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節
這會看到兒子與兒媳一副琴瑟合鳴的樣子,怎不令他們歡喜。 漢王妃直接賞了風重華兩座莊子,一間商鋪做為見面禮。 “我這個人懶散的很,平素不太愛管事。我知道你在你舅舅那里就幫著周夫人管家,不如今就把對牌和鑰匙接過去好了?!睗h王妃如同送瘟神般將鎖著對牌和帳本的鑰匙塞到風重華手里。 她一生順遂,做少女時是家中獨女又是老來得女,受盡爹娘兄嫂寵愛。嫁給漢王,漢王又視她如寶,將她寵得不知五谷錢糧,只喜吟詩玩樂。 后來生了兒子,兒子更是一個心思能分兩半,從小就展露了治家治軍的才能。 她在漢王府說一不二,從來無人敢忤逆她的意思。 就是不喜管理中饋,看到對牌就頭痛! 兒子小的時候,有她的幾個大丫鬟幫著管家。兒子大了,就一古腦的把中饋全扔給兒子了。 現在來了兒媳婦,她樂得清閑。 “改天打馬吊,你可一定來湊個手啊?!睗h王妃笑瞇瞇地握著風重華的手,細細地打量。 看到頸間的吻痕時,面上才露出笑意。 漢王妃在打量風重華,漢王妃身后的幾個嬤嬤也在打量著風重華。 對于這位新來的世子妃,她們心中也多有揣測。 世子爺待這位世子妃不同于別人啊…… 樂道堂內發生的事情,在韓辰與風重華還未進入恭壽堂時,她們就已經得到回報了。 漢王世子,這是明著抬舉世子妃??? 看樣子,這個世子妃又是一個漢王妃。 皇室之中,輩輩都出長情人! 這一輩,說不定就是漢王世子了…… 想到這里,幾位嬤嬤看向風重華的目光更加和藹了。 “這是云嬤嬤,這是冷嬤嬤,這是崔嬤嬤,這是閔嬤嬤……”漢王妃指著身后的幾個嬤嬤一一為風重華介紹,這四位嬤嬤曾是她的陪嫁大丫鬟。 見到幾位嬤嬤向風重華見了禮,漢王妃又指著太監劉清和劉寶給風重華認識。 而后,她輕輕嘆了口氣,“你周王叔昨夜吃多了酒,睡到現在還未起。淳安與九皇子在照顧他,說不方便來?!敝芡鹾茸硎羌?,不想讓韓辰和風重華以晚輩禮拜見徐飛霜是真。 而淳安郡主也不來,徐飛霜這個‘周王妃’,自然沒有任何理由出現在漢王府。 說起皇家來轟轟烈烈的,可是實際上永安帝也只有兄弟三人。 這次永安帝一去避暑行宮,不僅帶走了后宮嬪妃,還把兒子都帶走了。 除了那個將來會承嗣給周王的九皇子。 所以今日的拜高堂與認親,多少有些寒酸。 漢王與漢王妃都覺得有些對不起風重華。 “等到回門后,你與辰兒去趟玉真觀,”漢王看了一眼如小鳥依人般站在韓辰身邊的風重華,“太皇太后就葬在玉真觀,她老人家對辰兒極是喜愛。既然你們成了親,自然該去讓她老人家知道知道。去了后,就在玉真觀多住幾日,一來陪陪太皇太后,二來……”說到這里,漢王住了口,笑意盈盈地看著風重華。 “多謝父親!”風重華斂衣下拜,面容肅然。 漢王哪里是讓她去拜見已故的太皇太后,而是讓她去陪長公主。 她雖是長公主的親生女兒,卻不能奉養長公主,甚至還得視長公主如路人。 成親后,新婦三日回門。 她卻只能回百花井巷的文府,不能回長公主府。 漢王能讓她在回門后去玉真觀住幾日,足以全了她與長公主母女之情。 “吉時到了,”漢王妃適時站起,“咱們去拜祖宗吧?!?/br> 永安帝去了避暑行宮,卻并未下旨令韓辰與風重華在婚后去拜見。 韓辰身份特殊,無旨不得隨意離開京城。 所以,風重華這個新婦的身份,到現在還未被宮中承認。 哪怕她是被圣旨賜的婚…… 只要她一日未去拜見過永安帝與袁皇后,就一日不能被大宗正寫進玉牒。 這又何嘗不是永安帝對漢王與韓辰的敲打?你兒子不是想娶風重華嗎?我偏偏讓她名份成疑! 拜過了高堂和祖宗,又領了對牌和鑰匙。剩下的便是認親,不過因為皇家的人都隨著永安帝去了避暑行宮,這認親一步就省下來了。 風重華便依舊跟著在韓辰的后面,緩緩走回樂道堂。 此時,艷陽漸高,紅日如火。 行走在沒有遮擋的游廊中,身上漸漸升起一層細汗。 韓辰回頭看了一眼,就下了游廊,往樹蔭下走去。 樹蔭下,月季叢叢。風重華一身纻絲深青色大袖衫,行走于花海綠柳下,更顯得她肌膚靡顏膩理,美艷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