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節
看到他眼中一閃而過的震驚之色,老將軍目光如炬,自然了然于心,心中贊嘆顧朝暉聰明的同時,也覺得他確實城府深沉,應該是個合適的合作對象。 他繼續說道,“就像你想得那樣,我們這里主要制造的是用于飛機、火箭、和其他飛行器的機械設備加工廠。但由于一些技術原因,目前我們主要零部件的生產條件不成熟,所以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里,我們跟您展開了合作,而且合作的很成功。由您親自制造的零部件,幫助我們的新機型試飛成功,并在部分技術上趕超了國外同類機型,可以說,您也算為國爭光,立功了?!?/br> 說完,老將軍站起身,對顧朝暉行了個軍禮。 這讓他始料不及,趕緊也從沙發上站起來,有些局促的說道,“這倒沒什么,我當時沒有想到背后是這樣重大的事情,只是按照合約做事而已,何況你們支付了相當豐厚的報酬?!?/br> 說到這里,兩人相視一笑。 兩人坐下后,老將軍幫顧朝暉續了一下茶,然后道,“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總之,我們合作的很愉快。不過,目前上級要求我們將這種機型投入量產,所以相關零部件的需求會變大。但我聽霍健匯報,他說您這邊一直是手工生產的,不知道能否滿足我們的量產需求?因為你知道,此時涉及機密太多,我們并不想再找別的加工商合作了?!?/br> 聽到將軍懇切的話語,顧朝暉陷入了思索。 其實他早就料到這天會來。 當初在老家第一次接洽老七的時候,他就發現對方給他提供的零部件的原材料不一般,肯定不是用于普通機械上的,一定是用于精密儀器,且必須是有冷凝功能的設備上,否則那樣的原料很容易變形。 但什么機器會帶有如此先進的冷凝設備呢? 顧朝暉覺得,除非是軍工會有這樣先進的技術,民用機械是絕無可能的。 因此,他當初接下老七的訂單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這種準備,那筆訂單其實就是一張沒有回程的船票,一旦登上這艘軍工的巨輪,便根本沒有下船這個選項。 而怎樣在和對方的合作中博弈,讓自己既付出技術,同時又能爭取到利益,更關鍵的是爭取到地位,這是顧朝暉一直在潛移默化做得事情。 所以才有了他對老七的欲拒還迎,他當時一方面是想試探對方的態度,另外也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場。 雖然知道自己在國家機器面前,是連螻蟻都不如的絕對弱勢,但顧朝暉還是想替自己爭取一些話語權。 人都是自私的,他也一樣,既然自己冒著極大的風險參與了進來,那為什么不為自己爭取到相應的好處呢? 而他想要的好處,根本不是每次交貨時候的那張支票。 他瞄準的是比民用技術領先至少二、三十年的軍工技術。 如果能通過技術合作和技術互換,掌握一點軍工技術,無論是哪個方面的,即使是軍工廠不稀罕的邊邊角角,也都夠顧朝暉在現在的民用市場上取得絕對的領先地位了。 而且這幾年,他的事業發展也確實遇到的瓶頸,他已經充分認識到,做機械加工行業,做得再好,再大,也不過是個高級“打鐵匠”,要想真的做大,做強,必須掌握高新技術,做更有創造力和引領性的行業。 比如說二三十年后的主產業:通信行業,計算機行業,醫療衛生行業等等。 可這些都與他目前所從事的機械加工行業沒有什么關聯,俗話說得好,隔行如隔山,他想做這些,且想做大做好,談何容易? 而與老七、霍健的合作,卻讓他看到了希望,也許通過與軍工廠的合作,能讓他走出一條新路。 第102章 危局 軍工廠這次把顧朝暉請到現場來, 意圖說得很明確,就是想加大訂單量,讓他擴大生產規模。 而顧朝暉也有自己的打算,剛好對方提出深度、長久的合作意向, 他便趁此機會說了出來。 “領導, 對于進一步合作, 我完全同意, 不過我眼前確實也有一定的困難?!?/br> 顧朝暉微皺眉頭說道。 聞言,將軍了然一笑,道, “沒事兒, 有什么困難,你盡管提?!?/br> 等得就是對方這句話,這還有什么好猶豫的。 