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書迷正在閱讀:逆天全職大師、不熟、修真之一劍在手、吃rou的狐貍不好養、秘制甜妻:柏少,要抱抱!、喂你一顆糖、滿床笏、嫁個金龜婿、農門小寡婦、權相養妻日常
周愈被她弄得有點緊張,趕緊起來看她,“怎么啦?” 莫茹面露狂喜之色,不是她不矜持,實在是太意外、太驚喜、太開心了??! “空間!”說著就把那補丁摞補丁的麥糠枕頭收進去,一眨眼又放出來,變戲法一樣。 周愈目瞪口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忍不住激動起來,“多大,能不能種地養雞鴨魚?” 莫茹笑道:“這么貪心,要什么自行車啊?!?/br> 她的空間有集裝箱那么大但是要更高一些,里面空蕩蕩的,四壁硬邦邦挖不動不像能種東西的樣子,她的人也進不去,估計也不能養殖活物。 雖然如此夫妻倆也高興得很,周愈吧唧親了她一口,“老婆最棒,儲物空間已經極好,咱不太貪心。有了這個空間,以后我努力種田攢糧,你把糧食藏在里面,再饑荒的年月也不怕?!?/br> 莫茹還為周愈沒個異能有點失落呢,周愈道:“你是咱家財政部長,當然要落在你身上?!?/br> 莫茹又高興起來,摟著周愈的脖子歡喜道:“老天爺對我們太好了,咱一定要好好過日子,不能辜負老天的厚愛?!?/br> “那是?!敝苡褵舸盗?,摟著她躺下,“媳婦兒,今兒好像是周三吧?!?/br> 莫茹:……她一直說周愈有些古板沒情調,就是以為夫妻房事他都周三、周五、周六! 好幾年不待破例的,簡直了! “我現在可是孕婦,你看這大肚子,不定幾個月了呢?!?/br> “估計快七個了吧?!庇H了她一會兒,周愈自然也不敢真做什么就摟著她睡了。 莫茹依然睡不著,在腦子里規劃緊急任務,一年、五年、十年的宏偉藍圖。 她從周愈這里得來的信息,加上小時候聽外婆、奶奶們講的故事,綜合起來前途簡直一片黯淡 比如說從五/八年八月開始,人民公社把自留地收回,大煉鋼鐵,要趕英超美,家家戶戶的鍋、鐵器全都要“捐”出去,連墻上的一個釘子都要被拿走,更別說是大小鍋。這就導致家里沒法做飯,又要求家家戶戶把糧食全都集中到大隊里去吃大鍋飯。 與此同時,因為很多地方的產量“越來越高”,糧食從畝產一千斤到上萬斤幾萬斤,很多地方雖然沒有那么多,也開始放開肚皮大吃大喝,吃了兩個月的干飯以后就開始喝稀。 而因為浮夸虛報,上頭的征購糧指標也越來越高,比如畝產也就是一百三四十斤,非要報個三四千斤。征購糧加上附加稅,比重是產量的百分之十五到十八左右。被浮夸風這么一搞,征購糧雖然降到百分之十,可基數太大全部產量也不夠交的,所有余糧、口糧都被交上去。數量還是不夠,最后連種糧、應急糧、牲口糧也被搜糧隊搜走。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有些基層干部不肯虛報太多,也就是翻倍拉倒,卻被扣上瞞產的帽子,要求反瞞產私分,大批搜糧隊沖進農戶家里,翻箱倒柜,所有的地窖、炕洞都要被搜過,一粒糧食也別想藏下。