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節
書迷正在閱讀:逆天全職大師、不熟、修真之一劍在手、吃rou的狐貍不好養、秘制甜妻:柏少,要抱抱!、喂你一顆糖、滿床笏、嫁個金龜婿、農門小寡婦、權相養妻日常
單老師還有些不好意思,“小同志,我們年紀大了,戀舊,這桌椅換一套就腰酸背疼?!?/br> 周明愈看過,這套桌椅應該是紅木的,有不少年頭,被兩位老人摩挲得都出了包漿,油光水滑的。 他假裝不懂,只道:“那咱們就拉過去,到時候放在兩位宿舍。這可比俺們自己做的好,起碼不磨人?!?/br> 老兩口看他這么好說話,就覺得以后日子有盼頭,臻臻給他們找了個適合養老的地方。 坐著拖拉機,突突突地到了先鋒大隊,先安置老兩口。 房屋有限,宿舍也就是辦公室,教室也可以當辦公室,至于開伙,他們可以自己做飯,如果自己不想做,那就去大隊食堂吃。 為了照顧這些老師、醫生們,先鋒大隊的食堂又開起來,日常村里社員有不愛做飯的,也可以去打飯吃。 大隊食堂司務長還是何桂蘭做,她也讓張翠花等人給她幫忙,因為張翠花愛干凈,她管著幾個婦女,那些婦女手腳勤快干凈,這食堂就講衛生。沒耗子、沒蟑螂,這才符合要求,否則怎么招待城里來的大夫和老師,那不是打自己大隊的臉么。 雖然上面要求復課鬧。。,主要就是斗校長、老師,帶著孩子們去干活兒,但是先鋒大隊自成一格,反正公社和縣委也不來管他們,他們樂得自在。 城里來的醫生和老師們,也過得舒坦,沒挨斗還吃喝不愁,又能四下里散散步欣賞美麗的田園風光,想勞動就幫著社員們管理一下菜園、果園,還能組織孩子們舉辦幾個節目來娛樂一下社員們。 節目自然要讓周明愈把關,一切可能和資產階級沾邊的都不允許,只能演唱符合當下價值觀的,比如《東方紅》《m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社員是個向陽花》《學雷鋒》等等。除了唱歌,還可以跳舞,忠字舞、兒童舞,以及還可以表演話劇《白毛女》等等。 有這些老師們帶領,學校一下子活躍起來,每天社員們下工回來,晚飯后,都可以免費來學校欣賞學生們的表演。 這一年的春節,以為有城里老師和大夫們的加入,過得格外熱鬧。 不少人建議,“隊長,咱們年夜飯都去食堂吃吧,好些年沒一起熱鬧了,俺們想得很啊?!?/br> “是啊,我們各家出rou處菜出面,咱們包餶餷、豬rou燉粉條、小雞燉蘑菇……” “家家戶戶按人口出份子,愿意一起的就一起,怎么樣?” “俺們加入,俺們加入……” 于是這一年春節,先鋒大隊又吃了一次大鍋飯。 吃年夜飯的時候,照舊要先向m主席請示,感謝偉大領袖帶領大家過上好日子,有豐盛的年夜飯吃。 早請示晚匯報,也是去年開始的規矩,從上到下都要如此。 表完忠心大家互相祝福,做一下批評與自我批評,互相提一下意見,督促社員們互相進步。 子女可以稱呼父母為同志,父母稱呼子女也同志,拜年不用再磕頭,而是“爸爸同志好,mama同志好?!?/br> 別的大隊不知道,反正在先鋒大隊,社員們是萬分虔誠的。 畢竟外頭的世界他們不懂也不知道,眼前的生活看得見摸得著,自己家的的確確日子越來越紅火,這是中央領導有方。 吃了年夜飯,老師領著學生們舉辦春節聯歡晚會,社員們一個勁地叫好。 