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不用急那你找宋知言干什么?” 永寧長公主見不得她這模樣,斜了她一眼,但心情其實不錯:只要動了凡心,改嫁還不簡單嗎? 她笑起來:“可別怪我沒提醒你,今日太師府壽宴上,宋夫人可也要去的。若你一個倒霉,跟她坐到一起了……” 陸錦惜頭皮頓時炸了一下,差點被嚇住。 不過她一觸到永寧長公主那帶笑的眸光,便反應了過來,重新鎮定下來:“長公主您可別嚇唬侄媳了,差點一口氣沒喘上來?!?/br> “誰叫你自個兒瞞著本宮行事?” 永寧長公主說得理所當然。 宋知言那夫人陳氏的確是要去壽宴的,只是幾乎沒可能跟陸錦惜碰上。 太師府是何等規矩森嚴的地方? 陸錦惜乃是鐵打的一品誥命,進去了也是跟顧太師夫人唐氏、衛太傅夫人董氏這些高官之妻平起平坐。 即便年紀小些,可地位在那兒擺著。 唐氏掌管太師府后院多年,總不敢瞎了眼慢待陸錦惜,還敢把她跟個五品小官夫人排在一起。 永寧長公主想起那唐氏,又想起也不知下山沒下山的顧覺非,心里便道一聲“好戲要開場”,嘴上卻跟陸錦惜如常說話。 “在本宮面前,你也不用不好意思?!?/br> “當初賜婚你與薛況,乃是皇上一意孤行,哪里想到反害了你?” “皇上那時才剛繼位兩年,薛況又是家中頂梁柱,斷斷不敢跟皇上對著干,到底還是只有答應?!?/br> “你們這一樁孽緣,原怪不到他身上?!?/br> “都是皇家作下的孽。如今皇上提起,也是常有唏噓?!?/br> “回頭你若真有個中意的、合適的,還是早早稟了我,也好上下疏通疏通?!?/br> 永寧長公主一言一語,慢慢地說著。 昔年的恩恩怨怨,朝堂局勢,又在她腦海一一回閃,說完了,也長嘆了一聲,帶著幾許世事沉浮的滄桑。 陸錦惜靜靜聽著,看出永寧長公主此刻似有許多心緒,也不敢打擾,只端了那白玉雕成的茶盞,擱在了自己掌心里。 車駕一路前行。 馬蹄噠噠,轱轆滾滾。 外面有商販叫賣呼喝,也有人們笑言細語,夾著其他車馬經行的喧鬧,偶爾還能聽見幾聲駝鈴的響動。 陸錦惜透過飄起來的簾子看出去,是幾個作異域打扮的商人,牽著兩匹高大的駱駝,那駝鈴就掛在駱駝脖子上。 走一步,響動一下。 黃沙古道,異域風情,頓時撲面而來。 京城,倒是別有一番包容萬象的意趣。 顧氏一門前朝便已很顯赫,所以并不與本朝的勛貴一般都在城東,而是獨在城南,與其他門第不大高的官員府邸在一塊,獨樹一幟。 一年一年下來,城南這一片的地皮便搶手起來。 此刻馬車從城東一路去城南,因都在內城走動,路程其實并不很長,正常來算三四刻也就到了。 只不過,那只是正常情況。 事實上,因為這一場壽宴,來往的人實在是太多,臨近太師府的幾條街上,入眼所見全是車馬,堵得不行。 老的有,少的也有; 男的有,女的也有; 文官有,武官也有; …… 倒好像大半個朝野都來了似的。 越挨近太師府的位置,也就越是喧鬧。 馬車走著走著,外頭竟然還有人高聲大氣地呼喊:“內城九個城門就要在這個時候換防,天王老子來了也動不得!你們算個什么東西?都在這條街外頭等著!” 這聲音實在是太洪亮了,一把粗嗓門,一聽就知道該是個武夫。 陸錦惜頓時詫異。 馬車也一下跟著停了下來。 出神之中的永寧長公主眉梢一挑,微有不悅:“外頭怎么回事?” “啟稟長公主,咱們在長順街邊?!被卦挼氖擒囖@上駕車的黑衣車夫,“內城城門換防,步軍虎字營和龍字營占了整條街,劉提督放話不讓人過,這會兒鬧將起來了?!?/br> “又是這個莽夫!” 永寧長公主氣得直接拍了一下小方茶幾,震得茶盞歪斜,險些就倒了下去。 