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果不其然,張瑄根本不是死于風寒急癥,而是被貼身丫鬟反抗誤殺。 原來那晚張瑄氣不過被夏嬋推下池塘,在眾人面前丟了顏面,便將怒火發泄在了貼身丫鬟紅兒身上,結果紅兒受不住折磨失手誤殺了他。 張瑄的母親林氏將紅兒關了起來,直到錦衣衛上門搜查,才從后院柴房里找到了奄奄一息的紅兒。 林氏恨極了她,吊著她一口氣日夜折磨。 元佩上前探過紅兒的脈搏,又掀開她的眼皮看了看,搖搖頭:“不行了,叫她家人來見最后一面吧?!?/br> 須臾,紅兒的父母沖進來,兩個老實巴交的農戶,看到渾身是血的女兒當即撲上去大哭。 饒是現代見多了各式各樣案件和尸體的元佩,也忍不住眼眶微紅,深深嘆了口氣,因為實在太慘了,女孩身上幾乎沒有一處好的地方,最重要這叫紅兒的丫鬟才十五。 若放在現代,還是個初中生。 紅兒眼珠動了動,看了父母一眼,似乎撐著一口氣就是為了這一刻,然后眼神黯淡下去,徹底斷了氣。 來跟蹤新聞的記者被嚇到了,捂著嘴險些吐出來,硬生生忍了下來,拿起鉛筆記錄。 等看到枯井里不斷挖出來的殘骸時,還是忍不住跑到一旁去吐了。 “不是瑄哥兒做的!”被錦衣衛抓出來的林氏一臉固執,“瑄哥兒自小心善,連蟻蟲都不舍得踩踏,絕不會做出這等事!是有人害他,是老六,是瑾哥兒,是他要害瑄哥兒!” 大理寺少卿陳恕皺眉:“帶走?!?/br> 林氏一直到下獄提審都堅持認為不是張瑄做的,是有人陷害誣蔑他,并且一口咬定這個人就是張瑄的庶弟張瑾。 元清帝雖然也認為參與此事的不止張瑄一人,但并不認為是張瑾,命錦衣衛將往日與張瑄來往密切的人全都仔細查了一遍。 再通過一一核實那些尸體的身份,還真查出了兩人,皆是以往與張瑄稱兄道弟的友人,也都是勛貴之子。 張瑄一事情節太過惡虐,經過時報報道,發酵到全國,頓時引發了巨大的民憤。 張家與其余兩家被奪爵,張瑄已死,剩下兩人被判絞刑,其他參與幫張瑄三人殘害女子的,皆被判處死刑。 元清帝并沒有剝奪安國夫人的名號,也沒有收走張家府宅,但于張家而言,奪了爵便氣數已盡,何況張瑄之事鬧得人盡皆知,單輿論便足夠他們痛苦了。 元清帝并不信張家人絲毫不知情,安國夫人或許是張瑄出事才知曉,為了張家的臉面選擇遮掩此事,但未必其他人不知,知情不報也不算無辜。 他對張家的妻妾爭斗以及張瑄如何會變得如此殘暴也沒有興趣,不管張瑄有多少苦衷,殘害女子奪人性命是事實。 不過因著這件事,先前他跟皇叔提過的收拾這些京城紈绔一事正巧有了理由。 元清帝命錦衣衛悄悄收錄了京城所有紈绔的名字,然后在結案當日,下旨命這些人三日后去京郊大營報道,進行集訓。 紈绔們自然不愿,回家鬧了個雞飛狗跳,但張瑄一事鬧得太大,而且元清帝上朝時放了話,不愿去可以,那就讓錦衣衛一家一家開始徹查,凡是做過欺男霸女違背律法的,一一清算,絕不姑息。 于是原本還想求情的紛紛噤了聲,這些凡在高位的官員,誰家還沒有個紈绔,到了集訓那日,更是親自壓著兒子去報道。 此是一樁,還有第二樁,元清帝之所以放任將張瑄一事鬧大,除了此事實在惡虐,且為收拾紈绔做借口外,還有一個目的,為了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這件事從去年十一月正式開始,到如今已經有四個月,逐漸引發了不少問題。 普查最容易的是百姓,吩咐百姓帶著戶籍來登記發放身份牌就可,麻煩的是貴族官員家中的仆役,尤其一些見不得光的存在,還有不想為人所知的門客等。 元清帝一直忍著沒有提,如今終于可以借著張瑄一事將此事擺到明面上來了。 