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節
書迷正在閱讀:逆天全職大師、不熟、修真之一劍在手、吃rou的狐貍不好養、秘制甜妻:柏少,要抱抱!、喂你一顆糖、滿床笏、嫁個金龜婿、農門小寡婦、權相養妻日常
“明愈你不用擔心,我來過一次怎么也有點經驗,一切看我的就好?!?/br> 周明愈自然答應。 先見了技術組組長孟春平,跟著他們看兩天,一起商量一下這個要如何做。 他們也拿到區機械廠技術組的圖樣和試制的文件,先研究一下哪里的問題導致失敗,然后他們就可以取長補短爭取一次成功。 周明愈前世都是在老家見識的那些農機,只是看過樣子,并沒有仔細考慮過工作原理。所以畫圖也只是把外形和部件畫出來,并不能講出原理,還得技術員們一起研究。 來了機械廠以后,他實地參觀了機器,日夜不停地補習一些相關機械知識,倒是也弄明白很多。然后他就能給技術組提關鍵的意見,一下子啟發孟春平和另外一個技術員的思維,讓他們找突破口。 “太好了,解決了這些問題,咱們就可以開始試制樣品!” 幾日后,機械廠的廠長李瓊山找上了周明愈,跟他一聊發現這小伙子不簡單啊,別看是鄉下出來的勞模,有思想有文化,聽著倒像是正兒八經的大學生呢。 此后,張慶祝發現,周明愈居然成了李廠長跟前的紅人! 找到突破口以后,接下來技術員們夜以繼日地研究、試制,十天后做出第一臺旋耕機,經過實驗得知可用,只需要再改進一些細節問題即可。 又過了八/九天,他們試制出可以安裝在手扶拖拉機上的收割脫粒一體機、播種機,經過實驗證明,完全可用! 這可是全國頭一份! 李廠長立刻找了工廠的政治部兼宣傳部主任,讓他們拍照片寫稿子,詳細地講述這些機械從社員們提出需求,工廠技術人員日夜研發到車間生產出來的全過程。 宣傳部立刻多方采訪,從先鋒大隊的勞模周明愈是提出這樣的要求,給縣技術員建議,又是如何來到省機械廠,而李廠長又是如何任人唯賢,挑選骨干技術人員不眠不休地研究,最后終于成功研究出符合廣大農民朋友們需要的機械! 旋耕機、收割脫粒機、播種機,一旦投入使用,到時候將會節省大量的人力、畜力、時間,大大的提高農民種地的效率。 這將是載入國產農機史冊的發明! 在要求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的現階段,這些發明無疑是振奮人心又奪人眼球的。 優良種子、肥料、農藥、機械,是農業高產不可或缺的四大要素,而機械化則意味著可以幾十倍的提高勞動效率! 稿子寫完之后,經過李廠長認可便往《人民日報》以及省報投稿。 很快《人民日報》以大篇幅向全國**喜,報道某省率先研發出了旋耕機、收割脫粒一體機的技術,并且試制成功。 首長親自批示:技術人員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人民服務! 農民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 農業部指示,要求各農機和手扶拖拉機一起擴大生產,爭取早日投放到各地區去,并且召集各地區的機械廠技術人員前來學習。 省委農業部、科技部的領導們親自來工廠表彰,機械廠的李廠長帶領全體技術人員以及周明愈和縣張技術員熱烈歡迎。 披掛大紅花、與領導握手、合影、表彰獎勵、講話…… 這種論功行賞的時候,周明愈少不得還得賣乖裝傻,充分發揮農民的憨厚不圓滑特質,直接跟領導申請:“領導,俺不要獎勵,能不能多給俺們縣一些拖拉機和配套農具的指標?” 只要給縣里多要了好處,那到時候先鋒大隊當然也能多買一套。 他也不求多,現階段有兩臺手扶就夠,再過些年,他們就可以買東方紅75履帶式拖拉機,那才是拖拉機呢,一天可以耕地七八十畝。 只要有一臺東方紅,整個紅旗公社都得找他們幫工,一年兩三茬兒莊稼,也能賺不少錢。 省領導們也很喜歡這個樸素又上進的勞模,當場就拍板以后給高進縣雙倍的機械指標。 這可把周明愈和張慶祝給高興壞了,咧著嘴拼命地鼓掌,把手都拍得通紅。 