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節
湖畔的風輕輕吹著,帶來一絲早春的涼意。一對粉妝玉砌的小女兒手挽著手走在湖邊,好似一幅精心描繪的丹青畫卷。 待倆人走遠后,一個中年文士自假山后轉現出身形來,中年文士撣了撣身上的襕衫,面上全是無奈。 他懶得跟隨漢王世子去水榭,就跑到湖邊休息。后來嫌路邊人來人往的,就在假山上找了個地方躲清靜??蓻]曾想,這里更不安穩。 一批一批的小姑娘仿佛都認定這里了,倒叫他聽了好多閨房隱秘。然而最令他開眼界的,卻是最后這一批,居然連龍陽之風都能利用上了…… 他搖了搖頭,慢慢往苑門方向走去。 再不走,指不定又會來什么人呢。 遠遠的,有人振臂高呼:“方思義,方思義……” 方思義的腳步就快了幾步,向著聲音的方向走去。 見他腳步勿勿,路上的人便將目光落到他的身上。 “這位是解閣老家栺三爺的娘家族兄,聽說現在投在漢王世子門下?!庇腥苏J出了方思義,低聲為身邊的人解惑。 內閣首輔助解江只有一子一女,兒子解時乃是戶部右侍郎巡撫山西,女兒嫁給漢王為妃。解時共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解桐,解守,解楷。女兒是解舒和解悅,解舒已經許給衍圣公府嫡長子孔聞賢為妻。 這個方思義的族妹嫁給了解氏三爺解楷。 “真沒想到鳳儀方氏的人居然做了漢王世子的幕僚?”有人露出惋惜之情。 鳳儀方氏?有些人的目光就往方思義消失的方向多看了幾眼。漢王世子能得方氏相助,也不知宮中那幾位皇子心中可還安穩? 可這些,終是不關別人的事。 不論皇城中的事情如何詭異波瀾,朝中的大臣們只要不亂站隊,就會安然無恙。 就好像解閣老一門,自前朝起執掌內閣,現在內閣依舊在解氏手中。 可是也有心頭有結的,就暗中將鳳儀方氏的人出現在京中的事情告訴給了各家長輩。 一時間,京中的風云詭異起來。 竟好像一大半是沖著漢王世子來的。 漢王世子韓辰接到這些消息,不過是笑了笑,就隨手丟棄。若是沒有永安帝的許可,鳳儀方氏的人怎么可能呆在他身邊? 這些人,不過是杞人憂天葉公好龍罷了。 …… 從長公主府出來后,孔嘉言依舊與meimei孔嘉善一輛馬車。 孔嘉善沉默了一會,感覺到馬車已離開了長公府的范圍,這才輕輕開了口:“姐,重華得了漢王妃的看重,接連賜小字與金鐲,也不知是喜還是禍?”她想起臨走時徐飛霜那怨恨的眼睛,還有袁縣主那陰云密布的臉。 對于這個meimei,孔嘉言即愛又寵,聞言不由輕笑:“袁縣主自恃身份,想必不會對重華如何,唯一要顧忌的不過是徐飛霜一個人。然而你也要知道,漢王世子雖不是陛下之子,卻是感情深厚。所以他的親事必定是陛下賜婚,絕不可能只憑婦人之言?!?/br> “我曾聽過一個傳聞,說是皇后多年前就有意將袁縣主許配給世子,只是漢王一直以世子年幼給拒絕?,F在世子與袁縣主年歲漸漲,此事想必又重提了??墒谴藗髀劰志凸衷跊]聽到陛下的聲音,不知陛下到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如果陛下不同意的話……”孔嘉言將身子挨緊meimei,聲音壓到最低:“那么漢王妃此舉,就是做個態度給皇后看,成與不成皆在陛下一念之間?,F在怕就怕陛下不愿接受漢王府示弱,或者皇后強行指婚。這樣重華……哦不,阿瑛就慘了?!?/br> 漢王妃看中風重華怎么會是示弱?