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經常能提出一些建議和疑問,以前的他們即使心中有疑問,他們也不會說的,只會悶在心里。 現在卻能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東西都很快,唐家順年齡是大了一點,開始夫子還說過,只能認認字,別的不要多做指望?,F在看著散發著自信的大兒子,周玉蘭很想上天庭給太上老君點個贊。很想說:您的丹藥真是太好用了。 “家順想法不錯,我支持,以后你和家平是咱家的頂梁柱,家里要靠你和家平撐著,好好學好好干,娘相信你們?!?/br> “是?!碧萍翼樅吞萍移叫值軅z很高興能得到娘的肯定,特別是唐家平,作為中間的孩子,很容易被父母忽略,以前就是那樣,現在娘經??隙ㄋ?,讓他心里很是激動。 一家六口在每間房子都轉了一圈,就是下人住的房子,他們都粗略的看了一遍。 “娘,這些地方也太好了吧,比大伯二伯他們住的都好?!?/br> 娟兒是個節儉的姑娘,看著這些房子多少有點覺得浪費。 “閨女,那也沒有辦法,即使你大伯二伯姥爺姥姥家里不富裕,我們可以給他們想辦法讓他們富裕起來,但是不能光給銀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明白嗎?” “娘,我明白了,這樣不能讓他們產生依賴,不能讓他們變的懶惰,升米恩斗米仇?!?/br> 唐秀娟現在琴棋書畫都要學,不過這些只是涉獵,周玉蘭主要是想讓她識字懂禮,至于是不是才女,她不在意。不過學管家打理家業這些能學的很好,她更愿意,這些也是有教的。 小閨女敏兒現在主要是學認字,學琴棋書畫,但是周玉蘭不想這孩子學成一個深閨書呆子,經常鼓勵小家伙多玩玩,還教導她們,不讓她們變成書呆子。 夕陽,將周玉蘭一家六口的身影拖的長長的,高高矮矮,伴隨著他們的歡聲笑語,構成一幅溫馨的動態畫面。 搬家的先一天,周玉蘭帶著孩子們,一起到唐萬山家里,“爹,娘,大哥,大嫂?!彪p方孩子們隨后也禮貌的跟在后面稱呼長輩們。 “咋了,有事?”唐老爺子想著老三一家明天搬家,這時候過來干嘛? “有事,但是怕大哥大嫂不同意?!?/br> 周玉蘭過來是請老人和自己住的,一般情況下,她也不愿意和老人住,無關乎是否有孝心。但是她是個寡婦,現在條件又變好了,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都要走這一趟。當然老人們和她們一家住,對她是有好處的,這也是因為這對老人比較好相處。 既有名又有利,這個利不是金錢的利益。但是對他們還是很好的。 “說吧,請我和你大嫂幫什么忙,只要我們能做的到的,一定不含糊?!碧迫f山沒有想到三弟妹說這話。 “大哥,大嫂,我想接爹娘過去和我們一起住,爹娘他們住的房間院子我都收拾的整整齊齊的,連衣服都不需要帶,我全部準備好。只要你們和爹娘同意就好?!?/br> “弟妹,這個,這個,我看不妥,我是長子,應該照顧爹娘的?!?/br> “大哥,我家孤兒寡母的,也是想爹娘住過去,給鎮鎮?!?/br> 唐老太太當然是想跟著三兒媳住的,地方又寬敞,還有山坳里面地方大,不用出去也能到處轉轉。 她從背后掐掐老頭子,示意他開口說話,老大是有孝心,可是老三家的周氏也不錯,特別是孫子們都很孝順,現在她看孫女們也是歡喜的,可不是村里的那些鄉下妞。她看著自家孫女就覺得喜歡,說話溫溫柔柔的,但是心里也是有成算的人。 唐老爺子心中很受用,周氏不錯,他是知道的一般女人都不喜歡和公婆一起住,即使老大家的做的不錯,他也知道她是不想和他們二老住的,只是是長子長媳沒有辦法,必須和老人一起住。鄭氏也算是做的不錯的,可還是有小心思。 周氏能提出來讓他們兩個老不死的一起過去住,就很不錯了。他用煙桿敲敲邊上的炕桌,大家都齊齊看過來,老爺子清清嗓子,看著唐萬山說:“老大,你也別急,我和你娘肯定是跟著你,不過現在你弟妹在別人眼中看著是有了一些錢財,也有了家業,打歪注意的人肯定是有的,我和你娘暫且先住過去,鎮鎮那些邪魅鬼怪,過幾年以后我們再住回來。