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
第132章 顧云瑤猛地吸了一口氣, 在桌子底下伸了伸腿腳, 還是打算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若說紀涼州還沒認出她來,表哥就不可能那么傻,一眼看不出她是誰來。 他們四個人莫名聚在一起, 感覺可以湊夠一桌牌九了。 顧云瑤都沒在意表哥帶來的人是誰, 趁藺紹安向紀涼州問候的時候,她執起筆,往墨汁里潤了潤,刷刷在紙上寫了幾個字——“改日再會”。 被藺紹安吸引的謝鈺,還沒注意她在紙上寫了什么, 等注意到的時候, 顧云瑤已經站起身, 埋著頭,頭也不回地走出門去了。 丁一還有點納悶, 看著“他”突然離開的背影, 有些為自家的公子鳴不平:“他這小啞巴,怎么好生生地要走了,真是沒禮貌?!?/br> “丁一……”謝鈺略略蹙了眉, 讓他少說兩句,隨即笑了笑,把這墨跡未干的筆墨叫他瞧瞧。 丁一看到上面的四個字,更是納悶:“要走就走吧, 走得這么匆忙做什么?” 藺紹安沒能看到先行出門的小廝的臉, 大概是自己的唐突認人之舉嚇著那少年了, 頗有禮地和眾位致歉道:“方才在下是瞧見友人了,一時有些激動,估計是嚇著那位小兄弟了,擾了眾位的雅興,藺某很是歉意?!?/br> 丁一笑說道:“這位公子言重了,那小啞巴啊,性情古怪得很,我家公子都說要收留他了,他每回都這樣,來得匆忙,去得也匆忙,叫人當真想不明白他腦袋里究竟想了什么?!?/br> “丁一?!边@回語氣稍微沉了一些,怕是他們家公子不高興了,丁一只好“哦”了一聲閉嘴。 聽到丁一這么說,藺紹安有點好奇了,正好謝鈺的手里還抓著離開的小廝留下的筆跡,他隨便看了一眼,這一看,竟是叫他恍惚了片刻。 顧云瑤曾經給他寄過信,從小到大歷時五年兩百多封信,現如今在他的手中,那筆跡就算如何故意變換,有些撇捺間的小小習慣,可能本人都沒注意到,藺紹安卻是記住了。 剛才的人…… 他猛然轉臉看向紀涼州。紀涼州已經擱下茶盞,定定地看著他,眼里無波無瀾的,仿若方才什么事都沒有,只問候他道:“承明兄?!?/br> …… 桃枝接到顧云瑤的時候,感覺她家姐兒歷經了艱難險阻才能順利逃脫。兩個人一起打道重回顧府,不管是其他伺候她的丫頭,還是顧老太太那邊,都沒發現她在晌午之后就偷偷溜了出去。 經過忐忑的一天結束以后,一連過了好幾日,已是十月下旬,天氣越來越冷,顧老太太的屋子里都已經開始點炭盆子了,薛mama同樣得到老太太的授意,問她要不要也先用上銀絲炭,顧云瑤想了想,覺得自己的身子還沒那么嬌弱,便說再緩個幾天才用。 前世的時候因為顧府受難,去了地方之后,顧云瑤養成了喜好跟著百姓們一起種田得到收成的性情,如今倒是拘在這深閨大院子里面,只能在后院的一個地方開發出一小塊田地來,雖然有點遺憾,但什么也比不上一家人康康健健的好。正好小佛堂院子中央的銀杏古樹十月中結了果子,看到祖母在里頭敲木魚念經文,她拿著一根長竹竿正在把銀杏果子都給抖下來。桃枝和夏柳兩個人各自兜了一個小籃子,站在她旁邊一臉擔心地問:“姐兒,這活還是我們來吧,這銀杏果弄不好,碰著了,會爛手爛臉的?!?/br> “沒事,我小心一些就行?!