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難道肅王與貴妃一般?可眼前之人分明是肅王沒錯,莫非他得到的金手指是夏嬋和宋杰萬分羨慕念念不忘的修仙系統? 元清帝一時心情微妙。 “皇叔快坐?!彼幸馓^刺殺的話題,直接引著肅王去一旁宮人架起的餐桌前落座,“皇叔一路舟車勞累,朕已經叫梁忠吩咐御膳房備上早膳,用完皇叔回府好好歇息兩日,皇叔此次立了大功,辛苦了?!?/br> 肅王皺了下眉,在他旁邊的位子上坐了下來,似乎并不打算結束剛才的話題:“臣聽聞高晏因審訊刺客受了重傷?” 元清帝登時頭疼,他就知道,他原本想著能在肅王回來之前解決高艷,哪知肅王竟會提前回京,還正好撞上了高艷的事。 不得不說,他對肅王還是有些防備的,他是信任他,卻也防備他,這并不沖突。 他原本打算通過肅王的心聲確認他的真實想法,如果他跟太傅一樣并無二心,且也得到了金手指,便將真相告知于他,若他有二心,自然什么都不說,并且會想辦法收回兵權。 但到目前為止,他只聽到兩個字,根本無從下判斷。 猶豫間,肅王又問:“又聽聞刺客與匈奴有關,是真是假?” 元清帝慶幸自己面無表情大法有成,不必擔心會被看出什么:“那刺客狡猾已經自殺,高晏確實受了重傷,朕留他在偏殿養傷,至于是否與匈奴有關,還在查?!?/br> 說完嘴角就僵了下,因為耳中聽到斬釘截鐵的兩個字:【說謊?!?/br> 肅王面色不變,端起茶碗持著蓋子劃走茶沫:“若查出此事真乃匈奴所為,臣與漠北二十萬鐵騎隨時聽候陛下差遣?!?/br> 元清帝表情有點僵:“朕想應該并非匈奴所為,朕聽太傅所言,匈奴有和親之意,朕已與太傅商議決定,若匈奴真提出和親,便叫他們送一位公主來京?!?/br> 說完耳中又聽到了熟悉的聲音,這一回是三個字:【和親,呵?!空Z氣詭異,意味不明,莫名叫他心頭一抖。 “陛下打算納匈奴公主為妃?” 又來了又來了,這種莫名其妙發怵的感覺,元清帝大腦飛速轉動,皇叔好像生氣了?為什么?因為他說要跟匈奴和親?莫非……難道…… 其實皇叔喜歡匈奴公主! 他在邊關跟匈奴某位公主一見鐘情相識相戀,卻礙于兩國戰事相戀不能相守,只能分離,沒想到匈奴卻同意和親,而作為皇帝的他并不打算犧牲宗室皇女,反而打算迎娶匈奴公主,所以皇叔生氣了? 元清帝眼睛一亮,想起皇后給長樂講的那些故事,越想越有可能,否則皇叔為何會至今未曾娶妻,他雖然在邊關一守八年,但期間不是沒有回來過,除非戰事緊要,每年中秋除夕和他的生辰都會回京,并非沒有娶妻的時間。 如此一來就能說得通了,定然是為了那匈奴公主! 元清帝自覺發現了真相,什么怵意一掃而光,這樁婚事他十二萬分的同意,皇叔得到了幸福,他也不用再對他有所防備,而且說不定也減少了一個穿越者的到來,皆大歡喜。 當即道:“不,朕已有妻妾,豈不是委屈了那位公主,正好皇叔未娶,不如便讓那位公主嫁于皇叔做王妃如何?” 肅王手里的茶蓋咣當一聲就砸在了茶碗上,抬眸掃過來:“陛下所言當真?” 元清帝就是再傻也看出來這并不是樂意了,更別提心里那咬牙切齒的三個字:【魏寶保!】 一時在心中譴責自己頭腦發昏想出這種餿主意,一時又擔心萬一皇叔誤會他是借機故意試探,起了反效果怎么辦,咳,雖然他確實是有一點這個意思。 “朕只是關心皇叔,皇叔為守衛大魏如此辛苦,身邊卻沒有一個知冷知熱的人,如今戰事了結,是該成家了,皇叔若不喜歡那匈奴公主也無妨,正好皇后在為安王和宗親選秀,也算皇叔一份,皇叔若有看中的,不用顧忌,只管來與朕說,朕親自賜婚?!?/br> 肅王眼中掠過奇異的情緒,修長的手指撥弄著茶碗邊的茶梗:“臣已有心儀之人,不勞煩陛下?!?/br> 元清帝好奇:“那正好,朕為你們賜婚,不知是哪家姑娘?” 