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節
書迷正在閱讀:文科學渣的古代種田生活、所有人都在攻略朕、[綜]技高一籌、師父,晚上好、紅唇撩人[娛樂圈]、靈素入凡記、攻略那個神級寫手、閣老繼妹不好當、限制級軍婚(作者:堇顏)、嬌寵記(作者:上官慕容)
235.外家 陪著皇帝下了一輪費腦筋的棋, 章元敬就直接出宮回家了, 這一日回家的時辰竟然還比平時早一些, 最近他忙的暈頭轉向的,這樣早回來倒是十分難得了。 門房顯然也有幾分意外, 卻連忙恭恭敬敬的把人迎了進去, 一邊稟報道:“老爺, 夫人這會兒正在大堂見紀家的幾位太太?!?/br> 章元敬腳步微微一頓, 驚訝的問了一句:“紀家?” 門房點了點頭, 又說道:“紀家老夫人親自帶著幾位太太過來的,已經來了好一會兒了?!?/br> 章元敬心中覺得奇怪, 畢竟紀家雖然說起來是孔令芳母親的娘家,但誰都知道孔令芳的親母是庶出, 并不是這位老夫人的親女,所以關系算不得親密。 在五皇子還在章家的時候, 紀家倒是多少上門了幾次, 維持著一種不近不遠的關系, 但隨著章元敬帶著五皇子前往連海, 紀家與章家便是只有禮尚往來了。 在五皇子回宮之后,紀家與章家的關系就更加生疏了,別說是紀家老夫人了, 下頭幾位夫人也少有往來的,這大概與孔令芳不著痕跡的梳理也有關系。 紀家雖然是世家, 但也早已經敗落, 即使是沒有敗落, 章元敬也沒有絲毫討好的意思在,自然不會勉強妻子與她們打交道。 不過這會兒紀家老夫人親自上門,他心中倒是覺得奇怪起來,只是來的都是女眷,章元敬也就沒有親自過去,只是吩咐了余全在前頭看著,若是紀家的人走了,便來告知他。 這一等就是大半個時辰,等孔令芳帶著幾分倦意回到后院的時候,都已經是晚點到時間了,幾個孩子都從學堂回來了。 章家的習慣是大家都是一大桌吃飯,也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飯桌上章元敬自然是要問一問幾個孩子白天的情況,看起來倒是其樂融融。 飯后,陪著兩位老人說笑了一會兒,章元敬才帶著妻兒離開,打發了幾個孩子各自回屋,章元敬這才開口問道:“紀家老夫人親自過來,可是有什么事情?” 孔令芳微微一笑,看著自家夫君說道:“夫君且猜一猜看?!?/br> 章元敬挑起眉頭,笑著說道:“除了五皇子之外,我實在是想不出紀家過來的原因?!?/br> 孔令芳撲哧一笑,眉宇之間又有幾分憂慮在,嘆了口氣說道:“此次陛下吩咐幾位皇子去各地勞軍,可不是撥動了不少人的心弦?!?/br> “不說別人,就是妾身有時候也會想著,五皇子雖然年紀小,卻是陛下的嫡子,為什么連那幾位皇子都能去勞軍,五皇子就得留在宮中呢?” 這也是孔令芳的實話,她與已經過世的那位繼室皇后感情好,自然也希望五皇子能過得好,再說那幾年的朝夕相處也不是白搭的。 章元敬一聽就明白了,笑著問道:“怎么,紀家也著急起來了,他們之前不很鎮定,對五皇子的前途似乎也并不關心嗎?” 孔令芳卻說道:“怎么可能真的不關心,不過是永寧侯爺的例子就在前頭,怕紀家行事不當引來陛下的厭惡罷了,再說了,如今的紀家其實也幫不了五皇子什么忙?!?/br> 紀家曾經也興盛過,但在先帝在的時候就已經沒落了,不然的話紀氏也不可能嫁給當時的鎮北王爺當繼室,如今雖然還標榜著清流世家,但會賣紀家面子的,恐怕朝中也沒有幾人。 紀家當家人是個聰明人,知道紀家幫不了五皇子什么,所幸就低調起來,這樣反倒是不會礙著皇帝的眼睛,但他們低調,可不是真想要五皇子毫無作為啊。 說句直白的話,永寧侯爺為什么那么重視太子殿下,難道真的只是因為血脈親情嗎,還不是希望太子殿下有朝一日登位,能為永寧侯府帶去他們想要的。 紀家若說沒有這個心思,章元敬也是不信的,只是他們走的是柔情路線,用女眷來與五皇子溝通感情,只可惜的是,這些年來也沒見五皇子與紀家親近。 這倒是也罷了,左右五皇子的親生母親就是紀家人,但問題是五皇子如今雖然進了宮,但因為年紀的緣故一直未能接觸政事,連勞軍這樣子的大事也沒有他的份兒。 