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明朝記事、科舉之路(女穿男)、貓廚、末日之冰狐小蘿莉、再嫁豪門:總裁欺身成癮、我竟然是富二代、心尖蜜、悍妒、夏蟲鳴、她迷人的無藥可救[娛樂圈]
薛爹撒手走了,雖然安排了好多后手,然而盯著他的獵人也都不是傻子。甄家是一伙,盯著他薛家百萬家資的皇子又是幾路人馬。能在這些人的圍追堵截下,還能平安的帶著老娘和薛爹留下的財產走出金陵,平安到達五臺山。薛寶釵的能力毋庸置疑。 從這一點上看,原著中王夫人選釵棄黛,是真的好眼光。至少薛寶釵能夠給寶玉撐起一個家。 雖然若是林meimei愿意,林meimei也不會在能力上遜于薛寶釵。只是她的年紀和身體在那里擺著,她沒那個機會。 當然了,這輩子有沒有就不知道了。 話回當下,薛寶釵小小年紀超常發揮殺出重圍,以為以后的日子可以輕松一些了。然而世事難料,總有一些事情讓人疲于應付。 在他們一行人到達五臺山下,好不容易安頓下來后,薛寶釵剛想松一口氣歇一歇,不想又被她那永遠拖后腳的親哥給氣著了。 只是往常再怎么拖后腳也沒這一次這般嚴重。 那可是人命關天的事呀。 金陵與五臺山相隔甚遠,若不是今兒一早家里收到了金陵老宅送來的信,薛寶釵娘仨便一直被蒙在骨里。 王仁不學無術已經是經過iso9000認證過的。在薛蟠給薛老爹守百日熱孝的那些日子還一個勁的上門找薛蟠出去耍。 薛蟠混是混了些,可為人卻是極孝順的。王仁來找他,他自是不肯跟著出去。 王仁見冤大頭不上鉤,心中不得意。離開沒多久,身邊的下人便出了個要命的主意。 真的是要命的主意。 什么主意呢? 那就是讓王仁離開金陵這一畝三分地,去外面耍去。 怎么耍?自然是冒薛蟠之名耍了。 一來可以將出去的花銷都記在薛蟠的帳上,二來壞的也是薛蟠的名聲…… 哪成想,王仁玩的很開心的時候,卻被人盯上了。 盯上他的人,還真的沒有見過真正的薛蟠長個啥模樣。而見過薛蟠的人,又因為王仁與薛蟠是表兄弟自有幾分相似之處,再加之薛蟠這兩年呆在五臺山,一打眼便沒認出來。 于是正愁沒有下手機會的各方人馬,在一番搶奪下,終于確定了王仁的歸屬權。等到想要聯系薛家的時候,薛家已經在薛寶釵的玲瓏手腕下狂奔在出家,哦不,是全家拜佛守孝的五臺上路上了。 那些人因為薛寶釵的機警,一直沒有查出薛家人在五臺上下的落腳之處,于是想了想,便將勒索信送到了寺里,又指明薛蟠收。 之所以這般cao作,還是因為王仁曾說過他不是薛蟠,然而那些綁匪卻說他若不是薛蟠就殺了吃rou。 王仁一聽嚇得一口咬定自己就是薛蟠,真的不能再真。這么保證的同時,心中也不由慶幸跟著他的那幾個小廝在遇到這伙人的時候除了一個跑掉了,其他的都被滅了口,不然他連扯謊的機會都沒有了。 不過王仁還是留了個心眼,于是他特別誠肯的請綁匪去王家也通知一聲,要一份贖金。 綁匪冷哼一聲,冷漠的回絕了這個提議。 誰家外甥這么值錢? 哼~別薛家的家產沒有拿到走,再走漏了消息,介時誰負責? 于是綁匪便錯了一次得到真相的機會,王仁也錯失了一次求生的機會。 假做真時真亦假? 黃金和黃銅再怎么像那也不可能是一種玩意,所以假的終是假的。假薛蟠怎么樣,薛家一概不知。所以這個時候的薛家,那個真的薛蟠已經乖乖聽話的跟著meimei帶著老娘離開了金陵。直接讓那些去薛家傳消息的人撲了個空。 左追一下,撲空了。右追一下,又沒見到人。最后實在無法了,這才將勒索信送到了五臺山上。 同時,這些人還是有些個納悶,這薛家到底是怎么想的,難道家里男丁失蹤了都不知道停下來找一找的嗎? 