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
“我要走了,再晚城門就關了?!?/br> 鐘十六站起來,斷斷續續地說:“你帶、帶上我,我可以幫你打架?!?/br> 程千仞拍他肩膀:“你先好好長大吧?!?/br> 林渡之眼睛通紅:“我們送你出城?!?/br> “千萬別,一送就沒完沒了,送我出府就行?!背糖ж鹦α诵?,“誰也別哭,我此去游歷,尋求突破小乘的機緣,是喜事?!?/br> 文思街花樓大多掛著紅燈籠,一地喜慶的光。程府的金色牌匾依然氣派輝煌。 只是天寒地凍,街上一個人影也無。 程千仞家當都裝在邱北送的錦囊里,手里只抱著劍,像平時出門買菜一樣利落。 “以后,會有人看護你們的?!?/br> 他相信朝歌闕既然許下承諾,必然一言九鼎。 徐冉:“南央城風調雨順,你不要擔心我們,照顧好自己吧?!?/br> 顧雪絳上前與他撞肩擊掌。 程千仞向東城門走去。 自冰雪封鎖安國大運河與云桂山脈的官道,南央城商旅往來漸少。 夜色里,長街寂寥,高大的城闕像一張擇人而噬的巨口,闕樓上燈火點點,是守城衛隊在巡邏。 風寒夜重,雄城不減威儀。 他來到這里時,帶著安家落戶的夢想?,F在他要離開了,未知的截殺與重圍等著他。 南山后院讀書,面館算賬打工,他與逐流過了一段人生中最安穩的日子。后來天翻地覆,也曾策馬馳騁,揮劍而戰。 笑殺暮云湖上客,醉生夢死戀南央。 程千仞走后第三日,大雪又落。 瑞雪兆豐年。今年卻雪勢延綿。豐年成了災年。 雪災不吉利,老人們認為暴風雪是大魔王的臣民。 地方官員賑災不力,只能將與世隔絕,住在雪域的魔王拉出來背鍋。 南央城遠離災區,百姓忙著囤積米糧,南淵學生們緊張地開始年終大考。 一切似乎重歸平靜。 但凡事發生必留下痕跡。痕跡無法被抹去。 螢火之光凝聚,可以照亮長夜,細弱的種子終將破土發芽。地下河暗流涌動,千萬小溪匯成滾滾江水,將一路奔騰向前,沖垮堤壩涌入海洋。 ————上卷《少年游》完———————— 作者有話要說: 南央事了。有人下了很大一盤棋,有人做了很長一場夢。 感謝你們陪卷紙走到這里,深深鞠躬!以下是一些答疑: ——顧二是魔王嗎? 他現在還不是,大魔王在雪域,前文幾次有寫。下卷《人世間》會正式出場。(下卷出場人物會更多) ——‘程逐流’徹底被封印了嗎? 當然不,他以后還會出來搞事。 ——文名為什么與內容無關? 《孤要登基》這個名字確實與全文沒有關系,不如叫《程千仞旅程》更合適,老讀者都知道我是起名廢,這點我也很絕望(注定是一個沒有商業價值的業余寫手) 如果我想出更合適的文名,會改的。雖然這個可能性很?。憧捶窗赚F在就還叫反白) ——下卷結束,這個故事就結束了嗎? 不,會有第二部 。 孤要登基第一部 完成后,如果那時我狀態還好,就直接開第二部。但寫這種長篇比較耗心力,如果我心生倦怠,為了避免文字質量降低,我會寫個大概二十萬字的天雷狗血瑪麗蘇放飛自我,好好輕松下。再寫回來寫孤要登基第二部。 ps:醉生夢死戀南央那句,化用自宋代謝雨的《題湖上》,‘少年不美不如老’那句,出自清代詩人袁枚。 第2卷 人世間 第85章 不改青山不解恨 林鹿, 見信如面。 今夜是除夕, 我不當值,剛與手下兄弟們喝過酒, 字寫得亂, 你湊合看。 有兩件事想告訴你。第一件是好事, 年底計算軍功,我正式晉升為副尉, 年俸又多一百兩。但白雪關沒有什么能花錢的地方, 我們鎮東軍平時娛樂活動也少,無非喝酒賭錢。我來到這里后, 除了刀法, 進步最快的大概是酒量。 上次你寫信問我, 過年是否會與你們團圓,這肯定是不行的,因為魔族不過年。 第二件還是好事。一個月前,與我軍對峙的赤魔部族拔營, 暫退五十里。斥候回報, 那位郃戈魔將遭人刺殺, 傷及魔元。萬軍千營之中,刺客竟順利跑路了。我都替他們感到沒面子。 應該是千仞,劍光像他。這里常年風雪天,夜空昏沉沉一片,感謝他‘孤峰照月’,讓我們見到一次類似月亮的東西。希望他沒事常來。 這些年他始終不愿露面人前, 但似乎過得不錯,這就夠了。 