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
這位胖胖的同學叫大海,因為身材原因,所以也有人稱呼他為“胖大?!?。梁粉向月子他們介紹了大海后,大家又開始聊了起來,然后大海說了,他們宿舍那個哥們火氣有點大,看見什么都要批評兩句,所以說是個憤青一點都不為過。這一說,梁粉倒是有興趣了,想著跟著哥們聊聊,因為梁粉發現自己也有點憤青了,自己之所以出現變得憤青,是因為文理分科后,或者說脫離了老徐的管控后,梁粉的看書時間多了起來,自然就會看到批判假惡丑的雜文。 上高一的時候,由于班級里面的氣氛,梁粉一直沒有怎么讀過課外書。到了高二,讀書時間猛然增多,便有了讀書時間。但是梁粉還是讀《意林》,《青年文摘》,《讀者》這種雜志,時間一長,梁粉便對這些書里面的文章沒有興趣了。首先是一個人物被翻來覆去的講,講述的格式基本雷同,大致有兩種,一種是“他曾經怎么怎么,但是堅信什么什么,最后很厲害”,文章的結尾往往會補充一句“他就是有名的誰誰誰”,而且這個有名的人還往往是外國的。 另一種剛好顛倒過來,上去就是“著名的誰誰誰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當時他們進行什么活動,遇到困難,但是這人堅持什么什么的信念渡過了難關”,最后一句往往是“他的這個信念也幫助他干了什么什么是,這個信念是什么什么”,反正就是就是跟小學思想品德課本里的東西差不多。這些文章看起來很勵志,但是看多了,梁粉覺得有種抄襲甚至拾人牙慧的感覺,看了開頭就知道結尾,一點讀下去的欲望都沒有,于是尋求新的書籍類型,然后就讀起了雜文,先是讀了過去的一些雜文,之后又讀到現在的雜文。 梁粉覺得,雜文和心靈雞湯相比,雜文就像是除暴安良的大俠,批判假惡丑,心靈雞湯如同一個溫文爾雅的紳士,弘揚真善美,讀心靈雞湯就像是喝了一碗甜甜的粥,而讀雜文,就好像是喝了一瓶醇香的酒,雖然烈倒也痛快,而且梁粉發現,讀雜文的往往是男生居多,“可能是女生不喝酒吧”梁粉想著,但是對梁粉而言,讀那些批判性文章確實有種痛快淋漓的感覺,心里面忍不住叫好“罵得好,罵的妙,罵的呱呱叫!”,加上梁粉這個年齡,一讀雜文便喜歡上了這種風格,不知不覺也有了幾分憤青的氣質,所以聽到大海說他們宿舍有個憤青,自然好奇了起來,然后順著大海指的方向,去找那位所謂的憤青,剛到這位憤青跟前,便聽到這位憤青在評論 “好他么狗日啊,干的都是啥事!” “說啥呢?這么熱鬧?”梁粉見這位憤青跟幾個人聊天,也好奇的聽了聽。 “梁粉,你說這事是不是很讓人氣憤?”這位憤青看見梁粉來了,又開始講了起來。 “什么事?”梁粉很好奇。 “你知道去年下了大雪吧?南方很多地方的列車都停運了?!?/br> “知道啊,怎么了?”梁粉好奇的問道,心里想著這家伙不會跟大雪較勁吧。 “你說下大雪,旅客被迫停留,沒什么問題是吧,憑什么他們有特殊待遇?”這哥們又開始惱火了。 “他們是誰?”梁粉接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