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節
“你走吧!”她聲音低淺,滿是苦澀,“是我對不起你……” 我不該讓你有希望,卻又用絕望去回報你! 第232章過聘禮 有人說過,這世間最好的良藥就是時間。 不管是什么樣的傷痛和事件,斷沒有時間醫治不好的。 想來這句話確是真理,不過數月的時間,淳安郡主和親韃靼的事情在朝中漸漸落下帷幕。 淳安郡主被賜名為儀和,封為公主。 原來過繼給周王的十五皇子因身亡,又換成了九皇子。 對于這件事情,周王不置可否,即不表示高興也不表示憤怒,異常淡然地接受了永安帝的安排。 三月初五,永安帝秘密召見周王。 也不知兄弟倆人談論了什么,周王走后永安帝面色鐵青。 一連砸了兩個杯子。 回到周王府后的周王,卻依舊是一副風輕云淡的模樣。 后來有人聽說,周王妃徐飛霜想上前安慰周王,卻被周王一個巴掌打得滿臉通紅。 這件事情不知是真是假,不過徐飛霜自從做了周王妃,卻從來也不曾出現在人前。 風重華卻覺得這件事情定是假的,以周王的城府,他怎么可能動手打女人? 多半是那些人見到徐飛霜不受寵,故意編排閑話罷了。 時光如流水,如白駒過隙。 一轉眼,就到了初夏四月。 和親的日子定在六月。 正好是韓辰與風重華的婚禮之后。 然而,永安帝的身體卻漸漸不好了起來。 隔三岔五的就會喚一趟太醫。 太醫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出來,后來想起永安帝每年去避暑行宮住的時候,身體都會好轉,便勸永安帝不如擺駕避暑行宮。 避暑行宮山青水秀,最合適療養。 永安帝與幾個內閣大臣商議了之后,便準備常年居住在行宮之中,等到冬祭之前再回來。 可是,朝中的那些朝臣們卻從這件事情中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今年五月漢王世子就要成親,六月淳安郡主和親韃靼。 永安帝卻在這個節骨眼上宣布長住避暑行宮。 這是根本就沒把這兩個孩子的事情放在心上! 朝臣們雖是這樣想的,可是卻沒有一個人敢說出來。 有那正直的大臣想要上奏折,卻又被人阻止。 漢王氣得一肚子火,卻又礙于大面不得發出。 又在家裝起病來。 永安帝召了兩次,他拒不入宮。 永安帝也知道這兩個弟弟在他生的氣,便派人賞賜了大量的珠寶和綢緞。 然后就帶著群臣浩浩蕩蕩地去了避暑行宮。 文謙本不想去,可他是六科拾遺,是必須隨駕伴行的。 只得無可奈何地隨著圣駕走。 永安帝這一走,京城頓時安靜下來。 留下的那些五品官以下的官員,各個戰戰兢兢地,大氣都不敢出。 漢王府,周王府,文府,依舊在有條不紊地準備婚事。 四月十五日,漢王府過了聘禮。 已致仕的前內閣首輔解江做了媒人,前往文府送聘。 京城的人于今日觀了一場富貴。 漢王府的聘禮足足繞城繞了一圈,第一抬聘禮已入了文府的大門,后面的還沒有從漢王府抬出。 京城的人爭相觀看漢王府聘媳。 第一抬是羔羊與大雁,第二抬酒黍稷稻米各一斛。第三抬后有人牽著犢二頭,羊四口。緊跟著是朝冠與首飾,而后是衣物與布匹,后面是珍貴古董與字畫,還有各色藥材和田莊鋪子。 最后的那幾抬,卻著實驚呆了眾人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