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節
書迷正在閱讀:逆天全職大師、不熟、修真之一劍在手、吃rou的狐貍不好養、秘制甜妻:柏少,要抱抱!、喂你一顆糖、滿床笏、嫁個金龜婿、農門小寡婦、權相養妻日常
莫茹低笑,“去你的,有這么編排兒子的嘛?!?/br> “不過我發現小八對生命是比較淡漠,不太有我們正常人的敬畏?!逼鋵嵥X得倆孩子都是,七七也這樣,除了自己身邊親近的人,說到別人生死,他們并沒有什么太大波瀾,不像小孩子的反應。 或者說不像正常人的反應。 而且倆孩子講故事,似乎也不那么喜歡和睦有愛的,基本都是□□那種,怎么怎么死了,怎么怎么殺了。 尤其小八! 不過他們也沒有大驚小怪一定要給孩子怎么改,就暗中觀察順其自然,覺得孩子沒有什么不正常的舉動,也就沒干涉。 周七七除了比男孩子爬樹爬墻掏鳥窩還快,下河游泳可以徒手抓魚,似乎沒啥大問題——也許只是不表現出來而已。 而小八呢,看人家殺豬殺雞,完全沒有表情,一般小孩子都不敢看,膽子大的也是嘴硬,實際心里還是害怕的,可他真的是無動于衷的。 對了,小八曾經用縫衣針解剖過洋辣子! 就是渾身長毛,能蜇人的那種綠蟲子,蜇一下就讓人起個大疙瘩,又癢又疼! 但是小八就敢拿,因為他說沒有汗毛的地方不怕蜇。 他非常非常有耐心的,用縫衣針把那洋辣子的毛,一根根地給挑下去,而挑下去的毛則被他給收起來。 至于用途,那誰知道? “反正還是你和他談談吧?!蹦阌X的這種話題還是父親聊比較好,她作為mama,不管說什么,兒子都會彎著眼睛亮晶晶地看著她,點頭說好。 絕對不惹mama生氣,這是周明愈給閨女和兒子洗腦的結果,而姐弟倆一致覺得不跟mama頂嘴,mama說什么就是什么,同意不同意都要笑瞇瞇的,mama就絕對不生氣。 好孩子不跟媽斗! 這是他們的人生格言! 莫茹也是真的沒脾氣。 聊了一會兒,周明愈吃完飯,莫茹收碗筷。 周明愈趁著別人看不見的時候飛快地親了她一下,笑了笑,就繼續去地里忙活。 莫茹把碗筷收回筐里跟大家告辭和別的婦女一起回家。 她到了路口往家走的時候,一個人追上她,“莫茹?!?/br> 莫茹回頭看,見是一個知青,她并不認識。 村里來的知青太多,女的因為她安排過工作能叫出幾個名字,男的除了林紹禹是舊識,大部分她并沒有留心。 說實話,她雖然有親和力,卻也不是多喜歡和人打成一片的,村里這么多人,她其實也不是全都很熟。尤其是那些年紀大的老太太,一年到頭說不上兩句話的,還真是分不清。 知青,尤其是男知青,差不多也這樣情況。 張紅兵知道這個勞模長得俊俏,但是還從沒有這樣近距離看過呢,在秋日明亮的陽光里,她居然美的沒有瑕疵。 幾乎沒有人能經得起陽光的檢驗,一般的人都是在月光和燈光里格外美,陽光會放大他們的缺點。 可眼前這個女人,居然是例外! 他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甚至有些晃眼。 “你有事?”莫茹問了一句,有些不樂意搭理。 說實話她和男知青還真是沒有什么好搭理的,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問不到她頭上。 別說男知青,就算村里的男人,其實也沒有非得和她說話的理由。 當然,熟悉了,出于禮貌,大家是要打招呼。 現在么,她和這個知青不熟。 “那個……我想提醒你個事兒?!彼挼阶爝吀牧?。 莫茹只看著他,示意他說完。 張紅兵咽了口唾沫,“就是……你,你要小心點?!?/br> 莫茹蹙眉,“小心什么?” 誰活膩歪了? “我看著有不要臉的女知青勾搭……周明愈!”他原本是和金光明商量好的,他追上來質問莫茹,你干嘛不好好管著你男人,都結婚了還勾三搭四,女知青是他能勾搭的嗎?不過看著莫茹,他不知道為什么,下意識地就改了話題。 語氣不能太沖,得罪她可沒好果子吃,他這樣告訴自己。 莫茹笑起來,不管張紅兵出于什么原因來說這話,她都沒好印象。 不管怎么回答都讓人覺得膈應,莫茹淡淡道:“下一次要是看到,麻煩你直接告到大隊去,在先鋒大隊沒有誰的錯誤不能拿到大隊開會說,也沒有誰是不受社員們的監督?!?/br> 說完她也沒有再搭理張紅兵,轉身就回家去。 怎么那么膈應人呢。 莫茹根本一點都不懷疑周明愈,她都不必說什么我對小五哥有信心,連想都沒有想過會有什么。 純粹扯淡! 她沒當回事,但是有人當回事了。 有人開始有事沒事“偶遇”周明愈,或者找他告狀訴苦,想讓他給撐腰解決知青內部的矛盾,或者表示自己原來家鄉甚是寂寞思念,或者自己大好前途卻一片黯淡不知道何去何從,覺得他是個有思想有文化和她水平對等的青年想讓他給拿個主意……不過周明愈壓根沒給她們機會,從闞燕兒和何敏等人身上他已經歷練出非常敏銳的洞察力。就算人家看上的不是他這個人,那也絕對會看上他在先鋒大隊和公社說得上話這個好處。更何況如今年近三十,比起當年的毛頭小子,更加成熟穩重,格外吸引十八/九少女的注意呢。 可惜他絕對不跟女知青私下里接觸,不管是在地里干活兒還是走在路上。 有一次他獨自一人從縣里回來,就被一個女知青在村外的路上攔著要匯報思想。 他直接冷了臉,扔下一句,“匯報思想找m主席!” 生產隊每天都有例行公事的早請示晚匯報,難道不夠你匯報的?不夠的話就加倍,讓你單獨匯報! 關小黑屋! 他連女知青的模樣都沒看清就蹬著自行車走了,把那女知青sao得滿臉通紅。 還有人找他主持公道,比如在知青點被排擠受委屈,想跟他哭訴哭訴讓他憐香惜玉以后給撐腰。 周明愈也根本不給她們說話的機會。 有事? 有事找干部。 匯報思想? 找m主席! 這么一弄,先鋒大隊的女知青私底下也流傳著周明愈真的是個二愣子,別看現在人模人樣的,其實一點都不解風情,愣得很,真是白瞎那么一個人。 三隊四隊倒是有干部幫知青調換工作多記工分的,可惜很快就被人舉報到大隊。大隊革委會開了集體會議,把干部和走后門的知青直接點名批評,批評以后全都當普通社員對待,跟著下地上工,沒的優待。 這么一弄,誰也不敢再給人開后門,就怕把自己的好處也給弄沒了。 先鋒大隊老實了,別的大隊卻沒這樣的魄力。 從其他大隊傳來不少八卦,甚至有人給女知青住的宿舍起外號叫什么,影響極為惡劣。雖然有個別的作風不好,可絕大多數還是自尊自愛的年輕人,也被連累抹黑,氣得她們跑到公社告狀,要求恢復清白。 相玉亭覺得這是很嚴重的事故,就把周明愈和莫茹等貧協代表叫去開會,大家一起想辦法。 周明愈倒也不吝嗇出主意,但是有些話不能在明面上說。 他私下給相玉亭和柳紅旗建議,“兩位主任,我約莫地聽說這個下鄉至少要待個七八年甚至十來年吧?” 柳紅旗道:“也沒有政策說多長時間,有人說可能就一兩年,不過我看夠嗆,起碼得五年打底的?!?/br> 上頭沒有任何領導和文件說到讓知青回城。 