周明愈要到好處就想早點回去,等省機械廠把機器批量生產出來,再運到高進縣的時候,估計怎么也得三個月呢。 反正已經研發出來,剩下的就是改進細節,他留下也沒什么事兒,他就想回去。 他和張慶祝商量,張慶祝卻有些不想這么早走。 “明愈,咱們多留些日子,這省里多好啊,你要是沒事就去逛逛街,看看電影?!?/br> 周明愈道:“那我頂多再留兩天,就要去跟李廠長告辭?!?/br> 他知道張慶祝最近在活動想辦法留在省機械廠,可省機械廠里的員工也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工人也都是子承父業,老爺退休兒子頂上,根本沒有多余崗位。 他覺得張慶祝成功的機會渺茫,卻也沒直說,只說自己想去百貨商店和書店看看,給老婆孩子買點東西回去,頂多再呆兩天。 這日李廠長請周明愈去食堂吃飯,順便要和他聊聊人生和未來。 他花錢另外點了幾個菜,小炒rou、油炸小黃魚、糖醋排骨、涼拌藕片,他覺得這都是鄉下沒有的,小伙子肯定喜歡。 說幾句工作的事兒熱熱場,李廠長就打開話匣子,“小周啊,你真的沒上過學?” 周明愈按捺著心虛,知道自己這一次有點玩脫,也幸虧已經穿來七八年,他和莫茹找補得七七八八,也差不多。 他笑道:“李叔,真沒讀過書,小時候家里窮,我也愣一些不懂事,讀一年就回家了。幸虧后來俺們大隊書記組織了多次識字班,不管刮風下雨的我都去,也跟著認識了一些字?!?/br> 李廠長很是感慨,“你雖然沒讀過書,但是自學能力非常強啊?!?/br> 這種事也沒必要撒謊,且李廠長也不了解人家家里的事兒,雖然周明愈實際也沒上幾天識字班,可每次都這樣說,七八年以后也就當真了。 要不上一次干部們下鄉蹲點,周誠志等人還說學校欠周明愈一個畢業證呢,雖然沒上過,但是水平在啊,應該給個畢業證才行呢。 “李叔您可別被我騙了,我就是認識幾個字,喜歡搗鼓這些家什兒,其他的稀松?!敝苊饔t虛的很。 李廠長就笑,催著他多吃菜,“你說沒讀過幾天書,可我看你一點都不比那些學校里出來的差。不說大的,就說那高中生,不行,高中不行,中專?”他搖搖頭,“也不行?!?/br> 最后,李廠長點點頭,“起碼也得一個大專生,我瞅著你一點不比那些大專本科畢業的技術員差?!?/br> “李叔您過獎過獎!”周明愈笑嘻嘻的拱拱手,繼續吃菜,這小炒rou太老,比起媳婦兒的手藝可差遠了。 哎,出來這么久,想家! 想媳婦兒想閨女想兒子! 也想那一大家子! 又說了幾句閑話,李廠長看著周明愈,問道:“明愈,我給你個機會,不如你來我們機械廠上班如何?” “???”周明愈有點懵,愕然地看著他。 李廠長很滿意小伙子的反應,嚇到了吧,哈哈。 李廠長覺得自己拋出這樣大的好處,周明愈肯定會答應,他笑道:“你來了以后不用在車間當工人,直接就進技術科,給你三級工資,以后每兩年長一級,很快就能長到八級,怎么樣?” 這也是他考慮了好多天才做的決定。 他老婆娘家的侄子一直想讓他幫忙把戶口從鄉下轉到機械廠來,他因為那侄子水平不夠沒給辦,其他親朋好友也不少人都找他幫忙,他也沒答應。 沒想到卻主動開口幫周明愈辦,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呢。 周明愈也徹底呆住,根本沒想到李廠長會為他做這個,一個農民,從大隊里直接越過公社、縣、區,到省機械廠上班,這要是沒有天大關系和功勞,根本是不可能的。 一個普通的農民,要想進城,真的比登天還難。 可如果有關系,又是很簡單的事情。 只要出身好,關系硬,過了政審,機械廠接收,周明愈轉戶口和糧食關系就非常容易,還能把老婆孩子都帶出來呢。 李廠長看周明愈一副呆住的樣子,笑了笑,又催他吃rou,“小伙子長身體的時候,多吃點,好好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 周明愈看著李廠長花白的頭發以及和藹的笑容,拒絕的話幾乎說不出來。 關于他們的未來,其實他和莫茹商量過很多次。 