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節
洋船的船艙一清空,他也不急著喊人上路,而是讓伙房的十來個廚子把貨艙里的活雞全燉了慰勞大伙兒,隨后又叫余慶抬出來一箱子銀幣論功行賞。 趁著甲板上的人都在喝酒慶賀,與酒rou一道沒什么興趣的宋辭轉頭跟上了那條讓胤禟下令放走、任其自生自滅的大帆船,偷偷將其收進了指環里留著日后再做打算。 倘若沒有見到那一箱子遠超大清裝備的熱武器,或許胤禟和胤俄兩兄弟會趁著福船抵達呂宋島時命令余慶回返京師、或是獨自搭乘清朝的商船回國,灰溜溜地結束這出虎頭蛇尾的逃家大戲。 可惜世上之事大多如此,只要一點小小的改變就會讓事情走向截然相反的方向。 半個月后,當兩個經過風浪洗禮褪去一身浮躁氣息的皇阿哥站在船頭,迎向駐守馬尼拉灣要塞的一座座森冷炮臺時,忽然不約而同地意識到番邦洋夷留給大清的時間是多么緊迫。 在繁華又陌生的馬尼拉城,胤禟和胤俄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阿哥,他們和所有異國商人一樣遇見執意登船的巡邏船要花銀子買路,遇見故意找茬的西班牙巡警要花銀子買平安,就連遇見受到欺辱的大清子民也不能出聲相幫,甚至還要防著西班牙總督一時興起扣押人質換取贖金。 因為此次出行的目的并未那些緊俏的物資,胤禟和胤俄也沒有與當地的外商進行交易,倒是用先前白得的洋貨換了不少補給,更是借由當地的漢人勢力買通了總督府的官員,高價收購了一批最先進的武器彈藥。 就這樣蝸居在船上守候了月余,直到余慶手下的探子回報有兩艘西班牙大帆船即將出港時,胤禟才下令福船提早一步繞道太平洋,駛向那個傳說中充斥著文明與毀滅的新大陸。 作者有話要說: 宋辭:暈船暈到死的胤俄.jpg 另,渣作者真心覺得當海盜比弄一塊殖民地合算~~_(:3」∠)_ 四喜餃,么么噠~~ 第215章 9、 康熙五十六年, 陽春三月。 出晴的天氣,沐浴在燦爛陽光中的紫禁城是那樣的鮮艷透徹, 就連尋常賞慣了的紅墻黃瓦也別有一番意味。 漫步在巍峨的城頭,不見老邁的康熙帝負手靜立,半晌才輕嘆道:“魏珠啊, 你覺得朕那兩個不孝子還能回來嗎?” 魏珠趕緊點頭, “九阿哥、十阿哥洪福齊天又有皇上庇佑,定會逢兇化吉、遇難成祥!” 他捧著說完吉祥話還不算,又小心回道:“奴才曾經派人去和福建的外商打聽過,要去海那面即便是順風順水也得走上一年, 阿哥們要再貪玩些, 只怕日子就更久了……” “貪玩……” 康熙帝苦笑著搖搖頭,“事到如今,朕倒巴不得他們是叫外面的世界迷花了眼?!?/br> 魏珠也跟著埋怨,“父母在,不遠游!阿哥們也太糊涂了些,改明兒等他們回來了,奴才非得倚老賣老說幾句討嫌的話不可!” “合著依你的意思,他倆背著朕拿了這么大的主意光口頭教訓教訓就算了?” 康熙帝聞言冷哼道:“朕要親手打他們的板子, 還得狠狠地打!最好打得他們半年不能動彈才叫安生,也好叫其他人引以為戒!” “是是, 還是萬歲爺想得周到!” 魏珠一面陪笑,一面跟在主子爺身后下了城樓往回走。 途徑尚書房,康熙帝又招來授業師傅問了問幾個小阿哥和皇孫的進度, choucha考教過才回到乾清宮議政。 當天夜里,大沽口炮臺的守營兵士忽然發現遠方霧氣彌漫的海面出現了幾盞飄搖的明燈,隱隱約約地勾勒出了一道道巨大模糊的黑影。 士兵大驚之下立即上報議事廳,并由副將一路急報至天津鎮總兵。 尚在香閨摟著小妾酣睡的總兵大人一聽這還了得,鞋襪也顧不得穿了,慌不迭套上官服就往大沽口巡線奔來。 稍待一路快馬加鞭疾馳而至,總兵大人才看見岸邊的泥灘上停著一艘不大的舢板,原本就在炮臺值夜的副將正對著一個黑漆漆看不清面目的小子點頭哈腰地說著什么。 讓人攪了好夢的總兵大人一下子就冒出了火氣,高聲訓斥道:“海防重地,何人膽敢在此喧嘩!” “呦,這不是薩察果勇嗎?” 胤俄甩開辮子嗤笑道:“怎么,幾年不見就認不出爺了?忘了當初進宮領宴的時候,你是怎么死皮賴臉的湊到我八哥面前裝孫子了?” 冷不防叫人點破舊事的總兵大人胖臉一紅,這才借著兵士們提著的燈籠看清來人的相貌,驚呼道:“你,你可是十阿哥胤俄?!” “正是小爺我!” 