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明朝記事、科舉之路(女穿男)、貓廚、末日之冰狐小蘿莉、再嫁豪門:總裁欺身成癮、我竟然是富二代、心尖蜜、悍妒、夏蟲鳴、她迷人的無藥可救[娛樂圈]
聽到這里,秦可卿臉上的吃驚都收不回來了。 心中有個猜測,但那個猜測實在很打臉。抽了抽嘴角,秦可卿小聲的問道,“莫不是這兩家人是當初跟著姑媽從府里陪嫁出去的?” 若真是這樣,那就太打臉了。 晉氏嘆了口氣,“可不就是他們,真真丟了全家的臉面?!鳖D了頓,晉氏又趕緊說道,“這事你知道便罷了,切不可讓你們太太知曉?!?/br> 秦可卿連忙點頭,就算是她入府晚,可這幾天她們太太那張晚娘臉,以及說起賈敏的刻薄樣也知道這二人不對付。 這種事情要是真的告訴了她,說不定她還會拿全家的面子去打賈敏的臉。 自己可不陪著她丟臉。 “太太放心,我省得?!?/br> 省得就好。 晉氏又拿了兩張銀票出來,“這一張是姑太太隨信捎來的,另一張是府里添進去的。這兩張都交給你,林家的宅子務必收拾得妥妥帖帖才是?!?/br> 秦可卿接過來,很是鄭重的保證了一番。若不是個爺們,估計她都得去拍胸口了。 娘倆個又說了幾句話,秦可卿又讓人抱著賈蘭去給賈代善請安。等差不多要到晚膳的時辰,秦可卿才坐上馬車回了二房。 秦可卿坐的是家常往來的小馬車,小小巧巧的,正好可以從榮慶堂后邊開出來的院門進去。 不過秦可卿雖然沒想著要驚動王夫人,但王夫人派去監督她的人卻在秦可卿一回來的時候,便報給了王夫人。 王夫人洽巧正在用晚膳,聞言不知是想到了什么,胃口頗好的吃了一大碗碧梗米粥。 “將這道胭脂鵝脯給珠兒端過去,”王夫人看了一眼桌上的菜,又指了一道菜,指明是給秦可卿的,也讓丫頭一道端過去。 秦可卿這邊剛換了衣衫準備和賈珠用晚膳,見了來人起身謝過,又賞了送菜來的丫頭,這才與賈珠對著坐了。 賈蘭還小,現在只能吃一些單調的輔食,為了不刺激他看得著吃不著,一般晚膳是不叫他一起吃的。 夫妻對坐用了膳,膳畢,賈珠與秦可卿便去了暖閣,一個讀書,一個拿著個繡活打發時間。 看起來與往日一樣,但唯有秦可卿卻忍不住來回想著她那好婆婆今天這番作態下面又有什么目的。 無事獻殷勤,不是好兆頭。 出了孝,倆口子的夜生活非常豐富。第二日一臉嬌嫩的秦可卿收拾妥當后,先是送走了上衙的賈珠,然后才抱著兒子去前面西大院給賈政和王夫人請安。 到了王夫人的上房,賈政洽巧也在,看了一眼大孫子,便撫著胡子走了。倒是王夫人一反往日的模樣,笑著讓秦可卿坐,又讓人給賈蘭拿點心吃。 自從賈蘭出生,王夫人對賈蘭熱情的時候就很少。秦可卿知道這是因為她這個親娘,所以王夫人才厭烏及屋。 事有反常即為妖。見王夫人這么熱情,秦可卿瞬間便提高了警惕。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兒蘭哥也長這么大了?!蓖醴蛉艘赃@句話做了開場白后,拿著帕子一邊在嘴角邊按了按,一邊抬頭雙眼眨都不眨的盯著秦可卿,“昨兒你們老爺說了,想要親自給蘭哥兒啟蒙。還說要將蘭哥兒抱到我這邊上房養著。也好方便他時常教導。蘭哥兒養在我這里,也不知你放不放心?” 秦可卿沒有想到王夫人會要跟她搶兒子,臉色在這一瞬間變得煞白。 出嫁前,嬤嬤曾經告訴過她。這世間的婆婆拿捏兒媳婦的手段不外乎那么幾種,而最常見的也就三四樣,比如說賜個寵妾到房里,抱養孫輩到身邊,以及立規矩。 賈代善改了榮國府的規矩,所以秦可卿自嫁進賈家,便有些放松警惕。賈蘭剛出生那會兒,她也不是沒有想過一向不喜她的婆婆會不會為了打擊報復她,便將她兒子抱走。 