村里人要說啥,我們會說的。這點不是你們不孝順,再說了周氏帶著孩子們也不容易。我們過去對她也是好的?!?/br> 鄭氏心里高興,公婆跟著老三家的住,她巴不得,雖然她不嫌棄老人,但是自家什么條件,老三家是什么條件,二老住過去既能享福還能幫襯一些,雖然不能幫襯做什么,可是二老住在哪兒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幫襯。她也不想上頭有大山壓著,明明自己都做了婆婆,可是有些事還得請示公婆才行。多少是不爽的。 “家慶他爹,我看行,讓爹娘住幾年,也能鎮鎮一些打歪注意的人,你是不知道,現在很多媒婆湊過來找我,開始我以為是給家順做媒的,后來才知道都是上門問弟妹改嫁不改嫁的事,我氣得呀,都想兩掃把把這些媒婆趕出去?!?/br> 話題說著說著就偏了,說到周玉蘭改嫁的問題上了,二老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生怕周玉蘭改嫁,以前都不希望她改嫁,現在更不希望她改嫁。 大家都緊張的看著周玉蘭,唐萬山還狠狠的瞪了一眼鄭氏,哪壺不開提哪壺,大家都回避這個問題,她還說了出來,一點眼力見也沒有。 周玉蘭的幾個孩子也是緊張的看著周玉蘭,他們當然不希望有人插進他們的生活,生怕繼父以后對他們不好,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這個時代不反對寡婦改嫁,只要寡婦自己愿意,是可以改嫁的。 看著大家這樣緊張,周玉蘭輕笑出聲:“大哥,別瞪大嫂。我今天聲明一點次,以后不再說這個事,我從沒有打算改嫁,哪怕只有一個孩子,我也不會改嫁,我會守著幾個孩子,看著他們長大成家立業?,F在的日子我很喜歡,不會想那些雜七雜八的,以后再有人找大嫂,麻煩大嫂給我狠狠拒絕,或者放話出去,我不改嫁,至死都不會改嫁。別費這個心思?!?/br> “好,交給大嫂我了,一定會放話出去,免得那些不長眼的又來做媒?!?/br> 唐老爺子和老太太聽到三兒媳這話,心里高興,改什么嫁,都有五個孩子,老老實實的撫養孩子們長大,然后好好過日子就好。老三家的,不錯,是個好的。 唐家順幾個孩子都松了一口氣,他們很喜歡現在的生活,那愿意有個外人帶著一群人插進他們的生活,也不想自己娘到別人家里伺候那些不相干的人。 第65章 一窩老實人10 唐老爺子和老太太簡單收拾了一些自己的隨身衣服, 就跟著周玉蘭搬到新家里面去住,他們年齡也大了,能享幾年福,當然愿意,還有的就是,老人還是有私心,想看著一些周玉蘭, 到底是怕她熬不住,想改嫁。 鳳山村的老人最近很喜歡聚集在山坳邊上,和唐老爺子嘮嗑,沒辦法,現在誰家都羨慕他和老太太, 是村里最有福氣的人。 跟著孫子們過好日子,之前的老宅子, 周玉蘭也給了老大唐萬山家里, 他家比老二唐萬川家里的兒子多,以后肯定要分家的,她是和老二唐萬川一家說過說過以后才給的。 老房子也是不錯的,她加固過, 換過屋頂, 比一般人的房子可是強了很多。 山門還用厚厚的鐵皮包了起來,靠在上面,就像抹布一樣,給擦的干干凈凈, 一群老頭子靠在這里,和老爺子聊天:“老兄弟,你可是享福了。你家三兒媳人不錯,都分家了還能接你們老兩口來住?!?/br> 唐老爺子高興的說:“是呀,是個不錯的,原本我們是不愿意來住的,老話不是說了嗎,老人跟著長子,可是周氏帶著孩子們到老大家里,真心的邀請,反正說了很多,我和老婆子一商量,確實,一家都是孤兒寡母的,也不行,沒辦法只能不顧老大的反對住了過來。我家老大死活不同意,要是老三還在,我和老婆子肯定不會住過來的,住過來也無事可做,除了放放牛,真的沒事做,家里買了一些人,都是簽的死契,也不要我們干什么,三餐飯都有人伺候,你說干啥呢?” 邊上一位老爺子聽著唐老爺子炫耀,氣不打一處來:“老小子,你是故意炫耀的吧?我咋聽說你家三兒媳要改嫁呢?” “哼,哪里聽來的狗屁話,周氏說了這輩子即使只有一個閨女也不會改嫁,還別說她有三個兒子兩個閨女,最小的兩個都還很小,她哪里會改嫁。別羨慕就嫉妒,到處瞎咧咧?!?