借著輿論的趨勢叫記者寫了一篇普查論,直接言明登記人口發放身份牌的種種益處,呼吁各府各家向官府匯報登記各家人口,若有下人病逝、意外、贖身等人員變動,需得及時向官府上報更改等等。 并且表明不論是乞丐還是囚犯,都需要普查登記,發放身份牌,如此一來可防止山匪混入城中,也可防止冒名頂替等等。 有張瑄案與輿論造勢,加上先前劉和一事清洗了朝堂,一些曾經親近劉和但并沒有參與謀逆的夾緊了尾巴,恨不能高呼萬歲表明心跡,元清帝旨意一出,紛紛附和。 于是人口普查終于有了大進展,戶部忙到腳不沾地,一戶一戶上門登記了起來。 元清帝同時對身份牌的作用做了延伸,日后凡出城、遷移、婚嫁、住店、買賣田產、當贖、通過四海物流郵寄書信快件等等,皆需出示身份牌,有些需戶籍與身份牌一起,有些只需身份牌便可。 有了這些限制,這些官員勛貴以及富戶們便不得不讓下人們登記上冊。 若如此還有人隱藏,元清帝也只能無奈,但有了身份牌限制,便是想用這些人來做些什么,也得先掂量掂量。 長安城天子腳下有戶部直接普查,到了各省各府,便只能依靠地方官員的能力了。 對此元清帝也鞭長莫及,只能等日后身份牌發揮效用,眾人慢慢形成登記變更的自覺。 開年之后一件事接著一件事,眾朝臣們和百姓們都有些緩不過來,直到三月中會試放榜,終于給長安城帶來了一絲喜氣。 與此同時到了肅王的生辰。 第129章 生辰 大魏會試在三月初, 若按照以往的規矩, 單考試便要考九日, 而如今換了新的科考方式,只三日便足夠了。 且考生不再需要接連三日待在狹小的考間里,也無需過夜啃干糧, 只需按照發放的考試時間表做完卷子即可。 而如此一來,批閱考卷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原本會試放榜至少得需半月, 常常是三月考試, 四月才放榜。 而這一回,月初考完, 月中便放了榜。 榜單貼出來的同時,報子們開始敲鑼打鼓挨家挨戶報信。 因著開年后鬧出了一樁樁大戲, 難得有了喜事,元清帝便特意發話讓熱鬧一些, 于是今年報子的隊伍龐大,還特意叫人定制了錦旗,寫上所有貢生的名號, 表明是哪年哪月考中, 吹吹打打親自送到貢生手中。 “中了,中了!”黃貴氣喘吁吁跑進四方館,臉上欣喜若狂,“修哥兒,考中了!” 黃修心里松了口氣, 面上卻還是穩重模樣,端了水遞給黃貴:“辛苦兄長,快歇一歇?!?/br> “我們少爺呢?”一旁一個丫鬟急急問道,“我們少爺中了嗎?” 被稱少爺的是個二十出頭的青年,正看似悠哉品著茶,聞言一口茶噎住,連忙道:“別說!先別說先別說,先讓我緩一緩……” 黃修笑道:“唐兄,早聽晚聽都得聽了,躲是躲不過去的?!?/br> 唐延是黃修在府學認識的好友,家中幾代皆是讀書人,又是三代單傳,全家人的期盼都在他身上,雖是如此,他為人卻十分灑脫風趣,也不像其他人瞧不起他,一來而去兩人便成了友人。 “別別別……”唐延撫拍著胸口,“再讓我緩一會兒,你說的那個什么詞來著,心理準備,對心理準備,讓我再做做心理準備?!?/br> 黃修哈哈笑起來。 唐延雖然不笨,但卻不是很喜歡念那些經史,更喜歡學醫,可惜醫只屬于中九流,在上九流眼中上不了臺面,唐家是絕不會允許他放下大好前程去做大夫的。 他三年前已經考過一回,這一回若再不中,又得繼續回去苦讀。 “好了,說吧?!碧蒲右豢跉飧傻舯械牟?,深吸口氣。 黃貴這會已經喘勻了氣,笑道:“恭喜唐兄榜上有名?!?/br> 唐延先是一驚,然后瞬間跳了起來,對著天大喊了一聲。 方才問話的小丫鬟也驚喜輕呼。 “走走走!”唐延喜上眉梢,立刻過來攬住黃修的肩膀,“去平康坊,今個兒咱們也感受感受什么叫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一拍胸脯,“我請客!” 