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兩次和導演簽合同的事周石,一般公司的合同都是他過手。 合同上會有寫身份證,這樣一眼可以看破年紀,陸靜然還想保持一下神秘感。 隔天的兩個導演,他們就隨便的見一下,算是彼此認識一下。 這次合作不成說不定有下次。 陸靜然這么先兵后禮,合同一樣簽約了,但是對方至少有了壓力,不會拿著投資的錢亂來。 而且就算是后續有什么糾紛,她們不是投資大頭,有這么麻煩‘戲多’,也不會把主意打到了他們身上。 陳憶琳覺得帶著人果然靠譜,陸律師了不起。 這樣的話投資的風險性被降低很多。 本來沒有頭緒的事,瞬間清晰了。 兩個人辦完了事情,也不著急走,順路去考察了開業兩周的店,還有正在籌備中的新店地址。 上海的地很值錢,后面很多人拆遷補了幾千萬的錢,所以這個地方是最值得投資置業的城市之一。 第68章 陸靜然從上?;氐绞〕?,就只有一個星期不到的時間, 就過年了。 她和李家的兄弟決定去南市過年。 機票已經訂好了, 先飛到廣州, 再轉火車去南市。 過年探親, 自然是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 周石開車把他們送到了機場。 接近春節,機場人也很多,已經開始春運了。 李小勇平時只是看過在天上飛的飛機, 看著停機坪里的一臉新鮮。 整個人陷入了莫名的興奮,坐在飛機上的勁頭兒都沒過,趴在窗戶看外面風景。 到了廣州機場,陸靜然有安排的人來接,直接去了火車站。 機場人多,但是和火車站的比起來, 就真的大巫見小巫了。 這今年南下打工的人多,這幾天剛好是返鄉的熱潮。 陸靜然買的是臥鋪的票, 不過其他車廂人再怎么擁堵, 也影響不到臥鋪。 因為這是要核定人數,一床一位都規定好了的。 李福來和劉秀萍知道三個孩子要來,頭一天就開始準備了。 這大半年了, 他們沒有在身邊,幾個孩子估計沒怎么吃飽吧。 經常想起來就擔心。 夫妻倆在茶村里,租了一棟房子, 平層看著有些年代的了, 但是卻把收拾的很干凈, 有三個臥室。 陸靜然從機場出來,就看到等著的兩位。 南市到了冬天,也不會太冷,這里和東漢省的寒冬臘月不是一個定義。 只要穿上厚外套就可以,圍巾手套這些防寒用品是用不上的,而且冬天也陽光和韻。 李福來笑著說:“走吧,我找好了車子,咱們直接回去?!?/br> 他包了一輛車,一天得100塊。 放在以前,那是肯定是舍不得的,但現在賺錢了腰桿子也硬了。 他們兩口子,五點不到起來就開始把昨天弄好的飯菜,進行最后一道程序的加工。 這就等著孩子回去。 想著早點把人帶到家,這都大半年沒見到了,心里一直牽掛著。 李福來看著自己的小兒子,這一年不見就又長高了,過得不錯,他們是白擔心,還胖了。 李福來問:“小子,你期末考試成績怎么樣?成績單下來了嗎?給我看看?!?/br> 李小勇癟了下嘴巴:“你們這就關心我的成績,不關心我過得怎么樣,關心我的成長!” 劉秀萍笑了起來:“這小子還挺會說的?!?/br> 李小勇情緒沒有維持多久,就樂滋滋的從他隨身的背包,拿出了這個期末的成績。 全班一共60個人,他考了44名。 李小勇自賣自夸的說:“省城的人讀書比鎮上小學厲害多了,我很認真的學了,明年還會考更好?!?/br> 如果是其他的孩子,拿著這一張成績單回去多半會擔心,會不會被父母責罵。 但是李小勇顯然就沒有這個煩惱了。 他小學考試就一直是全班十名以內,倒數,這次居然跳出了這個框。 起點低,進步的空間就大了。 其實李小勇這也是被逼無奈,陸靜然說了,要是再墊底后十名,就同意他大哥給他報名補習班。 每周五天上課已經很辛苦了,周末還得看書,那還不如殺了他。 