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可要想將生意給做好了,那就得需要有能耐,又有決斷的人來才行。 先前她指了虞麗娘來接手胭脂鋪子,便是看中了她的手段與心思。這虞麗娘雖為女子,可在這胭脂水粉一道上,卻是比她那丈夫要強了不知多少。 當初那綢緞莊,沈瑜一直留著,便是在等著點青的到來。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點青都擔得起,畢竟她可是尚宮局出來的人。 只不過沈瑜又有些不確準,怕點青不來。 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像她一樣,出宮之后不回家鄉。對于大多數到了年紀放出宮的宮女而言,她們都會選擇回鄉去,而后聽從爹娘的意思尋一夫婿,相夫教子。 點青來得這樣早,沈瑜算了算日子,發現她這應當是一出宮,就尋了過來的。 青溪去傳話,令人請點青進來。沈瑜也沒在屋中坐著干等,索性迎了出去,在花園中遇著了進府的點青。 點青已經換下了宮裝,穿了天藍色的衣裙,長發也不必再像先前在宮中之時按制式梳得規規矩矩,斜斜地挽了個垂云髻,鬢角還有一縷碎發垂下,簪了根珍珠纏絲的步搖。 她跟在引路丫鬟身后,不疾不徐地走著,神情舒緩。及至看見沈瑜后,眼神一亮,還未開口,臉上便帶出三分笑意來。 沈瑜與她對視著,抿唇笑了:“許久不見?!?/br> “可是有好久了,”點青手中還拎著個包袱,端詳著沈瑜,“你倒是沒怎么變,還是那么個模樣?!?/br> 沈瑜打發了那丫鬟,親自引著點青向修齊居走去:“你如今這模樣,仿佛是比先前在宮中之時要好些?!?/br> “豈止是好些,是好了這么一大截?!秉c青開玩笑似的拿手比劃了下,而后搖頭笑道,“出了那宮門,總算是不用再擔心說錯話做錯事,一個不妨就將小命都賠進去,自然是要好許多的?!?/br> 在宮中,雖說衣食無憂,可承擔的風險卻是不小。尤其是像她們這樣無權無勢的宮女,運氣不好犯在哪個貴人手中,就真是性命堪憂。 就好比當年陳貴妃與皇后為難之時,點青自問做不到沈瑜那樣,在貴妃面前還能面不改色地辯解,也沒什么攀高枝的妄想,所以一到出宮的年紀,便忙不迭地離開了。 沈瑜無聲地笑了笑:“是這個道理?!?/br> 這一年來,沈瑜在宋家過得順風順水,尤其是在東府,沒人會不長眼色地來觸她霉頭。相較之下,在宮中那十年,實在算得上是如履薄冰了。 跟在沈瑜身旁時,點青就不再像先前那般謹小慎微,掃了眼這園子里的景致,隨口道:“這園子看起來倒是別致?!?/br> “這是仿著南邊的園林樣式來的,”沈瑜只輕描淡寫地提了一句,并沒多說,隨即又問道,“你這是一出宮,你過來我這里了?” “是啊,”點青看出她的心思,“早在我入宮之前,爹娘就已經過世,我也沒什么兄弟姊妹,如今也沒回去的必要。至于那些同村的叔伯弟兄……不見也罷?!?/br> 說著,她撇了撇嘴,神情之中滿是嫌棄。 沈瑜是過來人,一見她這模樣,差不多就猜了個七七八八,輕聲道:“的確沒什么回去的必要了?!?/br> 兩人就這么閑聊著,轉眼就到了修齊居。 點青的目光在門口立著的那巨石上停留了一瞬,注意到其上數不清的劍痕后,下意識地挺直了脊背,小聲道:“這宋將軍,如今可是在家中?” “是,不過你不必擔心,他大多時候都是在書房之中……” 沈瑜這話才說了一半,便卡住了,因為剛一進院門,她就見著了在廊下坐著的宋予奪。 許是因著今日難得的好天氣,宋予奪竟出了門。 說嘴打嘴,沈瑜一時之間簡直不知該作何反應,連她身側的點青都有些哭笑不得。 “青溪,請客人先到我房中稍作歇息,我過會兒就去?!鄙蜩おq豫了一瞬,還是決定去向宋予奪報備一聲。她行至正房廊下,在幾步遠的距離停住了腳步,向宋予奪道,“將軍,這是我先前在宮中之時的一位故交,如今剛離宮,所以來我這里暫住些時日。