顧朝暉道, “因為之前的零部件,都是我手工加工的, 而且是在老式車床上 , 為了防止高速運轉, 鉆頭升溫,導致原料變形損毀, 我不得不在加工中人工調節溫度, 并把握分寸,這個事兒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異常復雜。而且這個度, 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也就是說,如果我想培訓一批新的技工,且不說技術水平如何,單在教學這一塊,我就存在難度?!?/br> “那么,你的意思是,量產幾乎是不可能的?” 將軍倒是沒有急躁,而是提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 “那倒不是,但如果能有非常出色的冷凝技術支持,那么零部件的量產加工將不是問題。不過我之前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已經將國內現在市面上能賣到的所有冷凝設備都看過,均不能滿足這種原材料加工的需要,所以,我想,既然你們是零部件的使用方,是不是能給我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 這話說完,顧朝暉直視將軍的雙眼,其實技術合作或者說技術共享能不能做成,全在這次對方的答復了,要是得到的是否定的答案,其實顧朝暉也沒有任何辦法,他只能回去自己想辦法,而訂單他還得照樣接,因為走到這一步,已經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而對面的將軍早就在他說完的時候,就已經聽出了他的真實目的。 此時,他微笑的端起茶杯,然后看向對面擺的飛機模型,好像是根本沒聽進去顧朝暉的話,又或者是在思考,這些從他的神情上根本無從判斷,顧朝暉此時能做的只有靜靜等待。 只有兩個人的房間,剛才還在你來我往的熱鬧交談,此時卻陷入了落針可聞的沉默中,這讓顧朝暉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迫感和窒息感,不知不覺間,他甚至汗濕了后背。 就在他以為對方不會給他明確答復的時候,將軍開了口。 他放下茶杯,然后轉頭看著顧朝暉笑著道,“顧先生,你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不過做大事不僅要有聰明的頭腦,還要有遠見卓識?!?/br> 說到這里,他頓了一下,然后眼神忽然變得銳利,深深看了顧朝暉一眼。 這還是顧朝暉第一次被一個人的眼神刺得如芒在背。 他明白,對方已經非常清楚自己的目的了,如此再遮遮掩掩下去,對自己恐怕沒有好處。 而且對方的意思已經很明顯,就是不太可能跟他分享冷凝技術。 想想也是,這畢竟是用在軍用飛行領域的新技術,就像剛才對方所講,新機型甚至在國際上都處在領先地位,這樣的技術必然是高度機密,自己想靠加工零部件的功勞就換取這等技術,顯然是極其不現實的。 如此一想,顧朝暉為自己剛才的魯莽感到萬分懊悔,再一聯想將軍的話,他不敢再亂說話。 只道,“剛才我想法還不太成熟,量產零部件的事情,我回去再做安排,爭取下次訂單下來的時候,能搞定?!?/br> 聽他突然變了態度,將軍馬上又恢復了笑臉,他利落的站起身,向顧朝暉行了個軍禮,然后道,“那就太好了,我這就讓霍健送你出去,期待后續的合作?!?/br> 將軍話音剛落,外面就響起了敲門聲,將軍示意顧朝暉可以去開門了,果然,門外站著霍健。 就這樣,他又像來時一樣,被戴上眼罩,送上車窗全黑的吉普車,來到了機場。 一直到坐在飛機上,顧朝暉還覺得一切很不真實,他確實是去了一次秘密基地么? 可看著手上拿的霍健給的新合同,他知道,這次自己急于求成,怕是壞了長久以來的鋪墊。 這種懊喪的情緒讓顧朝暉一時非常郁悶。 自重生以來,他始終順風順水,但這次,卻在最大的機遇和挑戰面前失了分寸,導致自己陷入了如此被動的局面。 零部件量產,一次至少會下上千個的訂單,而且時間會比較急,這樣的情況,靠他的手工作業根本無法完成,而合適的自動化數控機床又暫時找不到。 可如果完不成訂單,他要面對就絕不是賠付違約金那么簡單的結果了。 一想起自己經營了十多年,將近二十來年的事業就因為一著不慎,面對這么大的危局,顧朝暉怎能不懊惱呢。 