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 蘇以陌的到來,也帶來了龐廷閎口中的那個喇木村“無法拒絕”的條件——剛剛從帝都博物院修復的三色土漆虎面具。 這個虎面具就是當初供奉在虎面祠里幾十年前丟失的那個面具,喇木村的“傳世之寶”之一。 作為項目協調方的南玄策陪著惹布、木呷等喇木村里有威望的老人前去市博物館辨認真偽。 精美的雕工,繁復的上色工藝,都匯聚在這張薄薄的木胎虎面具之上。 幾個老人家抱著裝虎面具的玻璃展柜涕泗橫流,南玄策心中也深深受到觸動。 幾次勸說無效后,不忍看到老人們如此感懷,南玄策悄然退出了虎面具展柜。 然而,虎面具展柜旁邊的另一個展柜里,一個刻著繁復花紋的紫檀木匣吸引了他的注意。 這個木匣標注上寫著是盛裝虎面具用的木匣,木匣內部有嵌合面具專用的底座,嚴絲合縫,做工嚴謹,工藝不凡。 這不是那晚上蘇以陌房間里遮遮掩掩被他發現的那只木匣? 這九個月以來,他不止一次回憶起那天晚上的旖旎風光,他從身后抱著她的腰動情的吻了她的肩胛…… 她的腰真細,不盈一握,她的肩胛骨輪廓很漂亮,纖瘦有型,就像一只振翅欲飛的蝴蝶! 而她,那時正在奮力伸手指撥衣服要把這個木匣遮住,不讓他發現! 一股無名火燒向南玄策,他狠狠的在心里罵了一句:女小偷! 然而這個“女小偷”像是故意躲著他似的,自從歡迎酒會以后,就再也沒他身邊露面。 一周后,市里特地在市zf禮堂搞了個“千年虎面具回歸故里”儀式。 同時,盤龍集團也宣布決定在整個喇木村的項目里追加投資,以舊虎面祠為中心建一個民族民俗博物館。 盤龍這邊是蘇以陌做代表上臺講話。她穿著白色鑲黑邊的套裝,胸口別著一枚簡單的鉆石玫瑰花胸針,頭發挽起,依舊是素顏,端莊大方,站在大禮堂舞臺中心侃侃而談,舉手投足之間,散發出一種知性的美麗。 她著重闡述了關于盤龍這樣一個全國首屈一指的大企業為什么要投資開發喇木村這么一個偏遠山區的項目。 她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魅惑,把這個帶著時代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 這個故事的內容南玄策聽柳老爺子說過,大概就是: 土司家的女兒和帝都世家少爺一同救了被土匪綁架的大學教授及學生。后來世家少爺求娶土司家的女兒,兩人經過一番波折終于在一起,并生下二子一女。 十年浩劫,兩人被迫分離,少爺下放勞改關進牛棚,土司的女兒被送返原籍,由當地族人看管。兩人天各一方,生死未卜。 十年浩劫結束,世家少爺平反,立即前往土司女兒家族尋找妻子,見到的卻是妻子的骨灰和遺書。 遺書里,土司的女兒有請求丈夫不要怪罪她的族人。如果將來有條件,請他幫助家鄉的族人擺脫貧困和愚昧。 然而雙方的互不諒解,讓土司女兒的遺愿一直沒有實現。 蘇以陌的故事引人入勝,聽得人仿佛走進了那烽火硝煙的年代,披肝瀝膽,奮勇抗爭,又為兩人的愛情在十年浩劫里經歷的種種惋惜垂淚。 到了故事的末尾,蘇以陌的聲音突然變得激昂:“而今天,盤龍集團就是為了實現土司女兒的遺愿而來!因為這位土司的女兒不是別人,是已逝的盤龍集團主席龐淅川先生的妻子,現任盤龍集團董事會名譽主席龐朝信先生的母親,是龐氏集團相關企業一眾‘廷’字輩中堅力量的祖母!她也是我素未謀面的外婆……” 蘇以陌這最后一句,讓在場媒體一片嘩然,繼而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之前盤龍投資開發喇木村,一直有各種不好的傳言:有說這是為“洗白”盤龍系丑聞穩定股價;也有說這是單純的用邊緣項目“洗錢”;還有說這是抱zf民族事務和扶貧專項政策的大腿……反正是沒有一句好話! 