還有各種大會,要求獻愛國糧,給這個獻禮那個獻禮,如果沒有糧食甚至連破棉襖里的棉絮都被掏出來。等反/瞞產風過去以后又來了四/清,搞了一茬又一茬,直到六三年生產才開始好轉,然后就到了六六年。 當然,這些事情在不同地區有不同體現,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那么兇殘。 可莫茹不敢大意,萬一攤上一點點兇殘就足夠他們萬劫不復的。 她也聽奶奶和外婆等人說過,饑荒的時候真是樹皮、草根能吃的所有東西都填進肚子里去,甚至有人吃煤塊、白土!瓜菜代就是這時候造出來的名詞,可糧食都沒的吃,哪里來的瓜菜?有點地當然是種高產糧食而不是種虛頭巴腦的蔬菜,這時候誰還管營養? 瓜菜代,其實就是把去掉玉米粒的骨頭曬干磨碎,還有豆莢、地瓜葉、地瓜蔓、玉米秸芯、甚至是麥秸、稻草秸等,全都上磨磨碎,加上少量的豆面、高粱面、地瓜面攢成窩窩,吃進肚子里哄肚子飽而已,根本沒有任何營養。 所以都得了浮腫病,最后很多人死去。 餓死的自然也不少,外婆說她家鄰居好幾家都絕戶了,她的小弟弟就是餓死的。不過奶奶家里倒是還好,不會有外婆家那么慘,至少奶奶家雖然全家挨餓卻沒有一個餓死的,估計跟他們家后來吃供應糧也有關系。 “小孩也跟著吃地瓜葉、地瓜蔓、花生秧子……沒營養哄肚皮的東西,吃了拉不出來,肚子脹得跟石頭一樣……” …… 她小時候還很天真的問為什么不抓魚吃,為什么不上山采蘑菇抓野豬。 外婆皺紋縱橫的臉上已經沒有悲傷,“孩子,不是所有地方有山有水,咱們老家那地方,沒有山也沒有大水泡子,好年頭都春旱秋旱的,真要是遭罪的時候,河里的癩蛤蟆都吃光。螞蚱鬧災的時候,窗戶紙都被啃光,小孩兒也有被啃了的……” 外婆沒說的更恐怖的事情她無意中聽別人說過,聽完后整個人都不好了,她覺得那種事情只有古代才會發生。 所以,她后來竭力避開那段時光,很少去觸及,卻不曾想自己竟然穿越到這里來。 她不想餓死!不想餓得浮腫??!不想吃瓜菜代!不想吃地瓜葉便秘脹破肚子! …… 她要吃飽,吃細面,吃蔬菜,吃水果,吃rou! 所以,莫茹你要加油,為了能吃rou吃面,你也要努力??! 她大腦轉得飛快,好好想想接下來該怎么辦。 搜糧食,就把糧食想辦法收進空間里,各種糧食尤其是大豆可以補充蛋白質吃了不會得浮腫病,必須要藏足夠量。rou類也要弄一些,沒有rou身體也撐不住。還有蔬菜水果,能夠補充各種維生素的,都要收藏一些。 最好還得預備一些熟的應急,因為后來鍋也被收走,誰家要是敢冒煙,就有人進來把鍋搗爛收走。 鍋當然也要想辦法藏一口,最好藏幾個小鍋子。 還有家家戶戶的樹也都被砍走去煉鋼,要是這樣的話,最好能提前把家里的樹也找個借口砍掉收起來。 外婆還給她講過,在有些地方沒有山和樹林子,大家都缺少燒火草,最后雖然還有點糧食卻沒有火做飯,萬般無奈之下只能鍋里煮地瓜干底下燒地瓜干,想也是剜rou一樣的。 所以她還得想辦法儲存柴火!對她來說一根柴火都是好東西,都可以攢起來! 婆婆的決策真是英明至極,如果她必須每天上工,哪里有時間做這些事情? …… “勾勾嘍!”