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
永安帝勃然大怒。 就在這時,皇城司捉到了定國公府的大管家。 他用五百兩銀子買家丁的性命,可萬沒有想到獄卒接了他的銀子轉眼就把他賣了。他被抓到時,正在一個粉頭身上快活著。 看到獄卒領著皇城司的人來抓他,驚得目瞪口呆,一瀉如注。 當天夜里,韓辰去了長公主府上。 他這個當侄子的經常去長公主府,倒沒引起別人的注意。 此時吸引別人注意力的是他的父親——漢王。 漢王拖著‘病體’入了宮,說明日想讓韓辰代替他去玉真觀拜祭周王妃與周王世子。 周王妃自十幾年前去世后,就與太皇太后葬在一起,未遷回皇家陵墓中。 今天漢王向永安帝提出拜祭一事,永安帝沉默良久。 過了好大一會才應允。 漢王看了看這個龍威日重的,什么話都沒有說。 一會就跪安了。 第二日清明,韓辰與淳安郡主一同去玉真觀拜祭周王妃與小世子。 堂兄妹倆人站在王妃的墳前站了良久。 可是淳安郡主臨上馬車前,卻沖著韓辰稽首一禮。 稽首禮是男子禮,也是平輩之間最高的禮節。 韓辰巍然不動,坦然受了這一禮。 到了晚上,出去祭拜祖先的官員們陸陸續續回了京城。 文府的幾輛馬車就夾雜在其中,毫不起眼。 第二日大朝會,文謙明顯感覺到官員們看他的目光都變了。 有期盼、有不安、有憐惜、有急迫…… 可是令人失望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文謙在大朝會上不發一言。 他即未彈劾定國公,也未對外甥女遭遇的事情鳴不平,仿佛定國公府的人從來沒來過文府一樣。 散朝之后,永安帝將他留下。 這是文謙第一次被永安帝留下,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君臣談論的內容雖然是保密的,可是各家都有各家的渠道,高官們很快就知道永安帝與文謙的談話內容。 第二日的朝會平淡無波,皇帝決定了殿試的日期,下令罰了定國公三年俸祿。 可是對于負責鹽井的淮興候傅勝卻是怒斥連連。 斥他尸位裹素,不學無術…… 罵完了淮興候,永安帝開始罵袁皇后的弟弟武定侯袁義興。 罵他是國之蛀蟲、民之禍害,酒囊飯袋之輩。 好像不殺這兩個候爺不足以平民憤一樣。 群臣一時間鬧不明白永安帝的意思,便縮著脖子不敢亂說話,只有負責殿試的大學士和禮部吏部官員上了幾道與殿試有關的題本。 開朝第二日,福建總兵彈劾定國公的奏折到了。 來送奏折的通政司官員果然向文謙使了眼色,文謙面無表情地接過奏折,按著流程一步步往下走…… 來接奏折的人見到福建總兵的奏折并未在最上面,吃了一驚??稍谖闹t面前他還不敢聲張,只能接了奏折送往內閣。 與風重華說的完全一致,內閣的人果然已被買通。 永安帝還是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份彈劾的奏折…… 龍顏震怒之下,定國公在罰俸三年的基礎上爵位降了一級,由定國公變成了定國候。 不疼不癢地處罰過定國公之后,永安帝就將怒火發到內閣。內閣專接題奏的官員因貪污事發,入了天牢。 風重華這時在家里接待定國公府派來的嬤嬤。 “……上次的事情,都是我們的錯,請縣君千萬不要放在心上?!边@位嬤嬤幾天之內頭發白了一半,“我們世子爺也是仰慕縣君的風采與人品,這才做了錯事。世子已經知道錯了,本來應該他親來道歉,只是怕縣君不肯接受,這才令奴婢前來?!?/br> 坐在上首的周太太哼了一聲,這叫什么道歉?鬧了半天還是得扯到風重華的閨譽上面。 “我們怎敢當得起定國公府的歉意?”周太太臉色沉了下去,“我家阿瑛一向謹守閨訓,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自守完我家大姑奶奶的孝后就只去了一次外面。怎么就被人仰慕上了?這可真是荒唐至極。就是不知道世子是幾時見過阿瑛?在哪里見過?” 定國公世子徐協怎么可能見過風重華?她又如何回答得出來?這位嬤嬤不由語噎。 “既然沒見過我家阿瑛,那這仰慕又從何來?以后定國公府切莫再胡言亂語,做出毀別人閨譽的事情。否則的話,休怪我們文家不客氣?!闭f完這句話,周太太端起茶送客。 風重華看得眼角直跳。 舅母好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