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節
似將軍府這種環境,是不容易出什么亂子的。 衛仙只是將她視若眼中釘rou中刺,卻不至于對幾個孩子動手。更何況他們是薛況的孩子,她改嫁了,薛況一個死人也不可能幫他們娶后母。 如此,孩子們也受不了委屈。 至于薛廷之,就更不需要擔心了。 他已經入了稽下學院開始讀書,外面的宅院也都找好了。即便是她不在,他或許沒了人照應,可只要他自己有本事,不出三年也能出頭。 所以陸錦惜這一搬,還真算得上是了無掛礙。 將軍府里平平靜靜,尚書府那邊可就張燈結彩了。 女兒嫁出去十一年竟然還有回到家門的時候,陸九齡心里別提多高興了,在得了欽天監定的婚期之后,就趕忙讓人把女兒原本住的屋子給收拾了出來。 一切好像都回到了她還沒嫁給薛況的時候。 這還是陸錦惜第一次距離陸氏原本的家庭這么近。 看到了她原來生活的環境,也侍奉在她父母的膝下,說些玩笑話哄二老開心,也看陸氏原本看的書,住陸氏原本住的屋子。 輕而易舉就能感覺到,原本的陸氏是個怎樣的人。 干凈。 簡單。 善良。 是父母捧在手心里寵著的明珠,有什么不順心的事情都被擋在了門外,絕不叫她知曉。 只是可惜了,這樣的陸氏,已經消失在了時光的長河里,被將軍府里那些寂寞暗淡的日子磋磨,成了滾滾紅塵里一抹消散的煙塵……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圓熟、虛偽,又世故的她。 對陸錦惜而言,尚書府的一切其實都是陌生的,只是誰都知道陸氏已經出嫁十一年,回府的次數不多,變化也大。 再加上她本就不是尋常人,遮遮掩掩竟是半分破綻也不露。 人人都道“陸小姐”是真的長大了,也渾然不顧外面話傳得多難聽,一命地恭維著她,贊嘆她命好。 陸錦惜也不甚在意。 沒了將軍府那些瑣事,她也不是要為自己繡嫁妝的那種人,所以在準備出嫁的這段時間里,日子變得悠閑而且無聊。 每日的消遣,不過就是看看書,聽聽丫鬟們傳的外面的趣事。 比如才升了官的方少行方大人春風得意,妓館買醉,偏還引得幾位名妓為他爭風吃醋; 比如彈劾顧覺非未成反而促成了這一段姻緣的御史趙獻,大約是受了這件事的刺激,在那一天i朝會彈劾失敗之后,接連三天又參了一堆的大臣,讓人苦不堪言; 比如今科會試的結果已出,那一位缺了一條胳膊的才子季恒名列前茅,得了榜眼,已入選翰林院; 再比如…… 本該全力準備著自己成婚事宜的理蕃堂主事顧覺非,竟然在被皇帝賜婚后的第二天就派去處理匈奴的事情,忙得半點不像是一個月余后就要成親的人。 是了。 這就是陸錦惜最咬牙切齒的地方了。 在尚書府里,她發現自己連出門都不大方便,更不用說即便是出門也根本見不到顧覺非了。 她倒不是想這人,只是純粹被那一種中了人套路還不能打回來的憋屈感壓抑著,恨不能找到顧覺非再把自己一系列的猜測給問個清楚。 這下好。 簡直成了個真正的古人,老老實實地待嫁,即便有滿腹的疑問怕也只能等到成親的那一日了。 唯一的好消息,還是來自陜西。 早兩個月前她去保定談的生意,一直都在推進,并未受到她被劫和后來這一系列事情的影響。盛宣理智地放掉了保定分號,將全部的心力都投入了邊貿之事。 眼下貨物都已集結在陜西盛隆昌,就等去邊關了。 只要顧覺非那邊與匈奴的溝通無礙,剩下的事情都是水到渠成。不管是他還是陸錦惜,都在賭—— 賭顧覺非的判斷正確。 賭匈奴與大夏的關系能維持議和之時的穩定。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冒險的決定。 在匈奴使團全部被人謀殺在大夏境內的情況下,兩國是隨時有可能開戰的,要維持住這局面并不是簡單的事情。 可“富貴險中來”,不賭一把怎能暴富? 出錢的是陸錦惜,她決定冒險的事情,盛宣也不好阻攔,咬咬牙也就跟她做了。 不做是個死。 做了卻有希望抓住那渺茫的機會,一舉翻身。 幸運的是,老天爺終究還是站在他們這邊的,或者說,終究是站在顧覺非這邊,站在聰明人這邊的。 