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節
李昭輕描淡寫道。 楊澗暗暗松口氣,只要圣人不鬧脾氣,什么都好說。 “請大王稍等,末將先派人去探探情況,半個時辰后出發!” 李昭點頭,目送楊澗轉身離去,拿起雪庭的親筆信,放在燭火上點燃。待信紙化為灰燼,轉身,吩咐藏在屏風后的心腹:“去請陛下?!?/br> 內侍應喏出去,不一會兒,又推門進來,神色惴惴,低著頭道:“大王,陛下……陛下不肯走?!?/br> 李昭皺眉,“不要驚動楊將軍?!?/br> 眾人齊聲應是。 李昭出了梢間,穿過回廊,走進一間由幾位中郎將親自帶人層層把守的明間前。 里面傳出內侍們耐心勸告的聲音。 而被勸的李曦很不耐煩,大罵內侍們居心叵測,說到激動處,拍案大叫:“反了!你們都反了!” 守在門邊的青年男子和李昭交換了一個眼神,推開門。 李昭走進去,環視一圈。 內侍們正手足無策急得滿臉油汗,看到他進來,如蒙大赦,“大王!” 李昭示意他們退下去。 內侍們巴不得這一聲命令,立刻躬身退下去。 李曦坐在窗前榻上,臉色陰沉。 見內侍們聽李昭指派,他嘴角一翹,略帶譏諷意味。 “朕的好弟弟,你看,朕說什么,他們一句都不聽,你一個眼神,他們就老實了?!?/br> 李昭走到榻前,坐下,問:“陛下要留在梓州任人魚rou?” 李曦咧嘴笑:“朕這個皇帝當得憋屈!沒人聽朕的,所有人都想取代朕!朕就是一個沒人理會的可憐蟲,不管逃到哪里都是一樣的,與其繼續東躲西逃,不如就安心待在梓州,至少梓州刺史對我還算恭敬?!?/br> 李昭道:“這樣你就能滿足了?當一個生死都捏在別人手上的傀儡?” 李曦臉色沉下來,冷笑:“不滿足又能怎么樣?朕當這個皇帝,沒有一天快活過!朝臣瞧不起朕,百姓瞧不起朕,藩鎮瞧不起朕,內侍宮人也瞧不起朕,還有你!” 他抬手,指尖直直指著李昭的臉。 “你是朕的從弟,你我二人自幼一同長大,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可你也瞧不起朕!你不用狡辯,朕知道,你從來都看不起朕!” 他哈哈大笑,揮落案桌上的碗碟盤盞。 “你們根本沒把朕當皇帝!沒人聽朕的話!” 他怒吼,笑容忽然一收,表情有些猙獰:“你瞧不起朕又怎樣?只要朕一天不退位,朕就還是皇帝!你永遠取代不了朕!” 李昭神情冷峻,一言不發。 到了這個地步,李曦居然還懷疑他,認為他這些年的辛苦籌謀,只是為了搶他的皇位。 等李曦終于發泄完,他冷冷地道:“阿兄,契丹南下,國難當頭,你不思保衛江山,不和朝臣商議,拋下闔宮婦孺,自己偷偷逃出長安……這樣的君王,怎么可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就算真要逃走,也不該走得這么窩囊! 李曦冷笑:“江山又不是朕的,朕只是個傀儡罷了,朕為什么要死守?” 李昭閉一閉眼睛。 “因為你是天子,是皇帝,是李家子孫?!?/br> 李曦臉上的諷笑僵住,沉默了下來。 他看著燭火,似笑非笑。 李昭語氣平靜,緩緩道:“隨我去成都府。藩鎮忙于互相吞并,戰亂不斷,有再多李司空那樣的人物,也不過是你方唱罷我登場,風光得意一時罷了,難以長久??v觀天下,手握實權而又真正有雄才遠略、有霸主之相的,不超過十人。蜀中沃野千里,物阜民豐,遠離中原,我們暫時去成都府躲避戰禍,積攢實力,等中原生亂時再出兵平亂,屆時不怕人心不歸!” 李曦撩起眼皮,看傻子似的盯著李昭看了半晌,諷刺道,“你未免太異想天開了!我們手中沒有可靠的軍將,沒有忠心的兵士,就靠你我二人,去了成都府,也不過是換一個地方受罪罷了!” 李昭單手握拳,掩唇咳嗽了幾聲。 他神情無奈,一字字道:“阿兄,你是天子,我是雍王,我們是李家子孫,我們的身份,就是千軍萬馬!” 李曦怔住。 李昭苦笑了一下,道:“這些年藩鎮吞噬彼此,哪一個不是打著忠心于朝廷的旗號!當年我逃出長安后,身邊只有十幾個忠心內侍,為什么我能煽動別人起兵?為什么我總能找到愿意聽從我指揮的軍隊?為什么即使有些藩鎮想要對我痛下殺手,最后還是只能放棄?因為我姓李!武宗族侄,堂堂雍王!” 他一口氣說了幾句話,臉上泛起不自然的薄紅。 同情他的,會適當給予援助,金銀財寶,忠勇護衛,隨他挑。 想利用他從他身上謀取利益的,待他更為熱情,同他結盟,以他的名義招兵買馬,籠絡人心,壯大勢力。 而那些不想搭理他的,也不敢太輕慢他,更不敢殺他,因為殺了他后患無窮,沒有一點好處。 他們只能趕走他,就像周都督那樣,逼他去其他人的地盤。 兵強馬壯是在亂世立足的根本,但想走得更順、更遠,政治的重要性絕對不可忽視。 有時候,政治上的運作,比戰場上的交鋒更重要。 不然,李司空為什么得意這么多年,就是不肯稱帝呢? 因為李司空看似不著調,其實心里很清楚,時機還沒到。 