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節
書迷正在閱讀:逆天全職大師、不熟、修真之一劍在手、吃rou的狐貍不好養、秘制甜妻:柏少,要抱抱!、喂你一顆糖、滿床笏、嫁個金龜婿、農門小寡婦、權相養妻日常
只有幾戶人家墻頭還是泥筑的,這么大的雨難免會泡壞,好在都是小事情,傷不到人,也就沒什么好擔心的。 “磚窯廠可真是立大功啊?!敝苷\義頻頻點頭。 放眼四外村,沒有一個大隊能有他們先鋒大隊這樣氣派,滿村的瓦頂,一半是磚房! 不僅如此,先鋒大隊還在他們田里幾個方位都蓋了小小的茅房,解決社員們上工時候的方便問題,既衛生又文明還積肥,一舉三得。 他們路過東邊的時候碰到丁春榮正戴著個圍笠通陽溝。 丁春榮當初因為偷棉花被判刑,后來回來以后也屬于成分不好,都要定期被叫去公社訓話,每天還得跟隊里匯報思想。 很多大隊的干部,就借著匯報思想這個事兒撈好處,但是先鋒大隊的干部都被二隊給襯得想干壞事都不敢! 所以丁春榮的匯報工作就很容易,也不用每天匯報,十天半個月匯報一次拉倒,看日常上工表現就行。 因為這她對周誠志、莫茹等人十分感激。 她去公社訓話的時候,當初一起偷棉花的幾個,現在在村里慘兮兮的,跟她可沒法比。 她如今還被莫茹委派看管果園的工作,也是干勁十足的。 見周誠志幾個人過來,她立刻規規矩矩地站好,叉著雙手,“隊長好!” 沒辦法,在勞改隊被訓出來的規矩幾年了也改不掉。 周誠志看了看她家的屋子和院墻,陳建設雖然懶惰,可他兒子還是個能干的,上工不偷懶,工分掙得多。還因為丁春榮犯了事兒在家里地位低,也不敢再往娘家拿東西,娘家人嫌她成分不好生怕被連累也不上湊,所以她家就攢下錢糧。 這不,家里三間正房已經翻蓋成了磚瓦房,也算是能干的。 周誠志也沒說啥,幾個人就繼續巡邏,過了一會兒又碰到莫茹和周明愈從東邊回來。 幾個老頭子立刻就笑得無比慈祥,“七七爹娘,這是看水去啦?” 以前還紅鯉子紅鯉子的,這會兒都倆孩子的爹了,不能再叫小名兒了。 周明愈跟周誠志聊了一下,讓他再派人把東邊的排水溝疏通一下,這樣村里的積水順暢地流到東邊的蓄水井里去,不至于泡壞道路,倒灌社員家里去。 老頭子們就去看看。 莫茹空間的井功能強大,干旱的時候可以放水,水澇的時候可以收水。今年汛期,她忙著和周明愈出去巡視,看到哪里的大井、河溝水太滿就收一收,讓它們可以繼續蓄水而不至于倒灌。 不只是先鋒大隊的,連周圍的大隊他們也去。 他們還特意去巡視過那些大水庫。 大水庫蓄水量巨大,干旱的時候惠及一方,洪澇時候也是最危險的地方,一旦水位超過警戒線就容易決堤禍及一方。 周圍的農田、村莊,全部都會遭殃。 哪怕不決堤,有時候為了保護縣城不被淹掉,縣委都會下令掘堤泄洪,以犧牲少數人的利益來保全大部分人的利益。 一開始莫茹還擔心自己收了那么……那么多水,這空間的水井會不會爆???誰知道那井真的是不動聲色,來者不拒,不管多少都滿而不溢,連一個水花都沒有。 就好像干旱時候她不管放出去多少水,那井水也不見少一樣,如今不管收多少也不見多。 實在是神奇至極! 