而盤龍至始至終沒有做辯解也沒有發聲明,讓眾媒體以為猜測坐實。 可沒想到的是,蘇以陌今天的故事,把原本不相干的兩個主體緊緊聯系在一起。 盤龍和喇木村還有如此淵源,血濃于水! 這樣,一切都合情合理了,那些關于盤龍的不好的傳聞,都不攻自破! 掌聲過后,禮堂里忽然變得有些嘈雜,電話的聲音,視頻直播的聲音,敲擊電腦鍵盤的聲音 ……混雜在一起,好不熱鬧。 這些早已準備好的新聞通稿的媒體,實在是沒想到,盤龍能在這最后的時刻“翻盤”,那些準備好的稿子,自然也就作廢了。 南玄策就坐在主席臺后三排正中的座位上看著蘇以陌。 這樣有感染力的蘇以陌,再次刷新了南玄策對她的認知。 他一直覺得蘇以陌是那種在公開場合屬于沉默寡言幕后型的女人,只有和熟人才能多聊兩句。 現在看她在臺上說起冠冕堂皇的唬人故事也是一套一套的。后面她和主持人互動對c城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也是信口拈來。 他知道她博聞強記,卻不知道她的口才竟然是如此的好! 他知道她是龐廷煜沒有血緣的表姐,卻不知道她是龐家的外孫女…… 呵呵!他又走眼了! 回歸儀式之后是c城民族民俗文化活動月啟動儀式。 市里請了包括周思穎等幾個明星為活動站臺,各路媒體請得齊齊的,新聞通稿也寫得極為漂亮,讓c城在各級新聞節目和各大門戶網站狠狠的露了一回臉。連帶著喇木村的項目也帶了一波密集宣傳。 南玄策這幾天都和小舅舅楚誠一起在市政府食堂吃飯,在飯桌上不止一次聽到楚誠夸蘇以陌:“盤龍的那個蘇以陌蘇小姐,年紀輕輕,能力和手腕都是一等一的好,人脈也廣。這次的宣傳活動做得真是漂亮,花錢少,效率高,效果好。你得空也多跟人家聊聊,反正你們年紀也差不多,溝通起來也沒有代溝……” 這些話南玄策都聽得耳朵起繭了,拿著一支煙百無聊賴的在手指間翻來覆去。 他知道蘇以陌在策劃這一塊還真不是蓋的,要不當初在那個游戲里也不會光憑一個小小的游戲論壇就讓“一幫”和他爆紅,每天從其他區慕名而來看一幫和他的人層出不窮……“指尖”和“愛麗絲”都頭疼死! 不過這幾天他也發現了一個問題:整個世界好像除了龐家人都不知道蘇以陌是龐淅川的“遺孀”,盤龍的人也沒有叫她“夫人”,都是叫她“蘇小姐”,對外發的新聞通稿里,也都是用“盤龍集團代表蘇以陌女士”…… 就像當初她瞞著他一樣,她的“舊事”知情人對外捂得嚴嚴實實。 要是這幫人知道這個女人和他們父母叔伯一個輩分,還能不能像現在這樣愉快的在小輩面前夸贊她? 楚誠后來說什么南玄策都沒有認真聽,自己一通腹誹后就聽見楚誠說:“等過幾天事情到一個段落,我想請蘇小姐吃個飯,到時候你一起來!” 南玄策:“……” 市委書記這么閑? 南玄策從市委辦公大樓出來,在門前的長臺階處遇到了蘇以陌。 這是自那天接飛機之后他第四次看見蘇以陌,也是唯一的一次單獨面對面。 他想避已經來不及,站在臺階高處邊走邊往下看,蘇以陌一身合體的黑色正裝,左手拎著一個黑色小提包還有一個大大的文件袋正從她車上下來。 司機去停車,她身邊也沒跟個秘書助理什么的,自己撐著把灰色的太陽傘提著包和文件袋一步一步往臺階上走。 去市委辦公大樓就這么唯一一條路,南玄策已經走了一半還多,兩人一個往下一個往上很快就打了照面。 也許是她撐著太陽傘又是向上走臺階被擋住了視線,她并沒有發現她前面有人。 等她發現面前幾級臺階上有雙做工考究的男人皮鞋往下走時,她再拿開傘,她清澈澄明的大眼睛已經對上了南玄策那雙肅殺的丹鳳眼。 