北冉涷?,她可是比她們兩個人都要厲害。畢竟是她的貼身大丫頭,農活什么的,她們打小沒干過。 顧老太太念完了經,走出來,看到她們幾個的小籃子里面都抖落了不少銀杏果,就是一聲嘆息:“你呀,孝敬給佛祖的東西你都要拿?!?/br> 銀杏樹種在小佛堂的院子里,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按照道理來說,都應該是佛祖的。顧云瑤聽到顧老太太這么說,雙手合十,閉著眼睛,對著供奉釋迦牟尼佛身像的方向,敬拜了一下:“對不起啊,佛祖大人,求您原諒一下,您在天有靈,救人救世救難,勝造七級浮屠,這果子若是落在地上,那就是無用武之地,枉它們長了這么多時候,豈不可惜?” 頭上忽然被人敲了一記,顧云瑤才睜開眼睛,是顧老太太敲她。瞧她這嘴巴能說的,顧老太太沒再說什么,包括果子的事情,幾個人一起歡歡喜喜拿回文舒齋了。 剛抖下的銀杏果并不能吃,交給后廚那邊去解決了,得先用水泡一段時日,等到泡到快爛了為止,把外面的皮剝掉只留核,就是能吃的部分,到時候還得曬。 顧云瑤交代完后廚那邊如何做之后,晚點去顧老太太那里想陪陪她,這幾日也派人去侯府那邊問明了情況,聽說藺老太太的身子越來越好,她也就安心了一些,畢竟表哥在京城,沒什么比孫兒陪在身邊,令藺老太太更開心的事了。 隨著一天天的變化,顧云瑤的個頭也漸漸抽高一些,去到顧老太太的安喜堂時,看到許久未見的大房的兩位哥哥,還有點恍如隔世的感覺。不僅是她長高了,兩位大房的哥哥的身量,也以rou眼可見的速度在成長。 顧云瑤雖然也長高了一些,只能堪堪頂到兩位大房哥哥的下巴處,若是紀涼州的話,可能只抵在他的胸膛。 顧鈞書和顧鈞祁是孿生兄弟,小時候調皮起來會互換身份,肖氏有時候都分不出兩個孩子誰是誰。只有顧云瑤能分得出來,因為一個人的眼神騙不了任何人,相比較之下,身為弟弟的顧鈞祁要沉穩淡然得多,顧鈞書的性情則不知道像誰,從小就調皮搗蛋,但隨著年紀增長,也能明白事理了。 看到二房的這位meimei過來,幾個孩子歡聚一堂,顧鈞書頗有些高興。 正好門外又跨進來一個人,是惠姨娘所出的孩子顧鈞文。 文哥兒如今也已經長高了,他現在在家塾里進學,很用功,二房里面唯他一個兒子,前幾年被顧德珉交代,抱到趙姨娘屋子里去養了。他想受二房,甚至受整個顧家,受顧老太太的喜歡,就必須要想辦法出人頭地。如今顧德珉沒有續弦的打算,誰知道往后會不會有這個想法,他年紀也沒那么老,又是個出自書香門第之家的京官,家世普通一些的女子,能夠娶進門。 偏偏文哥兒是庶出子,只能在讀書上面用點心。顧云瑤對這個弟弟談不上喜歡,不僅因為他是惠姨娘的兒子,還因為小時候他胡鬧,搶顧鈞書的毛筆,搶到最后害得自己落水了,也害得顧鈞書挨了板子。 拉著惠姨娘一起挨板子,才能顯得公平。但這件事情本不該賴顧鈞書,顧鈞書當年有句話說得很好,那毛筆是藺紹安送給他的禮物,他憑什么要讓。因為前世的許多事情,顧云瑤也認為,自己的東西便是自己的,因為文哥兒是府內年紀最小的公子哥兒,是她的弟弟,就應該讓? 他們幾個公子哥早上沒能來請安,此刻也算是補上了。顧老太太命人給他們上了茶,因為顧云瑤喜歡喝碧螺春,所以她叫人給上的茶也是碧螺春。 茶水在唇齒間留香,顧云瑤輕輕滑著蓋子抿了幾口。