就因為這口井,真是活人無數。 就說今年的大水,外面很多地方淹得厲害,只有高進縣感覺只是雨大而已,水位線……還好啊。 不過來回奔波也挺累的,起碼莫茹就瘦了一大圈,下巴尖尖的,眼睛也深邃起來,看起來五官更加立體。 用周明愈的話說,夫妻倆天天看,他竟然被驚艷了! 莫茹就臭美地摸摸臉,來一句:是不是嬰兒肥褪了啊。 兩人回家的路上,雨漸漸變小,經過周誠廉家的時候,莫茹拽拽周明愈:“咱們去看看老爺子好點沒?!?/br> 周功德去年冬天就生病了,期間搶救了一次,差點沒回來。 就因為這個,周七七才惦記唐僧rou的。 大門開著,兩人在門樓下把蓑衣脫下來,拍拍門環叫了一聲。 很快一個年輕的媳婦兒戴著斗笠出來,“哎呀,是七七爸媽啊,快進來吧?!?/br> 這媳婦兒中等個子,苗條身材,曬得微黑的肌膚,笑起來一雙眼睛彎彎的黑亮,非常有親和力。 這是周誠廉今年初夏新娶的媳婦兒,叫荊桂香。 荊桂香并不是高進縣人,而是高成縣的。他們是在那一年莫茹和周明愈帶著周誠廉、周培基去鄰縣幫忙抓蝗蟲的時候認識的。 今年初女方家主動派人上門來說親,也沒要彩禮。雖然他們不要彩禮,可周誠廉家生活算好的,自然不會不給,反而比那些要的給的更多。只是結婚的時候女方家都當嫁妝給陪送回來,并沒有占周家的好處。 因為這個,老周家人對荊家印象很好,所以,荊桂香的一個哥哥如今就在磚窯廠上工賺錢。在磚窯廠賺錢,比在家里掙工分賺的多。反正他們村生產隊,每次干活一大半人磨洋工,他爹娘就讓他來賺錢。 荊桂香知道自己男人和倆人的關系,對他們也格外親近,熱情地招呼他們進屋喝茶。 莫茹道:“來看看爺爺,好點了沒?” 荊桂香笑道:“好多了,今早晨還吃了一碗面條呢?!?/br> 兩人進屋跟老太太問好,又看看周功德,讓他只管好好吃,打針吃藥也別省著。 周功德精神不錯,“比起老一輩,我這幾年都是多活的。這會兒還一天能吃碗細面條一個雞蛋,這好的日子,真是神仙也不換?!?/br> 周誠廉去磚窯廠沒在家,莫茹和周明愈也不久坐,說幾句話就告辭回家。 “小五哥,你說爺爺是不是好了?我看著臉色不錯?!?/br> 周明愈搖搖頭,“夠嗆?!?/br> 莫茹嘆了口氣,“我的空間也不會治病?!?/br> 雖然井水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可人的衰老還是不可逆轉的。 周明愈握著她的手,安慰她,“要是你的井水能治病不死人,這世界豈不是亂套了?!?/br> 她這個空間,很顯然是那種不干擾生命秩序的。 莫茹就不說那些傷感的話題了,一摸肚子,“哎呀,餓了,想吃炸茄盒?!?/br> 周明愈和她拐去菜園,兩人摘一堆水靈靈的大茄子,再割幾把韭菜,莫茹空間還有麥收時候殺豬割的rou,正好做韭菜豬rou餡兒的茄盒。 屋里開著收音機在聽新出爐的《葫蘆娃》,小八、攔子兒幾個在炕上玩兒,張翠花納鞋底呢。 今年開始布票每人每年改成了四尺,比以前三尺三還多,加上莫茹和周明愈能倒騰布票,家里又有錢,現在張翠花手上還真不缺布。 她正納鞋底要給小八做雙千層底布鞋穿。 “娘,戳這個怪累的,直接買膠鞋底多方便?!