南玄策有一瞬間愣怔,這個女人明明是日夜沉浮于爾虞我詐之中,為何她的眼神能夠如此清明沒有沾染上半分功利和世故? 真是她出淤泥而不染? 還是她演技太好,以至于連眼神都能騙過他? 蘇以陌對他似乎沒有多大的心理障礙,對上他的眼,隨即便勾起了唇角大方的跟他打了一聲招呼:“南玄策,好久不見!” 裝!給他使勁裝! 她什么時候連名帶姓的叫過他? 他腦子里回蕩著蘇以陌喊他全名的那三個字,心里滿是憤憤不平,低垂的眸子不帶一絲感情色彩的瞪視著她。 蘇以陌今天依舊是不施粉黛,連唇膏也沒有涂。 瓷白的肌膚在陽光下散發著瑩潤的光澤,紅潤的嘴唇嬌艷欲滴,天熱和負重爬樓,讓她的雙頰泛著健康的紅潤,鼻尖處有點點細密的汗珠。 他抿了抿唇,最終沒有出聲,扭頭移開了視線與她擦肩而過。 就在兩人一上一下錯身而過的時候,南玄策聽到了蘇以陌又說了一句:“對了,差點忘說了,恭喜!” 南玄策沒有停下腳步,也沒看蘇以陌臉上的表情。 恭喜什么? 他最近有喜事? 等南玄策下到臺階最底下也沒想出蘇以陌在恭喜他什么。 再回頭看臺階頂端,蘇以陌纖瘦的身影已經消失在臺階頂上的盡頭。 ☆、下卷五 跟蹤 南玄策對蘇以陌有氣,在市政府停車場抽了支煙,又狠狠的踩滅了煙頭,接了個電話才把車開出市委大院。 花圃那邊剛剛送了一批新貨過來,他原本以為沒有空過去看,現在有時間了。 南玄策給盛唯打了個電話讓他去花圃和他匯合。 南玄策的花圃在c城東郊的村子里,面積不是很大,只有十五畝,分類劃成好幾個區,像個小型植物園。 當中還有一個半畝的玻璃大棚,里面是他設計的一個小園景,種植著他這些年收集來的心頭好,園景的不起眼處還有個小茶室,算是他的一個秘密基地。 南玄策換好工作服,先去視察了一遍新貨,給工人們簡單講了一下移栽要點,然后自己去給君子蘭換盆。 這些君子蘭都是他自己育種一棵棵精心培育的。雖然現在君子蘭不像前些年那么天價,以他的性格,既然種了,就要小心伺候著,看著它們長大開花結籽他才高興! 坐在矮凳上戴好手套,用花鏟剛剛把一棵君子蘭從小盆里移出來盛唯就到了。 南玄策讓他把手機留下,然后甩給他一本磚頭厚的《花卉學(南方版)》,讓他去花圃里轉一圈,摘五片葉子五朵花,分別寫下植物的名字,種類種植要點。 盛唯很喜歡這樣的實戰培訓,這一年來給南玄策做助理,他學到的東西很多,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 南玄策在c城出名的時候,他還在上小學,從商學院畢業后,經人介紹進了南玄策的公司,傳說中的c城小策爺,百聞不如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對園林方面專業的培訓是他年初時主動跟南玄策提的,理由是作為南玄策的助理,對專業基礎一竅不通似乎不太好。 南玄策由自己開公司以來,三年間助理換了八個。盛唯是跟他最久的一個,也是他最滿意的一個。見小伙子愿意學,他也愿意教。 園林從基礎學起就是園林的分類流派特點認知和辨認植物熟悉植物的生活習性。 園林分類流派好學,一些顯著特征看圖就能說明一切,比如蘇州園林,皇家園林等等。 而辨認植物熟悉植物生活習性則是書本和實踐結合,真正掌握需要時間的磨合。 盛唯只是入門,南玄策對他要求不高。 盛唯跟南玄策出差的時候,南玄策總會給他安排一到兩個園景參觀,結合當地的地域特點給他講解當地園林特征。 辨認植物這一塊南玄策給他的功課就是每周來兩次公司東郊的花圃和去一次市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