大年初一是互相拜年熱鬧的時候,社員們繼續往年的娛樂節目,踩高蹺、扭秧歌、唱茂腔,今年因為有師生們的加入,節目更加豐富多彩,載歌載舞,拉二胡、打快板,熱鬧不斷。 …… 今年各大學校陸續開始復課,但是困難不小,有的春天復課,有的秋天下學期才復課。小學原本66年停課時候的三四五這三個年級,有少數學校讓他們復讀,多讀幾年,而還有一大部分則直接讓學生升入初中去,就讀初一初二初三。原本初中高中各三年時間,現在全都改成兩年,甚至直接把初高中連起來叫做連中。 因為復課以后要求教育要改革,學制要縮短。 學生們雖然復課,卻根本不能專心學習,也學不到什么,畢竟還是以鬧。。為主。而且從前的舊課本不能再用,要求學習新的簡化的知識,這就要制定新的教材。 但是時間過于倉促,全國上下各地,教材一時間拿不出來,就讓各地自己編教材,但是一定要附和教育部的教育改革。 如今小學只學語文和數學,再加一門生化課。 語文就是請社員們講家史,要牢記階級苦不忘血淚仇,不過社員們絕大部分沒文化,講著講著就講最苦的三年時期。 數學則是老師帶著學生們跟生產隊下地,幫著生產隊長和會計計算工分,分配糧食等。 生化課更簡單,老師帶著孩子們割草、挖土、打掃牲口圈,然后幫著積肥,同時還要種學習開辟的菜園。 初中的學生們原本也只是小學沒畢業呢,哪里學的了初中知識?物理化學英語這種課,一堂課開個頭,下一堂課學生們又忘光不理解,還要繼續講。結果有些學生連中畢業,二十六個英文字母也沒學全。 在學校里混兩年,直接高中都畢業。 學生們因為畢業以后就下鄉,自覺沒有前途,也不肯好好學,都是磨洋工混日子。城里學生混日子,鄉下學生一看學習也是回家種地,那更不樂意上學,生源直接銳減一大半。 這時候各大城市還有一個更加緊迫的問題,因為各大院校、工廠這三年都整頓恢復而沒招生招工,所以中學積壓了數量巨大的生源。 為了解決這部分生源帶來的社會威脅,規定66、67、68這三屆的初中高中生,集體畢業,畢業以后就開始動員,要求自愿奔赴全國各地農村,去更廣闊的天地建設祖國。 各大城市,多半是去偏院鄉村,中小城市,則以就近下鄉插隊為主。 于是,全國各地掀起了知識青年下鄉的熱潮。 這部分青年,說實在的,也就高中畢業生有點水平,其他的還算不上知識青年。 畢竟大部分人的真實水平連初中都沒畢業! 哪怕后來的幾屆,也基本都是個小學水平,混初高中文憑。 所以后來70年代各大院校工廠又開始招生招工,他們就算進去,水平也不夠,很多拿著高中畢業證的工人,卻被要求參加工廠內部舉行的初中培訓班。 因為他們的實際水平,被耽誤的連初中都不到! 68年的先鋒大隊,也迎來知青下鄉的高潮。 高進縣城的學生,大部分都是本縣的,下鄉就是直接回家自行安排工作或者跟著生產隊下地,如果家里有點關系或者能找到說話管用的人,差不多能在小學謀個老師的職位。 再往上一級,區和市的各大高中初中學生則需要下放附近農村。 而省城的學生少部分留城,一部分就近下鄉,大部分去往偏遠、貧困地區。 因為先鋒大隊的名氣,上頭也安排省城、青市、區各學校的一些學生到紅旗公社插隊,其中到先鋒大隊的人數最多。 比如最少的大隊有五六個插隊名額,一般的有十幾個,而先鋒大隊則有35個! 這當然不是一批來的,年中先接收六個,半個月后又接到幾個,這么一波波的,到秋天,先鋒大隊就接待到三十五個! 