她目露銳光,咬牙道:“早不換防,晚不換防,偏偏挑在顧太師壽宴的時候。這一幫子武將,做得也太過分!” 陸錦惜見她動怒,已是嚇了一跳,如今聽她罵的這一句,只隱隱覺得好像還有什么內情。 倒好像挑在這時候換防是故意的一般。 而且…… 劉提督? 這名字,她耳熟啊。 只是陸錦惜也不敢說話。 車就獨在進長順街的口子上,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永寧長公主等了半天,也沒等來車駕動上一動,只有外頭越來越大的吵鬧聲。 “讓不讓人走了?” “這群莽夫!不就是記恨著前陣子彈劾方少行那小王八羔子的事兒嗎?” “還一個鼻孔出氣了!” “胡鬧,簡直胡鬧!” …… “誰在罵?!” 那粗魯的聲音又響起來了。 “再罵一個給老子聽聽!這他娘才換了半個時辰!壽宴不是晌午嗎?” “你們慌個屁!” “再有一個時辰老子就換完了!” “龍字營的那個,媽的,說你呢!趕緊走啊,沒看見這么多達官貴人等著嗎?” 陸錦惜聽著只覺得心驚rou跳。 外頭的便是她曾交代潘全兒去請鬼手張時候提到的“九門提督劉大人”,薛況的舊部,如今官到從一品,掌管著內城九座城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 只是這架勢…… 怕不能好了。 果然,馬車內的永寧長公主,聽著外頭越說越荒唐,臉色也就越來越難看,終于豁然起身,直接掀了車簾走出去。 長順街貫穿著內外兩城,乃是去太師府的必經之路。 眼瞧著沒幾步路就能到了,可此時此刻,整整兩個營的精銳步兵身披鎧甲,持槍握刀,竟把整條街都給占了! 九門提督劉進,是個三十好幾的壯漢。 身材魁梧,膀大腰圓,一把絡腮胡子濃密得像是劫道的土匪,穿了一身重鎧,騎在一匹高大的棗紅馬上,正跟周圍馬車上幾個文官對罵。 不遠處另一匹馬上,則坐了個年輕英俊的男子。 頭戴銀冠,穿一身簡單的白袍,慣用的青鋼劍扛在肩膀上,掛了一臉浪蕩的笑容,就在旁邊看熱鬧。 看得出,他是不嫌事兒大。 眼見著劉進懟那些文官,竟半點沒勸阻的意思! 這不是前幾日被朝中文官集體參劾的四品云麾使方少行,又是何人? 永寧長公主一見,頓時面沉如水,一股火氣直朝腦門兒上竄。 不過是薛況昔年身邊一個小小的參將,耳濡目染之下學了些本事,這幾年倒在京城搞風搞雨。 前些日他被參劾,今天就出這一檔子換防占街不讓路的事。 說不是這一幫子武將聯合起來給他抱不平,專程來鬧事,永寧長公主都不信! 可皇城外頭,天子腳下,也是能隨意折騰的嗎? 站在馬車車駕上,她終是沒忍住,一聲厲喝:“劉大人還沒鬧夠嗎?!” 劉進剛把一翰林院的老頭兒罵了個爽快,聽得這一聲喝,回頭一看,居然是永寧長公主,就站在那高高的華車上,一臉怒意。 他人在馬上,倒也不懼,只豪氣地笑了一聲。 也不下馬,就隔空跟她拱拱手:“下官見過長公主。不是胡鬧,實在是九門換防,沒法子啊,請您見諒!” “見諒?” 永寧長公主險些沒被這冠冕堂皇的一句話給氣出病來! “內城換防的時候旁人不知道,本宮能不知道?劉大人擅自換防,就不擔心回頭皇上降罪?!” “老子才是九門提督!皇上都說了,這九門怎么布防老子說了算!” 劉進是個臭脾氣,一見永寧長公主把慶安帝給抬出來,當即連面子都懶得給了,一口一個“老子”說得可順溜。 反正就一句話—— “老子管你們誰誰誰!就天王老子來了,也得等老子換完防再過!” “好,好,好!天王老子來了也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