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他每天收心,認真的開始做作業,有不懂的就會問周美美。 周美美這次期末考了全年級第四,生氣了好幾天。 她覺得發揮不穩定,決定要更認真的讀書。 李家的夫妻倆也很滿意這個成績。 他們倒是不糾結,看得開,不是讀書的那塊料不勉強。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陸靜然這是三次來了,茶園的空氣清新,她感嘆這是個好地方。 如果這里以后生態也保持的好,她倒是可以來這邊修一棟小房子養老。 雖然說還在奮斗就考慮以后養老的事情有些早了。 一家人團聚,上午他們家一起吃飯,下午就把陸靜然姨姥姥家也叫來了。 大家倒是其樂融融,一起做事這么久,也沒什么爭端。 兩家厚道人,不會斤斤計較,差不多就行了,而且又有陸靜然不定期派來的收購經理來震場。 王家的人丁興旺,兩個兄弟一起做事,也住在一起,但是各自娶妻生子有家庭。 一大家子加起來有快二十口人了,陸靜然倒是一個都沒有落下,人人都帶了禮物,挑著對方會喜歡的。 大家也都很開心,能收到禮物。 吃完了晚飯,天色就已經暗了下來。 王家這代的當家人王澤華走了過來,對正纏著陸靜然的小女兒說,“你自己去玩,我有話和你jiejie說?!?/br> 小姑娘點了下頭,然后跑開了。 陸靜然問,“表舅,你有什么要和我?” 王澤華說:“這件事我猶豫很久了,和你的叔叔阿姨和商量過,但是他們說還得征求你意見?!?/br> 李福來和劉秀萍說,一家人就陸靜然最有主意,而且她是學歷最高的大學生。 王澤華后來才知道,李志杰雖然是經理,但是陸靜然才是老總。 而這會兒大學還沒有擴招,大學生就很少。 一般人聽到是大學生還是會另眼相待。 這代表接受了最先進教育的一群年輕人。 陸靜然笑了下:“您說吧,我的叔在電話里,大概說過一點,不過還不太切確?!?/br> 王澤華說:“我們沏一壺茶,坐下來慢慢聊?” “好?!?/br> 王澤華這才把事情的原委徐徐道來。 他們現在有了自己的茶廠,又有了注冊的商標,而且還有制茶手藝老道的師傅,硬件條件都充分的情況下,要往前拼搏一下了。 不說是陸靜然找的那些銷路,就算是他們賣到周邊的確,也要比其他家貴一些。 這就是所謂的品牌效益了。 一點也不用擔心壓貨,這么說吧,只要是有貨就能賣出去。 今年秋茶產量不錯,不過還是供不應求,他們在本地又承包了200畝的茶田。 不過這還遠遠不夠,王志華算是同齡人中有頭腦的,既然本地茶農不肯承包,他這才把視線和目標放到其他地方。 他決定等到開了年,就全省范圍內的尋找適合種茶的地方,然后條件合適把承包下來,擴大生茶的產量。 可以生茶運回來統一才炒制加工,或者派產廠的師傅過去,然后只要保證品質,貼上一樣的商標就能暢銷。 不過去外地承包,這算一項重大的決定,家里有人反對也有人支持。 王澤華得到了家里輩分最高的老太太支持,決定開年,就開始干這個活兒,已經問過了路。 這邊的茶廠是兩家一起經營的,商標還掛在陸靜然的公司下來,所以他還得征求對方的同意。 這次就不分紅,直接把賺到的錢再投入到生產中。 陸靜然先后思考了兩分鐘,開口說:“行吧,我也覺得可以,我們這邊是支持的,我會去和我的叔商量,那以后就要麻煩你到處跑,那就辛苦了?!?/br> 王澤華準備了一肚子說服對方的話,沒想到這么輕輕松的獲得了贊成,都沒有用上。 事情太順利,他反而是有些懵了。 王澤華笑了下:“你怎么這么快就贊成我的主意,不多想一想?” “我覺得這個計劃可行,自然會支持,這和想多少時間關系不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