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小娘子 第16節
林家村算得上方圓十里最大的村落,雜居人數眾多,規模超過兩百戶,為了方便治理將其分為上下兩段,中間以一座石橋分界。 林菀家在上林家村,李硯家則在下林家村。 雖然村子分上下,但是里正倒是同一位。 他們出門早,行至石橋處時,太陽突然升至山頭,滿天的朝霞掛在天邊,金光從云層里傾斜而下,揮灑在眼前這片大地上,同左側大道一路蜿蜒向前的涓涓溪流霎時波光粼粼,石縫中的一株無名小草,葉片上的露珠也順勢裹上一層金色的外衣,懸在葉稍將落未落。 林菀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美的景色,眼前的一切把她震撼得不行,她忙叫其他人看,結果那三人一副見慣不怪的模樣,倒把她襯得像個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 四個人就迎著這漫天的朝霞,齊齊往家趕。 到了林家,院門早就大大開著,院子里被清掃得十分干凈,院中、檐下皆無人在,但屋內有人在高聲說話,聽聲音分明是林正生跟陳桂花。 “爹,娘,我們已經把小妹和妹夫接回來了!”林明澤站在院門前的臺階處朝里面高聲喊道。 正在廚房里忙活的林正生兩口子自然聽到兒子了的喊聲,趕緊從廚房里出來準備迎人。 “二叔、二嬸我們回來了?!?/br> 林菀心中掛念二人,看他們出來便忍不住先出聲。 “好,好,好!”陳桂花拉著林菀的手,十分高興地念叨,“可算是把你們盼回來了?!?/br> 林菀眼眶一熱,險些落下淚來,這才出嫁幾日,娘家人就這般想她了,叫她如何不感動。 李硯立在林菀身側,趕緊對著兩位長輩躬身行禮,也隨著林菀的稱呼改了口,先喚了一聲“二叔”,再轉向陳桂花接著又喊了一聲“二嬸”。 陳桂花被他這聲“二嬸”喚得高興,看著站在一處的一對璧人,怎么瞧怎么滿意。 她家菀丫頭,就得配這么俊俏的郎君才好。 眼看著一行人就站在這里開始寒暄起來,林正生雖是莊稼漢子,不通文墨,但是禮數還是知道的,新女婿婚后頭一回正式上門,讓人就這么站著肯定是不對,于是趕緊把人往屋里引。 “阿硯,菀兒還有明澤他娘都先進屋吧,有啥話咱們進屋說,在這兒站著干啥呢?” 陳桂花也回過味兒來,心知自己太著急了些。 于是林菀一路被陳桂花牽著手往堂屋走,李硯則跟在她身后維持著半步的距離。 幾人跨過腳下的門檻,來到了林家的堂屋。 屋內早就擺好了桌,熱茶、點心都備在上頭,幾人按著輩分依次坐下。 相較于前兩次上門不同,李硯今日話多了不少。一是他已經跟林菀成親,她的娘家人自然也是他的親人,他會主動去聊一些村里人都能搭得上話的話題;再有就是林二叔此人雖不善言辭,但有了上次冷場的經驗這次他提前想好了一些措辭,心里暗自提醒自己勢必要把這場子給熱起來,所以今個兒新女婿這趟回門宴,到這里氣氛還是頗為融洽的。 也是在這場談話中,李硯才知道,林家父子倆有一手頂好的雕刻手藝,他倆之前在鎮上給一家木材鋪做雕花師傅,現在那家鋪子的東家要離開青云鎮去上京投奔兒子,所以把鋪子也盤出去了,新東家不好相與,他們也不愿在他手底下受氣,所以前幾日領完最后一筆工錢就把活兒給辭了。 林正生想著李硯畢竟是讀書人,腦子比他們沒念過書的人要強,主意肯定比他們多,就想先問問他。 “阿硯,二叔剛才提的那個事兒,你覺得怎么樣?可行不?” 林正生剛才提到自己以后打算不去鎮上尋找活計了,想要跟兒子兩人在家做些木工活兒,他的手藝不錯,這些年做過不少的東西,桌椅、柜子、案幾.....都擺弄過。 甚至房屋修繕都不在話下。 “二叔、大哥”他面向二人,將手中的茶碗放下,“匠人的活計如何cao作我是不知,但那日你們給娘子打的那套梳妝臺,這幾日我瞧了,技藝十分高超,就拿那雕刻的花紋樣式來說,比之我老師家中那些都是不差的?!?/br> 李硯的老師宋舉人因為祖上是官身,后因朝中黨派紛爭,為了避禍而選擇辭官歸鄉,經過幾代人的汲汲經營所以恒產頗豐。 而他自己又有舉人的功名在身,所以在青云鎮頗受眾人愛戴,宋舉人在鎮上開設的學堂中不乏有李硯這種家中清貧的學子,而他對于真有才情的李硯不免多了幾分愛惜,平日里對他多有照拂。 宋舉人在青云鎮上坐擁一間三進三出的大院,李硯偶爾也會被老師邀請到家中做客,老師家中家什擺件眾多,桌椅門窗凡是見木工技藝之處無不精致,是以,見過林菀的梳妝臺后,夸一句林正生的手藝出眾并不是出于恭維討好。 “當真?” 林正生有些激動地問道。 李硯覺得他對于自己的手藝過于謙遜了,“難道二叔對自己的手藝這么沒信心么?” “那倒沒有?!?/br> 林正生難得被人夸贊一回,而且這人還是他們林家村最有出息的讀書人,所以有些不自信在所難免。 男人們繼續之前的話題繼續深聊,而女人家聽著這些就有些無聊了。 