黃修失笑:“報子還沒有來?!?/br> 唐延擺擺手:“無妨,我們先去前頭等著!” 說罷便拉著黃修走了。 會試放榜鬧得熱鬧非常,整個長安城頓時被喜氣縈繞,記者們紛紛圍著入榜的考生做采訪,尤其甲榜頭三名,會得到很大篇幅的專訪,這一回的榜單是按分數排的,每人名字后的分數都寫得清清楚楚。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憂,也有許多舉子鎩羽而歸,只能回家準備三年后再來。 考中的則開始狂歡,順便準備十日后的殿試。 不過對元清帝來說,在這之前,最重要的是皇叔的生辰。 肅王生辰在三月十九,往年元清帝也會惦記著他的生辰,派人送賀禮給他,只是那時只當他是皇叔是兄長,這一回不同,便想要好好給皇叔過一回。 元清帝思來想去,又找皇后得了些建議,終于想出了個主意。 三月十九這日一大早,他便帶著皇后幾人去了城外的溫泉行宮,美其名曰泡溫泉,實際悄悄為皇叔準備驚喜。 “陛下要不要親自試試?”皇后正指揮著宮女做蛋糕,見他進來笑著道。 元清帝瞧著快成形的蛋糕,猶豫了下:“那朕試試?!?/br> 皇后微愕:“陛下真的要試?” 【不是吧,我開玩笑而已?!?/br> 元清帝卷起袖子上前:“真的?!?/br> 上回他的生辰蛋糕就是皇叔親自做的,雖然他沒有說,但后來吃蛋糕時他聽到心聲了,為何他不能給皇叔做一個。 皇后笑了:“那陛下就試試?!?/br> 【寶寶這是真的真愛了?!?/br> 然而做蛋糕并沒有元清帝想的那么簡單,以為抹上奶油寫上字就夠了,他費了半天勁兒奶油就是抹不平,好不容易抹平了,也弄不出裝飾來,第三次失敗后,只能無奈放棄了。 “算了,朕做長壽面就好?!?/br> 為了挽回顏面,元清帝改成了長壽面,這回倒是簡單了,有人負責生火,他只需按著步驟來就行。 很快一碗面做好,他自己先嘗了嘗,頓時滿意了。 從上午開始忙活,到了傍晚,終于一切準備就緒,梁平安氣喘吁吁來回報:“陛下,肅王已經出府,估摸著再有兩刻就到?!?/br> 元清帝放下折子:“行了,你們都下去吧,夏恭和梁平安留下就行?!?/br> “那臣妾就告退了?!被屎笮Σ[瞇行禮,忙活了一天,總算能去泡泡溫泉了,無污染的天然溫泉,可一定要泡個夠! 皇后離去,元清帝也起身去了花園,正直春日,園中桃杏盛開,樹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花燈,云蒸霞蔚恍若仙境。 園中有一冬亭,亭中煤爐燃燒,上頭架著鍋,熱水沸騰,旁邊放著食盒,里頭是準備好做長壽面的食材。 桌上擺著蛋糕和糕點瓜果,元清帝仔細看過一圈,確定沒有什么疏漏,吩咐梁平安:“你去門口候著,皇叔來了直接帶他過來?!?/br> “是?!绷浩桨差I命去了。 元清帝瞧著他恭恭敬敬的模樣,搖了搖頭,他教訓了夏嬋之后,皇后元佩幾個還好,梁平安和宋杰確實被嚇到了,兩人再面對他恭敬了不少,再也不像之前會隨口亂開玩笑了。 元清帝雖有些遺憾,但無規矩不成方圓,未免穿越者們惹出更大的禍事,該有的約束還是得有。 皇后事后與他仔細談過,其實這件事他們彼此都有錯,穿越者之所以行事越來越松懈,說到底還是他縱容的,若非他給了他們“免死金牌”的錯覺,他們也不會膨脹至此。 元清帝接受皇后的建議,便對梁平安和宋杰的忐忑選擇了無視,心懷謹慎總比肆無忌憚的好。 至于夏嬋,還在養傷沒有見到,也不知她是知錯了還是心里有了怨,不過不論是哪樣他都并不在意。 若非夏嬋的任務苛刻,好感度必須得達到九十五,他早就送她回去了,他如今便是想著皇叔,好感度也堪堪才過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