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主要是車工要好,走線之內沒問題就行,然后最重要的負責人要好說話,能夠溝通。 兩個人走了一圈,最后定了一家工廠。 這家工廠主要是做自己的品牌,因為銷路不好生產量上不去,所有也接代加工的活兒來減輕壓力。 陸靜然和對方談好了價錢,上衣十塊的代加工費,褲子八塊。 她給得價錢遠比市面上高出幾塊錢,所以雖然量少對方也答應了。 雙方初步的達成了協議。 陸靜然會在半個月后,把設計圖紙帶過去讓人生產加工。 不過對方不能把原版的圖紙流出去,如果是別人后面依樣畫葫蘆的模仿,那就管不了。 不說是現在,到了幾十年后國內依然是假貨盛行,沒有解決的法子。 在某些以品牌假貨的地區,連著政府有關部門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已經成了當地支柱產業。 就算是有心打擊,也野火燒不盡。 陸靜然從前學法律的,知道各種法律文書并非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和顧及到方方面面。 但是可以約束人性。 國內的部分企業能明知故犯,就是知道懲罰力度不太夠,利益太大,倒也不是國外的月亮比較圓。 某家國外的搜索網站,因為虛假廣告收到了五億美元的罰單后就徹底收手了。 畢竟網站一年的收入還不夠交這張罰單,就更不說后續因為信譽度降低造成的損失。 當然這也不是提高懲罰就能解決的,還需要很多的配套措施,改革開放幾十年,上面最重的穩定。 陸靜然和陳憶琳談好了合作,準備在這個城市呆兩天再走。 她還有另外的事情要辦。 深圳這兩年正是全民炒股的全盛時期,股票交易所外都是人,附近的道路也被擠得水泄不通。 而且比著選擇的火熱場面,這還是經過了降溫之后的。 陸靜然從前也會投資股份,也算是賺了不少。 雖然那時候的股市行情,遠不如現在這么好。 國內早期的股市,可以使理解‘政策股市’,站在二十年后來往前來總結。 其實給投資者帶來收益最大的幾次機遇,從最初的購買認購證,到還是允許投資b股,都是在各種的政策因素下促成的牛市。 八零年代末,深圳一共才發行了五支股票。 這就是著名的‘老五股’,基本上每個月都往上漲,很多人不上班就守著股票交易。 不過是最近這個月,股票上漲的速度慢了下來。 曾經有位著名的經濟下評論過,深圳的九零年代,除了各種工廠經濟,還是“兩根指頭”經濟。 一指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深交所,二指新中國第一家股票上市銀行——— 深圳發展銀行。 今年的五月底到六月初,不到二十天的時間,深圳5只股票在柜臺交易的價格增幅平穩地漲了200%。 很多人靠著炒股,在人均工資兩三百的現在,一夜之間獲利上千甚至好幾萬。 這個時期的股票交易已經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投資者爭相入市搶購股票。 不說是明面上的,黑市上經常會炒高到好幾倍。 股票價格的飛漲,投資者自然開心,卻讓調控部門開始擔心。 政府橫加干預,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 政府最開始是實行10%的漲停板制度,政策不過二十天的時間,就讓股票漲幅就縮至1%,跌幅跌至5%。 這從制度上限制市場只許跌不許漲, 然后又出臺了新規定,買賣股票者需要交納千分之六的印花稅。 各種政策打壓,讓股票的漲幅漸漸慢了起來。 很多人不敢再長線持有股票,紛紛拋售。 從六月開始明年的四月,股票交易陷入長達半年多的熊市,總市值跌去八億。 這不在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后的現在,很多股民都開始膽子小了起來。 不過馬上就有了轉機,1990年12月1日,新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試營業。 政府主要是調控作用,太高了就要出政策打壓,但是也不能讓市場一直頹靡下去,所以在老五股里面選了一支股票進行扶持。