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節
書迷正在閱讀:逆天全職大師、不熟、修真之一劍在手、吃rou的狐貍不好養、秘制甜妻:柏少,要抱抱!、喂你一顆糖、滿床笏、嫁個金龜婿、農門小寡婦、權相養妻日常
一個生產隊一次只能買三個,周明愈不得不打著張根發這個大隊書記的旗號要求買四個生產隊的。 按規定這樣是不行的,可他現在是煉鋼鐵模范,且是最先進生產隊的模范,還有陳剛幫忙說情,鑄鐵社一點都沒有為難,反而非常配合。 很快,周明愈帶著十二個耠子頭回大隊,讓周玉忠和周誠信帶人加緊改裝耠子,改裝以后的耠子就是幾年后才出來的耘鋤。 為了能夠省時省力,一個耘鋤上安裝兩個耠子頭,如果不是棉花壟間距大,他都想多裝幾個。 他對周玉忠道:“叔,咱們把鋤頭片這里裝成活動的,種完棉花就可以改裝一下用來鋤地?!?/br> 把三個鋤頭一前兩后小間距放在一起,趕著牲口在壟間鋤地比人用鋤頭省力快速有效。 大家都說這個改裝的耠子好用,跟他們耘地的鋤頭一樣好用。 人多力量大,改裝完畢,第二天就全部換上新式農具,白天套上所有牲口犁溝。 晌午吃飯的時候周誠志宣布:“生產隊澆地包工了啊,一畝地三十五工分,幾個人合伙也中,白天工分另算,有能力的盡快來認領?!?/br> 社員們一聽都來了勁頭,尤其家里勞力多的,巴不得總有這樣的好事兒呢,家里男勞力不多的也可以和別人搭伙兒。 好在今年棉花地多,有五十畝呢,足夠自己隊員認領的。大部分都是壯男人,女人和老人可以白天犁地、點種包埯兒,也能賺工分的。 去年別的生產隊種四五十畝棉花,二隊只有三十畝,還是周誠志勉為其難種的。 依著他對棉花的了解,二十畝都不樂意種,要不是為了完成政府強制的征購任務,他只想種十畝社員們自己發的棉花織布紡線用。 但是去年棉花大豐收,棉花勞模拿蟲子、拾棉花,賣棉花任務賺了大錢,這給了周誠志很大的信心。 他是個有自知之明又拎得清的,從小到大很少有膨脹得意頭腦發熱得意忘形的時候,他一直認定自己當隊長是幾個老兄弟支持的,棉花大豐收是勞模的功勞。 他覺得只要有棉花勞模在,他們隊的棉花就少蟲害,多結棉桃、豐產又豐收! 所以今年他決定種五十畝,也算是響應政府的號召。 去年糧食大/躍進,到處都高產,直接導致糧食征購指標翻了番。 這可把很多大隊、生產隊干部給愁得不輕,那些主動放衛星的還不冤枉,可很多實事求是的干部,并沒有虛報也被逼著多交一倍公購糧,簡直比竇娥還冤,他們就想少種棉花多種糧食好湊任務。 結果后來棉花征購指標也翻倍,這一下子可把干部們給推進溝里,總覺得要揭不開鍋。 不只是隊干部,公社干部也是有苦難言,絞盡腦汁要鼓勵、刺激、獎勵他們多種棉花,召開了好幾次棉花種植會議。 每個隊干部都要去公社棉花會議上表決心多種棉花多交棉花任務,當時周誠志直接表態要種五十畝! 比去年增加二十畝。 他這么配合,書記們別提多高興,柳紅旗直截了當地說如果今年再超額完成棉花任務,還要獎勵生產隊和棉花勞模更大的獎品! 周誠志想著心心念念的掛鐘,自然更想把棉花種好的,絲毫不管別的生產隊在公社會議上為邀功爭相表態種五十畝六十畝,回到家卻悄悄降到三十、二十畝。 他覺得自己隊有棉花勞模拿蟲子、拾棉花,他們怎么好比? 自己也不和他們比,反正棉花賣了錢是自己隊員們分,也不給別人。 能讓自己的隊員們有飯吃有衣服穿,對他來說這是自己當隊長的責任。 首先,他得把棉花勞模供好! 周誠志背著手,心里盤算著,那誰家的老母雞好像不下蛋了。公雞還能配種,老母雞留著沒用,不如殺了燉燉給勞模補補身子,讓她養精蓄銳專心拿蟲子。 這棉花種上出苗以后長得風快,那蟲子來的也更快呢。 今年八龍治水,干旱之年,蟲子更多,所以還得多靠護棉英雄出力??! “單蝶琴、管春香!你們家是不是有老母雞不下蛋了?趕緊送到食堂去殺了燉燉。一只給棉花勞模補補身子攢力氣拿蟲子,咱們也跟著勞模沾光,喝雞湯補補力氣種棉花!” ☆、第186章 爸爸! 周誠志從來都是個想到就做的男人, 人家是說一不二, 他是心里想想就算數。 晚飯的時候社員們就喝上了雞湯。 周誠志背著手, 黑臉就算笑也挺嚴肅的, “這是看在勞模的面子上才吃雞的, 吃了雞湯好好種棉花, 秋天說不定能分更多棉花給社員?!?/br> 大家都挺高興的, 有雞吃,有盼頭啊, 這時候不就是吃和穿嘛? 比比其他生產隊,現在有吃不起飯的,他們居然還能吃雞喝雞湯, 這是什么生活? 當然有人也犯嘀咕,單蝶琴就撇嘴嘟囔, “都是一樣干活兒,怎么就是沾她的光?咱們不種棉花, 她拿什么蟲子?” 吳美英笑了笑,“往年咱們也種棉花呢, 你能分幾兩?別的隊也種棉花呢,收成多少?