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節
宋辭連忙扶起這下拜都不利索的老頭子,“恕我眼拙,咱們可是見過?” “您是貴人多忘事,我可苦等了您十八年??!” 胖老頭從袖子里掏出手巾擤了擤鼻涕,“您還記得早先在西街面上賣茶蛋那會兒,我嫌貴光買了個大的!” 他說到傷心處又嚎啕大哭起來,“這些年可把我悔死了!” “哦!我想起來了,是有這么回事兒!” 宋辭恍然大悟道:“你是光顧過我那攤子生意的徐員外吧!” “對!” 胖老頭連城門也不去了,扯著胳膊就要拽她走,“這回我可是死也不放手了,您可得跟我家去一趟!” 宋辭還真怕一使勁兒把老頭子的身子骨折騰散架了,只得招呼上一頭霧水的李子,順著他往遠處的村落走。 等到進了一處掛名徐家莊的大院子,徐員外連連吆喝著家中仆役殺豬宰羊,只說貴客上門定要好生服侍。 外面磨刀霍霍向豬羊,里面坐在上座的宋辭不由笑問道:“徐員外,你這次請我過門,可是有事相求???” “要么說您是有大神通的能人呢!” 徐員外恭恭敬敬上了一杯茶,“唉,說來慚愧啊。早前兒我年輕不知事光顧著倒騰錢貨,很是做下了幾樁違背良心的腌臜事?,F如今報上頭來,帶累得我那千里地的獨苗苗都要旱死了。這些年為了求子,我是拜完佛門拜觀門,遇上災年更是救濟貧苦舍錢舍物,只把這諾大的家業造敗了大半!最后走投無路,我便去袁先生的攤子上起了一課。袁先生只說若要徐家有后,還得去求來年東歸的道人?!?/br> 他說著又要下拜,“吳道長,只求你看在我這些年日日去城門迎你的誠心上,救救我徐氏一門吧!” 宋辭聽完一愣,“袁先生真是這樣說的?” “事關傳承,老夫萬萬不敢作假!” 徐員外唯恐口說無憑,又要叫人駕車同去袁先生面前對證。 “不必如此?!?/br> 宋辭叫李子扶他起來,又從袖子里取來一個瓷瓶,“這瓶中有一丸丹藥,你若想要叫哪個媳婦懷胎,就讓她在歇息前服下此藥。不出數日,必將得償所愿?!?/br> 徐員外接過藥瓶喜得老淚連連,疊聲吩咐仆人把孫少爺和孫少奶奶請來拜見恩人。 宋辭也不受他們的禮,只推說還要進宮參見唐王陛下不敢延誤時辰,這才與李子脫身往城外的白云觀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宋辭:關于天庭和佛門中人,渣作者不覺得封了佛孫大圣就不記恨他們了。 還記得當日壓在五行山下時他喊得話嗎?“玉帝!如來!俺老孫讓你們騙了!” 渣作者覺得,美猴王那時真的悟了,可惜悔之晚矣。 第206章 10、 花紅柳綠, 熙熙攘攘又是一年時。 清晨,還是西門里大街那處庇蔭的老榆樹下, 一個個不過總角的孩童駕著身下的食鐵幼獸嗡嗡嗡開來,挑著最順眼的陰涼地把愛寵仔細地擺弄好,蹦蹦噠噠地搶進了沿街的一處六層角樓。 茶攤上, 一位看了半天西洋景的外鄉人忍不住拉住了奉茶的小二, “哎,老兄,借問一句,方才那幾個孩子都是什么來處???” “你是外地來的吧?” 小二聞言笑著甩甩手巾, “你這話不稀奇, 我一天不聽個十遍八遍就算白開工了?!?/br> 隨口說笑了幾句,小二指著那棟造型別致的角樓炫耀道:“瞅見沒有,這可是我們唐王陛下專門下令為真知國的智慧太子打造的問道閣,如今在里面進學的可都是皇親國戚和朝中重臣的小公子呢!” 外鄉人又問道:“敢問這智慧道長是何方神圣啊,竟能搏得唐王如此厚待?” 小二不可置信地張著嘴,“不曉得智慧道長不打緊,可這逍遙道人的名號你總該聽說過吧,還有那本由他們師徒二人聯手整理而成的《天工開物》, 這可都傳遍神州了,普天之下就沒有不知道的道理!” “原來是那位與公輸班齊名的道門高人, 失敬失敬!” 外鄉人連連賠罪,“我本是聽說城外有一座白云觀香火極為靈驗、特來禱告求子,這才順路進城買些土儀, 不承想城內還供著一尊真神!” 小二聽他這樣盛贊,面上才好看了些,又與來人說了好多只有當地百姓才知道的趣事。 