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節
這天槐花嬸子過來找林嬌杏和四英嫂扯閑篇兒,來的時候,帶了幾塊紅薯。 因為紅薯高產耐旱耐貧瘠,既可當菜又可當飯,所以方家屯的村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種,而且基本上都是種在村北。 以前慶林和慶海還在老院的時候,何氏不給他們飯吃,他倆餓的狠了,就只能吃紅薯。 紅薯吃多了燒心,而且倆孩子吃的多了,也吃傷了,看到紅薯就惡心想吐,正因為此,林嬌杏才沒有在北地的地塊種紅薯,而是種了玉米和大豆。 槐花嬸子家種了不少紅薯,她家種的比較早,前兩天從地里拔了幾棵看看長勢,她知道林嬌杏家沒有種紅薯,特意給送來幾塊讓嘗嘗鮮。 槐花嬸子家的紅薯長的還不錯,拿來的三個,哪一個都有碗口粗細。 林嬌杏接紅薯的時候,隨口就問了一句,“咱這兒的人,都咋吃紅薯???” “還能咋吃,就是炒著吃,煮著吃,燒飯的時候放到灶膛里煨熟了吃。這紅薯啊,我也是吃夠了,也就剛收上來的時候還能吃幾塊,時間一長,看著也是犯惡心吃不下去。虧得我家還有口飯吃,要不然,叫我天天吃這玩意兒,非把我吃死不可?!?/br> 林嬌杏聽了,突然心里一動,“咱這兒沒有做粉條的?” 槐花嬸子和四英嫂聽的一頭霧水,“粉條是啥東西?” 正文 第二百五十章有些激動曖昧(四更) 聽槐花嬸子和四英嫂這口氣,想來這里還真沒粉條這種東西。 不過也可能叫法不一樣,明兒個得了閑,還是去鎮上轉轉,看看有沒有賣粉條的,若是沒有,那她可是找到了一個發家的好門路。 做粉條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紅薯。 雖然林嬌杏沒有親自動手做過粉條,可她看過這方面的介紹,如果仔細琢磨琢磨,說不定還真能做出來。 她要真把粉條做出來了,別說整個彰德鎮,估計就是整個大楚,她都是獨一份。 而且紅薯除了能加工成粉條,還能磨成粉,做成紅薯涼粉。 把紅薯煮熟切成條曬干,做成蜜餞也很好吃。 煮熟的紅薯壓成泥,加入糯米粉和成面團,團成丸子入油鍋炸,就成了又香又糯的紅薯丸子。 也就是說,紅薯其實能深加工成很多種吃食,而且工藝也不復雜,吃起來也好吃。 這么一想,林嬌杏還真有些激動。 不過,眼下這還是一件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林嬌杏也不想跟槐花嬸子和四英嫂解釋太多,所以她含糊地回道,“我也不知道是啥東西,就是在小味軒的時候,聽有人隨口提了一句,說是挺好吃的,剛才我突然想起來了,所以問問你倆?!?/br> “你那飯館里,南來北往的人比較多,想必是在別的地兒吃過,天底下這么大,咱沒吃過沒見過的東西多了去了,前兒個我回娘家,聽我娘家嫂子說,她男人去南邊做生意,看到那邊的人,竟然吃竹子,哎喲我的娘啊,竹子那么硬,可怎么咬的動?!?/br> 林嬌杏撲哧一聲笑了,心想傻子才去啃老竹子,人家分明吃的是竹筍嘛。 林嬌杏還是很愛吃竹筍的,油燜,紅燒,配著rou燒,做是做湯,筍尖做成餛飩,或是把竹筍曬干了,做出來看菜又是另外一道風味。 看來明兒個得跟莫梓楓商量一下,把筍這道菜添到飯館的菜式里。 現在新鮮的筍是沒有了,不過應該有曬干的筍干,如果實在沒有,那就只能等到明年春天了。 第二天去飯館之前,林嬌杏先在鎮上逛了逛,菜市,賣干貨的鋪子,甚至一些糕點鋪子,蜜餞鋪子,她都逛了一圈,都沒有找到深加工的紅薯制品。 林嬌杏心里那叫一個高興啊。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她決定還是再問一下莫梓楓。 莫家的產業鋪的大,不光鄰鎮有,就是縣里也有莫家的鋪子,這些鋪子又都是莫梓楓在經管,他經常要過去巡視,去的地方多,肯定見多識廣。 等到莫梓楓來小味軒的時候,林嬌杏就跟他說了竹筍入菜和紅薯深加工這兩件事。 竹筍入菜這件事,莫梓楓倒覺得沒什么,從彰德鎮往南三百里,有一個千燈鎮,那里盛產青竹,那邊的人就有吃竹筍的習慣。 只是竹筍入口有些苦澀,很多人接受不了這個味道,所以竹筍也登不了大雅之堂,都是當地農家實在沒菜吃了,才拿來當菜吃。 “要是不處理直接吃的話,當然有澀味,如果吃之前先用水焯一下,就能把澀味去掉了,到時候紅燒也好,油燜也好,都很美味?!?/br> 莫梓楓略略思索了一下,然后便目光熠熠地看著林嬌杏,“你剛才說的紅薯深加工,又是怎么一回事?” “主要是我看現在大伙吃紅薯,都太單調,而且紅薯這種東西吧,吃多了胃里又不舒服,但是紅薯有一樣好處,就是產量高,收的時候價錢肯定也便宜,但如果把紅薯做一下深加工,賣出去的時候價錢就能翻番。 而且我也想好了,到時候我們不需要另開鋪子,只把這些深加工的東西賣到相應的鋪子里即可。 比如粉條可以賣給干貨鋪子,其他小吃食可以分別賣糕點鋪子或是蜜餞鋪子,象紅薯丸子和紅薯涼粉,就是放到我們的小味軒里賣,只要做的好吃了,也肯定不愁銷路?!?/br> “這些你都是從哪兒得來的?” 林嬌杏有些心虛,含糊回道,“來飯館里吃飯的人多,走南闖北的人也不少,有時候我閑了就聽他們閑聊,也是無意中聽到的,然后自個兒琢磨了一下,覺得可行,所以就跟你商量這些事。 當然了,這些也都是我自個兒瞎琢磨出來的,具體行不行,我心里也沒個定數,想著做這些也不需要投入多少本錢,不如試一試,萬一成了,咱們飯館不是又多了一項收入嗎?” 林嬌杏的話,莫梓楓當然不信。 他也算是見多識廣的人,而且一些雜書野史他也看過不少,林嬌杏剛才說的那些,他卻聞所未聞。 不過,雖然他心里有些起疑,但他并沒有再追問下去。 而且,剛才林嬌杏最后一句話中,提到“咱們飯館”,他聽了,心里莫名的歡喜,他覺得跟這四個字比起來,其他任何事都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莫梓楓強忍住心里泛上來的歡喜,表面上依然風平浪靜地點了點頭,“你說的這些,我覺得應該可行,明兒個我就親自去千燈鎮看看,若是有筍干的話,我先買回來一些,試著把菜推出來,若是反響好的話,再大批購進。 至于你說的紅薯深加工,等到收紅薯的時候,也先購進一些,先把你說的粉條做出來,慢慢的再嘗試其他的?!?/br> 莫梓楓說完,又深深地看著林嬌杏,“只是你又要受累了?!?/br> 林嬌杏不在意地擺了擺手,“我這人可能是天生的勞碌命,要是叫我一直閑著,我會渾身不自在,要是忙起來,我反倒要舒服些。而且,想必你也發現了,我這人,有點財迷,只要有銀子賺,就是累點也沒啥,呵呵?!?/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