蟲子烏泱烏泱地把棉花啃個精光, 你剛種有什么用?還得收才是本事!” 誰讓人家勞模兒有這個本事呢, 沒什么好說的, 你要是會拿蟲子你也能讓大家沾光吃雞! 單蝶琴哼了一聲, 現在整個隊風氣不正, 冒著一股邪氣, 言必稱勞模。 什么勞模做衣服好看! 勞模會拿蟲子拾棉花! 跟著勞模吃雞! 勞?!?/br> 不就是一個傻子么,怎么就夸出個花兒來! 吃過雞湯,晚上男人們就成群結隊來地里澆地。 周誠志種地之前就安排過的,需要水的棉花種在靠近河邊的地里,這樣挑水方便很多。 地里插起高高的桿子,掛著沉重的夜壺燈給大家照亮,主要是小心河邊,免得掉下河去。 張翠花讓幾個兒子都去澆地掙工分。 莫茹為了不表現得太過出挑,就讓周明愈找三個哥哥們一起。 她來的時候就把家里的幾口空缸收進空間里用來盛水,收滿水以后就去地里,假裝幫挑水的周明愈澆水。 她一手拎著水筲,一手拿著水瓢,所過之處水流涌動,一路過去左右的壟溝就成了小溪流,輕松又好玩。 現在她意識更加強大,對空間的控制自然也更加自如。 而且她每日醒著睡著都在研究自己空間的新功能,摸索著如何更好的利用空間。 比起之前,她現在的隔空取物放物的本領又進了一層,當然也更加消耗腦力,不過水的特性決定了更好cao控而不費力。 一個來回以后她就掌握cao控水流的秘訣,能同時澆四壟地。 再多她神識吃不消。 有她幫忙,簡直就是如有神助,周明原和周明光還有些納悶,記得自己澆的這壟沒到頭呢,怎么這會兒都澆完了? 問周明愈,他說可能是四哥澆的,也或者自己澆過就忘了,“哥哥們,黑燈瞎火的看不清,大差不差的就行啦?!?/br> 當然湊活是不行的,因為周誠志帶著周誠仁、周誠義幾個老頭子監督檢查呢,如果有人澆地太淺那就是不合格,第二天種棉花的時候不當事。 兩人尋思可能是小五澆的呢,也就沒再當回事,只卯足勁去挑水就成。 …… 第一天晚上澆地十畝,莫茹這一組澆了五畝半! 所有人都驚呆了,紛紛覺得他們這是要逆天??! “明愈,你們是怎么澆地的?” 周明愈笑嘻嘻道:“俺們人多啊,四個男勞力還有一個棉花勞模呢?!?/br> “可……俺們也三個人啊,怎么比你們慢那么多?”周明國想不通怎么回事,他們也沒偷懶啊,挑水澆地不知道多累呢,前幾次還行,后來就跟挑兩塊大石頭一樣。 一擔水也沒有多少,澆不了幾步路又得去挑。 難道周明愈他們就不怕累? 周明軍跟他嘀咕:“他們家四哥一晚上也沒挑幾擔水,那他們就是三個男人一個女人,和咱們一樣,怎么差別這么大?” 他們家是周明軍帶隊,兄弟三人加上一個闞燕兒。 周明愈這邊是兄弟四個加上莫茹,結果周明林還半途總打拐不知道干嘛去,沒挑幾擔水。 他們覺得莫茹肯定不如闞燕兒能干啊,雖然拿蟲子拾棉花厲害,可挑水是力氣活,又不是她手巧就能干的。 可事實就是他們累死累活澆了一畝地,而周明愈他們澆了五畝! 簡直不可思議! 不過這也沒辦法,人家能干就是能干,不佩服不行。 …… 于是二隊的老頭子們白天趕著牲口犁溝,以前每次耕地都有大批鳥跟著在后面找蟲子和蟲卵吃,因為除四害導致鳥數量減少,并沒有太多來吃蟲子的,周誠志就讓孩子們趕著雞來吃蟲子。 莫茹也順便收一些回去喂雞,好保證家里的雞能每天都下蛋,現在周七七每天都能吃倆雞蛋呢。 晚上莫茹去幫著男人們澆地。 第二天白天女人們點種包埯兒,速度快得讓其他生產隊羨慕得直掉下巴。 不只是自己大隊羨慕,連周圍的草泊兒、將軍廟子甚至是范木匠、王貨郎都來取經學習他們是怎么種得又快又好的。 周誠志也不吝嗇,他見自己隊已經犁完溝,就將耘鋤借給另外三個隊用。 可他們的問題又不在犁溝上,更多的還是挑水的問題。 有些地離水源太遠,來回都有兩三里路,費時費力,速度自然就慢很多。 而如果犁完地不趕緊澆水,過半天那溝就變淺很多,最后沒啥用還得重新犁一遍。 周明貴忍不住來找周誠志幫忙:“叔,給俺想個招兒?要不就把你們人借給俺們幫工?” 周誠志道:“要是旁時候你借我沒有話說,只要他們樂意就行,這會兒還得秧地瓜、種春棒子、谷子、豆子、果子,我也沒法借啊?!?/br> 周明貴就開始犯愁,“那你說這么干的地,還不下雨,種什么都要潑地,這還叫不叫人活啦?” 說是八龍治水,龍多不下雨,可這也太懶了! 周誠志想了想,“要不……找明愈那小子來讓他幫你們想想轍兒?這耘鋤就是他琢磨出來的?!?/br> 聽他一說,周明貴立刻就去找周明愈,讓他幫忙想辦法怎么才能澆地快一點。 周明愈道:“哥,不是沒有辦法,就是弄不到家什兒啊?!?/br> 澆地必須有工具啊,俺們要不是有媳婦兒的空間,你以為俺們還折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