/br> 老爺子不是很擔心這個問題,搬過來住在一起已經好幾月了,他知道周氏不是嘴上說說,是真的不會改嫁,他和老婆子現在可放心了。 每天他們二老啥事也不用干,放牛還是他搶的下人的活計,他做事做習慣了,沒點事做就不得勁。家里菜園大,他和老婆子開了一點點,自己做,其余的都是下人們做的,菜園也沒有活,需要天天干的,沒事他就放放牛,家里現在兩頭牛,一匹馬,他細細的估算過,一千兩銀子估計用的七七八八了,大頭都在山坳里面,包括房子和開荒,外面的幾十畝良田,也是花了不少銀子,可是看周氏一點不擔心的樣子,他知道當初肯定不止一千兩。 他也有成算,知道周氏沒有說實話,他悄悄問過兩個大孫子,知道他們娘賣東西的時候,他們一直跟在身后,想來也是知道到底賣了多少銀子。 知道這點他就放心了,他不需要知道到底賣了多少銀子,周氏這樣,估計是怕他和老婆子知道以后心里不平衡,劫富濟貧。 這次山坳雖然收成不是特別好,可是也不錯,對于荒地來說很不錯了,本來時間上也不對,當初周氏要種,他還強烈反對過?,F在想想也是,到底不算太遲,還是有收成的,第一年也不能白白荒在那里。他沒事就喜歡到專門存放糧食的地方轉轉,家里有糧心里才不會慌。 周氏還命家里的下人悄悄在大宅子里面挖了不少隱秘的地窖,藏了不少糧食。他雖然不知道周氏為什么不賣糧食,但是還是沒說什么。 年底了,周玉蘭給每家至親都準備了年禮,自己娘家當然是不用說的,還有婆家的三家也是一樣的,蓋房子的兩個月,小姑子和妹夫也是一直在幫忙的。 今天家里殺豬,是在族人家里買的幾頭家豬,除了送禮,其余的她打算全部熏制起來,明年大旱,留著自己吃。 唐翠花一家也被請回來了,唐翠花就嫁到本村的異姓王家?!叭?,家里買這么幾頭豬,吃的完嗎?” “吃不完,送年禮要送一些,其余的我打算全部熏制起來,明年還可以繼續吃,這臘rou臘腸我喜歡吃?!?/br> “也是,現在家里人多,不怕吃不完?!?/br> 托自家三嫂的福,她在婆家的地位比婆家大嫂還高,要知道以前婆婆待她也就一般,不虐待也不是很喜歡,只喜歡大嫂,那是婆婆娘家的侄女,待遇當然不一樣??墒乾F在家里都有些巴結她,知道自己三哥家里發達了,雖然三哥已經不在了。但是她還有幾個侄兒,三嫂也沒有改嫁,待自己爹娘比以前更好了。以前也不是不好,只是家里條件有限,想好也好不到哪兒去。 現在爹娘跟著三嫂住,她回娘家不再是去大哥家里,而是回三嫂家里。 每次全家吃團圓飯,三嫂都派人來請她們小家一起回去吃飯,她公婆到現在還不給兒子們分家,還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的,只有她們小家可以時不時的到三嫂家里改善伙食。 她閨女和兒子都跟著長了不少rou,也不再黃皮寡瘦的。 “小妹,這幾天你帶著孩子們都回來吃飯,別讓我再去請,孩子們白天就讓他們待在我家,剛好可以跟著娟兒學著認字,娟兒的老師最近提前給她們放了年假,?!?/br> “放這么早,家順兄弟幾個不是還在讀書,娟兒她們姐妹咋就放了年假?!?/br> “嗨,姑娘家家的又不考科舉,當然放的早,馬上就要貓冬,來回也不是很方便,她們放假在家里一樣可以學習,還可以練練繡活。我已經讓大哥二哥家里的家福,秀英還有我娘家小些的侄兒侄女都過來,跟著學認字,不求別的,只求以后認字明理,至少以后可以在城里謀一份差事做做?!?/br> “行,我讓他們每天都過來。跟著娟兒學認字,只是不會耽擱娟兒自己學習吧?” “不會的,她也不打算當才女,還有她們那兒有繡娘教繡花,比我們這些人繡的好了很多,你讓桃兒跟著好好學學,以后學好了在婆家也是說得上話,做的了主的?!?/br> “嗯,我都聽三嫂的?!?/br> 這樣的好事她當然愿意,除了自家人,別人哪會愿意。還是自己娘家好,以前三哥就最疼她,兩人年齡相差的不遠,關系也是最好的,現在三哥不在了,三嫂對自己也比那兩個嫂子好。大嫂二嫂即使像三嫂一樣發財了,對待自己也不會有這么好。 周玉蘭只是想著幫著兒子們和他們這一代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搞好關系,一個好漢三個幫,能緊緊團結在一起,在古代這也是一股力量。 