肅王掀了掀眼皮,黑沉的眸子直直看過來,莫名叫元清帝感覺到一股陰郁壓抑的意味,正要仔細去瞧,肅王卻闔下了眼簾,淡淡道:“不過是臣一廂情愿而已,臣暫時并無……” 肅王說了什么元清帝已經聽不到了,他此刻整個人僵硬如巖石,表情山崩石裂。 【哪家姑娘?姓魏名寶保,小字元元?!?/br> ?。。?! 幻聽?錯覺?同名? 太祖在上,他都聽到了什么??! 皇、皇、皇、皇、皇叔,對他,他、他、他…… ?。。。。。。。?! 還有小字元元是什么鬼?。?!他什么時候有了小字他怎么不知道??! 救命,這一定不是真的??! 作者有話要說: 元清帝: #天啦嚕我的叔叔喜歡我# #不,一定是幻覺# #一定要幫助他將他掰過來,為他找到真正的幸福# 第21章 真假┃萬萬沒想到。 大家好,我叫魏寶保,作為一個皇帝,我愛崗敬業,為國為民,任勞任怨,即使穿越者的出現,也無法阻擋我朝千古明君邁進的腳步。 萬萬沒想到,我敬重的皇叔給了我當頭一棒。 逆倫,丑聞,驚駭世俗…… 元清帝仿佛已經看到御史們鋪天蓋地而來的奏折朝他壓來。 自古而來,皇帝嘗鮮也好,喜好也罷,與寵臣來一段佳話或是蓄養男寵多不勝數,漢朝劉家幾乎歷代都有此事,且鬧得舉國皆知,大魏之上的周朝亦留下不少記載。 但大魏不是昔日被異族統領的大燕,禮教興盛,逆倫之事卻是受人唾棄,萬萬接受不得的。 昔年神宗再胡鬧也不會鬧到魏家自己人身上,一個奪臣妻的名頭到現在人們提起都在心中不齒。 當然做下逆倫之事的皇家也不是沒有,南北朝北齊高家便是,子jian父妻,弟污兄妻,甚至共妻jianyin,但結果如何,短短不過二十八載,便被攻滅,國破后,太后胡氏拉著兒媳穆皇后踏進了青樓楚館。 大燕時昔日潰敗的五胡殘部打著曾經已消亡的匈奴的名義卷土重來,滅掉隋朝建立了大燕,但缺少禮教約束,做下各種禮樂崩壞之事,短短百年便被周取代。 周朝雖遵從漢制,然而周哀帝昏聵,搶奪兒妻,導致父子反目,朝綱混亂,最終被魏取代。 前人的教訓立在那里,元清帝震驚過后,便出了一身冷汗。 不不不,大魏絕對不能斷送在他手中,眼瞧著他剛剛朝一代明君邁出了第一步,絕不能半途而廢,否則他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 不行,必須幫皇叔掐掉這種危險的思想! 元清帝并沒有意識到他第一反應不是厭惡反感,而是下意識設想成真,計算后果。 他迅速調整情緒,在肅王抬眸之前將自己臉上的震驚壓下去,努力繃住不讓自己被看出不對。 他不知道,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什么都沒有聽到,都是幻聽,都是幻覺,都是—— 靠靠靠,皇叔到底為什么會喜歡他?!他們是叔侄啊,他到底在想什么???!打仗打昏頭了嗎???! 大約被梁平安幾人影響,不自覺就用上了他們的口頭禪。 難道因為幼時他救了他一命? 說起來皇叔小時候是挺可憐的,生母不受寵又去的早,他本身也不得祖父喜愛,祖父兒孫眾多,林林總總有五十多個,他早就被遺忘在了后宮邊緣。 父皇上位后忙著收拾祖父留下的爛攤子,之后又忙著跟母親吵架和好再吵架再和好,根本無暇過多關照皇叔,若非他四歲時一時興起探尋后宮,闖進了皇叔居住的偏殿,遇到了被宮人怠慢重病的皇叔,見他可憐,幫他叫了太醫,很有可能皇叔會夭亡在那次風寒中。 可救命之恩也不一定非要以身相許??!再說那個時候他才四歲,皇叔也不過十歲。 難道因為之后他帶著他一道玩耍,天長日久將感激錯當成了感情? 是了,肯定是,他救了皇叔,又帶著他一起玩,一起進學,宮中只有他們兩人可以為伴,尤其父皇離開后,那幾年,偌大的皇宮里除了太后和宮人,就只有他們兩個,他不也曾將皇叔視為皇兄過。 皇叔十六歲離宮便直接去了邊關,那時他不過才十歲,哪里便有什么情意,縱然他這些年一直都有回京又如何,不過匆匆來匆匆去,所以說,肯定是皇叔錯將親人之間的牽掛當成了對他,咳,想想也是,皇叔一直駐守漠北,哪里有機會體會真正的情意,誤解也無不可。 