可一直到兒子長到現在,秦可卿也沒等來。卻沒想到她剛剛將心放下,面前的婆婆便動手了。 使勁的掐了掐自己的手心,秦可卿讓自己揚起一臉笑容,“那趕情好,有老爺太太這般疼他,我們還有什么不放心的。只是,” “只是什么?”王夫人挑了一下眉,非常想要聽聽秦可卿這個‘只是’又能只是個什么出來。 祖母養孫子,這種事情古來有之。賈家的家規也沒說不能養。她養賈蘭是合情合理的,說破天去,她也不懼。 秦可卿聽到王夫人順著她的話問了出來,面上一派鎮定的扯起了謊,“昨兒大太太叫媳婦過去說話,讓媳婦抱著蘭哥兒一起去。到了地方才知道是老太爺要見蘭哥兒。聽老太爺說,他要親自給琮兄弟與蘭哥兒一道啟蒙。讓媳婦今兒便收拾了蘭哥兒的東西將蘭哥兒一起送過去。剛剛便想要回稟老爺和太太知曉,只怪媳婦嘴笨,說話慢了?!?/br> 王夫人一聽這話,本能便是不相信。 她剛要抱賈蘭到身邊養活,老太爺便也要抱養賈蘭?哪里有這么巧的事? 只是這種事情,她也沒辦法找老太爺求證。微微瞇了瞇眼,王夫人便又重新拾起笑容,“老太爺既說了,那便罷了。蘭哥兒的東西可都收拾好了?周瑞家的是府里侍候的老人,讓周瑞家的跟你回去一道收拾了便是?!?/br> 扯一個謊,便要扯更多的謊去圓它。王夫人求證的態度那般明顯,秦可卿也實在沒辦法攔下來。 雖然她也知道王夫人是她兒子的親祖母,應該不會刻意弄死她兒子,但是她還可以養廢她兒子,養得她兒子跟她這個當娘的不親近。 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被自家婆婆養在她院子里的三姑娘探春,對著她自己的親娘趙姨娘那叫一個嫌棄,就連自己的親兄弟都被她從上到下的嫌棄個沒完沒了。 秦可卿不敢想像,若是換成了她,若成了她兒子對她百般的瞧不起,那她到時候又如何能承受得了? 再一個,兒子就是她的半條命。將兒子放在心懷叵測的婆婆身邊,秦可卿不得不懷疑自家婆婆此舉的用心到底能有多險惡。 她不敢試,也試不起。 所以相較于王夫人,秦可卿更愿意相信大房和賈代善。 只是這話要圓下來,有些難度…… “是。那就麻煩周嫂子了?!?/br> 又說了兩句話,秦可卿有現成的理由,便抱著賈蘭離開了王夫人的上房。 看著離開的秦可卿,王夫人的臉陰沉的仿佛要滴下水來。 最近元春在宮里開支又大了不少,王夫人心疼銀子,正想著從秦可卿手里弄一些出來,只秦可卿滑不溜手,一直讓王夫人沒處下手。洽巧昨日秦可卿出門,倒讓王夫人想到了辦法。 她想到的辦法也極其簡單,那就是將賈蘭抱到自己身邊,秦可卿就會投鼠忌器。等到時候差不多了,便讓秦可卿慢慢的也開始放利子錢。 只要她接了手,后面的事情,就不是她能決定的了…… 哪成想這事剛起了個頭,便胎死腹中了。王夫人轉著手上的佛珠,心中不停的在想著旁的主意。 到底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讓秦可卿沾上利子錢呢? 不知道王夫人這般算計的秦可卿,抱著兒子一路回了榮慶堂。 然后似笑非笑的讓準備一直跟著她進屋子的周瑞家的就站在院子里等,“屋里剛熏了香,怕周嫂子聞不慣?!鼻乜汕淠猛醴蛉藳]辦法,卻不代表她會給周瑞家的好臉色。 周瑞家的一聽秦可卿這指槡罵槐的意有所指,當場就脹紅了臉。 只是她再有臉,也只是個下人。雖說她是長輩身邊的得力人,可這晚輩卻還有另一層身份呢。 也許府中的小丫頭不知道,但她卻是知道的。若真的惹火了這位珠大奶奶,她便是打殺了自己,她的好二太太也不會給她報仇的。 