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
皇后的離去讓穿越者們也十分傷感,梁才人離開的時候大家相處不過一年還好一些,皇后卻跟他們相處了八年,尤其在宮里的幾個,包括太后和貴妃,難過了許久。 貴妃尤甚,可以說是皇后手把手教會的她人情世故,不然以她的性格,估計這輩子過完都不可能真正學會入世。 元清帝聽到她的心聲,她甚至打算歷練結束后去皇后的世界找她。 不過也正好,借著皇后薨逝,魏曙自請在宮中為母守孝三年,實際喬裝打扮,扮作高家遠親,跟誠哥兒一道去了江南。 等皇后薨逝的陰影過去,已經到了六月。 這幾日長安城沸沸揚揚都在說著一件事:第二屆優秀記者評選會。 大魏時報興起后,元佩上書建議成立新聞部,既然決定要將報紙握在官方手中,那必定要專門設立來管理的機構,元清帝自然也想到了,于是有了新聞部的誕生。 經過七年的發展,新聞部已經有聲有色,全國各地的記者管理也趨向成熟化,一開始確實發生過一些記者為了報紙銷量捏造誣蔑他人的事件,但很快被揭穿,究其原因,在元清帝一開始的設定中記者只是事件的采訪和撰寫者,當地有村長族長還有官員,除非全部勾結,想要完全瞞住根本不可能。 而且為了避免造成這種事,每個衙門都會配備兩方記者勢力,為的便是互相監督。 除此之外,元清帝還親自制定了律法,凡是做出違背記者cao守捏造誣蔑他人的,輕則除名判刑,重則斬首流放。 為了起到威懾作用,最初違法的幾個記者被壓送來京城,由元清帝親自給了嚴懲,并且叫來全國各省府的主編親眼觀刑。 自此之后到如今再沒有哪個記者敢做出違反記者法的事情,雖然八卦娛樂報紙會夸張一些,但并不會憑空捏造,猜測便寫明是猜測,遣詞用句絕不會說是事實,不過倒也促進了大家對文字的運用,還因此誕生出不少新的成語。 而記者職業的興起,也幫忙消化了不少童生秀才,大魏考取功名的讀書人相對全國人口來說是不多,但對相對官職來說卻不少,這些人很多已經再考無望,雖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放任這些讀書人在民間對元清帝而言也并非好事。 而且許多秀才一心埋頭做學問,其它萬事不懂,元清帝并不需要這樣的人來入朝為官,正好可以讓他們在做記者的時候多了解了解民間世事和疾苦,免得全都成了酸腐。 再者這些年他一直在潛移默化修改科舉制度,如今的科舉跟八年前相比已經變化了太多,老一批考出來的秀才已經完全被他摒棄在可用人選之外,朝中的官員越發趨向年輕化,滿朝上下朝氣蓬勃。 幾年下來,隨著各類報紙興起,有很多自知科舉無望的童生秀才都選擇加入了新聞部成了記者,不管怎么說記者也是正經有品級的官,更有做的不錯的已經晉升到了主編。 同類還有法醫,不過相比記者,法醫更難讓這些讀書人接受,畢竟記者是新興的官職,之前完全空白,而且一出來便配了品級,自然也就沒有貴賤之分。 法醫則不然,它的前身是仵作,仵作自古以來便被視為低賤行當,這種思想已經流傳了千百年,雖說這些年通過元佩以及小說舞臺劇等讓人們大為改觀,甚至地位也從原來的小吏提到了有品官員,但根深蒂固的思想很難拔除,那些酸腐儒生更甚。 不過對元清帝來說卻正好,記者幫忙消化了這些童生秀才,法醫則給了平民百姓一條出路,兩不相撞,剛剛好。 儒生們得了利益,記者這個行業便不需要穿越者們多費力就被認可,并且迅速發展興盛。 不過優秀記者評選這個點子卻還是穿越者們提出來的。 顧名思義,評選出各類報紙最優秀的記者,為了鼓勵記者們多多努力,最優秀名額有三人,而且按照報紙分類來評選,也就是說每一類報紙都會評出三個人來,大大增加了參與性。 評選每三年舉辦一次,獲獎者除了得到金銀獎勵外,還能得元清帝親自召見,并賜予他親自所書的獎牌,對讀書人來說,后一項是極大的榮耀,而且得獎的記者從此一朝聞名天下知,對這些沒有考中科舉的讀書人而言,相當于圓了錯失的夢。 “姜同學!” 姜菡從圖書館出來就被人叫住,轉頭一看是同班同學李妍,她停下腳步回禮:“李同學?!?/br> 因為出身的關系,她對這個李妍的印象并不深,只記得似乎是一七品小官之女,倒不是說她的出身多高多瞧不起對方,相反,平日里反而是她們這些嫡女瞧不起她們這些庶女,雖不是人人都是這般,但極少有嫡女會跟她們來往。 當然也不排除家世高貴的庶女身邊有小官嫡女跟隨,但姜菡現在的父親不過是個五品文官,所以她在學院里相熟的都是跟她差不多出身的庶女。 哦,忘了說,姜菡就是那個穿越來的小官庶女。 她是三年前穿越來的,她穿越的原因跟皇后差不多,皇后是得了癌癥,而她是因為眼盲,現代的她兩年發生意外傷到了眼睛,手術治愈的幾率極低,她成了一個瞎子。 就在她痛苦傷心的時候,系統找上了她,跟她做了一個交易,只要她去古代完成任務,不但能讓她重回現代,還能治好她的眼睛,她當時幾近絕望,毫不猶豫便答應了。 她的任務總結一下就是庶女逆襲,最終目標攻略當今皇帝,成為帝王真愛。 然而等穿越過來她就傻眼了。 這根本就是一個被穿成篩子的世界! 唐詩宋詞三百首變成皇帝親媽的作品就不說了,瑪麗蘇女主套路大家都懂,尼瑪水泥公交報紙……這nongnong的男頻風格是鬧哪樣,要不是了解到有海外行走這幾個人,她都要懷疑皇帝就是穿越男了,當然事實證明皇帝確實不是。 姜菡不蠢,她活了二十多年,唯一一次犯蠢,給她和家人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也給她狠狠上了一課,失明的兩年讓她懂得了很多東西,鬧明白這個世界是怎么回事后,她果斷想辦法找上了元佩。 邵行走不是她的身份能輕易見到的,那位季行走十分神秘,幾乎很少出現在人前,更難見,孫行走儼然一個宅男,專注科研妻妾成群,雖說可能是最容易見到的,但顯然不是最好的溝通者。 梁平安她接觸不到,宮里的娘娘更不用說,而且除了夏嬋,她不能確定她們一定就是穿越者,但夏嬋那時不在大魏,所以在收集夠資料后,她選擇了宋行走,當然后來知曉他的真名叫元佩。 元佩雖擔著醫學院院長的名頭,但閑暇時依舊會協助大理寺辦案,而且會帶著學生一起來實習,時常在長安街頭出沒,姜菡便瞅準時機跟他見了一面,穿越者之間若要對暗號十分簡單,她只說了一個英文單詞就接上了頭。 等了解了所有真相,她更慶幸自己的選擇,然后果斷跟元清帝投誠展示了自己的誠意,不過她能貢獻的并不多,一些基本發明早就已經被元佩他們實現,各種創意也早早呈上了元清帝的桌頭,她來晚的不是一步,而是整整五年,所以她能做的就是安分守己配合他們。 當然她也不是沒有貢獻,她學的是珠寶設計,這兩年和安王的珠寶行合作,貢獻了不少設計方案,服裝設計她也有涉獵,如今馥春推出的成衣便有大半出自她手。 不過外界沒有人知曉,畢竟她現在的身份年紀太小,才剛剛十三,而且原身從前從未接觸過這些,讀書識字還是在她來之后,短短三年不可能突然就成了天才。 “我聽說你抽到了投票卡?”李妍微笑著問。 姜菡頓時明白了李妍叫住她的原因。 眼下長安城最熱鬧的無非是記者評選,為了做到公平,評選會會在百姓中隨機發放三千張投票卡,拿到投票卡的人需得在三天之內去投票箱投票,長安學院被分配到了一百張,院長為了公平發給每個班讓學生抽選,姜菡正巧抽到了真卡。 記者評選關乎到不少記者的前程,雖說官方嚴令禁止,但私下還是有不少人會發動人脈關系,找出拿到投票卡的人,想方設法讓其投自己,只要不涉及威逼,你情我愿的事官府也沒有辦法處理。 再者除了百姓評選還會有評委評選,綜合兩方分數才定下最終人選,最后還有元清帝把關,足夠確保了公正性。 老師讓他們抽卡時說明了抽卡結果并不強制公開,姜菡不想找麻煩,便沒有像別的同學那樣立刻說出來,只是悄悄展示給了老師看,為了保證投票的公正,拿到投票卡的人是需要立刻登記身份牌的,投票不支持匿名,以防有人故意收集投票卡。 