街上的土著與過路人正在唱雙簧互相吹捧的工夫,無數次在二人口中提起的真神逍遙道人亦在眾目睽睽之下做著一件慘無人道、罄竹難書的惡事。 授業廳內,身穿銀絲緄邊道袍、頭戴玉冠的道人繃著臉坐在由太宗皇帝親筆御賜、高書“乾坤有道”四個大字的匾額下,舉起戒尺朝縮著肩膀的小黑胖子手上狠狠拍了三下,“說,這次又有什么借口不做課業?” 小黑胖子呲牙咧嘴地嘟囔道:“這回真不賴我!我正擺了一行桔子,打算冥思苦想把師尊留下的那幾道算術題想明白呢,偏偏秦懷道那小子來家喊我,說是茶館里的先生又講起豬八戒背媳婦的事情了,我一時沒忍住……” 聽了這話,宋辭真是又好氣又好笑,“于是乎,你也跟著他跑去聽書了?” “嘿嘿,還是師尊懂我!” 小黑胖子呼扇著火辣辣的手板,賠笑討好道:“師尊罰我我不委屈,只求師尊千萬別再找我娘來說話了,也免得她家去哭天抹淚惹得全家人不痛快!” “呸,你還好意思說呢!” 座位第三排一個和他五官相近卻又精致許多的小娘子出聲取笑道:“便是秦大哥不來找你,你也做不出題,管你擺上多少果子都沒用!” “你這聒噪的小娘子還不快快住口!” 不甘示弱的小黑胖子連聲叫道:“我曉得你和秦懷道訂了親,早晚都是外姓人,可你也不該還不等過門就為了幫襯相公拆親哥哥的臺吧?!” “尉遲寶琳!” 在眾人的哄笑聲中,小娘子羞得臉頰緋紅,“你等著,我還非得把你只知道貪玩混鬧的事情告訴阿娘不可!” “肅靜,肅靜!” 宋辭連著拍了幾下戒尺,“為師說了多少遍,課堂之上不得說笑玩鬧!” 頭疼地找出一本練習冊,她又搖鈴叫來才剛剛娶妻生子的大徒弟李乘風,“師父今日有事要辦,先讓大師兄領著你們溫習功課吧。不過丑話說在前頭,這一旬的小考若是有人不及格,為師就停了食鐵獸的供奉,叫他一個人走著上學?!?/br> 與李子交待清楚必得好好叫這些家世不凡的孩子長長記性,宋辭慌不迭地逃出了鬧哄哄的教室,轉頭跑向了后院的煉丹房。 說是煉丹房,其實也不過是擺滿了各種現代裝備的實驗室。 當年,騰云駕霧的唐和尚師徒一行聲勢浩大地回到長安后,靠著從西天取來的真經很是掀起了一股重佛抑道的風氣。 這事兒要是放在別人眼里就是個樂呵,管他廟里供著哪位神仙,尋常百姓不還是照樣看天穿衣吃飯么。 可輪到原主就不行了,一見到游走在大街小巷備受推崇的僧人,宋辭這具身體就接連犯起了心慌氣短、胸悶頭暈的毛病,唬得李子還以為師父得了重病命不久矣。 雖說這點病癥死不了人,可整天處于亞健康狀態她也真遭罪??! 為了能教自己在這最后的十幾年過點舒心日子,萬般無奈下宋辭只能故技重施,在那投宿的白云觀開啟法壇研制丹藥。 先是救人送子有求必應,后又煉制法器改善民生,如此這般忙活了幾年,逍遙道人的名氣也慢慢地響徹大江南北,甚至連萬里之外的邊陲小國也有循信來求的信眾。 那佛家典籍再好說白了也只是精神糧食,遇上缺衣少吃的災年還真不如道家煉出來的法器實用,這點就算是太宗皇帝也不能否認。 故此為了表彰逍遙道人對天下萬民的貢獻,也為了留住這個反手可奪造化之力的神人,很多年沒做噩夢的唐王不光閉著眼睛建了座問道閣,還把自家的姑娘小子和文武重臣的弟子全都搭伴兒送了過來,企圖耍一次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老把戲。 宋辭也不理皇帝心里的那點小盤算,只管叫李子把那些最簡單卻又最神奇的制冰、求雨之類的“道法”教給他們應付差事。 至于她自己,閑來無事就去地里田間走動走動,時不時地隨手寫點筆記印刷成冊,留著舉行齋醮法會的日子免費發放給千里迢迢趕來求助的民眾。 要說宋辭這些年著實總結了不少有趣的東西,除去《誰動了你的雞蛋》、《全國首富不是夢》、《飛天遁地不求仙》、《實踐出真知》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實用技術類書籍,當中最受歡迎的就要數她憑借記憶和現實糅合在一處記錄的寫實版《西游記》。 此書一出,立時再現了洛陽紙貴的奇景。 