秦可卿一進屋子,便讓跟著她的瑞珠悄悄的去給賈小妞遞消息,讓賈小妞幫忙圓謊。又讓瑞珠從賈小妞那里出來,再去晉氏那里說一聲。 來個雙管齊下。 瑞珠點頭,示意自己明白了。站在屋里,看了一眼院子里站著的周瑞家的,小聲的在寶珠耳邊嘀咕了兩句。 話畢,寶珠俏皮一笑,便掀了簾子走了出去。 也不知道那寶珠在周瑞家的耳邊說了什么,竟然讓周瑞家的跟著她一起去了一旁的廂房。 瑞珠見了,連忙快速的走了出去,之后腳下生風的去了榮國府。 瑞珠運氣好,剛進府便碰見了晴雯,聽晴雯說賈小妞此時也在晉氏的上房,聞言雙眼一亮,提著裙子便小跑著過去了。 到了晉氏那里,瑞珠進屋求見,又左右看了看還不說話,晉氏與賈小妞對視一眼,便打發了屋中的丫頭。 瑞珠見屋中沒了旁人,連忙將秦可卿與王夫人的對話復述了一遍。 秦可卿與王夫人的關系有多僵,闔府的女眷就沒有一個不知道的。秦可卿這么做雖然不合規矩,但也是人之常情。 秦可卿既然求上門,晉氏就不能不管。想了想,一邊讓人將賈琮隔壁的房間收拾出來,一邊打發瑞珠回去安秦可卿的心。 等瑞珠走了,晉氏看賈小妞。賈小妞笑得眉眼彎彎的也提著裙子走了。 就算昨日她祖父沒說這話,今天也會說的。 賈小妞沒啥好心的搖頭嘆氣,一定是最近罵挨輕了,板子挨少了,所以才會讓這倆口子閑出毛病的。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要真是這種問題,她非常樂意幫忙。 ╮( ̄▽ ̄)╭ 榮國府這邊正準備組團刷王夫人和賈政,而另一邊的水源則是被人組團刷了。 ‘福無雙致,禍不單行’。此時此刻,這句古話放在水源身上最為合適。 水源入主戶部和內務所,一時間風頭無兩,銳氣勃發。正應了少年得意,春風馬蹄急。然而有人得意,便有人失意。水源在得罪了一大批人后,終于應來了他的報應。 本朝所有有身份的皇親國戚都或是親自,或是派人去了欽天監…… 欽天監的眾位小官們不得不屈服這股龐大的勢力,在水源找到他們的時候,既不敢得罪人,又不敢得罪水源的給了一個比較有緩沖的成親時間。 多久呢? 又是一個三年后。 水源拿到成親的吉日,無語的抬頭望天。 三年后,他媳婦十三歲,他十九歲。 他媳婦會不會嫌棄他已經老了…… 拿著記錄成親吉日的紅紙,水源唉聲嘆氣的離開了欽天監。 一邊走一邊覺得委屈的水源則又一次鉆進了戶部放置舊賬的屋子。準備好好的再清算一下近幾十年的借賬。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的事。但今天還得再加上一條,那就是……按年按月按金額算利息。 作者有話要說: 水源:來呀,互相傷害呀~ 第110章 水源扎根戶部, 戶部所有的主事都跟著一起加班加點的核算舊賬, 跟著水源一起工作的戶部官員們,三觀都崩潰重組了一遍又一遍。 試問誰家的皇子打起算盤來,比他們這些戶部專業的人還要又好又快? 更可怕的是這人心算的速度和準確率竟然比他們打算盤還要強上許多,這就不得不讓人無語哽咽了。 簡直不給人留活路。 “這里不對,少了十八兩七文?!本驮趹舨恳桓芍魇麓诡^喪氣的核算往年舊賬時, 水源讓人恨得牙咬咬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戶部主事們收起飛轉的心思,連忙低頭核算。又從頭算了一遍,發現真的如水源所說的那般, 少了十八兩七文。 “誰算錯了,自己去登記?!彼凑f完,自太師椅上站了起來, 伸了個懶腰, 便準備來個早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