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她一接起電話,陳導演就劈頭蓋臉地問:“祝小嘉,你哥退出《白玉簪》劇組是怎么回事兒?為什么要跟劇組鬧成這樣?你知不知道現在那位趙導演說你們對他非常不尊重,要你們向他道歉!” 陳導演雖然是個脾氣不太好的導演,不過加上在陳導演劇組里拍戲的時候,祝小嘉也沒被陳導演這么罵過啊。 祝小嘉一直是劇組里最能理解陳導演的想法的那個,再加上她心性比同齡人成熟,就算她有失誤的地方,陳導演說兩遍她也能夠理解了。 可以說在陳導演的劇組,從主演群演到工作人員,包括跟陳導演有關系的童京,還有陳導演最看好的苗子孟存銳,都被陳導演噴過,可就祝小嘉沒有。 劇組里的人私底下,都把祝小嘉當成陳導演肚子里的蛔蟲。 有一次有個小演員惹了陳導演生氣,居然舍近求遠地跑了大老遠來找祝小嘉,求她幫忙向陳導演求情,把祝小嘉搞得一頭霧水。 從祝小嘉認識陳導演以來,陳導演像今天這樣對祝小嘉說話這么不客氣的,還是第一次。 不過祝小嘉聽到陳導演這么說,卻一點都不委屈。 祝小嘉淡定地把事情經過告訴陳導演,然后說,“陳叔叔,難道您覺得我真的該看著我哥被他們欺負,一句話都不敢對那位趙導演說,這樣我才做得對,做得好?” “可是那位趙導演是個香港導演——” “那又怎樣?” 陳導演說:“當初柳導演來拍戲,讓我們這些‘土包子’見識到了他們那邊的成熟體系,不過柳導演之后,就沒什么人再來了?!?/br> “小嘉,你知道千金買馬骨嗎?”陳導演問。 千金買馬骨,說的是戰國時期的一位國主想要以千金買馬,可他發出詔令后好幾年,都沒有人帶著千里馬來。后來國主的一位小吏找到了一匹已經死了的千里馬,并用五百金買下了這具馬尸。 國主大怒,要發落這個小吏,可他的大臣卻勸他。 連死馬都要花五百金買下來,何況活馬呢? 連這種小人都能接納,何況那些真正有才的賢能之人呢? 祝小嘉沉默了片刻,回道:“我知道這個典故,我也明白您想說什么??墒顷愂迨?,我們可以忍讓,卻不能忍讓的毫無底線。這件事固然是能讓很多人看到我們胸懷寬大,可是更多的,卻是讓人覺得我們不如他們。不光是他們那邊的人會這樣想,更重要的是連我們自己人也會有這種自卑?!?/br> “我尊重像您這樣有德有才的前輩,也尊重柳導演那樣的人,可是對于像趙導演他們那種本身并沒有本事、也沒有才華,完全是憑著自己身份對別人作威作福的人,我不服?!?/br> 祝小嘉這話說出來,電話那邊的陳導演卻并沒有發怒,而是放聲大笑了起來:“好!有骨氣!” 而陳導演旁邊,似乎也有人笑了起來,“好吧好吧,你贏了?!?/br> 祝小嘉挑眉,“陳叔叔,原來您還拿我來打賭?” 看來這回這事情況也不那么嚴重嘛。 陳導演咳了咳,“你這丫頭……”知道就算了,怎么還拆穿他呢,這讓他老前輩的面子往哪兒擱? “你哥退出劇組,大概這兩年都接不到戲了,”陳導演話頭一轉說道,“你們可想好了?” 祝小嘉說,“那種戲,不接也罷?!?/br> “我聽你這話,你還有后手?” 祝小嘉:“這個嘛……過陣子您就知道了,我先跟您說一聲,我可不是故意要針對那位趙導演的啊,不過我哥被欺負了,我年紀小不懂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來也是難免的?!?/br> 陳導演一聽祝小嘉這話就知道這小丫頭要開大招了。 “陳叔叔,那,善后的事就交給您啦?!弊P〖魏敛豢蜌獾卣f。 陳導演笑著罵了祝小嘉一句,“臭丫頭,心眼都拿來算計你陳叔叔了是吧?還敢使喚上我了!” 說歸說,他和祝小嘉都知道,他根本沒計較。 其實祝小嘉的話正是讓陳導演他們這群人心里高興的,他們現在比起外面還很落后,各方面都還要向外面的人學習,姿態低一點是很正常的。 可是姿態低,卻不意味著要把自己的尊嚴放到別人腳下任人踐踏。 自己都沒有脊梁的人,是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的。 第81章 081 81 繼陳導演之后, 祝小嘉和孟存銳又接到了好幾個電話。 