不光大唐百姓看得津津有味、百聽不厭,就連遠在西天為佛的唐和尚聽見風聲也特意上門討要了一本,想要看看自家師徒在旁人眼中是何等模樣。 好在宋辭也沒讓牛心左性的原主折騰的傻透腔,愣是用春秋筆法略過了唐和尚這一路見到山匪就求饒、見到妖精就掉淚的軟骨頭做派,只把他描述成了一個連螞蟻都不舍得踩死的慈悲人。 至于其他幾位佛爺就好辦多了,只要如實道來就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過往細述平生。 “哪日得閑,若是把那西游記制作成長篇連續劇才叫有意思呢!” 宋辭一面想著,一面從儲存高產糧種的保溫箱里取出一瓢種子,打算拿去徐員外的莊子上做個試點,也好看看這原生土質能培育出多少糧食。 到了門前,還不等宋辭騎上唐王賞賜的汗血馬,打街對面就來了一個眼熟的童子,作揖施禮道:“吳道長,我家先生說,‘碰巧得了一壺好茶,想請您幫著品鑒品鑒?!?/br> 大家左鄰右舍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她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只能讓馬兒自己先去玩會兒,等著吃完茶再上路。 雖說對大唐的茶湯敬謝不敏,可坐到主家對面時宋辭臉上早堆了笑,“袁先生,多日不見,近來可好?” “托福?!?/br> 仙風道骨的袁守誠還是那么惜字如金,“昔日我與道長因茶結緣,今日也該放下了?!?/br> 他說著便把手邊的茶碗往前一送,“道長飲完且自去吧?!?/br> 這茶碗雖是輕飄飄的落在桌上,聽在宋辭耳朵里卻猶如金石之音響徹不絕。 她再定睛一看,卻見那碗中翠綠的茶湯中飄著一紅一白兩樣物事,竟是紅棗和獨活。 執起重若千金的茶碗,宋辭先是一笑復又一嘆,“先生深情厚誼,小道愧不敢當?!?/br> 仰頭飲盡茶水,她笑著抹抹嘴,“雖是良藥苦口,卻也難得受用?!?/br> 言罷,宋辭與他拱手作別,又順著原先的念頭往城外田莊去了。 正在地壟間抱著重孫女掐花玩的徐員外一聽見踢踢踏踏的馬蹄聲就回頭笑問道:“吳道長,今天怎么得空過來了???” 宋辭拍了拍背上鼓囊囊的包袱,“前幾日不是和你說了想要開一畝田,試試南面的稻種能不能種得。如今只差地精還沒練成,我不放心,再來地里看看進度?!?/br> “吳道長交待的事情,誰還敢怠慢不成?” 徐員外引他去看地里一片淺白色的透明棚屋,“您先前說要加蓋的苗床莊戶們也收拾妥當了,還有乘風道長送來的地衣也放在里面,只等著芽芽長出來再鋪上?!?/br> 他懷里的小娃娃見著大馬就要抓,嚇得太爺爺趕緊擋住,“老夫一輩子得了這么個寶貝已是無憾,要是再能見著南糧北種的奇觀,他日便是到了陰曹地府也有的標榜了!”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br> 宋辭逗弄過還在牙牙學語的孩子,翻身上馬瀟灑言笑道:“您老且安心等著,一定會有那么一天的!” 待她一路穿街過巷回閣,街對面掛著神課招牌的攤子早就散了。 宋辭也不言語,只同往常一樣與那些頑童留下課業,叫他們明日一早再來上學。 夜間廂房靜坐,左思右想的道人怎么也想不出到底是哪處出了紕漏。 倘若是因為西游一行的從中作梗,可那西天的佛祖既然認可了取經人師徒的九九八十一難,定然不會在意途中多出了個不起眼的小人物,更不會等到今日再來清算。 要非說是近些年的發明創造就更不可能了,宋辭一直謹慎的把這些細微的改變維持在一比較小的安全范圍內,頂多是讓老百姓活得省力便捷些,又沒弄出探索宇宙的航天飛船去沖撞凌霄,如何引得來滔天大禍。 到最后幾乎想破了頭,宋辭也只想到了一個引發變故的可能,那就是唐和尚帶走的那本《西游記》。 “說不得就是唐和尚把這歌功頌德的話本拿給了同事,這才讓他們從某些細節中覺出了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