蹦闩滤壑?,再把眼睛累壞了,不劃算。 張翠花笑道:“這叫累?看看咱們村里的老婆子,誰也趕不上我輕快,他們想納鞋底還沒有布呢?!?/br> 語氣是無比的驕傲! 她看莫茹拿回來的茄子,聽說要炸茄盒就下來幫忙。 家里正常飯菜都在南屋做,加餐就莫茹這里做,反正張翠花不管勞模媳婦,想干嘛就干嘛。妯娌雖然有人嫉妒莫茹這樣自由富裕,但是能跟著沾光,也就不說什么。 把茄子洗干凈,切厚片,中間切一刀不到頭,再把韭菜rou餡兒夾進去。鍋里油熱了就把茄片在雞蛋面糊糊里滾一圈,然后直接放鍋里炸。 “嗤啦!”一聲,頓時滿屋子香氣四溢。 莫茹怕油煙太多把屋子熏黑落油,一邊做飯還悄悄地用空間吸油煙。 人體吸油煙機技真是沒誰了! 家里人多,莫茹也不吝嗇,直接炸一大盆,讓每個人都吃到。 就這樣鍋底下還剩下一點油,張翠花看得直心疼,“剛吃茄盒不當菜,再燉上鍋扁豆土豆?!?/br> 扁豆早就摘好洗凈掰斷,土豆也用破瓷瓦刮了皮,這會兒直接切塊,一起倒進鍋里,添水蓋鍋燜。 “現在生活真是好得很,擱以前哪里有菜吃,能吃飽飯就不糙了?!?/br> 就算今年生活好點,村里其他人家也炸不起茄盒的,頂多過節的時候炒個菜吃。 莫茹知道她心疼用了那么多油,笑笑也不說話,由著她自己念叨去。 孩子們已經在炕上大快朵頤地吃煎得酥香的茄盒,一個個直說好吃。 小八嘴上不說,看那油汪汪的小嘴也知道是愛吃的。 張翠花喊道:“一人吃一個就行啊,給七七留一盤?!?/br> 眾多孫子孫女里,張翠花無疑是最偏愛周七七的。 攔子兒一聽不讓吃了,趕緊嘴里塞一個,再一手拿一個,燙得嘶啦嘶啦的都不肯慢下來。 莫茹:…… “你慢點吃,多得很呢?!?/br> 她下去和張翠花商量,“炸了這么多,給大娘、娘娘家分一些吧?!?/br> 張翠花直rou疼,“想吃他們自己做,這會兒也不是做不起,不用管他們,你們自己留著吃吧。哦,對了,給你爺爺家送碗去,給他嘗嘗?!?/br> 莫茹就夾了一盤子讓周明愈送去。 張翠花看她夾了那么多,雖然rou疼卻也忍著沒再夾回來。 周明愈回來道:“愛吃得很,說多少年沒吃到這么香的茄子餅了?!?/br> 幾人聽了難免有些心酸。 原本以為周功德慢慢會好起來呢,結果兩天后的一個早晨,就傳來痛哭聲——周功德沒了。 周誠廉少不得一家家地敲門報喪,本家的老人們趕緊去幫忙擦身子、穿壽衣、搭靈棚。 壽材是早就準備好的,柳木的,周誠信和周玉忠給打的。 桐油生漆是莫茹和周明愈幫忙買的,刷了十幾層,不腐爛不蟲蛀。 做好以后老爺子非常滿意,還躺進去試試說怪舒服的呢。 家里的白布也是早就準備的。 這年頭布奇缺,自然沒有那么多布能用,連孝子賢孫的孝服都準備不齊呢。 不過這時候老人們過了六十歲,如果家里條件允許就會想辦法準備。 周功德也一樣,去年開始就托莫茹和周明愈幫他買粗白布,還尋摸一架織布機讓老婆子用棉花自己織粗布,就為自己百年之后給晚輩們做孝服呢。 除了他家里自己攢的,本家有白布的也會湊過去先把喪事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