等到妥善安置后,就……” “既是你的朋友,那就是宋家的客人,”宋予奪放下手中的書,抬眼看向沈瑜,“盡管住就是,不必特地知會我?!?/br> 自從將事情說開定下約定后,兩人便心照不宣地不再提那些舊事,仍舊是沈瑜cao持生意,宋予奪治腿傷,偶爾會出門去會一會朋友。 沈瑜是將自己當成個宋家的管家,等到宋予奪有意定親之時,便跟他算明白了賬,拿了自己該拿的銀子走人,絕不摻和旁的事情。 宋予奪沒再去干涉過她,自打先前失言,惹得沈瑜難得發作過一次后,他就沒再做過任何出格的事情,只能徐徐圖之,走一步看一步。 反正他一時半會兒并沒準備去定什么親,而沈瑜也沒非離開不可的必要。 再者,如今云氏剛離開沒多久,若沈瑜再走,只怕會給宋家惹來更大的非議。她雖沒明說,以宋予奪對她的了解,她應當不會在這種關頭離開的。 沈瑜并不知道宋予奪在想些什么,知會過他后,就立時回了自己房中去見點青。 “方才那就是宋將軍啊,”點青已經坐定,見她進門來,笑了聲,“我原以為這些沙場征戰的將軍都兇得很,但他見著你時,倒是稱得上溫和了?!?/br> 她捧起茶盞,遮去了半張臉,目光卻格外意味深長,又調侃道:“你如今看起來,也比先前在宮中時要圓潤了些,想來這一年來在宋家過得很好?!?/br> 沈瑜無奈地笑了笑,沒搭話,只示意青溪先出門去。 “當初你要來宋家,我還一直為你不值。卻不想宋將軍竟能活著回來,還打下那樣大的功績,下個月將士還朝論功行賞,他必會加官進爵,倒也不算是虧?!睕]有侍女在一旁,點青言辭間也沒什么顧忌,與沈瑜推心置腹道,“只是他如今這地位,想要同他結親的不在少數,你得早做打算才好?!?/br> 說完,她又勾著唇補充了句:“這話是晴云姑姑托我轉告你的?!?/br> 這的確像是晴云能說出來的話,若是旁人,沈瑜還能說句“不勞掛念”,可對上晴云的叮囑,她也只能無奈道:“我明白了?!?/br> 沈瑜也捧了杯茶,調轉了話題,跟她閑聊許久。 點青是從尚宮局出來的人,對宮中的風吹草動自然是要比大多數人更敏銳些,沈瑜從她這里得知了這一年來宮中發生過的大事,心中也算是大致有了數。 后宮之中,仍舊是皇后與貴妃兩撥勢力,可自打當初兩位皇子大婚之后,皇上便開始著意偏向大皇子,給他安排了不少事情來歷練。但或許是覺著虧待了三皇子,他在后宮之中,倒是更偏心貴妃了些。 再者就是如蘭與如蓮姊妹,當初沈瑜離宮之時,如蘭不過是個采女,不過短短一年的功夫,她如今竟已是正五品的才人。而據點青所說,她如今也懷有身孕,若將來能生下皇子,這位分還能再往前進一進。 當年沈瑜初見她二人時,她們不過是掖庭的宮女,后來幾經周折,還險些喪了命。誰能料想到會有今日,著實是令人唏噓。 “這位蘭才人,當年尚在掖庭,就敢鋌而走險讓自己meimei用一方手帕引了皇上來,能有今日倒也不算奇事?!秉c青感慨了句,轉而又道,“算了,好不容易出宮來,不提這些了?!?/br> 沈瑜莞爾一笑,同她提了提綢緞莊的生意之事。 點青原本已經有些疲了,可聽她說了這事后,連茶水也顧不上喝,微微抿著唇,仔仔細細地聽著,生怕錯過任何一點。 “大致就是這樣,”沈瑜補充了句,“具體的事宜我還沒來得及想,你若愿意接手,我們便一起籌劃?!?/br> 點青眼神很亮,盯著她:“這事……你能做主嗎?” 沈瑜沒解釋,只斬釘截鐵地答了聲:“能?!?/br> 點青又猶豫了會兒,重重地點了點頭:“那好。既然你這么信我,那我就來試一試,爭取不辜負你的信任?!?/br> “你可是尚宮局的司服,”沈瑜開玩笑道,“若是連你都信不過,我還能找誰去?” 這件事就這么講定,點青只休息了一日,便緊鑼密鼓地跟沈瑜張羅起來。 重開一家鋪子,并不難,可若是想要一開始就有個好勢頭,就得好好籌劃了。 沈瑜還有旁的事情要料理,所以這件事大半還是落在了點青身上,她不過是適時提供些意見罷了。 “我覺著開張之前,可以……”點青大致向她講了自己的想法,目光觸及桌上勾畫著的箋紙時,新奇道,“你這又是在忙什么?” 