耳邊聽著顧鈞祁在匯報近段時日他去面見的一些京中的老師,還有肖氏曾經提過的錦繡坊娘子的在中書科做中書舍人的兒子,談及了對明年春闈的展望。 顧老太太聽著直點頭,微微一笑地看著他,覺得這個孩子越來越有出息了。 顧鈞書這邊沒什么好匯報的,只能說如今是秀才身份,下回會好好努力,去考個舉人回來。 顧云瑤其實已經挺意外了,他能考個秀才回來什么的,凡事要和弟弟顧鈞祁去比較,還得承認自己的才華和學識確實不如弟弟,對他來說確實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為了心無旁騖地參加科考,大伯母那邊上次聽了她的話,把他們的婚事都給退后了,還好大房的兩位哥哥,沒人去怨她。甚至顧鈞祁還有點感謝她。 輪到顧鈞文說話了,那張酷似顧德珉的臉,叫顧云瑤看到他的時候,心里有一種異樣的難以言說的滋味。 顧鈞文慢條斯理地道:“祖母,我向來敬重二哥,他才華橫溢,非比尋常,明年春闈定能高中,所以孫兒也一直以二哥為榜樣,望有朝一日能有他這番作為。不過孫兒也明白一點,若是二哥明年高中了,沒準在京中當職……” 顧云瑤聽到這段話以后,就覺得不太對勁??粗哪?,發現顧鈞祁也正在看向他。 果然連二哥也意識到他的話里有話了嗎? 顧鈞文繼續道:“當年父親和伯父二人能同時留在京中為官,實屬蒙受圣上鴻恩,但若是將來,我與二哥兩人,勢必只能一人留在京中為官。每每想到這里,科考之事,我便不敢拼盡全力了?!?/br> 顧云瑤一聽,就皺起了眉頭。這句話的意思是,二哥往后就算是有出色的成績,那也是因為他這個還沒長大的孩子讓了步? 第133章 大孟朝的科舉制度已經延續了百年, 從建國之初, 便沿用前朝的科舉制度,加以改良,成為如今大孟朝特有的制度。關于京中為官這件事, 顧鈞文其實說到了點上, 為了防止一些世族大家獨攬政權,也為了防止朝中為官者都出自一個家庭的成員,大孟朝特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凡是家中已經有在京中做正四品以上的官員,家族的其他成員就應該避嫌, 做不了比正五品還要高的官員。 有的人甚至還會因為這點, 而被發配到地方上去做官員。 還有科考的問題, 比如原來惠姨娘的父親林泰,在身為內閣首輔期間, 他的大兒子林政以及另一個已經死去的小兒子, 為了避嫌,防止有人說他們因為父親的權力,而順利高中得到官職, 就不能輕而易舉參加科考了,也只能等到林泰致仕回家,才能去參加科考。 不過沒能等到林泰致仕,他就已經被皇帝剝奪了權力, 京中為官的人, 甚至是吃一口皇糧飯的人, 哪一個不是在刀口浪尖上生活?所謂伴君如伴虎,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顧云瑤是沒想到,在趙姨娘身邊生活這么久的顧鈞文,還能自視甚高成這樣,說出這么一番不堪入耳的話來。 畢竟是顧德珉的姨娘,顧云瑤平日也見過那位趙姨娘,性情沉穩,有禮有節,當初做她爹的姨娘時,就是個良家女的出生,但很難看出她只是平民人家出生的女子。 這些話,也不知道是誰教會顧鈞文說的。 也有可能他的想法就是這樣,有點目中無人,有點自以為是。 