想到自從薛老爹沒了,整個薛家都迅速的由薛家嫡女接管起來,一些有心人便覺得這位姑娘怕是起了什么心思。 于是有那么一群人便做好了兩手方案。若是薛姑娘當家的薛家真的不管薛蟠了,那行吧,回頭便想方設法去薛家提親。 女人總要出嫁,總要有嫁妝的不是? 總之,在陰差陽錯的情況下,王仁被人抓了準備要贖金。薛家仍是按著計劃暫居在五臺山下。 而收到勒索信的薛蟠,看了一眼那上面rou票的名字,嘿嘿一笑,還嘲笑了一下這世上還有比他更蠢的人后,隨手將信一丟,便繼續過著他俗家弟子的生活了。 抓王仁的那些人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沒有耐心,再加上幾次三翻都有人來劫王仁,于是態度是越來越不好。當然,對慫包的看管也沒了一開始時的嚴密。 而王仁呢,因著被綁的時間長了,再加上自以為是的以為時常突圍進來的人是救他的人,于是在又一次有人闖進來的時候,直接想辦法跑出了關押他的屋子,然后倒霉催的被沒長眼睛的刀劍捅死了。 王仁死了,混戰的幾方人馬都傻眼了。 銀子沒了,他們還折騰個啥? 最后幾波人互相看了看,直接做了鳥獸散。 不過到底有人厚道,將王仁的尸體丟到了薛家老宅的門口。 薛家老宅的人見了,先是一驚,然后是一喜,雖然表兄弟長的像,但卻不是他們家大爺,放下心后,薛家老宅的人便連忙派人去通知了王家長房的人來領兒子。 王家的兒子丟了好些日子,現在終于找到了,卻不想只找回了尸體,心中悲憤不已。 王家尋問了跑回來搬救兵的小廝,知道兒子之前都在外面干什么了。左右一聯想便知道了大概。 他們王家唯一的男丁這是替薛家的薛蟠送了命呀~ 王家人當場就想要薛蟠償命,可惜王家的人跟那些綁匪一樣,都沒有薛家人的消息。 人家綁匪還知道薛蟠在哪個寺里當俗家弟子,而王家的人卻是一無所知。 鬧了好幾天,薛家老宅的老仆見終于消停了,這才悄悄的出門去給薛寶釵送信。 守宅子的老仆,兒子和孫子都被薛寶釵帶走了,美其名約的說是要重用。但實際是怎么回事,薛寶釵最是清楚。 反正在金陵守宅子的老仆是丁點外心都不曾起就是了。就連出去給薛寶釵送信,都是小心翼翼,不敢讓任何人發現蹤跡,唯恐連累了兒孫。 薛寶釵接到書信,嚇得夠嗆,連忙帶人上山來見哥哥。卻不曾想竟然在哥哥的房間發現了那封信,看了一眼那封信的日期,薛寶釵算是明白他們這位王仁表哥死的有多冤,多活該了。 當然,也要多謝他示警。 薛寶釵知道有人起了這等心思,就更加擔心自家哥哥的安全。本來還想要接了哥哥回家保護,卻不成想薛蟠傻人有傻福,入了這寺里主持的眼。 主持大手一揮,直接破格允許薛蟠進入十八銅人巷習武。一邊保護你,一邊教你習武,這可是旁人求都求不來的好事。 當然了,能進入十八銅人巷習武是好事,但進去容易,出來卻難。 不過此時薛寶釵卻是顧不得這些小事了,為了哥哥的安全,直接替哥哥一口答應了這件‘好事’。 ╮(╯▽╰)╭ 解決一個是一個,家里那耳根子軟的老娘還不知道她兒子一個沒上心就將她侄子間接害死的消息呢。 唉~ 到底是親兄妹,寶釵準備再幫著她哥瞞一段時間。等到出了孝,他們舉家去京城,實在瞞不住了再說。 “去找伢行,看看這附近還有沒有土地。若是有,買上五十畝捐給寺里?!?/br> 薛家管家一聽這話,連忙應下出去安排不提。 王仁死了,王家要么能夠自己再生一個男丁,要么就過繼一個。不然必會如原著中的林家那般成了絕戶人家。 這不是王家以及王子騰想要看見的結果,可說到過繼又談何容易。 王子騰等一干大人一邊傷心一邊想著今后事,而那位與薛蟠同歲的王仁的親meimei鳳姐兒卻在知道真相的那一刻,將薛蟠也恨上了。 