胤俄揚起下巴,拉著尾音道:“十爺我想皇阿瑪想得不行,這才特意抄近路想要從天津回京。就這么點小事,應該不會給薩察大人惹麻煩吧?” “不麻煩,不麻煩!” 薩察果勇急忙躬身道:“奴才這就叫人給十爺的貨船引路?!?/br> “先別忙著走?!?/br> 胤俄又拿大拇指朝身后點了點,“我九哥還在船上呢,你先去安排些騾馬車隊過來,我們哥倆帶了不少禮物給皇阿瑪,車輛少了可不夠裝的?!?/br> “嗻,奴才一定不會誤了兩位阿哥的大事!” 薩察果勇把差事交給副將打理,自己在前面媚笑道:“更深露重,還請九爺和十爺屈就議事廳歇息片刻,等奴才們把輜重隊伍準備好再請您親自檢驗?!?/br> “不用了?!?/br> 胤俄回頭又跳上舢板,“爺還有行李沒收拾好,一會兒車隊來了你給我們打個手勢就行?!?/br> 他說完便吩咐水手撐著舢板靠回了停在大沽海面的船隊中,沿著余慶放下來的懸梯爬了上去。 “九哥,我這猛一回來怎么那么不適應???” 進了客艙,胤俄摸摸才剃干凈的腦門,“尤其是剛才聽果勇那奴才說話的時候,真想給他一腳讓他痛快完事兒得了!” 肩膀掛著手巾的胤禟正站在水盆邊上凈面,“怎么說也在海外住了一年多,多多少少都會受點影響。洋毛子行事作風就那樣,做生意連一文錢都給你算的清清楚楚的,講話也習慣直來直去?;氐酱笄逵质橇硪惶滓幘亓?,咱們國家的人講究含蓄。這一含蓄,他能不耽誤工夫么!” 把那些礙眼的青茬子都剃干凈了,胤禟又說道:“不過管你習慣不習慣,當著皇阿瑪的面可不能表露出來。否則當心老爺子抽你!” “九哥,聽你這么一說,我這心里還真有點不踏實?!?/br> 胤俄撓了撓臉,不確定道:“咱們留書出走不算,又把白翡給拐帶跑了,皇阿瑪該不會一直憋著火等著教訓人吧?” “你當皇阿瑪有你那么閑呢?還秋后算賬!” 胤禟套上毛坎肩往外走,“能抽空想咱們兩次就算不錯了!” 有給皇上獻禮的名頭在前面頂著,不出半個時辰薩察果勇就緊急調來了一批專門運送物資的騾馬車架,又格外派遣了二百兵勇上船卸貨。 船上船下忙到天亮,總算把五艘船的貨物和重金聘請回來的外籍學者一起送上了馬車。 這一行綿延十來里地的龐大車隊剛剛出現在天津街頭就把早起吃茶點的老百姓嚇了一跳,等到打頭的隊伍慢慢地走到北京城郊,更是驚動了守衛京師的步軍統領衙門。 箭亭內,正在手把手教導胤祎騎射技巧的康熙帝聞言猛地一怔,“你說什么,老九和老十回來了?!” “奴才不敢欺瞞皇上!” 魏珠擦著眼淚哽咽道:“如今兩位小爺已經進了城門,聽說還帶了上百車行李!” “好!好!好!” 康熙帝一連贊了三聲才拉著小兒子的手笑道:“今兒不練了!走,皇阿瑪帶你看熱鬧去!” 胤祎歪頭看了看爬起來跟在后面的魏公公,“皇阿瑪,九哥和十哥可真是了不起的巴圖魯,等我長大了也要像他們那樣去洋毛子的地方探險!” “等你長大了?” 康熙帝仰天長笑道:“胤祎啊,你可不能學那兩個眼里沒有君父、膽大妄為的混小子!況且在朕看來,有膽子走出去不算什么,倘若能將國家治理的如同盛唐那般仁定四海、八方來朝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二主一仆快步走下石階,早有提前備好的御輦守候在殿前,康熙帝把小阿哥往上一提就連連催促開道,魏珠見了心里一驚也不敢言語,趕忙小跑著跟在一側奔赴午門。 坐在車轅上等著侍衛檢查箱子的胤俄一見著明黃色的御輦就嚎啕大哭著撲了過去,“皇阿瑪!皇阿瑪!不孝兒胤俄給您請安了!兒子在外面這兩年來,無時無刻不在惦記著皇阿瑪!兒子不單沖著滿天神佛祈禱,就連洋毛子的上帝都求過了,就盼著能早點回來伺候您!” “好了,快起來吧!” 康熙帝親自扶起雖然模樣變了不少卻還是那么不穩重的兒子,傷感道:“多賴祖宗保佑,幸得倦鳥歸巢。往后可不能再那么沒輕沒重地任意行事了?!?/br> 胤俄聽了直點頭,“是,兒子再也不離開皇阿瑪了?!?/br> 康熙帝又打量了一會兒正要帶著洋師傅過來請安的老九,這才四下望了望,“白翡呢,它沒跟你們一塊兒回來?” “沒有白翡,我和九哥哪敢來見皇阿瑪!” 胤俄憨笑道:“它嫌棄坐車太慢自己飛走了,或許晚間就能回來?!?