孔嘉善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不過到底沒再問了。 孔嘉言心中想的卻極多,她想起剛剛蔡夫人話里話外流露出喜歡她的意思。她也記得,當袁皇后看到母親與蔡夫人交談時,臉色變了幾變的神情。 蔡夫人之夫是兵部尚書,簡在帝心,方才的行為絕對不是無意之為。 歷任衍圣公娶親必是賜婚,這不僅是歷朝歷代不成文的規定,也代表著天下仕林對夫子后裔的尊重。永安帝將解首輔孫女賜給了哥哥,如果她再嫁進兵部尚書府…… 孔嘉言的心,一時間有些亂了。 與她一同亂的,還有周太太與文謙。 “長公主與漢王妃如此禮遇?又賜了重華小字阿瑛,這里面究竟是什么意思?”文謙沉吟半晌,終是搖了搖頭,“罷了,即是想不明白就不想了。這些日子,讓重華……呃,阿瑛無事莫要出門就好。阿瑛父親那一系雖是立不起來,可是還有我們,總不叫她吃虧去……若是沒有那意思,我們就只管替阿瑛相看,或者留在家中也可。反正是你教出來的,你也放心?!弊焐想m然這樣說,可是他心中卻在想水榭上傳來的話,風重華怎么會與長公主長得這么相似? 可是這些話牽涉到他的meimei,他不敢輕易與妻子討論。 周太太道:“這就好了!我頂喜歡阿瑛這孩子,若是能留在家中最好?!倍?,她又忙解釋,“你放心好了,若是阿瑛能留在家中,我就將我的嫁妝一分為二,一份給安學媳婦一份給阿瑛。然后這公中的一分為三,兩份給孩子,剩下的一份咱們留著,等將來咱們去世了留給安然?!?/br> 文謙對妻子的安排極為滿意,笑著點了點頭,而后又囑咐她:“若是漢王妃不相召,你也莫要往上貼。那畢竟是皇家,敬而遠之就好,萬不可主動親近?!?/br> 周太太就點了點頭。 倆人就打定了隨波逐流的心思,不管是誰來問只說此事不明、不清楚、不知道,一問三不知。文家的人這樣,那些議論的人聲音就小了些。 有一日下了朝,漢王去翰林院轉了一圈,向文謙借了幾本前朝史官筆記,而后又笑著夸了文謙幾句,末了還拍了拍文謙的肩膀。 文謙的心就亂了。 等到他回府后看到周太太遞來的漢王府禮單,更是半晌也說不出話來。 一轉眼,杏花還未落盡,桃花卻已初綻,滿院開得秾艷灼目。 風重華坐在窗前,一心兩用。一邊聽著周琦馥喋喋不休,一邊看著風明貞給她寫的回信。 風明貞在信中委婉表示,說是風紹元已經與徐世子再無瓜葛,現在正在國子監安心讀書,讓風重華不必擔心。信里也對風重華得了漢王妃賞識表示祝賀,說希望風重華能記得漢王妃的教誨,謹言慎行,千萬不可以給漢王妃抹黑。后面一大章篇幅都是在用訓誡和教訓的口吻說話,好像她是風重華的長輩似的。 她又著重提了自已多受婆婆和丈夫喜愛,表達了自己在會昌候府的地位穩固,以后風重華需要借助她的時候她定當義不容辭。 風明貞也希望過些日子可以過府拜訪,倆姐妹也有些日子沒聯絡了。 不過看了幾眼,風重華就將信扔到了一旁,專心致志地聽周琦馥說話。 “聽說李縣令走通了吏部的關系,不知謀了哪個縣的縣令,準備上任去了?!敝茜ヒ耘裂诳?,話里是說不出譏誚?!斑@個李嬋啊,真是丟人至致。九皇子連她衣角都沒碰到,她居然就敢賴上。也怪不得李縣令容不下她們母女,非要遠走。說起來啊,這個李縣令也怪可憐的。娶了鄭氏這樣的女人,生了李嬋這樣的女兒,真是家門不幸?!?/br> 李浚雖是謀得了縣令的職務,卻并未帶走鄭銘琴母女,只領著一雙兒子前去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