陳桂花因著有些私密話想要單獨問林菀,是以她陪著李硯他們在屋內坐了會兒,吃了幾口茶就拉著她回了房間,左右男人們之間的話,她們也插不上嘴。 - 林菀跟著陳桂花回了她之前住的臥室,兩人挨著屋中的方桌坐下。 “菀兒,他對你可好?” 陳桂花仍舊牽著林菀的手,率先開口問道。 林菀瞧她面有愁色,又怕她過分擔憂,拍了怕她附在自己手背上的手,道:“相公對我很好,二嬸無需擔心?!?/br> “那就好,我啊就怕這親事原是我們占了便宜,讓他對你生了嫌隙?!?/br> 林菀沒想到,陳桂花會作這般想,隨即又想到李硯的品性。 “二嬸,相公不是那樣的人?!?/br> “他既然答應了娶我,便會用心待我的,這兩日我同他在一起,十分清楚他是個溫柔至極的人,斷不會在事后對我冷眼相待?!?/br> “您無需為我擔憂,我很好?!?/br> 最后一句,她言辭懇切,半分不似作假。 陳桂花觀她神色自然,話語中也對李硯極盡維護,便知自己的擔心是多余了。 “那你們可曾圓房了?” 陳桂花問得直接。 林菀被問得措手不及,她本無意說謊,但知此事萬萬不能說實話,否則二嬸必定會多想。甚至之前她說得的那些維護李硯的話,都會被她當作自己在這段婚姻中委曲求安的佐證。 “已經圓房了?!?/br> 林菀硬著頭皮,不太敢看她,垂首小聲地回道。 陳桂花看她這樣一副生怕她再問的模樣,也反應過來,侄女自來面皮兒就薄,又從來沒有對她撒過謊,她說有她便信,遂不在此事上再問了,左右圓過房她就放心了。 可她哪會知道林菀這次會騙她,她料定陳桂花不會去找李硯求證,林菀也就不怕露餡。 - 第17章 17 林嬌跟程繼宗是在一個時辰之后才到林家的,杏花村離林家村本就有一段距離,加之路上的積雪未消,道路難行,所以他們來得就晚了。 那時,林菀已經在廚房幫著陳桂花打下手了。 程繼宗被林明澤迎進堂屋,毫不意外的剛踏進屋內就瞧見了李硯,后者自然也看到了他,李硯立時起身同他見禮。 程繼宗早聽過李硯的大名,只是私底下未曾見過,今日得見卻也不得不感概,這位在眾人眼中文采斐然的學子無疑各方面都是優秀的,甚至連外貌都生得這般俊秀,看來妻妹這門親事確實是結得極好的。 再有年后二人將同在禾山書院求學,如今又成了連襟,對于程繼宗這種左右逢源的性格,今日有他在場,自然將一向少言的李硯的話都引出不少。 一時之間,堂屋內的氣氛融洽至極,有了程繼宗的加入,林正生父子根本不擔心會冷場。 而林嬌則進了廚房,幫著林菀一起坐在灶前擇菜。 今日還是陳桂花掌廚,要做的葷菜早已備好,此刻放在蒸屜里溫著,就等著上桌。 再準備一個菠菜清炒,一道熱湯即可。 本來陳桂花不讓她們進廚房,她想著平日里兩個侄女就在婆家忙碌,既然回了娘家就想她們能夠偷懶一回是一回。 可惜,兩姐妹如何能如她的愿,陳桂花雖是嬸娘卻勝似她們的親娘,林嬌就想有機會就跟她多待在一處。 對此,陳桂花又豈會不知。 林菀嫁得近,家中又無婆母,日子比她阿姐快意不少。 還是林嬌的處境更另陳桂花憂心。 “嬌嬌,你與繼宗成婚已有三年,卻仍未有子嗣,可是你的身子有礙?” 陳桂花這話問得小心,她問出口前特意瞥眼門外,確認那里無人。 這世道于女子而言無子可是大過,她就怕是男方身有隱疾,不然三年了為何一點動靜都沒有,可這話她也不能直接問林嬌,故而她選擇側面求證。 畢竟侄女是自家人,她不擔心林嬌多心。 林嬌對陳桂花話中的深意豈會不知,可是這話她卻不知如何作答。 還是林菀一瞬就注意到她眼中來不及遮掩的落寞,她拍了拍手中的灰塵,抓起林嬌的手腕,落在自己的大腿處,三指搭上她的脈搏。 “小妹,你......” 林嬌還沒來得及回答陳桂花的問題,就突然被meimei抓住了手腕,霎時有些許抵觸。 “阿姐,莫動?!?/br> 林菀突然手指施力,按著林嬌的手提醒道。 meimei眸中全是關切,林嬌只瞧了一眼,便不能再動了。 她乖乖任林菀把著脈,半盞茶之后林菀又換了她另一只手接著把。 陳桂花也對林嬌的脈象很是在意,但現在林菀手指附在她的腕部之上正在切脈,她不能立下去問。 半晌之后,林菀終于把手從林嬌的手腕上挪開。 “怎么樣?” 陳桂花著急的問道。 林菀斂了斂神思,沒有直接回答她,而是抬眸看向林嬌說道:“阿姐,我摸/你脈象從容和緩,不浮不沉,輕按即可辨識,寸關尺三部應指有力?!?/br> 林嬌雖然也是由祖父教養長大,同meimei一樣識文斷字,但她并不熱衷歧黃之術,所以并不通醫理。 “小妹,這話是什么意思?” “就是,菀兒,咱也不懂那些文縐縐的勞什子脈象,你就直接跟嬸兒說結果?!?/br> 陳桂花也跟著附和,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結果。 林菀不欲再賣關子,她嚴肅的神情在陳桂花和林嬌臉上掃視一圈后,終于繃不住了。 “噗嗤”一聲,林菀臉上又開始換上明媚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