/br> 康熙帝一聽連最后那點念想也放下了,滿面和氣地受了九阿哥和洋師傅的禮,又像優待宮廷畫師郎世寧那樣為幾位新來的洋人賞賜了宅子,這才轉身在兒子們的簇擁下回到了養心殿。 將自己在海外諸國經歷過的大事小情全都細細交代一遍,口干舌燥的胤俄喝了口茶水說道:“皇阿瑪,兒子這次可找到了一個無本的好買賣!兒子打算成立一個搶……咳,兒子打算成立一個專門經營海外貿易的商會,由咱們提供船只彈藥航海圖給那些閑散的八旗子弟,每次進港貨物的利潤則是六\四分成。如此一來既能填補國庫也免得那幫人整日里招貓逗狗不干正事兒,再把好好的爺們養廢了!” 康熙帝也沒說不行,“你的想法倒是不錯,只是那些人叫人伺候慣了,恐怕下不去狠心吃這份苦頭?!?/br> 胤禟笑瞇瞇地接口道:“皇阿瑪不必擔憂,我和十弟歷時兩載才返回故土,怎么也得在府里擺上酒席慶賀慶賀、找些相熟的故人敘敘舊?!?/br> 屆時只要把遍地金山的新大陸吹噓一番,再將畫著洋毛子女人的圖冊一送,他就不信打動不了那些人的賊心。 等到簽好協議起航入海,便是有人后悔也晚了,除非他肯放著寶山不要反倒傾家蕩產賠償皇家的損失。 父子三人又說了些海外的趣聞,得到急招的年長阿哥才接二連三地趕了過來,與幾乎不敢相認的兩個兄弟細述離別之情。 這次海外之行對于大清的重要性自然不必言說,稍待康熙帝在火器營親眼見到西式洋槍炮彈的威力,又乘坐著拼裝而成的蒸汽機汽車感受了一把力量和速度,再一聯想到把蒸汽機與越洋戰艦結合在一起的后果,心中的緊迫感就更加強烈了。 此時此刻,康熙帝不由得萬分慶幸,如果沒有當初老八進獻的那對海東青,由愛新覺羅家族統治的這片故步自封、陳舊腐朽的土地,勢必會遭到天外之天最沉重的打擊與破壞。 自幼熟讀史書的康熙帝自然知道天底下沒有不滅的王朝,即便是被諸國封為天\朝上國的李唐不也同樣湮滅于歷史的洪流中,余者更是不可勝數。 “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br> 思及孔圣人這句流傳千古的圣訓,康熙帝禁不住打了個寒顫,“天下共主,天下共棄;一字之差,謬以千里!” 心情無比沉重的康熙帝回到乾清宮靜坐一夜,隨后便下旨在戶部名下開辟了一個由老九和老十共同監管、單獨負責海外商貿事宜的四方商會。 連一貫沒什么正經模樣的胤禟和胤俄都得了差事,其余幾個阿哥還能干呆著領糧餉? 除去坐鎮吏部的四阿哥,三、五、七、八甚至連腿腳不怎么利索的十三阿哥都得順著康熙帝的差遣在京畿重地來回奔走。 若是攤上推廣西學和督造新設備的差事就更不得閑了,皇上雖然坐不慣汽車,可隨著蒸汽機問世帶來的一系列后續問題卻是不容忽視的,怎樣完美的利用它增強大清國力、改變落后的手工業現狀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摸索著前進。 兩下一比較,倒是讓成立了不過月余的四方商會拔得頭籌,很快湊齊了第一支自愿出海的八旗隊伍。 有那自覺著跟胤俄關系好的就在私底下商量道,是不是能把早先幫忙引路的神鷹借來一用,也好讓這些初初離家的孩子心里有點底兒,即便多交點租借費用也心甘情愿。 胤俄聽了只能搖頭,“不是爺不講情面,自打福船回航我就沒見過白翡的面,到如今皇阿瑪還追著我問呢,你可千萬別叫他老人家聽見這話茬再來罵我!” 求不來神鷹的八旗子弟也只能認命,有些腰桿子硬的還在暗地里想著,憑你一個皇阿哥都敢出海尋寶,我們有什么可怕的??? 于是乎,這群由上百親貴組成的探險隊就這樣沿著先輩的足跡走上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老路,哪怕為此吃盡了苦頭也從不言悔。 四方商會的船隊一出海,在臺灣住了不短時日的宋辭也要打道回府了。 雖然早就和黑羽說好了要按月過來看它,可是為了護住兩個膽大包天的阿哥,她也只能迫于無奈做一只言而無信的海東青。 耽誤了兩年時間,好容易等到無事一身輕的宋辭調頭過來踐諾,這不講誠信的壞處也跟著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