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節
盧公半天回不過神,喃喃道:“這怎么能行……長公主……長公主是女子……女子不能繼位……” 勸他的人神色一凜,不以為然,道:“女子又如何?大圣皇帝不就是女子之身?” 說著聲音一低,語氣軟和了一些,壓低聲音說,“長公主可是武宗唯一的血脈,長公主若能登基,日后她的子孫繼承大位,這江山,還是李家的?!?/br> 盧公心念電轉。 原來周嘉行扣住他們,不是要自己登基,而是要他們擁立長公主為帝。 這……簡直太荒唐了。 盧公本能想拒絕。 但是震駭過后,一個微弱的聲音在他腦海里響起:為何不可? 為什么不行呢?長公主可是李家人呀!而且還是武宗唯一的血脈。 以前大臣們私底下發愁,周嘉行迎娶長公主以后自然會善待宗室,但誰也不能保證他能一直遵守諾言,畢竟前朝宗室不除,始終是一個隱患。 到那時,朝中還是會迎來一場場腥風血雨的斗爭。 如果登基的人是長公主呢? 那就不用擔心朝政動蕩的問題了。屆時周嘉行和長公主以雙圣的身份出兵討伐各個節鎮,必定所向披靡。 至于其他隱憂,和江山仍舊姓李這個誘惑比起來,不值一提。 更重要的是……他們現在都被周嘉行扣住了,他們的家眷被堵在宅邸之中,性命危在旦夕…… 如果他們不同意,非要立雍王李昭或是選其他宗室皇子繼承皇位,那周嘉行肯定會大開殺戒。 周嘉行可不像長公主那樣會給他們留情面。 這人收拾鄂州世家時的狠辣手段他們早有所聞,要不是因為他顧忌長公主,他們這些舊臣根本活不到現在。 再說了,長公主至少比李曦強吧? …… 大殿內,盧公和大臣們神色古怪,彼此交換眼色,無聲交流。 殿外,從京畿不同方向傳回長安的信報送到周嘉行手上。 “郎主,同州、汾州、鳳翔府等地送來書信?!?/br> 周嘉行拆開信,一封封看完。 這幾地節鎮還不知道李曦駕崩的消息,但他們在信中表示愿意追隨九寧。 蜀地那邊不是問題,楊昌的兒子還在九寧帳下奔走,整個蜀地都會支持九寧。 至于他的地盤,更不用說。 吱嘎一聲,殿門開啟,一名穿圓領袍的青年官員捧著眾位官員簽下名字的詔書跨過門檻,“郎主,盧公親筆?!?/br> 周嘉行掃一眼詔書上的簽名。 青年官員道:“還有三位大臣不愿承認這份詔書?!?/br> 他說出三位大臣的姓名和官職。 周嘉行道:“拉出去處置?!?/br> 官員應是。 周嘉行扭頭,對身后兵士道:“讓中書舍人準備好繼位冊文。放雍王入宮?!?/br> …… 李昭是被阿山抓進宮的。 入城之時,他敏感地感覺到長安氣氛詭異,守衛兵士個個面生,竟沒有一個是他認得的人。 然后他就被攔在城外,兵士牢牢守著他,不許他踏出值房一步。 他等了很久。 當阿山帶著身穿甲衣的兵士將他團團圍住,請他入宮時,他知道周嘉行要動手了,并沒有慌張,理一理衣袍,隨他們入宮。 然后他看到大明宮內一片縞素。 李昭愣了片刻,腦子里空蕩蕩的。 他一個字沒說,一句話沒問,呆呆地跟在阿山身后,一步一步靠近正殿。 周嘉行就站在長階上,迎風負手而立,身影高大挺拔,淡淡地望著他。有如從崇山峻嶺俯瞰,氣度懾人。 李昭全身發抖,不知道從哪里來的力氣,拔步沖上長階。 “你殺了他!”他感覺心在抖,手在抖,雙膝在抖,嘴唇也在抖,“你殺了他!” 不等他靠近周嘉行,周圍兵士上前兩步,鉗住他的手臂。 李昭雙眼赤紅:“你為什么要殺他?” 周嘉行沒有看他,“雍王這句話問得多余?!?/br> 李昭踉蹌了一下,緩緩閉上眼睛。 是啊,多余。 如果自己要當皇帝,第一個要殺的人也肯定會是堂兄李曦。所以他從來沒想過取而代之。