不能和官府力量比,可是和普通人在一起,這也是震懾他人的一股力量,現在不能肯定三個孩子以后愿意干啥,但是自家這股力量必須穩住。 來了這里一年,這些親戚和孩子們性情怎樣,她心里還是有數的。如果都不咋地,她也不會cao這個心,看著都不錯,也不是什么jian滑之人。伸伸援助之手,拉拔一下他們也沒有什么,未來幾年可是很艱辛的幾年,當然得大家團結在一起,她不打算逃荒,當然得把大家團結在一起才行。共同度過這幾年,外面是餓殍滿地,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單身的人走在偏僻的地方,都要擔心自己會不會被人殺了,然后被餓極的人吃掉。 上世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到處都有。 今天,周玉蘭帶著兩個閨女坐著馬車,后面還跟著一輛牛車,堆滿了東西。到隔壁村上嶺村娘家送年禮。 自家有馬車就是好,坐在馬車里面不用吹寒風,外邊趕車的是薛大,還是有功夫底子的人。兄弟兩個帶著媳婦兒孩子被主家賣了,主要還是兄弟倆耿直,得罪了府里的管事的,這才被陷害,被賣。 薛大現在覺得被賣反而是好事,跟著現在的主子可比以前的主子好,雖然以前的主子有權勢,現在的主子就是一個小地主,但現在的主子一家人都很好,對他們這些下人從不打罵,給他們安排住的地方也是頂頂好的,都是單門獨戶的小院,主子宅子里面的事情也不多,每天大家分工做自己分內的活,做完主子就不再管他們,讓他們自己回去做自己的活,主子給他們每戶都一畝地,可以分一些出來種菜,剩余的一些種點糧食。 他們吃飯這些是不用自己出,可是自己要是種點也是可以的,主子也不限制這個。還能自己花錢買小雞仔自己養雞,只是這養雞就不能用主子家里的糧食,得自己想辦法。 對于這樣的生活,他覺得心安,也很喜歡。 “喲,這又是來老周家的吧?” “應該是,看這趕車的人,來老周家好幾次了?!?/br> “你們看后面還跟著一輛牛車呢?” “好多東西,這是老周家小閨女回來送年禮的吧?嘖嘖嘖,真是發財了,送老多東西?!?/br> “嗯,我去鳳山村看過,周家小閨女蓋房子的地方可是老大老大的,整整一個山坳全部買了下來,那山坳口全部封死,建了高墻,還按上了大門,推都推不動,像是一個山寨一樣?!?/br> “老周家有這么一個出息的閨女,跟著享????!?/br> “是呀,誰現在別周家的日子好過,兄弟倆住的屋子全部換了瓦頂,還加厚的墻,只差沒有重新蓋過,這都是沾的他們妹子jiejie的光?!?/br> 作者有話要說: 小天使們,揮動手指點擊收藏一下山山的作者專欄,順便收藏一下山山的預收文,拜托拜托拜托,愛你們! 第66章 一窩老實人11 周玉蘭還沒有到娘家門口, 她家的父母哥哥弟弟全部知道她回來啦, 村里有些看熱鬧的人, 抄近道去了她家, 告訴他們。 “吁,夫人到了?!?/br> “嗯!” 薛大跳下馬車, 在下面放了一個凳子,母女三人才出來下車, “爹娘,怪冷的天, 站在外面干啥, 不怕冷???” “我閨女回來,還冷什么,不冷?!敝芾咸珮泛呛堑?,她現在的日子過得舒心,心情也不錯,走過去牽著自己閨女的手, 高興的呵呵笑。 “姥姥好,姥爺好?!本陜汉兔魞汗怨缘慕o二老問好, 接著就是舅舅舅母們還有表哥表姐們。 姐妹倆現在脫胎換骨一樣, 和普通農戶家的姑娘就是很不一樣, 十足的大家閨女樣。 老太太看著就歡喜, 滿心滿眼的都是自家外孫女。 男人幫著薛大和趕牛車的陳石頭一起搬東西。 他們還不習慣看著薛大他們做事,自己干看著,都是老實的農戶, 思想還轉換不過來。 “娘,我給您和爹做了一套新棉衣,還有兩雙皮棉鞋,在外面走也不會沾濕鞋子。老了就該享福,別老是舍不得,放在箱子底下壓箱底?!?/br> 周玉蘭最怕一些老人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把兒女孝順的衣服鞋子這些一直壓箱底,到死都沒有穿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