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節
只不過現在還沒人把這件事情捅出去。 一旦有人捅到京城,只怕他只能落得丟官的下場。 這幾天,劉巡撫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若不是兒子被袁承澤打得不像樣子,指不定他會直接出手。 聽到韓辰準備彈劾他的消息,嚇得他臉色頓時慘白。 他顧不得體統,私下去找了韓辰的謀士方思義。 方思義早就知道他要過來,便在總督衙門的二堂偏廳里見了他。 聽了劉巡撫的話,劉思義又是好笑又是好氣。 當初你不是氣勢洶洶地說要找袁承澤麻煩嗎?怎么這會又如此卑躬曲膝? 可是這話,他怎會當著劉巡撫說起,不過一笑置之罷了。 出了總督衙門,劉巡撫心有余悸地抹了一把虛汗。 方思義告訴他,糧價必須降到二兩…… 二兩??! 劉巡撫望天長嘆。 這一下子,劉家損失的就不是幾百兩銀子,而是上千兩。 可是,為了前程,這上千兩又算得什么? 大不了以后找機會找補過來就是。 由劉巡撫牽頭,九邊的糧價很快就降到了三兩。 然后,韓辰趁此機會,召集糧商們到總督府參加宴會。這些糧商的人選,都由袁承澤決定。當初那些曾幫助過袁承澤穩定糧商,各個在內。 唯一不同的,就是多了一個馬思遠。 能和未來的漢王在一起吃酒,糧商們都是與有榮焉。 韓辰答應由鹽引換糧,從此以后,整個九邊的糧食全部由他們經營,外人不許插手。 九邊每年都需要不少糧食,如果真的全由他們運輸,不知每年要掙多少銀子。 一聽到韓辰的話,糧商們各個堅定了跟隨韓辰的心思。 此消息一出,九邊的糧價很快降到二兩。那些帶頭漲價的糧商,都是面色如土。這次,他們不僅沒賺到錢,還惹怒了韓辰。以后在九邊的日子只怕不好過了。將糧食以二兩的價格賤賣之后,那些糧商灰溜溜地出了宣府。 這次,不再有守城士兵攔著他們,百姓們也不再喊打喊殺。 出了宣府,糧商們掩面長嘆。發誓這一生,再也不會踏足九邊。 風重華得知這個消息,不由得雙手合什念了一聲佛。 至于在平定糧價的過程得罪了劉巡撫一家,風重華并沒當回事。 在前進的道路上,任何阻攔的人,都是絆腳石。只有推倒這些石頭,以后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好。更何況,她又是為了九邊的糧價。 府里的下人們也是真心高興,現在她們在宣府地位頗高。只要是總督府出去的人,在宣府都受到了高規格的待遇。就連那些小廝們出門,都會被人塞很多東西。不要還不行,不要就是看不起宣府的百姓。 可是風重華規定甚嚴,不許總督府的人白拿別人東西。 害得小廝每次出門,都是躲著那些小商販們。 糧價終于穩定到了二兩,整個宣府看起來喜氣洋洋的。 這時,韓辰又推出了一項補貼政令。那些以前高價購買糧價的百姓,皆可以由里正和甲長做保,到總督府外領取一匹布做為補償。 此政令一出,宣府頓時沸騰,人人都感念韓辰的恩德。 知道韓辰這項政令,劉巡撫心中暗罵。都是庫房里存了好幾年的布,眼看蟲咬鼠爬不能用了,韓辰居然拿出來邀買人心,著實可恨! 可是這份奏折,他想了又想,到底還是沒敢發出去。 韓辰那里可是還壓著一份他兒子辱罵太祖皇帝的奏折沒上交呢。 在這個節骨眼上,唯有忍! 因九邊糧價跌到二兩,所以固安伯的上任就顯得有些靜悄悄了。只有劉巡撫等人領著官員給固安伯接了風,而韓辰與風重華連面都沒見。 原宣府總兵聶總領著妻子回京述職,留下一個老仆在宣府幫著賣房。 上任的第三天,固安伯夫人廣灑請帖,邀請大家參加她準備的宴會。 風重華看著固安伯夫人的帖子,心中犯起了思量。 據她的消息,固安伯不僅給整個宣府的貴夫人都下了帖子,還另給莫嫣和方太太也下了帖子。 “這不是明擺著羞辱您嗎?” 憫月與射月心生不忿。誰見過給主母下拜帖的同時還給小妾也下一張的?這固安伯夫人也實在是太不會辦事了。 然而,風重華卻想到了其他地方。 陳氏求娶孔嘉善,也不知此時有沒有成功,她與韓辰的爭執也不知有沒有傳到京中。 她與韓辰吵了架,也許袁雪曼會稍稍松了逼迫孔嘉善的行為。 這件事情,只能請漢王與漢王妃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