雄雞一唱天下白,這是天亮了。外面傳來公雞打鳴,母雞下蛋咯咯噠以及餓了咕咕咕的叫聲。 莫茹一個激靈醒了,趕緊睜開眼看看周圍,還是黑乎乎的秫秸屋笆,煙熏火燎的土墻,又沉又舊的棉被……真的是穿越了,不是做夢! 周愈天還沒亮就起了,當時親了親她讓她繼續睡,他去挑水幫張翠花澆菜園。 莫茹摸著自己的肚子,又試了試自己的空間,嗯,還是那樣,沒有變大也沒有消失,東西收放自如,很好! 她哼著小曲翻身起來,看到窗臺的時候臉色變了一下,趕緊爬出被窩找自己的衣服穿上。 舊得發灰的紅棉襖,下面的棉褲也是黑色的,都補丁摞補丁,她身上只有破舊的背心和褲頭,連襯衣襯褲都沒有,只好穿光棉襖棉褲。 雖然外面天亮起來,屋里還是昏暗得很,尤其地面是夯實的泥土更黑乎乎的,她低著頭沒找到鞋子,只好扶著炕沿拿腳在地上來回劃拉,終于找到自己的鞋……草鞋。 她發現雖然沒有莫妮兒的記憶,卻憑空認識一些東西,比如那煙熏火燎的屋笆是秫秸(高粱秸)綁起來的,這草鞋是棉的叫蒲襪,是蒲子編的,里面還墊了一些軟和草,就靠這個挨了一冬。 雖然心理上還沒徹底適應,但這身體不是什么嬌貴的,對貧窮已經很習慣,所以莫茹也不難過。 她盡量讓自己整齊一些,開門出去,外面是堂屋也是廚房,當地人叫當門。 堂屋因為東西多,顯得更加逼仄。左手邊是一個黑色的瓦缸,帶著一條條的瓦楞紋,缸上蓋著個高粱桿釘的蓋墊,上面放著個葫蘆瓢。右手邊是西間的鍋灶,隔著一步遠又是東間的鍋灶。北邊后窗關著,下面緊挨著一個到她胸口的大缸,估計里面裝著糧食。大缸過去是一張黑色的桌子,底下有擱板,放了碗盤等餐具,用一塊藍底白花的布簾子遮著。旁邊還有一個樹墩子,上面放著一個圓形菜墩兒。 鍋灶和風箱那里墻上也釘了一些木楔子,搭著擱板之類的,上面掛著筷子筒、插著刀鏟子、掛著勺子笊籬等炊具。灶臺后面還放著黑紅色的大肚罐以及一個鋸了嘴的大肚葫蘆,不知道裝著什么。 整個屋子都是煙熏火燎的,墻角掛下長長的黑灰,隨著風一吹就在那里晃啊晃的。 她找了一圈沒發現什么可以讓她藏起來的。 看來想要不動聲色地藏糧食和家什兒,她只能和周明愈分出去? 分家?! 她才清醒就要分家,不知道婆婆會不會掐死她,這么光榮艱巨的任務,要交給周愈同志。 ☆、第4章 傻妮不傻 堂屋里二嫂丁蘭英正在燒火,她趁著莫茹觀察的時候也在打量,感覺傻媳婦有點變樣。她半夜的時候聽著正屋西間嘰嘰喳喳的,小夫妻倆不知道在說什么,雖然聽不真切,可傻妮的聲音倒是脆生,不像以前木呆呆的。她不由得仔細看了一眼,雖然人還是那個人臉也沒變,看起來就是不一樣了。一雙眼在暗處亮晶晶水汪汪的,似乎還帶著笑呢。 莫茹見二嫂看過來,立刻笑著叫了一聲,“二嫂?!庇謫柤依锊藞@在哪里。 按照周明愈糊弄他娘的意思,就當她現在只有七歲孩子的水平,很多東西不懂要學。 丁蘭英眼睛瞪大,哎,會正兒八經叫人,還真是不一樣了。以前傻妮看人直勾勾木呼呼的,說話也硬邦邦像個木偶,不是要水喝就是說餓,從來不會叫這些稱呼。 她給莫茹指了位置,菜園在村后頭,過三排房子走到底就能看見。 莫茹跟二嫂道謝踩著蒲襪來到院子,見三嫂在剁野菜和地瓜蔓喂雞,也笑著打招呼。 