然而眼前沒有太好的辦法,他只能自己尋求解決的出路了。 回到廠里之后,他便開始聯系全國在冷凝技術方面有研究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又跑了很多做冷凝技術的工廠,可都沒有什么有用的收獲。 而這一圈跑下來,就用了接近兩個月的時間,雖然上次霍健沒有說明確切的下訂單時間,但肯定是越快解決這個危機越好。 無奈之下,顧朝暉只好向美國的薩曼莎和德國的霍夫曼求助,想看看國外有沒有先進技術能幫他解決這個困難。 焦急得等待了一個多星期之后,霍夫曼來了消息,說是漢堡大學有一項新的研究成果,也許對他能有幫助。 顧朝暉聽了興奮不已,趕緊坐飛機趕了過去。 等跟大學方面的項目負責人接觸上,將自己的面對的困難說了之后,對方表示,新技術完全可以幫助他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聞言,顧朝暉如釋重負,終于松了一口氣。 可他還沒高興多久,大學方面又告之,雖然可以解決困難,但這項技術只能在德國本國使用,而且只能是一次性使用,使用人必須是他們大學項目的人員。 “這根本不現實??!”顧朝暉忍不住大呼出聲。 這樣苛刻的規定,根本沒辦法實現他將冷凝技術大范圍應用在數控機床上的想法,也無法幫助他解決危局。 看到他確實非常焦急,漢堡大學的負責人耐心解釋道,因為目前該項技術處在保密階段,是由德國一家民營火箭制造商提供的技術經費,專利的所有權也在對方手里,如果想大范圍使用,必須經過對方的授權,或者直接買斷專利技術才可以。 聽說還有希望,顧朝暉沒有放棄,馬上又通過大學方面,找到了這家民營火箭制造商,想跟對方談技術授權和合作的事宜。 可誰知,對方聽說他的背景之后,根本不屑一顧,連一個像樣的談判代表都沒出,只有一個普通工作人員出面便將他打發了。 “顧先生,恕我直言,我方的技術是用于火箭發射領域的,您卻要通過轉讓,用于機械零部件的加工,您不覺得是大材小用么?而且,我實話告訴您,冷凝技術的更新換代速度非???,您即使花大價錢買下了技術專利,用不了三年,他就會縮水到讓你心碎的程度,這筆生意并不劃算?!?/br> “我當然知道不劃算,但目前我必須用這項技術解決危機,只有完成眼前的任務,我以后才有可能獲得自由身?!?/br> 他情急之下,說出了心中的真實想法。 確實是,只有幫兵工廠那邊完成了這一整批同類零部件的加工,如期完成合同,他才有資格跟對方談不再合作的資本和條件。 之前當成機會的好事,現在卻成了讓他深感負擔的壞事,顧朝暉心里的懊悔實在沒辦法跟外人道。 而德方看他如此執著,為了讓他死心,直接報了授權價格。 “三百萬美元?還僅是授權價?” 顧朝暉不敢置信的問道。 “沒錯,所以,請您知難而退吧?!?/br> 德方的工作人員說完之后,站起身走了。 顧朝暉沉默片刻,就在對方要開門出去之前,他喊了一聲,“等等,這價格我可以接受?!?/br> 對方以為他在開玩笑,說道,“你不過是個機械廠的老板,怎么可能有這么多的錢,我勸你還是三思?!?/br> 但顧朝暉用孤注一擲的態度說道,“不,請你們的正式代表來跟我簽合同吧?!?/br> 九十年代中期,三百萬美元是什么概念呢? 這是顧朝暉的全部家底。 其實,如果他跟林蔭萌的服裝制造公司周轉一下資金的話,會更好應付,畢竟他們現在國外有直營店,賺得直接就是美元,而且高定服裝的價格非常高,盈利自然可觀。 但顧朝暉不想這么做。 一來,這次的失誤是他一手造成的,他不能因此連累妻子,二來,夫妻一體,他事業一旦發生閃失,如果林蔭萌那邊還能運轉如常的話,至少家里的經濟情況不會受太大的影響。 所以,他綜合考慮之后,決定瞞著林蔭萌,把廠子抵押出去,先把這冷凝技術弄到手,完成了兵工廠的訂單之后,再謀求翻身的機會。 不過,就在他剛跟德方簽完授權協議,交付了先期的五十萬美元訂金之后,老家的顧朝來就給他來了一個電話。 這個電話,直接將他從危局中解救了出來。 第103章 完結章 顧朝來打給三哥的電話, 說的是隔壁村石頭山的事情。 顧朝暉接電話的時候,正在銀行辦抵押貸款手續,他馬上就要落筆簽字,突然大哥大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