經歷過現代大都市快節奏高污染的洗禮,兩人心有靈犀地選擇留在鄉下。 雖然這時候肯定也是城里比鄉下好,可如果他們有本事,在鄉下也肯定可以比城里過得還要舒服。 只要鄉下的生產力提高起來,解決了社員們的溫飽,過好日子還是指日可待的。 而這時候因為政策、工農業發展的限制,城市其實也沒有特別好。除非是大干部,一般市民家里過得也很拮據。 當然,他和莫茹如果來機械廠,以后拿高工資,日子過得自然也會比別人好。 只是……他還是有些猶豫,他得和莫茹商量一下,不能自己做決定。 其實他還是很喜歡在鄉下種地的,那種每天都有新意,每天都有驚喜的感覺,比千篇一律的上班要好很多。 如今他和莫茹在鄉下已經基本自主,隊里家里都不管他們,想干啥就干啥,想干啥隊里也支持。 如果來到機械廠,人際關系非常復雜,到時候可就沒有那么自由。 就算他有所貢獻,卻也未必有當勞模舒服呢。 社會這么大,總是在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他覺得有他沒他是一樣的。 畢竟他在機械方面的知識儲備有限,來到機械廠誠然可以讓機械廠有所進步,可這些基礎機械,就算他不說別人也可以研制出來,無非就是早兩年晚兩年的關系。就算可以重新學習,他覺得也未必能有多大建樹。 而他的主業建筑城建類,接下來的十年沒有可發揮的余地。 當然,如果莫茹想來,那他也會想來的,畢竟來這里可以給孩子城市戶口,對他們上學、醫療、眼界、就業還是有好處的。 只是對于七七和小八,他懷疑戶口這點優勢們有沒有用,畢竟他們作為空間之子,真的不是常人可以比的。 他們不會生什么大病,醫療這里就省了。 至于教育,他和莫茹給對孩子的教育更專業更精深,對孩子的啟發也更深刻,眼界方面自然也不會缺。 而且他們從鄉下也可以考入高等學府,這個他相信他們的實力。 想清楚以后,他的內心就更加堅定,感激道:“李叔,你這么一說,我、我都有點懵,跟天上掉下臺東方紅似的?!?/br> 李廠長哈哈笑起來,調侃道:“你這個小周??!怎么,我看你有點猶豫,不想來?” 周明愈:“想啊,當然想??!還有不想進城吃商品糧的農民?李叔你是不知道我們鄉下人種地有多難!” 李廠長笑微微的,放下筷子,“來來,我洗耳恭聽?!?/br> 周明愈笑道:“李叔你別笑話我,我就發發牢sao。在鄉下,說是靠種地吃飯,可實際卻是靠天吃飯、老天不下雨,我們就愁澆地,老天下雨多了,我們還愁著排澇。耕地的時候愁,就怕晚了節氣,種上了還愁,就怕出苗不好,蟲子太多。好不容易盼到成熟,還是愁,怕來不及收割一場大雨或者冰雹啥的,收回來又怕曬場碰到大雨天,收到倉里還得跟老鼠、蟲子斗智斗勇……” “哎,李叔,你說咱們農民多不容易啊。我們大隊還好一些,現在也只剛剛用紅薯填飽肚子,一年到頭吃不上幾回細面呢。李叔,咱們機械廠以后能不能多做一些我們農民需要的機械,要是有好的機械提高我們種地的效率,再有好的種子,收成也就好了。我們也能隔幾天吃頓細面,再也不用羨慕城里人吃商品糧,不餓肚子……” 李廠長雖然是城里人,可他祖上也是鄉下種地的。他小時候和祖父感情特別好,跟著祖父下地的經歷也影響了他的一聲。祖父說“小山,好好讀書,讀書識字,怎么找個活兒也比地里刨食兒強啊。你看咱們,靠地靠天靠豪強吃飯,你能干都不一定吃飽??!” 周明愈的話讓他想起了很多往事,眼睛不由得濕潤了。 眼前這個小伙子,看著也就二十出頭,怎么說出這話來這么老道,像個飽經滄桑的老人一般。 ☆、第254章 女職工 這讓李廠長的心更軟了, 他道:“小周啊, 你放心,咱們機械廠以后不但要做拖拉機,還要做各種農機,保管也讓每個生產隊都用得起機器。讓老鄉們也只管提要求,需要什么農機就給我們寫信提,我就讓技術員們研究, 做咱們農民朋友需要的農機?!?/br> “李叔, 那我可得替老鄉們多謝您, 有機會一定要去我們大隊住幾天, 讓我們好好招待招待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