所以李妍是怎么知道她有真卡的? 姜菡不由皺了下眉。 第164章 宋良 姜菡不覺得李妍有能力從老師那里拿到消息, 她也不覺得李妍是自己要用, 想起李妍平日的作為, 心念微轉,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不動聲色道:“李同學從何得知?” 言下之意便是承認了。 李妍微笑, 帶著一絲驕矜:“我自有我的渠道,你不必管,你只說可愿接受議價?” 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記者評選關乎許多人一生的仕途, 盡管評選已經足夠公正,但總會有人找到漏洞加以利用, 第一屆評選時便有參選者派人找到有投票卡的百姓,用金銀收買。 有需要就有市場, 還真有不少百姓因此發了財。 于是到了現在第二屆,有心想要一爭的, 早早便盯上那些拿到投票卡的百姓,而拿到投票卡的百姓,也想著借此發一筆財, 不過評委辦料到會有此舉, 所以發放出去的投票卡大半給了讀書明理的儒生學子和軍中士兵,尋常百姓只拿到三百張。 能上京來參選的記者原本就是從各省府選過一輪的佼佼者,為顯公平,投票卡有一半是按照籍貫來發放的,各個省府的學子都有, 古人最重同鄉情誼,哪怕為了氣節臉面,也不會輕易被收買,如此一來便可將票數分散開來。 當然,不能避免仍是有一些囊中羞澀的,打算借此充裕錢袋。 只要不是惡意大批量刷票,一些小舉動評委辦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算了,畢竟就算查到,百姓一口咬定就是愿意支持對方,誰也沒有辦法。 所以投票只做一個參考,主要還是看評委打分以及皇帝的喜好。 姜菡知道有這一回事,卻沒想到這些人竟然敢將手伸到長安學院來。 李妍能找到她肯定是有人買通了老師,否則不可能知道她有,她除了老師沒有給任何人看過。 長安學院如今的發展勢頭已經能與國子監并肩,甚至在百姓心目中遠遠超過了國子監,畢竟國子監只招貴族子弟,長安學院卻面向所有百姓招生,教授的知識也更全面。 雖說一開始被上流官員貴族不屑,但隨著元清帝的大力扶持,和資善堂畢業學生的加入,長安學院一躍翻身,成了官方撐腰的民辦院校典型,官員貴族們也都明白過來,原來這長安學院背后是元清帝在撐腰。 伴隨著一樁樁新事物從長安學院發明誕生,全國甚至全亞洲的視線都聚焦了過來,在大批量來長安求學的夷人請求拜入長安學院后,長安學院的聲望達到了頂點。 知道長安學院背后是皇帝還敢做手腳的,不知是真的不怕還是膽大。 當然也可能是直接通過評委辦拿到了所有持卡者的名單,這樣那問題就更嚴重了。 姜菡瞇了瞇眼,面上做出遲疑的表情:“可是吳同學讓你來的?” 李妍一愣,臉上劃過一絲錯愕,似乎在驚訝她是怎么知道的,隨即反應過來自己自爆了底細,眼里閃過懊惱。 果然如此,姜菡頓時明了,雖然她跟李妍不熟,但班里幾個小圈子她還是清楚的,嫡女圈主要有三個,兩個是班中地位最高的女孩,兩人身份勢均力敵,身邊自然而然有人聚集過去,剩下一個便是不愿沾染這些是非的嫡女圈,平日十分低調。 庶女同樣也有相對的小圈子,當然也少不了一些游移在外的,姜菡自己就是,畢竟她的心理年齡是這些小女孩的二倍,加上身份和見識,實在說不到一起。 若是眼盲之前的她穿越,恐怕很快會融到這些人之中,然后想方設法給自己博取前程,讓自己過得更好,眼盲之前她可是切切實實的白富美,白富美與白富美之間暗潮涌動的勾心斗角沒少經歷,只是沒想到會看錯了人,引狼入室,家破人亡不說,自己也真的瞎了眼。 姜菡心底輕嘆一聲,撇開跑偏的思緒,道:“抱歉,我的投票卡已經投出去了,恐怕幫不到吳同學?!?