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節
韶信忙應下,往嘴里塞上一個灌湯大包子,手里拿上一塊細綿糕,風風火火地又走出去。 “能有一百六十多對,情況倒比想象中的要好?!鄙蚋枳ブ曜映烈?,“現今我們初來乍到,本地及附近女年家中愿意將女娘嫁與我清凌衛將士的終究還是少了一些,大多數人都在觀望?!?/br> “清凌衛這場成親禮最好能大辦,其余女娘家中見到這盛況,必能知曉我等重視麾下將士婚事,若有女娘嫁進來,絕不會虧待?!?/br> 荀飛光道:“亦可先讓百里宜派人將消息傳遠些,清凌衛三千多將士,不必拘泥就在這附近找女娘?!?/br> 沈歌眼睛一亮,“做廣告倒是好主意,最好我們還送些東西,比如雞蛋、米面等物,以吸引更多人過來瞧?!?/br> 沒吃過豬rou總見過豬跑,沈歌對于做廣告諸事比較熟悉,于是早點也顧不上用,早早吃幾口,放下碗筷找百里宜去了。 荀飛光剛想站起來,沈歌順手按在他的肩膀上,微微用了些力,保證道:“荀哥,不必你出馬,我去找百里大哥他們說說便成,有何消息我晚間告訴你,你先處理公務?!?/br> 為遂他心愿,荀飛光只好又坐下去,全權交于他折騰。他向來對沈歌放心,不必去親自盯著。 第97章 震驚 清凌衛中舉辦的這場集體婚禮幾乎將整個大燕大目光吸引到這塊尚顯荒蕪貧瘠的地方, 絕大部分人都未想過親還能這般成。 更令外面人震驚的乃是長州縣縣令, 名動京都的沈公子年后突然掛印辭官, 開辦了一類前所未聞的書院。 一時間,天南地北的信件飛來飛去, 幾乎所有影響力的讀書人都在討論這消息。 “荒唐!士農工商,你們瞧瞧那新開的學院, 軍商農工,也不知哪來的異端!” “我瞧那沈歌也是正經科考出來的, 不知為何會有這種古怪的想法?多半被那些洋夷給帶的罷?先前不是有洋夷來覲見, 說甚他們國家的那什么,什么科學技術?”說話的人越說越怒, “簡直鬼迷心竅!這般不成體統的事, 居然沒人說一句半句么?” “他相公乃荀國公荀飛光,誰敢說他?!?/br> “要我說, 這究竟是誰的主意還說不準, 我聽聞荀國公在南邊已擁上萬兵馬——”緩慢低啞的聲音說道此處忽地停了下來,此事敏感, 已不是他們這些人能討論。 “楚狂, 阮狂前車之鑒在此,現今不過又多了名沈狂而已,諸位又何必在意?”有聲音慢條斯理地說道:“再不濟還有陛下定奪,我等只需為陛下守好這大燕江山。我瞧蕭大人你家那六兒子不錯,可要出來領份差事?” 這話暗示意味濃厚,最后的聲音收在觥籌交錯之中。 宮內, 皇帝在寢宮召見兩個已成年的兒子,直接開門見山,“沈歌這般折騰,你二人怎么看?” 沈歌這事驚世駭俗,大皇子與二皇子在進宮之前皆已與幕僚商量過,聽聞父皇問,兩人對視一眼,大皇子先開口,“兒臣以為這事并不難理解,沈歌不過是個書生,有些輕狂之氣亦正常,算不得什么大事,我們不如就隔岸觀火?!?/br> 二皇子在一旁補充,“父皇,我聽聞他們光是束脩便收二十兩一年,我瞧絕不會有多少人過去那處,窮人去不起,富人不屑上,我們不必過早擔憂,興許沒幾日,沈歌自個都得將那學院關門?!?/br> 二皇子當然不會知曉一年二十兩算多還是算少,不過幕僚這般說,他便將這套說辭搬過來。 皇帝抬起威嚴的眼眸看他一眼,“你可知曉荀飛光麾下現今有多少人?” 二皇子一愣,不知為何他父皇為何會突然提起這個,他不是很確定地說道:“四千?” 皇帝哼笑,“四千,真實人數快要翻十倍!” “四萬?!”兩位皇子面帶遲疑,“他何時招來這么多人?他是想造反么?” “仆從,伙計,護衛,收養的孩童,加起來你二人算算?!被实勖嫒萆吓庖婚W而過,“說不得四萬還是往少里算!” “伙計與收來的孩童亦算么?”二皇子還有些回不過神來,“父皇,荀國公一心為公,我們是不是……” 二皇子年少時受荀飛光指點過幾年拳腳,算是他的半個弟子,聽聞這么一大頂帽子要落到荀飛光頭上,他忍不住開口為荀飛光說幾句話。荀飛光倒霉不打緊,若是牽扯到他身上可就不妙。 大皇子卻完全不贊同他這番話,“皇弟你是未瞧見荀飛光那些仆從的架勢,莫說仆從,縱使侍女、丫鬟之流也身懷武藝,我等絕不可輕視這些人?!?