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于是他反而佯作無事:“沒什么,想必meimei迷了路,我先送她回去?!?/br> 范承道:“這府里大,倒要讓個得用的丫頭跟著才是。不過方才四叔公在這里,應該是無礙的?!?/br> 溫養謙同他道別,便陪著琉璃往回走,走了半道,琉璃的淚已經止住了,只是眼睛已經紅腫起來。 眼見將回房,正看見范彩絲跟范芳樹兩個且說且走過來,一眼看見琉璃,臉上各自露出驚喜的表情,忙上前來:“我們正到處找純兒呢,你去哪里了?” 范彩絲忙問:“怎么像是哭過?出了何事?” 溫養謙知道今兒她們兩個是帶著純兒去給那太老夫人請安的,必然是她們兩人陪著的時候跟丟了,溫純一個大活人怎會無端丟了,自是她們只是因為馮夫人的意思,應卯而已,并不真正上心的緣故。 養謙心里明白,面上卻一絲也不露,只道:“沒什么,一時迷了路,正好我路過便帶了回來,倒是讓你們兩個白擔心了一場了,我摸著meimei的頭有些發熱,怕她方才著急受了涼,倒要讓她好生歇息歇息,就先不陪著了?!?/br> 兩位小姐面面相覷,本想解釋,但溫養謙半個字也不提,倒是不好過分去說,免得更加做賊心虛似的。 本還要陪著琉璃坐會兒以“亡羊補牢”,又聽溫養謙是逐客之意,兩人只好都行了禮,退了出來。 這邊溫養謙帶了琉璃進里間,溫姨媽已經去上房陪著馮夫人說話,這屋子里沒有人,養謙就拉著琉璃到桌邊坐了,叫丫頭來倒了水,又親自去擰干了帕子,回來給她擦干凈了臉。 琉璃不好意思拒絕,等喝了熱水,又擦了臉,人已經好多了。 養謙才把丫頭打發出去,在琉璃身前坐了,俯身看著她問道:“meimei,方才到底是怎么了?” 他壓低了聲音問道:“是不是……那個四表哥他、他……欺負你了?” 琉璃聽養謙果然這樣懷疑,顧不得再裝呆,立刻搖了搖頭。 她否決的這般干脆,倒是讓養謙心中越發震驚了:“meimei……meimei真的聽懂我說什么了?” 琉璃看一眼養謙,低下頭去。 養謙凝視著她,慢慢將琉璃的手握在掌中,少年的眼圈卻也在瞬間紅了。 他半是欣慰半是悲感:“我知道……meimei一直都能聽懂,我就知道?!毕袷歉鹆дf話,又像是自言自語說給自己聽。 養謙拉著琉璃的手,慢慢地俯身,竟將額頭抵在女孩子嬌嫩纖小的手掌心。 琉璃只覺得掌心里濕潤微熱,知道是養謙流了淚。 她很想告訴這少年不要哭……但此刻貿然出聲,只怕更會嚇到他。 而且如果養謙知道了她并不是溫純的話,是不是又會再生事端? “那次,”養謙突然輕聲道:“meimei是故意的,對不對?” 琉璃明白溫養謙指的是什么。 他們在南邊的時候,溫養謙吃過一次人命官司。 殺人者死,本來是無法擺脫的,都已經在牢房里住了數天,眼見是要板上釘釘地宣判……溫姨媽都急得病了。 是琉璃做了一件事,才救了養謙的性命。 第9章 癡兒 養謙心思玲瓏,為人長袖善舞,在南邊之時也有不少朋友,有學堂里認識的,也有族中親友,以及素日結交的,各色人等,未免有些良莠不齊。 因為養謙生得俊雅風流,談吐又向來善解人意,所以大家也都很喜歡跟他相處,但凡有什么聚會之類,總要叫上養謙。 那天又同幾個朋友相聚,席間推杯換盞,吟詩唱詞,不亦樂呼。 養謙雖然不好此道,但他天生聰慧,又有一把好嗓子,眾人多半深知,輪到他唱,一個個側耳傾聽。 養謙推辭不過,只得合著韻律唱了一闋《眼兒媚》。 詞云:“樓上黃昏杏花寒,斜月小闌干。一雙燕子,兩行征雁,畫角聲殘。綺窗人在東風里,灑淚對春閑。也應似舊,盈盈秋水,淡淡春山?!?/br> 聲音動聽,韻致婉轉。 溫養謙唱罷,大家紛紛拍掌叫好。 