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風重華想,他會對你好的,因為他是君子。 風明貞似乎根本不想要她的回答,只是托頤靜坐,眸子里帶著癡癡笑容。 廬外野蔓滿墻,漫卷,柳葉初黃。 抬望眼,那抹幽藍深邃之上白云浮動,清澈如洗。 姐妹倆人圍坐著柏木做成的高幾,卻相對無言,靜成了一副圖畫。 風明貞午后就走了。 她嘗了風重華的午膳后,實在無法進第二口,便勿勿離開。 看她遠去背影,風重華不由輕笑起來,眸中添了一縷生動。 卻命令許嬤嬤替風明貞準備了一箱添箱。 不論風明貞在婆家怎樣,手里有銀子總是會方便些。 所以,她并沒有像其他小姐妹送一些繡品和體已小玩意,而是送得沉甸甸的銀子和金銀首飾。 添箱送到小郭氏那里時,把小郭氏嚇了一跳。 可小郭氏轉念就想,二姑娘平白得了二房一半家產,送這些也不過是九牛一毛。 倒是風明貞真心真意地感謝了許嬤嬤,親自將許嬤嬤送到垂花門,眼看她坐上馬車才回去。 回去之后,就將小郭氏好生埋怨了一番。 小郭氏本來就因為風慎逼風紹元娶李嬋有些生氣,被女兒這么一說,又是氣上加氣,當天夜里就病倒了。 風明貞又是氣又是急,覺得母親實在是太不懂事,在她結婚前居然耍起小性子,便也賭起氣來。 從那以后,母女之間終是有了隔閡。 風明貞整日繡嫁妝,還要照顧‘生病’的母親,而且還要管大房的中饋。 二叔風慎還胡鬧,天天到郭老夫人處胡鬧。 不過幾個月就瘦了二十幾斤。 等到出嫁時,嫁衣掛在她身上空蕩蕩的,只剩一副骨架,把請來的全福娘子都給心疼壞了。等她成完親,淳安郡主以婆家人身份見她時,更是嚇了一跳。 這些,風重華終是看不到了。 她是喪母之人,安陸伯府自然不允許她去沖撞風明貞親事。 尤其這樁親事郭老夫人滿意至極。 等到三日回門時,郭老夫人拉著張延年的手向他訴苦,話里話外不離風紹元。 張延年聽得坐立不安。 回去之后,與會昌候夫人剛提了一句,會昌候夫人就將他痛斥了一番。 可他到底是良善君子,還是私下去尋了國子監的朋友。 隔了幾日,風紹元回國子監重讀。 可這件事情還是在會昌候夫人心中扎了刺,在風紹元回國子監第二日,會昌候夫人以教規矩為名,讓風明貞隨侍在身邊。 風明貞剛剛與張延年成親,正是蜜里調油之際,哪里受得了這樣的分離,便私下找張延年告狀。 可張延年一句遵母命,就將她的心給澆個透心涼。 自這天起她才發覺,張延年對她實在冷淡。除了夜里入睡,平時不與她說話,而且不許她去書房。 若說張延年對她不好吧,府里的下人仆婦們敢有怠慢她的,張延年就會立刻斥責??扇粽f對她好,為什么沒有成親前所想象的甜蜜。 自她被會昌候夫人逼著立規矩起,她就恨死了安陸伯府。 他們根本就不為她考慮!根本就不管她在婆家會受什么苦。 他們眼里,只有安陸伯府。至于她這個嫁出去的姑娘,能用時則用,不能用時…… 她突然想起文氏。 當年,他們是不是也這樣對待文氏的。 可這些話,她終是無處去問了。 成親這些日子,除了因為風紹元安陸伯府來看過她,以后就不聞不問。也就只有那個在山莊守孝的風重華還三不五時的給她送些土產,讓她知道,還有娘家人沒忘記她。 有時,一扇門關了,另一扇門卻打開了。 會昌候夫人雖是嫌棄她,卻不是性格古怪之人。說是教她規矩就是真教規矩,即不折磨她也不虐待她,根本不像郭老夫人對待鄭白錦那般。 她收了對安陸伯府的心意,一心一意地奉承起會昌候夫人來。 一來二去的,會昌候夫人雖還是瞧她不順眼,卻不再像以前那樣呼喝她了。 一轉眼,五月已到。 昨日方下過一場雨,此時水光瀲滟,山色空蒙。 風重華鬢間插一朵素絹花,坐在塘邊石凳上,面若桃花嬌艷,一雙點漆黑眸盯著棋秤中的黑白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