這種時候紀家難免有些著急起來,若五皇子無所為,到時候太子殿下登基為帝的話,雖還能記得起紀家呢,說不得還得被穿小鞋。 一著急,紀家就有些憋不住了,第一個找上門的人就是章元敬,恐怕在紀家看來,章元敬寄養了五皇子這么多年,已經是天然的同一陣線了,不可能不為了五皇子著想。 章元敬只是淡淡笑著,沒有回答反倒是問道:“那娘子你怎么看呢?” 孔令芳瞥了他一眼,露出一個笑容來:“夫君不管做什么事情,總有夫君自己的理由,這么多年以來,妾身跟著夫君從未受過一絲委屈,妾身自然是相信夫君的?!?/br> 這話說的章元敬心里頭樂開花,他笑著握住妻子的手,說道:“你相信就好,其余的事情,且隨意應付過去吧,有些事情,不是我們爭了搶了就有用的?!?/br> 這個道理誰能不知呢,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孔令芳微微嘆了口氣,順勢靠在了章元敬的懷中,說道:“妾身這些天也總有些擔心甯兒?!?/br> 章元敬拍了拍她的肩頭,安慰道:“陛下并不是昏庸之人,就算是……也會把甯兒妥善的安頓好,這一點我從未懷疑過?!?/br> 當年皇帝選擇將嫡二子放在宮外,或許就是考慮到將來,那個時候皇帝對太子殿下還是較為滿意的,或許是打著讓蕭甯富貴一生的心思。 那也是當年的鎮內王妃留下的遺言,夫妻倆不約而同的為兒子選擇了平坦的道路。 章元敬心中微微嘆了口氣,感受著懷中妻子的溫度,卻未告訴她這些年來陛下的變化,也許太子真的不是一個極好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他所有的缺點都會被放大。 更別說皇后早逝,太子在后宮無人,卻又有那么三個好弟弟前后盯著,在這種情況下太子變成了皇帝不喜歡的樣子,也是情有可原。 就章元敬看來,如果太子不犯下重大的錯誤,皇帝依舊還能忍受他一段時間,這個時間可能是一年兩年,也可能是五年十年,甚至有可能一直忍到了駕崩。 畢竟論身份,太子是嫡長子,論才能,朝中大臣也是夸贊過的,這位雖然有些過于仁慈和善,但并未極大的破綻,論子嗣,太子可已經有三個女兒,生下兒子也是遲早的事情。 但凡是有萬一,就他冷眼看著,就算是皇帝愿意忍,太子愿意等,他們周圍的人也不會允許事情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那幾位皇子不會愿意,他們的母親不會愿意,后宮的那些嬪妃不會樂意,甚至連太子殿下的外家,永寧侯府也不會那么樂意。 章元敬不知道這些矛盾會在什么時刻被激化,但顯而易見的一點就是,在皇帝的身體還康健的情況下,年紀小并不是一件壞事。 年紀小不懂事,才能讓皇帝放下戒心,才能維持住宮中難得的父子之情,章元敬今日進宮就發現了,皇帝對五皇子的關注越來越多,有時候甚至在有意識無意識的教導為君之道。 他猜不透皇帝的想法,但也知道五皇子如今的處境并不算太好,沒有皇后的庇護,這是他與太子殿下一樣存在的劣勢。 章元敬幾乎能夠理解太子為什么要與那位受寵的瑜妃娘娘交好,只可惜他的動作不算隱秘,反倒是讓皇帝發現了不對勁,間接造成了瑜妃失寵。 回來的路上,章元敬也想了許多,甚至做了許多推測,但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他想再多也于事無補,全是給自己平添煩惱。 幾位皇子已經在勞軍的路上,此次之后,他們或許會做一些小動作,太子殿下意氣風發,卻不知道關山是皇帝的龍興之地,此處的將領都是陛下的心腹,絕難收服。 章元敬幾乎可以預料,在幾位皇子回來之后,京城就會變得越發的熱鬧起來,那個時候不管他愿不愿意,恐怕都會被拖入這個泥沼。 每次皇位傳遞的時候,總要面臨一番腥風血雨,如今的陛下不也是嗎?當年的小皇帝已經再無人提起,那些被犧牲的人也遺落在歲月之中。 兩人相擁著靠了一會兒,章元敬忽然笑著說了一句:“我們來京城都快十年了,算算時間咱祖母是不是快八十了?” 當年姜氏生子不順利,孫氏又不太順利,以至于兩位老人的年紀都比一般人家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