為防止泄露軍機,這封信必須先在東鎮撫司呆一個月,等到你手中,應是暖和的春天。希望那時已聽到你們的平叛捷報。 至于顧二,他現在多半在你身邊,可我懶得跟他說話,請你轉告他老娘一切都好。 徐冉親筆。 除夕夜于白雪關西城防。 昏暗燈火下,徐冉收起炭筆與草紙。若沒有好事發生,她不會寫信給朋友。平日打生打死,哪個戰場都一樣,不提也罷。 銀甲紅披風的女將走出角樓,風雪如刮骨鋼刀,擊打甲胄發出刺耳聲響。三四小卒迎上前為她提燈照路,無論是否當值,三更天她總要上城墻巡視一周。 “兄弟們打起精神!” 這里是王朝版圖盡頭,苦寒之中最苦寒。 漆黑夜空下,鎮東軍的朱雀旗獵獵飛揚,延綿城墻如一條雄踞雪原的長龍。 短短一年,徐冉已經適應了白雪關的生活。 程千仞離開學院后,王朝風云激變。首輔立皇長子為太子,許多黨爭時期平白獲罪的官員得到赦免,顧雪絳與徐冉這兩個南淵學生混在其中,也不如何扎眼。翻案詔經由州府刺史傳到他們手中,當年定罪快,后來翻案也快。某些大人物當然不會為冤案負責,推出幾個替罪羊就算最大誠意了。 禁衛軍中仍有顧雪絳舊部,趁此上奏提議為他復職。黨爭結束后,世家權力被削弱。明面上太子監國,實則首輔攝政,這對他們來說是好事。 然而個人命運與王朝氣數并不相通,臘月那場大雪終成大災,西南方百姓流離失所,數以萬計的災民涌入昌州南央城。 第二年西北又遭暴雨洪澇,萬畝良田顆粒無收。 朝廷疲于賑災時,魔族兩大部落集結,三十萬大軍直壓東境,白雪關數次告急請援。 人心惶惶,民間謠言四起。 安山王在瑯州封地擁兵自立,開糧倉招攬流民,自稱‘受命于天’,光明正大打出反旗。 東征之戰后,王朝積累已久的暗傷痼疾終于一并爆發,再不能粉飾太平。 南有天災,東有魔族,西有反王。 內憂外患,烽煙四起。 南淵新院長遠行的第二年,南北兩院宣布閉院,所有學生提前畢業,各奔前程。 亂世多艱,亂世也造英雄。無數野心勃勃的年輕人,恨不得一展拳腳,實現胸中抱負。 顧雪絳官復原職不久,還未北上皇都,安山王便謀反了。一紙詔書下來,又封他個云麾將軍,做神武大將軍周磬山的副將,去往瑯州平叛。 林渡之與徐冉隨他參軍,南淵許多學生像他們一樣,才出學舍便上各方戰場。 赴任路上,林渡之心情忐忑:“我從沒有做過軍醫,萬一出什么差錯……” 徐冉興奮地成宿睡不著。 “神武大將軍周磬山,我小時候就聽過他的故事。神武軍乃王朝最精銳之師,當年東征戰無不勝,此去平叛,不出一月就能生擒安山王!” 顧雪絳卻憂心忡忡:“周老將軍今年已經快兩百歲了。按他的修為,壽元將盡。難道人族真到了無將可用的地步?安山王在瑯州百年經營,此戰難速決……” 事實證明,再深入人心的傳奇,也難抵時光摧折。 三年之后,西邊戰事未平,顧雪絳在神武軍中聲望日隆,甚至有了一支自己旗號的鐵騎。 林渡之成為受人愛戴的軍醫。唯有徐冉心生倦怠,自請調任白雪關。 “我寧愿去和魔族拼命,也不想再跟同胞廝殺?!?/br> 安國長公主治軍嚴謹,鎮東軍油水少,升遷速度慢。很少有年輕軍官愿意去那里,她的文書不到三日便批下來。 顧雪絳本想疏通門路,將她調去較為安全的朝光城。徐冉知道后與他大吵一場,還是來了白雪關。 此夜她站在城墻上眺望遠方。 東境情勢,根本不像她信中所寫。 一月前,赤魔部族確實暫退五十里,而后更多魔族大軍源源不斷趕來,飛速安營扎寨。步兵、雪狼騎兵、攻城隊以及十余丈高的攻城井闌,從城墻百里外,黑壓壓蔓延到視野盡頭。 城上守衛每天都在計數,眼看平原被一支又一支軍隊填滿,最終五十萬大軍兵臨白雪關。 雪狼的嘶鳴日夜回蕩。 面對這種龐然大物,意志稍不堅定便會被壓垮。 城墻長龍仿佛變作紙龍,只等巨人抬腳,啪塔一聲踩碎它。 徐冉心里清楚,將軍寫再多文書請求增援也沒有用。 西邊戰事吃緊,這里不會有援軍了。 或許為了減少損失,他們最終將退守朝光城。 朝光城乃大陸第一要塞,在那里堅守、反擊都更合適。全看鎮東軍最高統帥,安國長公主如何作想。 五天前他們派出三支斥候小隊,今天只活著回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