七月初四,陸錦惜成婚前三天。 匈奴王庭終于確認了議和使團之事非大夏所為,老單于發來新的和書,愿繼續與大夏修好。 消息一傳到京城,頓時振奮了滿朝文武。 身為一力主持此事的重要文臣,顧覺非也獲得了大量豐厚的賞賜,原本在禮部管轄之下的理蕃堂直接被蕭徹大筆一揮,劃了出來,成為了獨立于六部的存在。 至此,顧覺非也終于開始在這朝堂上嶄露頭角。 百姓們沉浸在邊關傳來的好消息之中,日子又正在七夕乞巧節附近,可以說滿京城都是一片歡笑與繁華。 陸錦惜與顧覺非,便是在這樣一個極好的日子成婚的。 那一天藍天白云,有風無雨。 紅妝十里從尚書府鋪到了太師府,迎來送往的隊伍吹吹打打,看熱鬧的男男女女擠滿了街道;不管交情厚薄,文武都在宴席上推杯換盞;不管真情假意,百官都在廳堂內高聲祝賀…… 就連皇帝都列了席,當了證婚人。 這絕對是這十幾年來,京城里最熱鬧、最隆重的一門親事了,不管是雙方的嫁妝還是聘禮,都豐厚到令人瞠目結舌,更不用說這盛大的排場與赴宴人的身份。 很多年后有人回憶起這一場婚禮,都只有一句話—— 顧覺非壓根兒不覺得自己娶的是一個已經成過婚的女子,他娶的是自己全心全意愛重著的心上人。 若說原本還有誰懷疑過這一場婚事里,陸錦惜與顧覺非的關系,那么到了親眼見證過當日的場面之后,這樣的懷疑便都冰雪般地消解了下去。 顧覺非向來是個很容易讓人生出好感的人。 即便是那些與他擁有不同立場而最終成了對手的人,身為一個旁觀者,都無法否認他對這一段感情傾注的心血。 于是原本那些嫉妒的閨閣女子們,這時候反倒平和下來,不再去貶低陸錦惜是一個嫁過人的寡婦。 畢竟,能得顧覺非的青眼…… 這樣的陸錦惜,又該是怎樣一個出色的人呢? 京城的天,從黎明到正午,從黃昏到夜晚。 陸錦惜的人,也從尚書府到了太師府,從熱熱鬧鬧對拜的中堂到了紅燭高照醺醺然的新房。 一切順利得不可思議,半點岔子都沒有。 ☆、第155章 第155章 動心 陸錦惜本以為, 不該有這么順利的。 畢竟自己在旁人眼底可不算是什么“清白”的出身,太師府是京城數一數二的門第, 顧氏一門更是旁人高攀不上的顯赫。 怎么著,也有那么一兩個人看她不順眼, 鬧點事兒吧? 可就是沒有。 從尚書府出門之后, 一路都是順順當當,腳底下連顆絆倒她的石子都沒有, 更別說是什么旁的針對手段了。 實在是, 略感無聊。 人手里牽著那大紅的彩球綢帶進了屋, 陸錦惜就有些發怔, 視野被頭頂上的紅蓋頭遮了一半, 也不大看得清屋內的狀況。 接著就聽見了一聲笑。 頭上那蓋頭被人隨手一拿, 眼前便豁然開朗。 顧覺非的聲音里,甚至帶著一點并不明顯的戲謔:“拜堂成親進了洞房,你都還走神了。這么順利, 一路上什么都沒發生, 讓你失望了嗎?” 陸錦惜眨了眨眼, 抬眸就瞧見了他。 高燒的紅燭將屋內照得亮堂堂一片,也將此刻的顧覺非照了個清清楚楚。一身大紅的喜服穿在他身上, 寬肩窄腰,一表人才,俊朗的面容卻依舊透著點消瘦。 分明疲憊的眉眼之間, 卻有璀璨的華光。 平心而論, 她覺得顧覺非是不適合穿紅的。 他表面上是個清冷淡泊性子, 從來有一種江南煙雨里浸出來的文氣,骨子里又有一種北地京都才能醞釀出來的成熟穩重。 穿一身冷色調是剛好的。 既不顯得濃烈,也不顯得太過咄咄逼人。 相反,紅總是給人一種盛大的感覺。 可眼看著此時此刻的顧覺非,她竟覺得,他穿紅也是好看的。興許是長得好看的人,穿什么都讓人迷醉? 像是平時壓抑著的都被釋放了出來。 顧覺非面上的神情,甚至是鋒銳而張揚的,通身都是壓不住的光彩,猶如美玉放在月下。 眉眼是有溫度的。 目光是有溫度的。 就連唇畔那一點微微揚起的笑意,也是有溫度的。 若說平日里、旁人眼中的顧覺非是個只可遠觀的謫仙人,此時此刻陸錦惜眼中的他,便沾染得三分凡俗紅塵氣,一下變得觸手可及起來。 她望著他眉眼,一時有微微地怔忡,接著才睨他一眼,涼涼道:“不愧是顧大公子,猜測人心的本事總是不差,連我這點心思都能看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