/br> 皇弟的眼眸盯著二皇子,“你一直覺得荀飛光仍是那個可敬可信之人?” 二皇子眼睛一與他父皇的對上,嘴里原先的話全說不出來,他囁喏道:“兒臣許久未與荀飛光聯系,印象一直停留在之前。兒臣這就回去打聽打聽荀飛光在南關府做的事情?!?/br> 聽他這么說皇帝的臉色緩和一些。 大皇子在一旁道:“父皇,眼下看來,荀飛光與沈歌已有不臣之心,我們派人去將兩人拿來?” “誰去拿?” 大皇子立即跪下行禮,“兒臣愿領這份差事!” “蠢貨!”皇帝毫不客氣地怒斥,“你拿什么去拿?荀飛光在軍中待了十幾年,根深蒂固,你拿什么去抓他?先不提是否會走漏消息,就憑他那打仗的本事,你真能拿住他?若拿不住,他架船一出海,你可有把握將他綁來?” 這自然是不能的,莫說幫荀飛光,縱使在沿海鬧的那些洋夷與倭寇,大燕與他們對峙那么久,都綁不來幾個。若荀飛光真反了,學洋夷與倭寇在海外島上一盤踞,后患不下于放虎歸山。 大皇子被訓一通,如同鵪鶉一般縮在一角大氣不敢出,二皇子見狀亦不敢出聲,大殿內一時靜默。 良久,二皇子小心開口,“父皇,我們就這般算了么?當未看到未聽到?” 皇帝一揮手,“ 蜂蠆入懷,豈能姑息?” 兩位皇子終究沒能問出什么,只能小心退下,回去找幕僚商量。 沈歌在開春時招收第一批學生,這些人全來自清凌衛以及百里宜手下的伙計,其中還有荀家收養的孤兒。 人不多,不過兩百零三人。 這些人當中,有一百五十人入了軍學院,三十人入商學院,十八人入工學院,五人入農學院。 在一般人心中,種田誰都會,壓根用不著特地浪費銀錢學,白花花一年二十兩銀錢,可不能就這般浪費。 沈歌原本想將農學院取名為“生物農學院”,明面雖說是學農,但與一般的農業仍有比較大的區別。奈何這年頭壓根無“生物”這個概念,沈歌估計短時期農學院也不會有太大進展,便按下不提。 學生選的科目沈歌并未做調整,他們愿選什么便是什么。 胡青言推薦的那幾名老先生一聽沈歌想要開設的學院,紛紛寫信過來,或委婉或直白地拒絕,故沈歌在開學前并未招到新的先生。 不僅未有新的先生,開學剛不過七日,京都來的信鴿已飛到,秦實的族人一連寫了十六封信過來,勸他莫參和到這渾水當中。 秦實原本乃是打賭打輸了方留下,見此情況,沈歌不敢勉強他,特找胡奈青說一聲,讓他將先前那個賭約廢除。 胡奈青倒未多言,告訴秦實那個賭約不作數便回去處理學院內的雜事去了。 秦實心中內疚得不行,不過他一紈绔小侯爺,妻兒都有,不敢與京都那邊對抗,只好硬塞沈歌一萬兩,作為“贖身錢”,提前回去。 不到十日,殷醉墨的家書也已飛到,書信中嚴令禁止他遠離沈歌他們一些。殷醉墨無奈,只能找沈歌辭行。 沈歌未為難他,正好秦實還未動身,沈歌干脆送他與秦實一道歸京。 至此,學院內四個子學院兩百零三名學生,唯有荀飛光,沈歌,胡奈青,蠻子,百里宜,韶信等幾名先生,偶爾有將士會被抓壯丁抓來上課,配置著實有些寒磣。 胡奈青作為總院長,邊管雜事邊代管工學院,反正亦不過十八名學生,不算麻煩。 荀飛光與韶信管軍學院,說是他們兩人管,其實兩人也就上個課,荀飛光偶爾上一節,韶信五日上三節,有時韶信會隨手抓有經驗的百夫長過來講經驗,多余時間仍由學生中選出的小隊長帶領cao練,完成上頭老師布下的課業。 整個清凌衛中,知曉軍事的人不勝枚舉,他們軍學院人雖最多,實則卻是最好管的那個。 沈歌看好的那幾位年輕小將都入了學,比如范垂大他們幾個。他們原本就有帶兵經驗,幫著韶信等先生管起人來再順手不過。 軍學院并不只講實戰,忠義等理念也未少講,不過這個“忠”乃是對荀飛光的忠,而不是對皇帝的忠,這個義也并非是傳統的義,此義乃是對同袍的義。 實踐要有,理論亦不能少,沈歌想打造出一支高素質的忠心清凌衛出來。 商學院由百里宜與蠻子管,此乃他們的老本行,兩人管得十分順手,才開學十來天,他們已帶學生出去做生意兩三次,學生們紛紛表示大有收獲。 至于農學院,乃是沈歌硬著頭皮跟上,作物的肥料研究,生長環境研究,抗病研究等都是空白,正好春天已到,沈歌便帶著五名學生下田耕作,在相同的田地條件下種了好幾塊田,打算用不同的法子種植田里的作物,做個對照組,完成大型試驗。 