他們平時人緣還是挺不錯的, 這個圈子里又向來是消息傳得最快的, 孟存銳才說了退出劇組半天, 那些跟他們關系不錯的人就都知道了。 就連在外地的童京也打電話過來問他們是不是在劇組里被欺負了,要不要幫忙。 跟孟存銳之前在一個劇組里的人也悄悄背著趙導演他們打來了電話:“……趙導演他們說要讓存銳好看呢,你們還是小心點好?!?/br> 祝小嘉有些好笑:“不是說他們早就想把我哥趕出劇組了嗎?”怎么, 如了他們的意他們還不高興了? “大概是覺得自己的面子被拂了不好看吧,”孟存銳道,“像陳導演那種好脾氣的導演畢竟是少數?!?/br> 孟存銳一邊趁著這個機會好好上學, 把之前去劇組浪費了的知識都補起來, 一邊悄悄關注著趙導演他們的動作。 果然,沒過多久, 他們就在一家比較小型的電視電影相關的雜志上看到了《白玉簪》劇組的報道,里面隱射了某些童星長起來的年輕大陸演員不能吃苦,因為一點小齟齬就直接跟導演耍大牌, 退出劇組。 這個時候大陸的風氣還是比較保守的,大家對于文藝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私人拼的都很在意, 而大陸的這些演員歌手們也很低調勤懇,就連目前最有人氣的那幾位也都態度十分好, 從來沒鬧出過事。 “耍大牌”這個說法, 可以說之前都沒有人聽過, 很多人看到這篇采訪以后霎時嘩然。 《白玉簪》這個劇組也是有點存在感的,畢竟這也是個香港導演、香港工作人員、香港演員的劇組,趙導演他們也比大陸導演們更知道曝光對他們的好處, 這個劇組從籌拍到現在,一直都跟許多雜志畫報合作密切。 對于現在的大陸人來說,自己家出點丑聞沒關系,但是這丑聞鬧到了外人面前,丟臉都丟到外面去了,這才是最讓人難堪的! 報道里對于那位年輕演員的指向可以說是十分明顯,但凡是之前關注過《白玉簪》劇組的觀眾,都能猜得出報道里那位吃不了苦、耍大牌的年輕演員是孟存銳。 孟存銳之前拍的都是陳導演的片子,大多數都是劇情簡單卻有趣的兒童片,而現在隨著他年紀逐漸長大,孟存銳也迎來了轉型期。 跟他差不多的還有童京,不過童京選擇的路子是跟著另外的導演去在主旋律的電視電影里從配角開始,以后等年紀夠了,再考影視專業,當個正規的班科生。 孟存銳跟童京不一樣,童京的長相是這個年代最推崇流行的濃眉大眼國字臉,孟存銳是無端顯露幾分風流俊秀的容貌,他這個條件要像童京那樣去走主旋律風格會很難,要不然以陳導演對他的喜愛,早就給他推薦了。 之前選擇趙導演那個劇組,也是一個不錯的法子。這個時期的香港影視比大陸的類型更多,而且古裝類的電視劇總會需要那么一兩個風流俊秀的少年公子的角色,孟存銳的外貌條件更貼合這類角色,演起來事半功倍。 以孟存銳的條件,要試鏡這個角色是沒什么問題的。 不過誰也沒想到,他們事先計劃的挺好,但是就是沒想到孟存銳會太出色掩蓋了男主角演員的風頭,被男主角視為眼中釘,想方設法地逼著孟存銳退出劇組。 事情已經走到了這個地步,孟存銳沒有過后悔的想法。 退出劇組是他自己的決定,雖然他知道做出這個決定必然會對他將來的道路產生影響,但是作出決定的是他自己。而且這個決定也不是一時之氣,而是考慮過以后才做的決定。 他現在只怕祝小嘉看到這些報道以后難過。 孟存銳還沒來得及把這些雜志和畫報都藏起來,祝小嘉和梁又生就下來了。 隨著祝離和祝原都考入了大學,祝小嘉和孟存銳也轉學來到陽城就讀,平時就住在梁家。 對于這件事無論是梁邵斐還是梁又生都沒意見,唯一心里有點兒失落的大概就是祝建國了。 不過祝建國也沒多少空,這幾年國內的工業也在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改善,食品廠生產的各類食品銷量越來越好,廠里的人也忙了起來,在祝小嘉他們轉學來陽城之前,祝建國就已經忙得腳不沾地,常常忙到半夜才回家來了。 而且祝小嘉知道再過幾年,隨著改革開放,國內的這些工廠都會遭到巨大的沖擊。 