元清帝自覺找到了答案,默默在心里將拯救皇叔計劃填上了日程表。 如果是別人,他肯定不由分說叫龍驤衛來將人拉走,此生都不會出現在他面前,但肅王不是別人,是和他一道長大的皇叔,是為大魏鞠躬盡瘁的大將軍,對高晏他都能費心竭力,遑論皇叔。 拯救皇叔計劃第一步:為皇叔保媒拉纖,盡快為他找一個王妃,哪怕側妃侍妾都好。 怪不得都說先成家后立業,成家有了妻兒,皇叔就不會有這種不切實際的亂想了。 元清帝目光堅定,直接拍板:“皇叔既然不愿說是誰,朕便不問,就算暫時不娶妻,側妃姬妾總該納一兩個,安義郡王同皇叔一般大,光嫡子便有四個?!?/br> 說起這個他便羨慕嫉妒,安義郡王和他一樣大的時候便已有兩兒一女,而他一個子嗣都沒有,別說子嗣,連喜訊都沒有聽過,雖然現在真相大白,知道不是他不行,是皇后不愿,不過以往每每想起這一樁,他都會將皇叔拎出來做對比安慰自己,皇叔可是連妻子都沒有。 當然,現在后悔不已,早知道他哪怕強行也要先給皇叔賜一門親事才對。 肅王放下茶碗,沉沉黑眸定定看了他一眼:“便隨陛下所愿?!?/br> 【罷,不是早就料到會如此,何必難受,以元元的性子,只要叔侄名分在一天,不論真假,也不會接受我,何必說出來給他徒添煩惱?!?/br> 難得長的一句,語氣嘆息,透著深深的無奈與悵然。 元清帝不知為何心頭一澀,跟著在心中嘆了口氣,有為皇叔的情意感到抱歉,也有種松了口氣的感覺,皇叔能這么想便好。 不過什么叫不論真假?難道…… 看了眼皇叔與其他宗親毫不相像的面容,他心中一稟,但很快將這個念頭壓了下去,不,皇叔就是皇叔,也,只是皇叔。 因著發現了叫他山崩石裂的大秘密,這一頓早膳元清帝吃的頗有些食不下咽。 用完膳,肅王提出想去看看高晏。 元清帝立刻道:“他傷勢較重,還在昏迷,太醫說需要靜養,皇叔見他可是有急事?” 他總覺得皇叔好像知道了什么,想起高艷說過她對皇叔也使用了光環,卻也同樣失效,可能那個時候皇叔就覺察到了不對,否則也不會專門寫信提醒他。 所以皇叔究竟得到了什么金手指? 肅王眉尾上揚了一下,卻也沒有堅持:“那便算了?!?/br> 元清帝心里松了口氣。 肅王又道:“原本為陛下準備了禮物,不過聽聞陛下遇刺,臣帶了親衛率先回京,那些東西還在路上,恐怕要三日后才能呈上?!?/br> 元清帝眼睛亮了亮,在臣子面前他必須保持威嚴,但在太后和肅王面前,他總是會不設防露出真實的情緒,畢竟他們是他唯二親近且能夠近乎平等相處的親人,雖然他也親近太傅和高晏,但前者有血緣親情維系,后者君臣之別刻入骨髓,注定無法同等相待。 “皇叔又找到了什么新奇玩意兒?” 他困在皇宮里不能出去,小時候皇叔便會想辦法溜出宮給他帶回民間有趣的東西來,等去了邊關,更是每年搜羅各種稀罕物件給他,他每年生辰最期待的就是皇叔呈上來的賀禮。 肅王從懷中取出一個巴掌大的東西,目光奇異:“此物乃臣從一個奇人身上所得,陛下且猜猜作何用?” 元清帝聽到奇人兩個字眼角就跳了下,別是皇叔也遇上穿越者了吧。 手心一沉,落在上面的東西十分冰涼,同時皇叔手掌擦過他的指尖,溫熱的感覺叫他頓時一個激靈,下意識迅速朝后抽手,對上皇叔疑惑的目光,暗道一聲糟,反應過大了,連忙拿起手心的東西:“這是什么,好生奇特?” 手心里的東西確實十分奇特,通體銀白,質地細膩堪比玉石,泛著漂亮的光澤,中間是一個圓盤,鑲嵌著透明的琉璃,隔離了琉璃里的東西。 那里面是一連串的小格子,圍成了一圈,仔細一看,這些格子排布的十分有規律,而中心處有三個長短不一的細針,其中一個沿著格子不停的轉動,仔細聽去,還有細微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