相玉亭也同意,“說不定以后也沒機會回城,不是說了么,要精簡城市人口,城市人口壓力太大,供應糧不夠,大學和工廠塞不下那么多人,只能讓他們下鄉。就算以后工廠會招工,每年也有新畢業的學生,根本輪不到下鄉的這六屆?!?/br> 這么一想,他們也覺得這六屆中學生太可憐,鬧完了往農村一放,大學無門,工廠不招,等大學和工廠再招的時候,肯定也是招應屆畢業生,不可能再招收他們這些已經下放的。 相玉亭甚至覺得他們就是被精簡人口到農村扎根的,不可能再回城。 周明愈是建議,他們能擬定一個章程,規范一下知青們的婚姻問題。 “兩位主任,要是不能回城,那沒的說,知青和社員們結婚也就一輩子在村里過??扇绻?、我是說萬一到時候知青能回城呢?隨著我們經濟發展,城市擴建,知青又可以回城,那知青和社員結合的家庭怎么辦?”周明愈給他們提假設。 柳紅旗道:“要真……能回去的話,那是不是就跟著父親走?男知青帶著家庭回歸?女知青就留在這里?” 相玉亭搖頭,“要讓男知青帶著家庭進城,女知青留在這里,那女知青還不得抗議,這樣不公平?!?/br> 雖然不公平的事情很多,但是不能這樣明顯地不公平。 “我覺得如果要回,肯定是男女都回。但是家屬進城可沒那么容易,必須得有一定的官職,軍官和機關干部都一樣?!?/br> 相玉亭這么一說,柳紅旗也明白,據說這幾次下鄉一共有幾百萬上千萬的知青,到時候都回城,然后再帶回去一倍的人口,那肯定不行。 城市也消化不了那么多人口,且農村的人口要去了那么多,誰來種地? 所以客觀來說,估計就是知青回城,家庭破碎。 他們根本沒想過知青如果有回城機會,還會心甘情愿留在農村的,就算有那也是少數,絕大部分,肯定是寧愿拋棄家庭也要回去的。 畢竟對他們來說,下鄉是恥辱,是痛苦,農村的家庭也是暫時的棲息地,一旦有機會飛回去,怎么可能還帶著這個瘡疤? 絕對不會! 那么就需要他們做干部的未雨綢繆了。 他們看向周明愈,覺得這小子去過首都見了不少世面,認識很多人,說不定也打聽到了一些他們沒有的消息呢。 “明愈,你要是知道什么,也別藏著掖著,反正咱們也不是外人?!?/br> 他們是真不當周明愈是外人,這一次兩人沒有被搞翻,還得繼續在革委會擔任要職,很多程度就是周明愈的幫襯。 周明愈道:“兩位主任,我猜呢差不多得八九年或者十來年的樣子,萬一回城肯定也是哪里來回哪里去,在農村組建的家庭是不可能跟著去的。這樣到時候免不得要有不少家庭破碎,實在是不美。咱們不如規定一下,知青們自由婚配,咱們不管,但是如果知青和社員結合的話,就要簽保證書,保證以后如果能夠回城,也要留在鄉下,不會做出拋棄家庭的事情?!?/br> 他這個主意,其實也是間接地給知青們一個希望。 畢竟現在的知青,都心頭絕望,覺得沒有機會回城,他們是被拋棄的一代,很可能到死也回不去。 那很多人破罐子破摔,或者為了在這里過的舒服點,有人照顧自己,他們就會選擇成家。 可一旦機會來臨,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拋棄家庭離開。 如果有一個希望,哪怕渺茫,卻也能給他們支撐,讓他們相信,一定可以回城。 這也算先打預防針,要是在知道十年左右可以回城的情況下還想在鄉下跟社員結婚的,那就要做好以后也不能隨便拋棄家庭的舉動。 否則,也回不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