她跟沈瑜都是晴云教出來的人,連記賬的習慣都相仿,所以只掃了一眼就大致猜出沈瑜這是在謀劃什么。 “你這是想再開個鋪子?”點青遲疑道,“但這本金仿佛是有點少啊?!?/br> 沈瑜掩去了那信箋,漫不經心地說道:“這不是宋家的生意,是我自己這些年攢的銀錢?!?/br> 這是她的全部身家,可跟宋家的生意比起來,難免相形見絀。 “你這又是何必?”點青并不知道她的打算,只是打趣了句,“要攢個私房錢不成?” 沈瑜未置可否,含糊不清地笑著糊弄了過去。 綢緞莊的生意籌謀得七七八八,那鋪子需得重新裝潢,點青便趁著沈瑜有空,邀她到那鋪子實地去看了一遭。 她興高采烈的,沈瑜也沒掃她興致,令人套了車到綢緞莊去走了一趟。 馬車從長安大街上駛過,點青不必顧忌什么宮規的約束,直接挑開了窗簾向外看去,同沈瑜感慨著。 在宮中那么些年,如今乍一出來,見著什么都覺得稀奇有趣。 沈瑜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撐著腮,透過車窗向外瞟了一眼。就這一眼,好巧不巧地就見個眼熟的小姑娘。 那小姑娘穿著半新不舊的紅裙子,梳著雙丫髻,被幾個家丁堵在街角,也不知是在說些什么。 沈瑜眼皮一跳,倏然想起了這小姑娘的身份—— 正是先前她在津西院之時,見過的那個。 第64章 帶孩子? 沈瑜的記性一向很好,再加之這小姑娘先前給她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所以只這么匆匆一眼,就認出她來。 看那架勢,她像是在被人為難,在那幾個人高馬大的家丁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瘦弱。 沈瑜下意識地叫停了馬車:“停一停?!?/br> 因著這大街上來來往往有不少人,所以馬車行駛得并不快,她這么一出聲,隨即就停了下來。 點青疑惑道:“什么事?” 沈瑜復又挑開車簾,向后看了眼,而后吩咐青溪道:“你去那邊看看,若是無事就算了,若是她被人為難了,你就幫她解圍帶回來?!?/br> 青溪還沒認出那小姑娘,雖有些疑惑,但隨即還是應了下來,按著沈瑜的吩咐去辦了。 “怎么,你認識那小姑娘?”點青也向后瞥了眼,眉頭微皺。 沈瑜放下車簾,坐了回去:“算是?!?/br> “她這么小的年紀,還是個姑娘家,怎么獨自在外?”點青隨口問了句,“她爹娘呢?” 點青不過是隨口一問,可卻正是切中要害。 沈瑜嘆了口氣,將宋家津西院的事情三言兩語地同她講了,而后道:“我先前見她,便是在津西院,想來她爹娘大抵是都不在了的?!?/br> 點青委實沒想到竟會是這樣,一時之間也有些悵然:“她也算是忠烈之后了,只可惜……” 戰死沙場為國捐軀的人數都數不清,只有那些有家世地位的,后人才能得到幾分蔭蔽,被旁人稱上一句“忠烈之后”。 更多的,只能算是家破人亡罷了。 若不是有她有幾分運道,能到這津西院來,如今還不知會落得怎么樣的境地。 知曉她的身世后,點青又感慨了句:“宋將軍倒也是有心了?!?/br> 這么個小院子,能幫的人也不過是杯水車薪,但多少算是一份心意。宋予奪這個人,雖是沙場上摸爬滾打過來的人,但心卻并不冷硬,性情也寬厚得很。 沈瑜有時也覺著稀奇,明明宋老將軍去得早,云氏又一向對后宅之事不聞不問,可宋予奪、宋予璇這對兄妹卻并沒長歪。比之那些世家養出的紈绔公子,又或者矜貴的閨秀們,不知好了多少。 宋家是武將世家,可到如今這一輩,西府那邊的兩位公子卻只能算是略通騎射,將來要走的也是文官的路子,靠著自家祖輩的蔭蔽謀個官,熬資歷罷了。 世家出身的公子們,大都是也這個規劃。 相較之下,宋予奪在這一代中,已稱得上是“鶴立雞群”了。 宋予奪少年便上沙場歷練,征戰多年九死一生,拿命掙來了實打實的功績,如今已是跟西府二老爺一個官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