不料席間卻有一個新交公子,目不轉睛地看著養謙,見其絕色,又聽了這樣的金聲玉音,不覺神魂顛倒,色授魂與。 養謙雖然察覺,卻也不以為意,起初還以為這位公子是好意結交,便向著對面含笑一點頭。 不料從此之后,此人便大有癡纏之意。 當時南邊兒才子佳人眾多,風流韻事也層出不窮,似這般的事兒也自然屢見不鮮。 比如養謙的那些朋友之中,也有家中有小倌的,也有身邊帶著俏麗書童的,因為養謙品貌雙佳,也有不少人暗中覬覦的,只是養謙素來不喜這風,且又不是好拿捏的門庭,所以也沒有人敢對他如何。 只是這朱公子偏偏來頭不小,祖上也算是皇親國戚,只是到這一輩式微了,可到底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當地還是無人敢惹的。 養謙知道不可招惹,便費心避了幾次,一應有他的宴席都借故不去。 誰知姓朱的卻終不死心,因連捉了幾次逮不到養謙,那天,便親自登門拜訪,恰養謙不在家,朱公子好不容易來了,哪里肯就走,立刻在堂下坐等。 自從朱公子上門,養謙知道躲避終究不是辦法,讓此人到自己家里來……指不定還惹出什么事端呢。 是以此后一天,朱公子再約的時候,養謙慨然而去,他本是開誠布公要把此事說開之意,誰知姓朱的鬼迷心竅,見養謙毫無此意,他便動起手來,大有霸王硬上弓的架勢。 養謙再好的脾氣也破了功,幸而他會些拳腳功夫,一時倒也不至于吃虧,只是在推搡中,怒氣勃發一個大力,把朱公子推到窗戶邊,這人色迷心竅,頭重腳輕地往后倒了下去,從樓上摔落,當場跌在地上,死于非命。 門外朱家的惡奴本知道這位主子的愛好,聽到里頭鬧成一團,都不敢打擾。 養謙在窗口往下,看見朱公子躺在地上動也不動,通身冰涼,他略站了站,忙打開門沖了出去,頭也不回地下樓出門去了。 惡奴們入內一看,才知道大事不妥,忙一邊救人,一邊捉人,又有去報官的,忙的人仰馬翻。 且說養謙失手打死人后,心寒徹骨,第一個念頭便是趕緊回家。 溫姨媽正在長房那邊兒還沒回來,屋里只有琉璃。溫養謙將進門的時候,略站了站腳,讓自己鎮定下來。 但是突然遭了這樣大的變故,只怕官府跟朱家的人立刻就要趕到……溫養謙雙眼赤紅,隱隱冒出淚來。 養謙進門,見妹子坐在桌邊上,似乎正在翻一本書,見他進來就抬起頭。 養謙上前,拉著手默默地看了會兒,突然將妹子抱入懷中。 他心情激蕩,并沒主意女孩子的身體有些僵硬。 “我闖了大禍了,meimei,我剛才跟朱公子樓上,他、他竟然不聽勸,還想對我……”養謙喃喃地,不知是驚恐還是悔恨,眼淚悄然流了出來,他知道女孩子聽不懂,但現在他別無選擇,只是茫然地繼續說道:“我、我一時失手,把他推下了樓,我殺了人了!” 懷中的女孩子抖了抖,養謙察覺,忙抱緊了她:“別怕,純兒別怕?!?/br> 片刻,他輕輕放開“溫純”,低頭望著她蒼白的小臉:“哥哥并不怕死,只是怕哥哥真的去了后,meimei跟母親可怎么辦好?” 他飛快地想了想,喃喃道:“不能急……不能急,meimei跟母親可以去京城投奔范家,咱們的姨母總會護著你們?!?/br> 突然他又用力捶自己的額頭:“我該早勸母親一起上京去的,就不會惹這禍事了?!?/br> 說話不迭,溫姨媽從外回來了,養謙忙過去迎著,但是這種天大的禍事如何能跟母親開口,妹子什么都不懂,盡管可以告訴,溫姨媽卻是個膽小不驚事的人,只怕說出來,就立刻嚇死過去。 正在這會兒,外頭官府跟朱家的人吵吵嚷嚷地到了。溫姨媽變了臉色:“出了什么事了?” 養謙只來得及叮囑:“母親打點一下,盡快上京里投奔姨母去,好好照看著meimei?!?/br> 被官府差役帶走的時候,養謙還含淚焦急地望著自己的meimei,就算在生死攸關之時,他還只是無限的放心不下自己的家人。 