直到他知道兄弟倆都沒有活路了,才放李曦離開,自己回來赴死。 但周嘉行已經動了手。 周嘉行野心勃勃,想結束亂世、一統中原,那他就必須殺死前朝皇帝李曦,否則后患無窮。 弱rou強食,就是這么簡單。 托賴堂妹九寧,他們才能茍延殘喘活到如今,不管他們落到哪一方節鎮手里,下場都只有一個死。 當年長安□□,亂兵殺入內城,燒殺搶掠,雞犬不留。亂軍首領為泄憤,專殺宗室和貴族取樂。 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多少世家遭滿門屠戮,多少宗室貴女被亂軍糟?!?/br> 周嘉行從沒有許諾過會放過李曦,他只答應九寧善待宗室,不會放任軍士在長安內劫掠平民。 時至今日,自己有什么底氣來質問周嘉行呢? 換成其他節鎮,他們的下場只會更凄慘。 只要宗室能保住……就夠了…… 李昭沉默了許久,推開抓著自己的兵士,拍拍被抓亂的衣襟,抬起頭,“玉璽已經送到周使君案頭,請周使君務必遵守諾言?!?/br> 他出了一會兒神,慢慢道:“善待九娘?!?/br> 周嘉行看他一眼,示意身邊親兵。 親兵會意,捧著詔書上前。 李昭以為送上來的會是毒|酒,沒想到擺在他面前的是詔書,擰眉,視線落到詔書上。 下一刻,他手腳僵住,愕然地抬起頭。 周嘉行神色平靜。 “這是何意?” 李昭眼中的赤紅之色漸漸消退,臉色蒼白,透出幾分很少出現在他身上的茫然。 周嘉行眼簾抬起,“雍王想重現祖輩榮光?” 李昭嘴唇動了動,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第142章 九寧走過長廊的時候, 聽到廊下傳來一陣喝罵聲。 亂臣賊子,狼子野心, 豺狐狗輩……都是罵周嘉行的。 九寧微微蹙眉,走到欄桿旁往外看。 幾個穿寬袖袍服的文官雙手捆縛在背后,在兵士的押送下走下長階,一邊走, 一邊大聲罵周嘉行,罵到激動處,淚落紛紛。 她身后的雪庭皺了皺眉, 說:“是中書省的人,要不要攔住他們?” 九寧問旁邊戍守的兵士這幾個文官為什么會被拖出正殿。 兵士如實答了。 雪庭輕聲道:“周使君行事暴戾, 此時大開殺戒,不妥?!?/br> 九寧收回視線, 搖搖頭,“二哥不會殺他們?!?/br> 周嘉行真想殺雞儆猴, 早就當著大臣的面殺了這幾個人,不會拖拖拉拉讓他們從正殿一直罵到廣場。 這幾個人是周嘉行為她預備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 鏟除異己是立威的好手段,寬容地接納反對者同樣是。 他負責抓人, 而她負責放人。 他威懾群臣, 她置身事外,他討伐諸節鎮, 她安撫百姓, 他殺人如麻, 她再跳出來大赦,他一意孤行,冒著得罪世家的風險實行改革,她只需要做好平衡……這就是周嘉行的計劃。 到時候,雄心勃勃的人是他,而世人眼中的她寬宏大量,迫于無奈才會接受帝位。 所以,沒有人懷疑她參與了周嘉行的計劃,連那幾個以為將要人頭落地的文官都沒罵她,一心一意在那詛咒周嘉行。 夕陽收起最后一線余暉,宮闕屋宇沐浴在漸漸發暗的霞光中。 九寧站在廊下,風吹衣袂翻飛。 周嘉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可以為之犧牲、舍棄什么。 他有野心,有抱負,不管有沒有她的摻和,這一點不會變。 變的只是實現抱負的方法。 九寧知道他會做出讓步,不過在今天之前,她不確定他會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