國人現在對國外的東西都有種天然的向往,別看現在國內食品廠食品銷量好,一旦外國的食品在國內打開了銷量市場,國內的這些產品生存空間就會被一再擠壓。 加上國家現在對這些國有企業工廠態度都傾向于讓他們獨立出去自給自足,很快,這些國有企業就會迎來一大堆破產、轉私有化,被合并收購的落敗道路。 到時候,成千上萬的國有企業工廠的工人,都會面臨下崗、轉業的艱難選擇。 這絕不是獨立現象,而是各行各業都要面臨的未來。 就像現在紅紅火火、每年都拍出許多賣座影片的那些制片廠,在幾十年后也會凋零散落,除了留下經典影片和廠址以外,再也不復存在。 祝小嘉看見孟存銳神色不太自然地拿著一堆雜志畫報要扔,就喊住了他:“那些是新的一期?我還沒看過呢?!?/br> 孟存銳干笑了兩聲:“沒什么好看的?!?/br> 祝小嘉笑:“你怕什么,我心理承受能力可比你好?!?/br> 她早就猜到趙導演他們會出什么招數了。 把孟存銳差點就人道銷毀的那幾本雜志畫報拿過來略略一看,祝小嘉便心如明鏡。 這種惡人先告狀,用輿論給對方造成壓力的伎倆,幾十年后連廣大網友都能玩溜了,不過在民風淳樸的這會兒,卻能讓大陸文藝界這些沒見過外面大風大浪的演員們為之勃然變色。 “你心虛什么,做錯的又不是我們?!彼参恳慌缘拿洗驿J道。 孟存銳皺眉不安道:“可是現在外面都在說……” “也就只有這幾家不入流的小報社這么說,”祝小嘉手指在那幾家雜志畫報的名字上點了點,“你看,我們最熟悉的那幾家都還沒發聲呢?!?/br> 目前國內最權威的那幾家關于文藝界的雜志畫報,《天下電影》《電視劇》,直到目前都還沒有就孟存銳“耍大牌”這件事表明過態度,蹦的最高的那幾家都是不入流上不了臺面的小報社,但是由于他們數量比較多,所以才造成了人人對孟存銳喊打的局面。 祝小嘉心里冷笑,跟她比輿論公關戰?真以為她祝小嘉是沒見過這個市面的土包子呢。 這件事本來就是趙導演他們不占理,而且趙導演他們是大人,是導演,是強勢的那一方,祝小嘉和孟存銳是小孩子,是演員,是弱勢的那一方。 更何況他們還有感情分,祝小嘉和孟存銳是這些觀眾看著長大的小演員,在觀眾心里就是自己人。 雖然大多數時候人對自己人的要求會更嚴格一些,但是一旦祝小嘉和孟存銳他們拿出了足夠的實力,觀眾們對于他們也會更加喜愛。 就像是幾十年后的國產電視劇國產電影市場,平時的觀眾們罵的比誰都狠,可是一旦有人能拍出一部各方面都及格的電視劇電影,那么國內觀眾們的自來水就能把這部及格的電視劇電影收視率票房推到跟外國優良電視劇電影差不多的程度,可見平日里憋得有多狠。 誰喜歡老是罵自己人? 之所以罵的厲害,不過是因為恨鐵不成鋼罷了。 不過祝小嘉也知道,那位趙導演現在受環境限制,私底下那些招數不能發揮完全。 這可不是香港,香港媒體的無節cao無下限即使是在幾十年后也是眾所周知的,而大陸的媒體工作者,在這個還未改革開放的年代還沒有被金錢資本的力量腐蝕,換句話說,他們比港臺那些媒體記者們更要臉。 這個時候的大陸媒體記者和編輯們,還做不到像后來的uc震驚體那樣嘩眾取寵起個聳人驚聞的標題,也做不到憑著一張圖一句話就編出一篇報道來。 就像孟存銳看了心里不太舒服的這幾篇報道,都是沒什么名氣的小報社,而且通篇都是“可能……”“據傳……”“似乎……”,一副底氣不足的樣子。 要是真的看過香港那邊那些標題驚悚言之鑿鑿,一副糊的人影都看不清的小圖都能編個豪門恩怨七八十集的報道,那還不得把自己氣得腦溢血? 孟存銳被祝小嘉的這短短幾句話說得心頭一松。 “那……我們怎么辦?!?/br> 雖然祝小嘉年紀更小,但是很多時候她卻有著比他們更多的主意,孟存銳一開始還想過要保護祝小嘉,可是后來漸漸地就忘了這點了。 祝小嘉笑著說:“當然是接受采訪啊?!?/br> 孟存銳是從小童星過來的,一直以來在觀眾心里的印象都挺好。而且以前陳導演也夸過他天賦好,又能吃苦,所以直到現在,除了故意帶節奏的那幾家小雜志畫報,其他人對孟存銳“耍大牌”的這件事都是半信半疑。 “我們接受采訪了,就能洗清這些謠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