那就是深發展。 陸靜然說要去股票交易所看看,陳憶琳自然沒意見。 她在美國的時候也會買股票,數量不多,不過整體上還是賺的。 如今經過政策的調控,來炒股的人少了很多,雖然附近依然圍著不少人,但是大多數是看著,沒有下場交易。 如今沒有電子屏,實時的股價都寫在黑板上。 陸靜然很順利的就開了戶,她算是大客戶,工作人員很上心。 50塊錢一股的深發展,她買了一萬股,五十萬。她辦完了手續沒有也沒有像是其他人一樣隨時盯著股票,馬上就走了。 陳憶琳看著陸靜然這么爽快地下手,也買了兩千股。 很多人說現在行情不好,她沒有研究過,所以不知道。 但是她知道陸靜然能一次性投入這么多錢進去,對方一定是研究過了。 她不是相信這支股票能賺錢,而是相信陸靜然。 哪怕是全部賠進去也沒什么,她=一點壓力也沒有了。 陳憶琳找了朋友送兩個人回廣州,開車也差不多兩個小時能到。 不過到了廣州,卻不能馬上走。 廣州到漢東省的飛機,每天只有一趟,在上午十一點, 說他兩個人得住一天。 她們打電話訂好了明天的機票。 第45章 陸靜然回到了省城, 就開始著手開服裝公司的事情。 首先當然是招人, 招服裝設計師。 明南大學就有服裝設計專業, 畢竟這是省城, 還算人才濟濟, 并不是每個人都想去沿海城市。 設計師應聘,要帶自己的作品, 然后通過面試有十天的試用期,這方面陳憶琳負責。 她好歹在國內的設計學院進修過, 這個是她本行。 而且有她的學歷坐鎮, 更加能說服別人留下來, 現在開幾個月倒閉的公司多得是,每個找工作的人都擔心失業。 陸靜然負責注冊公司和相關的事宜, 她是學法律的,這自然是沒什么難度。 幾年后才形成系統的《公司法》和現在的很多制度有些出入,但中間的可cao作性卻更大, 做起事情來更方便。 陳憶琳同陸靜然商量,品牌不如用他們的名字簡稱,就用姓的頭字母, lc。 很多外國服裝就用這種簡單的商標,一目了然又好記。 陸靜然想了下,她其實不喜歡這個姓,不過這是無關緊要的事情, 所以也就同意了。 當年陸卓然和宋菲結婚的時候, 把女兒取名叫做陸靜然。 宋菲的乳名叫靜靜, 這樣女兒就包含了夫妻倆的名字,這是他們愛的結晶。 在外人聽來,都會覺得這家人肯定很幸福。 或許當時是這樣吧,不過也許不到了最后一刻,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可以往哪個方向去走。 比如說,當初那個文質彬彬的知青會拋下妻女獨自返鄉,娶一個領導的女兒,只是為了可以少奮斗二十年。 ——— 服裝公司的辦公地點,陸靜然租了她自己公司辦公室樓下的那一層。 剛好如果不夠用,還可以到樓上來。 而且樓上地方大也能當成貨架倉庫,算是物盡其用了。 這個年代基本公司注冊資金都是1萬塊左右,除非是做大型企業。 他們的服裝公司注冊資金兩三百萬,連著工商局的人也很意外。 陳憶琳解釋說廠房在深圳那邊,負責的人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呢。 這位大小姐要做事業。果然和尋常人是不同。 公司注冊走流程下來至少要半個月,陸靜然倒是不著急,反正最快一批衣服出來,也得這么久時間。 她不會服裝設計的,不過對衣服款式倒是有了解。 經常她的一兩句建議,會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讓人覺得她見解獨特。 公司兩個創業的老板雖然都很年輕,但是一個是從國外深造回來,另外一個好像也很懂行,這倒是讓其他的幾個設計師安心了不少。 陸靜然考察過市場,發現其實這個年代的年輕人,遠比自己想象中的更能接受新潮的事物。 街上就不少穿短褲和露腰的背心的姑娘。 各種潮流是香港女明星帶起來的,趨勢是大膽地展示自己的身材。 辦公室租下來,新買了桌子還有人體衣架這些基本的設施擺進去,就完成了初步的準備。 公司招聘的告示一直貼著,所以來面試的人倒是絡繹不絕。 有正規設計系畢業的,也有手藝經驗好的老裁縫。 陸靜然開出了高報酬,實習期500的底薪加上提成,這工資比沿海地區的白領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