三嫂張夠被她驚得一個激靈,張了張嘴沒應出聲來,看著她挺著肚子在院子里東看西看強忍著才沒立刻去找二嫂八卦。 莫茹站在院子中央勘察一下有什么可藏起來免于禍害的。 莫妮兒看似傻,其實腦子里記住了很多東西,所以莫茹對這里一點都不陌生。 普通農家小院,正屋三間,東廂兩間……一間半,西廂兩間,南屋只有空了的牲口棚現在盛放干草。東南角是院門,沒有門樓,只在墻上開了門洞,兩扇木板門,上頭蓋了個草棚子頂,免得風吹日曬雨淋會爛門。西南角是豬圈和茅廁,養了一頭豬,豬圈北邊是雞窩,那里還爬著葫蘆、吊方瓜的蔓藤。 小院不大,蓋了一圈屋子非常擁擠,中間的天井更巴掌大。 她又瞅瞅院子里的樹。 家里沒有水井,東南角影壁墻北邊是棵一掐粗的棗樹,雞窩后面是棵很多年份的老國槐,正房東間外面有棵手臂粗的香椿芽,西間外面是棵梧桐。 她出了院門,左邊是一棵孩子合抱粗的大柳樹,右邊是墻外一排三棵大腿粗的刺槐,看起來都有年頭了。 都是有兒有女的,兒子結婚要蓋房打家什兒,就算一般蓋不起房也得打制一點箱籠柜子,所以家家戶戶都會在家里和菜園栽點樹。梧桐雖然木質一般,但長得快做箱子也合用。要是做屋梁檁子,起碼就得槐樹、楊樹這些。 不過當地人說“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門前不栽鬼拍手”,那鬼拍手就是楊樹,所以村里房前屋后很少看到楊樹。 她看家里這些樹也已經成材,那柳樹上都是蟲子,很可能木心都被咬壞,不砍的話都被蟲子禍害。 院墻外面的墻根上也見縫插針種著蔬菜,依然是爬著的吊方瓜蔓藤,想來這瓜菜產量高,容易管理,**鴨鴨也禍害不著所以種的就多。要是在家里種葉子菜,很容易被雞鴨的禍害。 莫茹估計著到時候她可以存一批吊方瓜,這個東西結果以后長得很快,一個十幾二十斤,一頭大一頭小,中間彎著,其實就和她知道的長南瓜一樣。不過這里的吊方瓜好像不會變黃? 她看了看天色,也沒有表估摸能有六點?這會兒日頭剛從東邊冒出來,紅彤彤的,陽光下綠樹閃爍著柔潤的光芒,新綠一片,就跟高清壁紙一樣漂亮。 樹上的花都已經沒了,綠葉成片,真的好美,肯定不是春天了……突然想起什么,她出來的時候,看到二嫂三嫂,她們好像沒穿棉襖??? 她為什么還穿著棉襖棉褲?! 早起來她還聽見二嫂三嫂在下面說要收麥子了呢,那豈不是怎么也快要芒種了吧,俗語說“芒收芒種”,芒種就要收麥子,應該很熱的時候了。 她居然還穿著棉襖棉褲?難道因為她傻?估計更是因為窮吧。 好在這棉襖也不厚,棉絮都不暖和了,她并不覺得熱。 …… 莫茹一走,張夠蹭得躥進屋里,神秘道:“二嫂,昨晚兒你聽到動靜了沒?” 丁蘭英看了她一眼,“那么大動靜怎么聽不見啊?!?/br> “小五媳婦這是……好了?” “聽她叫人可奇正經,不帶傻樣了?!?/br> “要是這樣,是不是就得上工掙工分了?”張夠問。 丁蘭英道:“那得看娘怎么安排,沒看現在小五都不用上工嗎?” 張夠癟著嘴,這兩口子都不上工,那還不是壓榨他們?“真是傻子也好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