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節
就這樣想著想著,她漸漸進入了夢鄉。 四個丫鬟們都在臥室里守夜。 聽著風重華漸漸均勻的呼吸,四個丫鬟也先后闔上眼。 月華如霜,透過紗窗照在鋪著紅磚的地面,形成幾個菱形的方塊。 第311章長風烈烈 御駕大軍浩浩蕩蕩地自京城出發,一路朝著宣府方向走去。 出居庸關,過懷來,直走了十日還未走到大同。 十月十二日,御駕大軍剛至大同,就接到前方線報,說瓦剌二王子親率大軍二十萬,在大同城下擺好攻城架式。永安帝當即下令,大同巡撫邵玉陽和大同總兵出城迎敵。 在永安帝看來,所謂的二十萬大軍,最多能有五萬就不錯了。 而且,上次二王子攻城,就被大同守軍給打了一個落花流水。 然而,永安帝設想的好,實際情況卻是恰恰相反。 為了配合二王子攻城,知院阿來與同一天進攻宣府,三王子別哲更是同時進攻甘州。如此三線齊下,宣府和大同頓時失去守望之勢。 若是大同守城,二王子自然會無功而返。 可是圣旨即下,哪怕總兵和巡撫再不愿意,也只能舍了性命率兵出城。 據傳聞,大同巡撫邵玉陽和大同總兵出城之前,皆寫了遺書。 二王子見到久克不下的大同居然大開了城門,驚喜萬分。 瓦剌是馬上的民族,最不善長的就是攻城,而中原人最善長的卻恰恰是守城與攻城。一旦失去了城墻的保護,缺少馬匹的中原人就像是待宰的羊羔般。 不過數個時辰,整個大同城外就成了修羅城。 大同總兵當場戰死,大同巡撫邵玉陽斷了一臂,被部下拼死救回城。 大同巡撫邵玉陽回到城中,看著那些戰死的將士,對天大呼:“蒼天負我!我未負蒼天!” 而后一躍而下,跳下了城樓。 巡撫與總兵先后殉國,整個大同一下子亂了套。 而此時,永安帝的申斥詔書又到了大同。大同的將士眼看著詔書,只覺得心神欲裂。 兩位主將都殉國了,還要處罰?將士們對永安帝的不滿到達了頂點。 而這時,有一個青衫文士開始四處串連,講述永安帝的條條罪狀。其中一條,就是弒君殺父。書生將梁國公被殺的原因,全推到了永安帝的身上。 青衫文士言道:“帝少年時與張氏定親,后愛慕袁氏美貌,便另娶袁氏。梁國公不忍張氏一族受辱,便將其又嫁與三子。而張氏一門,又與先皇后有姻親之誼。先皇后因不滿帝之為人,便向先廢帝進言,后被帝知曉后,竟在言語間辱及先皇后……這才有了梁國公被從遼東召回京城之事……” 九邊的將士,本就愛戴梁國公。 聽聞梁國公是因為永安帝這個不成器的兒子這才被前朝廢帝賜死,不免生起了同仇敵愷之心。 如果不是因為永安帝另娶袁氏,怎么會惹得先皇后起殺心?先皇后不起殺死,梁國公怎么會死?梁國公若在,瓦剌敢這般欺上門? 就在這時,永安帝第三道申斥詔書來到。 眼看著接連三道申斥詔書,大同的軍士們群情激奮了。 “軍門與總兵為國捐軀,不思褒獎便罷,竟然連下三道申斥詔書。軍門與總兵豈不是白死了?這身后罵名,擔得冤枉不冤枉?” “我愿反了這狗日的朝廷,不知諸位可愿追隨?我已打聽到,先帝有遺腹子尚在人間。此時就在大同,你等可愿與我一起迎先帝之子?” 此言一出,眾將士哄然。 而此時,大同巡撫衙門外,一個青衫文士站在長街上,看著那扇緊緊閉著的大門。 輕輕地咳了一咳。 而后,他轉過身,伸手扶著一個童子的手,緩步朝著街角走去。 輕風吹起,揚他滿頭白發。 “先生,是要回白石山嗎?”遠遠的,傳來童子的問話。 青衫文士搖了搖頭,滿頭的白發亂舞,“回不去了!”他劇烈地咳嗽地起來,咳得如此用力,以至于咳得滿手是血,“去玉真觀!” 遠遠的,青衫文士的聲音越來越低。 “再不去,我怕這輩子也見不到了?!?/br> “先生,可是這大同的事情還沒辦完???” “不!辦完了!該我做的事情,已然做完了?!?/br> “可是小公子?”童子的聲音里帶了焦急。 “他有自己的路要走!”青衫文士緩緩吐出一口長氣。 然后他回過頭,最后看了一眼長街…… 白云蕭索,秋風凄凄。 這條長街如同一把利劍,將他與舊時光一隔兩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