往常別人可以念在顧鈞文年紀小,或許為他說些什么,譬如小孩子嘛,童言無忌,不知天高地厚也很正常??伤缃褚呀洸辉偈钱斈昴莻€被人抱在懷中,說話還有點擼不直舌頭的孩子。 顧鈞書的反應有點遲鈍,也聽出這個三弟在諷刺他二弟,臉色一紅,開口就道:“你說什么……”被在旁邊的顧鈞祁攔住了。 搖搖頭,顧鈞祁讓他不要多說。 顧鈞書皺著眉,他的脾氣一直都很暴躁,聽不得別人說他,還有說他身邊的人半句不好,看到顧鈞祁是這么一個態度,他想不明白自家的弟弟為什么一點都不生氣。而他卻是皇帝不急急太監,頓時連顧鈞祁也想跟著一起教訓了:“你為什么又要攔住我?!” 顧云瑤知道顧鈞祁為什么要攔住他,如今他們幾個人都在祖母這邊,祖母還沒開口說什么話,幾個孩子若是因為一個點而產生了爭執,讓顧老太太作何想法?還有不管顧鈞文說話如何難聽,如何話中有話,他畢竟年齡小,作為三弟的身份擺在那里,顧鈞祁若是主動開口與他引發爭執,傳到其他人耳朵里會如何想?這大房這邊仗著是長兄之類的身份,專欺負起二房年齡小的弟弟來。 事情的原由其他人瞧不清楚,文哥兒說的話也要仔細想明白才能理解。 主要是顧德珉沒有其他的兒子,他如何疼愛這個唯一的兒子,下人們都長著眼睛看著。 顧云瑤擱下茶盞,正好茶水有點涼了,她的指尖還熱著,微微一笑說道:“三弟弟都能預料到將來之事嗎?” 顧鈞文看向她,心頭瞬間涌起一股難受的滋味,兒時他就是怕她,他還記得當初她從侯府里回來時,冷著一雙能涼透人心的眼,咄咄逼人地看著他時,他當時就被她的眼神嚇得噤若寒蟬。 顧云瑤明白,東廠還有錦衣衛他們審訊犯人時,會提前用殺威棍滅滅對方的威風,就是唬也要唬住對方。眼下她就是想要?;N母鐑?,逼視著他,叫他的雙眼都不敢移開她的視線。 顧云瑤笑道:“三弟怎么不說話了?” 不是不說話,是根本說不出話。 顧鈞文被冷汗浸透了一身,穩了穩心神說道:“二姐您多慮了,我方才所言,只是惋惜日后不能與二哥同朝為官?!?/br> 真的會說。 顧云瑤的面容早就換了一副神態,原本嘴角是勾出了一絲笑,可此刻眾人齊刷刷看過去,只覺得她的笑容里,真的有種能涼透人心的力量。 顧鈞書幾乎是兩眼放光地看著他的這個二meimei,顧鈞祁就不說什么了,嘴角輕輕地一翹,也是暗自帶了贊賞的心情看向她。 顧云瑤眼里目前只顧著看顧鈞文,倒是沒在意大房兩位哥哥的眼神,還有顧老太太那邊的情形。她笑說道:“三弟你現在還這么小,不說春闈,你連秀才都還沒去考,連童生都不是,這三年復三年,每三年才有一次科考,考不中,落榜的人那是大有人在。我比較贊賞你說二哥是非比尋常、才華橫溢的人物,你說的很對,二哥他在你這般大的時候,都已經考中秀才了,你連童生都還沒考到,這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還是好好讀書,加緊用功,先把童生考到再說?!?/br> 顧鈞文被說得臉色一燥,暗自咬了咬牙。 顧云瑤話還沒說完呢,繼續道:“科考的事,誰也說不準,沒準三弟你一輩子都只能做一名童生,那也不打緊,這世間上,年過七旬的長者一輩子只考到童生也是很尋常不過的事,畢竟除了有才華以外,文章寫的好以外,還得看主考官欣賞不欣賞你所寫的文章。若是不欣賞,寫得再好,也只會被變作廢紙一張,無人問津?!?