看樣子,上頭也不打算剎住,居然還有不斷下放過來的跡象。 周誠志急了,他們大隊就這么多地,自己的社員們都剛剛吃飽的,又下來這么多如狼似虎能吃能喝的學生,這不是要把他們大隊給吃窮嗎? 他找到周明愈,“明愈,咱們是不是得去跟領導們反映一下,也不能沒完沒了地給咱們塞人,咱們糧食有限啊?!?/br> 他這么說那些學生還不樂意,表示他們也是來下鄉勞動的,自力更生的,怎么說的好像他們白吃一樣? 在周誠志眼里,他們可不就白吃嗎? 以前說陳建設、周古忠那幾乎人家懶惰,現在看學生們不但嬌氣、矯情、好逸惡勞,就算那些不好逸惡勞的學生,可他們年紀小加上沒做過活兒,不會干、沒力氣,累死累活一天也就掙個四工分! 四工分能干嘛? 先鋒大隊的半大孩子,都能掙五工分! 就四工分,還得發給他們一年360斤口糧? 那誰不吃??? 最關鍵的是,這些知青里,有一部分并不覺得自己是下鄉干活來的,反而指手畫腳、盛氣凌人,總覺得他們是來下鄉當干部、當指揮,是來改變落后農村,帶領他們奔赴現代化的! 他們不但好逸惡勞,反而瞧不起泥腿子,甚至想奪了周誠志等隊干部的權,由他們來指揮農業勞動。 周誠志簡直火了大的! 我日他猴兒! 前幾天周誠志才跟知青正面杠了一次。 起因是安排他們剜秫秫,秫秸太高,而且有用,是不能用拖拉機收的,還是得人工。 大部分知青都認命,努力干活掙工分,但是也有知青嫌地里悶熱、而且拉得脖子臉的火辣辣的疼,后來要換工種,往外背秫秫穗。 好啊。 沒多一會兒,又嫌背不動,覺得隊長針對他們,然后說要割秫秸。 其他社員是用小镢頭刨出來,他們用鐮刀割。 可其實鐮刀割就能刨輕快? 怎可能! 于是他們的手磨起泡來,疼得絲絲拉拉的,一個個都想撂挑子不干。 不干行啊,那就不吃飯! 先鋒大隊不養閑人,自己社員都不養,怎么可能養外來的? 你們是知青下鄉,又不是祖宗還陽! 再說,祖宗還陽不干活,周誠志也能一腳給踹回去。 然后初來乍到還沒有認清形勢,以為過幾天就能回去的知青們,完全不把周誠志放在眼里。 絲毫不怕得罪他以后沒好日子過,都紛紛指責他把知青當牲口用,怎么能讓他們和社員干一樣的活兒? 怎么能讓他們整天吃地瓜!地瓜干!窩窩頭! 怎么能讓他們自己打掃廁所! 怎么能讓他們下地曬太陽! 怎么能讓他們挑糞! …… 最后他們吼出了心里話“我們是知識青年下鄉,我們要干能用知識的事兒,這些泥腿子就能干的活兒,何必讓我們干,浪費我們的知識!我們可以當老師,可以當醫生,可以當干部,可以當會計記分員,可以幫你們管理工廠,可以……” 歇斯底里之下,就有人不斷地吐露出真實內心想法。 這下子可把先鋒大隊的干部和社員們給驚著呢。 我擦! 敢情你們不是來下鄉支農的。 你們是在城里鬧騰夠了,奪了權沒折騰好,又要到鄉下來折騰繼續奪? 可惜,這一次沒有人給你們撐腰,都哪里涼快哪里呆著去吧。 下鄉的時候,都是拎著自己行李來的,一點糧食都沒帶。 開始的時候,大隊都是食堂做飯,讓他們吃,然后上工用工分頂的。 可他們干活一天賺四五工分,哪里夠吃的?還不是大隊補貼給他們? 結果他們不感激,還挑事,大隊一生氣,就不給他們免費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