺現在對他,已不復最初的信任,看架式,似乎是想要奪了他的權。 莫老五嚇了個半死,一方面和趙氏一起,拼命安撫討好莫老爺,另一方面,又絞盡腦汁的做假帳抹平帳面上的虧損,一時之間,竟是焦頭爛額。 莫老五猜到那些壞他名聲的話,肯定是莫梓楓放出來的,只是他沒有確鑿的證據,就是找到莫梓楓頭上,莫梓楓也不會認帳,倒顯得他心胸狹隘,胡亂猜疑了。 莫老五恨莫梓楓,越加恨得牙癢癢。 總之,通過方富和方全這件事,莫梓楓是一石三鳥:既懲治了方富和方全,又敲打了粉條坊的其他工人,還讓莫老五背了黑鍋,失了莫老爺信任。 林嬌杏不得不嘆服,這大宅門里出來的人,心眼就是多,個個都是滿肚子的花花腸子,幸好莫梓楓對她是真心實意的好,要不然,莫梓楓就是把她賣了,說不定她還傻乎乎的幫莫梓楓數銀子呢。 莫梓楓一邊從容不迫的應對著方富和方全的事,一邊忙著小味軒和茶樓的事,每天都忙得團團轉。 林嬌杏心疼莫梓楓,只要家里沒什么要緊事,基本上也是跟著莫梓楓一塊兒去鎮上,一些她能拿的主意,她就自做主張拿了主意,省得大大小小的事都壓到莫梓楓一個人頭上。 就在這忙碌之中,突然聽到了一個好消息,孫氏懷孕了。 “嬌杏,你是不知道,鄭三屁跟我說這件事的時候,樂得嘴巴都要咧到后腦勺了,當時他左手一只雞,右手還拎著一大塊rou,不用說,肯定是拿回家給玉蘭補身子的。 哎喲喲,誰能想得到呢,玉蘭這么快就有了身子,當時她嫁給方有田的時候,一直懷不上,村里不知有多少人罵她是個不下蛋的老母雞,這鬧了半天,原來根兒是出在方有田身上。 這回玉蘭可是要揚眉吐氣了,回頭她肚子顯懷了,說啥也得把她叫回來在村子里晃晃,看看以前那些笑話她的人,打臉不打臉?!?/br> 自打小味軒歇業后,林嬌杏只見過孫氏一回,那還是她剛從南州回來,聽說她回來了,孫氏和鄭三屁一塊兒過來看她。 看得出來,鄭三屁對孫氏很體貼,一幅鞍前馬后的樣子,孫氏的日子過的也很舒心,跟以前比起來,臉色紅潤,身子也豐腴了很多,而且眉里眼里,是掩也掩不住的笑意。 后來孫氏到家里來過兩次,說是來看她和兩個孩子,只不過孫氏來的時候,她恰好去了鎮上,兩次都沒有跟孫氏碰上面。 她太忙,也沒顧上去看孫氏,所以說起來,她確實是有段日子不見孫氏了,只聽槐花嬸子提過幾句,說鄭三屁還在那家木器鋪子里干活,也沒聽說他在外頭再干過啥混帳事,孫氏呢,就在家里做些繡活貼補家用,兩口子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反正是和和美美的。 孫氏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林嬌杏心里還是挺欣慰的,必竟當時把孫氏嫁給鄭三屁,她也是冒了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