連同整個薛家…… 前有狼,后有虎,外憂內患之下,淡定如薛寶釵也有了仰天長嘯的沖動。 還好五臺山附近的城鎮多不勝數,否則……不堪設想。 第108章 薛姨媽臉嫩耳根子軟, 從來都特聽她那對兄姐的話。 每逢佳節必是大包小車的收拾了好東西走節禮, 那兩家雖也回了不少東西,但價值卻遠沒有薛家送出去的多。 薛老爹在世時,雖知道這是項賠本的買賣,但誰讓王子騰和王夫人都是官宦,他們是商呢。 他們家年年也要向著那些人家送禮, 多兩家不多,少兩家不少,便也睜一只閉一只眼的過去了。 然而時間一長, 便養成了習慣。 就算是薛老爹去了,王夫人與王子騰那兩三家也都在等著薛姨媽的節禮??汕闪擞殖隽送跞蔬@件事情。王子騰便又多了幾分狠辣心思。 薛寶釵從金陵脫身之前,不是沒有向王家的親戚求助過。然而這些所謂的親戚卻比外人更有野心。 開始說薛家入了許多人的眼, 又說王家實在是什么沒有相幫的理由, 然后緊接著舅舅一家竟然想要讓她嫁給王仁那個紈绔。薛寶釵心智過人,她一聽這話便明白,出嫁前后, 她哥哥怕是活不成了。 一但她哥哥沒了, 她與她娘豈不就成了旁人手上的螞蟻, 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等到她真的嫁進了王家, 說不定前腳嫁進去,后腳也是要沒了性命的。 經歷的事情多了, 薛寶釵就越是感激水源和甄家。若不是有水源和甄家,父親去后,她這輩子怕是都想不明白, 看不清楚。 薛家一家為了活命一直很低調。薛老爹生前做的那些準備以及薛寶釵的cao作,真讓他們一家人跟人間蒸發了一般,讓那些人無處尋找。不過若是跟那些別有用心的人走節禮,估計是個人都能知道他們一家藏在哪個耗子洞了。 不過讓人失望的卻是薛寶釵這邊聽了薛姨媽的嘮叨,面上答應的好好的,一轉頭便吩咐人收拾了些東西,讓薛家忠心的管事跑到西海沿子走了批貨。 一來二去數日,等到薛姨媽再想起問這事時,薛寶釵也只說打發人送了去。至今沒有回信,想來是路途生或是有什么事耽誤了吧。 之后又過了幾個節,薛姨媽也都吩咐了閨女給舅家和姨家備禮,然而仍是沒有收到一點回禮,薛姨媽也就心涼了。 一邊感嘆他們家敗了,親兄弟姐妹也嫌棄他們孤兒寡母了。一邊又吩咐寶釵以后都不用備禮了。 寶釵聞言笑著寬慰了薛姨媽幾句,心中卻早就想妥幾年后京城相聚時的理由。 她人小,被那些管事糊弄也是情有可源的事,不是嗎? 反正她爹爹說了,只要出了孝進了京城,榮國公自會照扶他們娘仨個。 …… 時間這種東西,怕是蒼穹下最公平的了,就好比如同團購的三年孝期。賈家在一臉菜色的熬著,薛家也是如此,就連死了兒子哥哥的王家更是如此了。哦,忘記提了,史家幾年前也沒了位夫人呢。 這幾年因著沒了賈母的維系,賈家與史家走的到是淡了許多。不過內宅走動的少了,爺們走動的到是比原著中多了幾回。 賈小妞想到原著中史家的那些事情,一時倒是有些感觸?!暗仁芳移抛幼叩臅r候,把我前兒得的那套小首飾捎給史大姑娘?!?/br> 晴雯‘哦’了一聲,笑呵呵的去找唐嬤嬤了。 也不知道那位史大姑娘到底怎么觸動了他們姑娘心底最柔軟的那塊rou,只要史家派人來請安走禮什么的,她們家姑娘總會多多少少給那位史大姑娘捎點東西。 只是姑娘總給史大姑娘捎東西,卻不給史家其他的姑娘,是不是不太好呀? 算了,她們愛高興不高興。她們姑娘可是已經板上釘釘的皇子妃。就像姑娘說的,看不順眼?要么你就憋著,要么,你還是得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