飛光學院雖還有些簡陋,卻實打實地開了起來,每日一大早,所有學生出來跑cao的精氣神讓見著他們的百姓都嘖嘖稱奇。 不過那些大人物們心中怎么想,小老百姓看熱鬧看得極為愉快。 “我倒沒想到學院還能這么開,沈大人果然是狀元郎,高才!” “還你想到?王咬狗你這個馬后炮,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個,你何德何能與沈大人比?”有人笑罵,“不過你若是這么想,何不把你家三郎送去一試?二十兩你又不是拿不出來,你家三郎自小聰明,說不得真會學到什么?!?/br> “我說也是,你家三郎考了兩次秀才也未考上,讀書恐怕不會有多少前途了,何不去飛光學院一試,日后無論從軍還是從商,一年一兩百兩總能掙到罷?我可聽聞清凌衛中個個都能掙這個數!”說話人還伸出十個指頭比了比。 “就是就是,你每年給你家三郎花的錢可不止二十兩,都打了水漂,何不就去飛光學院一試?要實在不行,學個一年半載的再退學去找正經的先生嘛,反正也不耽誤什么?!?/br> 其余人看熱鬧不嫌事大地你一嘴我一舌勸起來。 王咬狗被攛掇得真有些心動,他咬牙道:“成,不入虎xue焉得虎子,我這就回去好好想一想?!?/br> 眾人湊一起聊天,心動的不止王咬狗,旁邊好幾個漢子都面有異色,二十兩銀子,咬咬牙勒緊褲帶,也不是真湊不出來。 第98章 小說 飛光學院的學費雖貴, 但與大書院比起來, 這份束脩并不算高。 漸漸有許多人回過神, 都想進飛光學院,畢竟一進這學院, 那便與端上金飯碗差不離。 沈歌本就抱著寧缺毋濫的想法,源源不斷的人過來投帖, 他并未收下,而是專門與胡奈青他們商量一番, 出了張卷子。 清凌衛許多將士并不識字, 進入飛光學院后得從識字開始。沈歌等一眾先生認同他們的天分后并不介意,耐耐心心地從基礎開始教起。 飛光學院白丁亦收卻并不意味著學院不看資質, 已入學的學生沈歌他們初步篩選過, 因是清凌衛自己人,要求并不算嚴格, 只需一般程度地聰明, 能勤奮學習的學子便收,對外頭招學子卻并不適用于這般寬松的條件。 能出二十兩束脩過來飛光學院的學子并不算窮苦, 他們以前上過學, 多多少少有些基礎。 沈歌并不單單考做文章,也考算數,考實際動手能力等問題,學生想報考哪個子學院,考卷上與子學院相關的問題就會略多一些,最后算綜合分數, 只要能過及格線就收,相對公平。 沈歌辭官之后并不顯空閑,清凌衛中的事與飛光學院中的事情交雜在一起,沈歌每日都過得很充實。 這日,清凌衛的匠人來找沈歌,說匕首已做好。 沈歌忙讓對方呈上來,這批匕首就是先前加了金精的那批。金精珍稀,沈歌讓他們先別大規模制作,而是把樣品先弄出來。 為保證匕首的品質,沈歌并未節省原料,整把匕首都由加了金精的精鐵打造而成,絕不會出現匕首脫柄的情況。這批匕首也不打算格外安柄,只是在手柄處添加了一些螺旋狀的紋路,弄好之后又用粗麻繩緊緊纏繞一圈,以防劃手。 匠人將匕首呈進來,整把匕首烏黑,絲毫不帶光,光照在上邊仿佛被吸收了一般,實際作戰時,絕不會出現令對方看到刀光而提早察覺的情況。 匕首不太長,也就三寸左右,兩邊都開了刃,看起來倒像一把小短劍。 這把匕首尤其令人膽寒的是,它其中有一邊帶著鋸齒,可以想象,若是刺入人體,絕對會帶上不規則的傷口。除此之外,匕首身上還開了血槽,一旦刺中,便會引發血噴,造成對方大失血。 在這個冷兵器簡陋到只能弄破點皮,連rou都不怎么穿得進的年代,這樣一把匕首不亞于神兵利器。 沈歌拎起匕首掂掂重量,問:“首批匕首只做出這一把?” 匠人恭敬回答:“回二爺,還有兩把,不過這把最好?!?/br> 這年頭都靠手工,有誤差亦正常,但以清凌衛這幫匠人的水準,縱使有誤差應該也差不到哪里去。 “你讓人將所有加了金精的匕首拿過來,半成品若是方便的話,一起拿過來?!鄙蚋璺愿劳杲橙酥笥肿尪∥?,“你去請荀哥,韶大哥,百里大哥,胡大哥他們一起過來?!?/br> 兩人領命而去,一會眾人都到齊了。 沈歌拿匕首給眾人傳閱,“剛造出樣品來,大伙都是行家,一起瞧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