/br> 吳同學叫吳攸,是慶康大長公主的孫女,也是最得慶康大長公主寵愛的孫輩,其父是慶康大長公主第二子,因慶康大長公主自己的原因導致這個兒子天生體弱,所以自幼便偏愛一些,五年前其子終于撐不住去了,只留下吳攸一女,其母年紀還輕,歸家改嫁了,慶康大長公主便憐惜吳攸,將其帶在身邊,感情自然與其他孫輩不同,甚至為她向元清帝求了一個縣主的身份。 慶康大長公主如今是所有皇室宗親中最風光的一個,英宗時她機敏站隊成功,得了英宗照拂不說,女兒也被破格被封為公主,便是嘉善公主,八年前同崔昭等人一同進入資善堂學習,如今是長安學院里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 因慶康大長公主幫過英宗,元清帝對她也多有尊重,而且慶康大長公主十分識趣,這些年幫著元清帝做了不少事,各種新鮮事物的出現,都有她活躍推廣的身影。 再加上嘉善公主和崔昭,尤其崔昭,是資善堂培育出來的最優秀的學生,又是長樂長公主的駙馬,未來前途不可限量,而他是慶康大長公主帶在身邊養大的,對他有恩,投桃報李,他也對慶康大長公主一家多有照顧。 即便慶康大長公主什么都不做,只要崔昭前途不斷,慶康大長公主一家就不會倒。 何況慶康大長公主這樣識時務,只要她不犯錯,元清帝在位期間公主府便絕不會倒,甚至更昌盛。 有這樣的背景,被慶康長公主帶在身邊的吳攸地位也水漲船高,加上她生得漂亮,自幼聰慧,性子又十分溫柔,極受追捧,李妍會幫她做事并不稀奇。 學校也是個小社會,以吳攸的身份,想巴結的人不在少數。 李妍聞言俏臉一沉:“我能來問你,自然知曉你到底有沒有投過,你既知道我是為誰而來,還不快些填了了事,難不成你要縣主親自來同你說?” 姜菡做出畏怯的表情:“不知縣主要為誰投票?” 李妍滿意了,眼底露出淡淡的不屑,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紙條遞過來:“你不必多問,只管照著這紙條上的名字寫就是?!?/br> 姜菡看到名字大概明白吳攸為何需要這投票卡了,趙是吳攸母親的姓,她想幫的顯然是自己外祖家。 姜菡目光閃了閃,她不喜歡吳攸,倒不是什么女人的嫉妒心,她還不至于心眼小到去嫉妒一個十三歲的小女孩,準確說是害怕,因為害怕所以不喜歡。 說起來有點丟人,畢竟她一個二十多歲的成年人卻害怕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但這卻是事實。 姜菡在現代法治社會長大,盡管所謂的白富美姐妹團之間也會勾心斗角,但也不過就是什么抱團孤立背后不著痕跡說壞話上眼藥之類的小手段,要么就是拼購物拼人脈拼爹甚至拼男友,然而這里卻不同,這些小姑娘從小就受尊卑教育長大,在她們眼中身份代表著一切,一個身份能壓制一切。 姜菡如果看不順眼家里哪個傭人,頂多就是辭退,她們卻有萬般手段設法懲戒,不著痕跡毀掉某個丫鬟小廝,對她們來說輕而易舉。 甚至姐妹閨蜜的名聲,必要的時候也是可以算計的。 姜菡原本以為曾經看過的那些宅斗小說不過是現代人胡謅,但親自經歷,才發現并不完全是虛構。 不說別人,單說她現在所在的姜家,雖然表面和樂融融,但實際暗潮涌動,不然原主母女也不會出事,她也不會穿越過來了。 雖說也有律法,但法不責眾,而且對她們來說,要做什么并不需要自己親自去動手,就算出了人命出了事,只要身份夠高,總有人會幫她們扛下。 這一點是姜菡學了三年也學不會的。 她之所以害怕吳攸,是因為她曾經撞見過她整治別的女孩,清純漂亮的小姑娘云淡風輕說著陰狠毒辣毀人一生的話,對比現代同樣年紀的初中生,讓她不寒而栗。 雖然她明白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社會規則,但不妨礙她不喜歡。 只是沒想到有一天輪到了自己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