朱家勢大,且養謙毀傷人命又是實情,雖然朱公子先前意圖不軌……但是這種風流之事本就不足為奇,就算說出來也無濟于事,只能博世人越發嘲笑,所以養謙寧肯只字不提,只說兩人同桌吃酒,朱公子酒后欺人,兩人口角之中誤傷人命。 負責這案子的張莒張大人,是從京師下調過來的,是個生性嚴謹之人,先前任憑朱家如何叫囂,他仍是主張慢慢細審,并沒有即刻屈從于權貴之意。 直到審問明白,才等宣判。 那一天,蘇州府衙門口來了兩個人,那小廝自稱是溫家的人,有要事來拜見張大人。 這位大人自是剛正不阿,先前朱家的威逼利誘,都給他言辭拒絕了,如今聽說溫家的來人,自也以為是想疏通之意,才要避而不見,下人卻道:“這溫家來的兩個,一個是青頭小子,另一個……卻是個極小的女孩子,好像是溫家的那個癡女兒?!?/br> 張大人一愣:“是那個癡兒?”他覺著事情有異,便叫人傳了進來。 張莒在內廷書房里召見的兩人,那領路的小廝有些畏懼之意,跪在地上發抖。而那女孩子,果然名不虛傳,精致的猶如雪玉之人,只是神情惘然,見了官也并不行禮,只是直直地站著。 張莒掃了兩人一會兒,問那小廝道:“你為何帶了你們家小姐過來?” 小廝哆嗦道:“小人也不知道,小人是看側門的,小姐突然從里出來,給小人看了這張字紙……又不住地推搡小人,小人估摸著小姐是要找公子來的……誰知走來走去,小姐到了老爺這里,就不走了了?!?/br> 張莒更加訝異了,轉頭問道:“你是溫家阿純?” 面前站著的自然是才還魂不久的琉璃,走了這么長的路,略有些氣喘不定,胸口發悶,她左右看看,走前幾步,自顧自地在椅子上坐了。 張大人震驚,但轉念間心里卻又苦笑:“果然是個癡兒,所以見了本官才絲毫不怕,我卻又是多事,叫她進來做什么?” 正要命人去叫溫家的人接回去,突然問小廝:“你手里是什么字紙,拿來我看?!?/br> 小廝躬身送上,旁邊侍從接過來呈上。 張莒低頭一看,啞然失笑:原來紙上竟畫著一個戴著官帽的大人模樣,寥寥幾筆,并不是什么正經圖畫,但卻讓人一目了然,絕不會認錯。 “這是誰畫的?”張莒問道。 小廝哆嗦道:“不、不知道,是小姐給小人的?!?/br> 張莒心里尋思,溫純既然是個癡兒,難道作畫的是被關在牢中的溫養謙?但溫養謙雖犯下人命官司,平日里名聲卻是極好的,怎么會畫這種不羈荒謬的圖畫。 正在忖度,琉璃從椅子上下地,來到桌邊。 張莒一愣,旁邊侍從見狀,便想攔阻,張莒心念轉動,舉手示意退下。 原來張莒桌子上有筆墨紙硯,硯臺里還有些墨水,琉璃打量了會兒,抽了一支小號毛筆,蘸了墨汁,在紙上一筆一劃地做起畫來。 張莒身不由己地看著,起初見她好像是孩童般在糊涂亂寫似的,但越看,越是驚疑,漸漸看到最后,臉色也隨之凝重起來。 沒有人知道……溫家阿純那天去府衙做什么。 琉璃所畫的那些東西,張莒也秘而不宣,并沒有給任何人過目。 但從那之后,溫養謙殺死朱公子的案子卻起了戲劇性的變化。 又過三日后,張大人查得朱公子之前欺男霸女成性,脅迫人不成,也打死打傷人命若干,只是賄賂潛逃而已,卻是個罪大惡極的慣犯。 養謙同朱公子之間,不過是口角相爭,養謙為求自保,誤傷人命,但若不是朱公子在案潛逃,也不至于生出此事。 只判了溫家賠償朱家若干銀子,就將人釋放了。 朱家的人自然大不服,一邊質疑張莒收受賄賂徇私枉法,一邊說要上京疏通給張大人好看。 張莒卻絲毫不怕,冷道:“也不打聽打聽老子是怎么出京的,還怕你們這些王八羔子要挾?” 蘇州的人自不知張大人是怎么被貶官外放的。 琉璃卻知道,而且印象頗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