不管哪個藩鎮強大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派遣使者奉表天子,找朝廷討冊封,為的是什么? 他們要名正言順。 這不僅僅是面子的問題,而是政治資本。 …… 李昭長嘆一口氣,忽地一笑。 “這是亂世,亂世不缺投機者,阿兄以為所有人都是靠兵馬取勝的?” 不破不立,亂世就是一個資源重新分配、舊的豪族衰落,新的豪族崛起的過程。 有野心、有抱負的人喜歡亂世,因為亂世沒有那么多規矩,那么多束縛,亂世之中,處處是機遇,不論是高貴的世家公子還是卑微的平民百姓,大家各憑本事,每個人都很可能成為人上人。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有的人憑武力強大。 有的人憑運氣一步登天。 有的人憑眼光去豪賭。 有的人憑謀略坐收漁翁之利。 英雄不問出處。 這就是亂世。 而亂世的開啟,也象征著輝煌的王朝已經走向末路。 李昭道:“國祚將盡,群雄并起,中原是兵家必爭之地,戰亂不斷。但也有能經營一方的偏霸之主!不是所有割據藩鎮都像李司空那樣兵強馬壯,或者像江東豪族一般家族世代積累,富可敵國。亂世出英雄,只要能把握時機,昨日田舍郎,轉眼就能成為坐擁一方的豪強!遠的不說,你可知道鄧珪是怎么成為梓州刺史的?他出身草莽,少時就是個偷雞某狗的無賴,未發跡以前靠走街串巷販貨為生,手下沒有一兵一卒,只因偶然獲得前任節度使的賞識,被賦予協助平叛的重任,恰好叛軍被河東軍圍困,讓他撿了個便宜,官升三級。前任節度使身亡,群龍無首,東川官員內斗,他當時人言微輕,沒有勝算,又一次搶占先機上書朝廷,賄賂宦官,聯合朝中大臣,成為東川之主?!?/br> 他歇了口氣,繼續道:“有人的地盤是一寸一寸打下來的,有人是從祖輩那里繼承來的,也有人沒兵沒卒,只因為眼光精準就能巧取豪奪,搖身一變成為一方霸主。蜀中、西南地僻,是最好的割據之地,如果堂兄不愿回長安,可以考慮去這兩個地方,我們身邊只有幾千衛士,不可能壓制得住實力強大的藩鎮,絕不能落入其他藩鎮手中!” 李曦眼神閃爍,沒有吭聲。 李昭掩唇咳嗽幾聲,道:“但東西川地理位置特殊,而且楊節度使沒有稱霸之心,只憑堂兄你的身份,加上這幾千衛士,我有八分把握可以控制西川!” 不止可以控制西川,還能進一步攻東川,屆時掌控整個蜀中,只等契丹退兵,中原形成權力真空時,他們就可以發兵收回長安! 到時候,何愁手中無兵無將? 盡管李昭信心滿滿,李曦仍然猶豫。 他瞥一眼李昭,眼睛微瞇:“阿弟,你計劃得這么好,這么有把握可以憑借我們的身份不費一兵一卒控制東、西川……那你為什么還來救我?我曾經派人暗殺你,我無能懦弱。你不必管我,等我死了,你大可以去找楊節度使,讓他擁護你登基。你比我聰明?!?/br> 剛才說了太多話,李昭面色發白,喘得厲害。聽了李曦這聽似真心實意實則全是試探的話,嘴角一扯,笑了笑。 沒想到李曦還是在懷疑他。 “阿兄?!?/br> 李昭抬起頭,直視李曦。 “我天生不足,時日無多,登基沒有意義,這是其一。其二,皇室不能再出變動,否則各地藩鎮可以順勢推出他們選定的傀儡,為繼承權互相征伐。這樣局勢只會更加混亂,沒法保證你的安全。其三……” 李昭頓住了。 李曦自以為難住他了,冷笑:“還有什么原因?” 阿弟一肚子心機,會那么好心?他肯定還有隱瞞! 李昭挪開視線,望著角落里靜靜燃燒的燈燭。 …… 很小的時候,李昭被帶進宮里,和李曦一起作伴,當時宮里還有其他旁支皇室子弟。 那時候已經有人說他像武宗。 jian宦曹忠最怕武宗,每天派人盯著李昭,想下手除掉他。 李昭不敢喝別人遞來的茶,不敢吃其他殿的吃食,每天只有和李曦一起用飯時才能勉強吃飽飯。 偌大深宮,沒有人能保護他,他雖然貴為親王,卻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短短幾年間,陸續有皇室子弟因病暴亡,連被送上皇位的也難以逃脫魔爪。 最后只有他們兄弟倆活了下來。 有一次,李昭夜里噩夢驚醒,看到監視自己的內侍投在窗扉上的影子,嚇得淚流滿面,卻一點聲音都不敢發出。 那種生死掌握在別人手上,對方只要一個不高興隨時可以殺了他的恐懼感,幼小的李昭還無法承受。 他只是個孩子,一個本該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王府世子。 李曦被李昭壓抑的嗚咽聲弄醒了,拍拍他,小聲道:“阿弟不要怕,他們選我當皇帝的話,我就和他們說,讓你陪我玩,這樣他們就不會害你了?!?/br> 后來,李曦說到做到。 他不敢違抗曹忠,就想辦法把李昭帶在身邊,和他同出同進,形影不離,夜里也睡一起。 看到內侍按曹忠的吩咐送吃食給李昭,他也要拿起來嘗一嘗,把內侍們嚇得面無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