/br> “二姐你!”顧鈞文雙眼睜圓了看著她,還想叫顧老太太幫忙說幾句話。但是他可忘了,整個顧府上下,誰人都知道,在這一輩里顧老太太最喜歡的便是顧云瑤了,連大房的兩個嫡孫都不如她受寵愛。 顧老太太手纏著佛珠,拿顧云瑤這有時候伶牙俐齒的模樣沒任何辦法,出言制止他們幾個小輩繼續爭吵:“好了,今日我已經聽完你們幾個人近日的狀況,鈞祁鈞文兩個人,功課都做得不錯。鈞書還要再多加努力,切勿玩物喪志?!?/br> 居然被單獨拉出來教育,顧鈞書也是無奈,本來應該沒他什么事,結果怎么成他背了鍋? 他唉聲嘆氣了一下。 顧鈞文人不傻,很快想明白顧老太太嚴重偏心顧云瑤,這件事上若多說下去,便會成了他的錯。 他弓著身,給老太太彎腰一禮,在顧云瑤身上吃了虧,卻也不能再說什么。 顧府的下人們都知道,五年前顧云瑤一個人力戰惠姨娘和顧云芝母女兩個人,靠的就是這張嘴。還有從惠姨娘那里學來的“善解人意”,動不動就哭得梨花帶雨。 顧鈞文先行退了下去。 顧鈞書和顧鈞祁還想留下來和她說會兒話,尤其是顧鈞書,打小就很欽佩這個能扮豬吃老虎的二meimei,甚至是很喜歡。 顧老太太因有話要單獨和顧云瑤說,就讓兩個孫兒也先下去。顧鈞書和顧鈞祁兩個人這才沒留。 顧云瑤走到顧老太太的身邊,她拉著她的手讓她坐下。顧云瑤在顧老太太的身邊坐了下來。 顧老太太嘆了口氣,看著她精致的五官,想到再有兩三年她就要及笄了,及笄禮其實她一早就為她準備好了,真正讓顧老太太擔心的是,顧云瑤將來的終生大事。 顧老太太捉起她的手腕,在她的手心里,很細弱無骨,她這么嬌小,顧老太太真怕她日后會吃虧。 “你表哥那邊的事,已經解決了嗎?” 說來殘酷,又不得不說。 顧云瑤抿了唇,壓下心中的苦澀,道:“祖母放心,表哥那邊,我早已與他說過了?!睙o論藺紹安有沒有聽進去,她與他之間,確實不大可能了。 顧老太太知道現在說這個話為時過早,也有點殘忍,但確實因為肖氏曾經提及過的齊國公家,她有做這方面的考慮:“早前,齊國公家有派人過來請我去德昆茶社吃茶看戲,在下月十五。除了我們顧家,還有其他幾家的太太。你爹本欲想讓我把芝姐兒帶過去,說她年紀也不小了,是時候該見見世面。但我想帶你去?!?/br> 下月十五也就是十一月三日,過后不久就是立冬了,顧云瑤聽后立即想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她爹如今很少關照惠姨娘和顧云芝母女二人,卻也愁顧云芝的婚事。女大當嫁,再這么下去,顧德珉也怕別人笑話他家有個嫁不出去的女兒,所以才跑來求顧老太太想想辦法,京中女客間的來往,也只能由正經出生的太太帶著。大房那邊……伯母肖氏肯定不會幫這個忙,肖氏和惠姨娘之間一直有私人恩怨,要帶也只會帶顧云瑤。 二房沒有可以出面的太太,現在能指靠的唯有顧老太太本人。 顧老太太想問她的想法,顧云瑤不覺想到前世的時候,顧云芝和那個齊國公的三公子詹子驥之間,鬧出私奔的丑事,害得她丟盡顏面。往常覺得詹子驥想都別想進顧府這個門,如今卻又多了一個主意。 詹子驥還是別想進顧府這個門,但也不能那么簡單地就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