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節
九寧示意侍婢拿來給佃戶們的紅封,道:“原先租了多少地的,還按照原來的田租。明年我名下會多出一塊地,都是廣闊平坦的肥地,要是他們愿意搬過去耕種,每人認領多少畝,原先的地就減多少租,多出來的地不收租錢。不過種什么得聽我的?!?/br> 她只說了一個大概,管事們沒聽懂,但基本意思了解了,不由好奇道:“娘子說的是哪塊地?” 亂世之中,老百姓依附地方各大豪族,江州土地肥沃的大片田地基本上由本地世家瓜分,娘子最近也沒有說要買地,她嘴里說的那塊肥地從何而來? 九寧含笑道:“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br> 她還惦記著種甘蔗制糖的事,先前還能慢慢準備,現在一切都得提前。 管事們便沒有多問,拿了紅封出去分發給來拜年的佃戶們,每個人都有。 佃戶們生怕管事嫌棄他們空手來,擔著一擔擔柴、米、臘魚臘rou或是野味之類的東西來拜見,有些實在湊不出一擔像樣的禮物,就去大山里刨了些罕見的藥草。 管事收下他們的拜禮,一一記下。 佃戶們收了紅封,知道靠這些賞賜全家可以支撐到來年新糧下來,紛紛拜謝。 管事說了減租的事,道:“現在還沒定下,娘子只說想另外開一塊地種甘蔗?!?/br> 佃戶們又驚又喜,忙道:“娘子讓我們種什么我們就種什么!我們不懂,可以跟著懂的人學?!?/br> 管事笑道:“知道你們吃苦能干,倒不怕這個,就是事情還沒定下來,你們也不必急。還有一件事,九娘說到時候男女都能分到一樣的地,家中兒女多的,有一個算一個?!?/br> 佃戶們呆了一呆,這認領土地的事他們之前聽說過,但男女能分到一樣的地……這就稀奇了。 他們小聲議論了一會兒,決定等九娘的章程出來再做打算,反正娘子是菩薩心腸,肯定不會坑他們。 一群人排隊領完紅封,又一起跪下給九寧磕頭。 感恩戴德地出去。 多弟今天幫忙分發紅封。她如今成了九寧的貼身侍婢,換了身裝束,穿綠襦紅裙,梳單螺髻,腕上一對鎏金腕環,雖然舉止和銜蟬她們比還是顯得毛躁,但整個人氣色比以前好了不少。 聽說九寧要給男女都分地,她咬了咬唇,和管事閑話:“都分一樣的地,也交一樣的租嗎?” “當然一樣?!惫苁碌?,“不一樣的話,這地還怎么種?娘子說了,有多大本事吃多大碗飯,誰干的活多,誰就能多認領,多掙錢,不管男女?!?/br> 多弟點點頭,若有所思。 忙完這頭,九寧照例去看望周嘉暄,喂他吃藥。 周嘉暄已經能下地了,不過外面太冷,郎中不許他出門,他也不是好動的人,每天靠坐著看書寫字,或是和書童下棋。 九寧到的時候,周嘉暄剛剛贏了一局。 飲墨見九寧來了,笑著退下,“九娘來陪三郎手談吧?!?/br> 九寧搖頭,笑道:“我輸怕了!” 和下棋相比,她更喜歡葉子戲、雙陸,不過周嘉暄身上有傷口,不能玩。 周嘉暄捏著一枚琉璃棋子,望著棋盤輕笑:“可以讓一讓你?!?/br> “昨天阿兄讓了我那么多,我還是輸了?!?/br> 九寧示意侍婢挪走棋盤,等食案送進來,盤腿坐下,挽袖接過侍婢送到手邊的藥碗,喂周嘉暄服藥。 周嘉暄吃完一碗藥,噙了枚蜜餞在嘴里,眉頭皺得緊緊的——藥太苦。 九寧去屏風后面洗手,目光掃過書幾,看到一堆凌亂的書卷,咦了一聲,“阿兄,你最近都在看兵書?” 周嘉暄點點頭,“等我傷好了,得和長兄、十一郎他們一樣跟著唐將軍練兵?!?/br> 九寧立刻來了興趣,“十一郎已經開始練兵了?” “阿翁的命令,周家子弟都得去,每人可以領五十人,兩個月后布陣演練,勝者可以給阿翁當跟班?!?/br> 周嘉暄用開玩笑的口吻道。 九寧嘴角勾起,眼珠轉了轉。 周嘉暄以為她在擔心,道:“只是跟著唐將軍見見世面而已,不是真的要上戰場打仗,別多想?!?/br> 九寧嗯一聲,和周嘉暄一起吃飯。 席間說起田里的事。 周嘉暄聽九寧一筆一筆算賬目,道:“你比阿兄有錢?!?/br> 家族子弟不能擁有私產,一旦脫離家族便身無分文,這是為了家族的延續和凝聚力而定下的族規,所有世家都是如此。 周嘉暄作為周家兒郎,吃穿不愁,衣食住行樣樣都出自周家。 但他不能置辦私產,不能私買田地,如果哪天他要脫離宗族,那么周家給予他的一切都要收回去。 周都督和周刺史分家了,周都督這一房的家財隨他自己支配,規矩不像族規那么嚴苛,不過周嘉暄成親之前還是不能瞞著家人在外面置產。 九寧就不一樣了,周都督早就說過崔氏的嫁妝周家一文不要,全部留給她,而且她不是郎君,不管私下里怎么鬧都不會影響分家,所以反而比周嘉暄要更自由一點。 當然,她是特例。 九寧挺起胸膛,順著周嘉暄的話開玩笑:“阿兄,你缺什么只管告訴我,我幫你買!我有錢!” 周嘉暄笑得咳嗽起來,“好,等我想好了告訴你?!?/br> 等他睡下,九寧去正院見周都督。 周都督剛剛和幕僚們議完事,正獨自坐著吃飯,見她來了,招手讓她上榻,“吃過了?” “在三哥那兒吃的?!本艑幇ぶ芏级阶?,看一眼食案上的菜,“我再陪阿翁喝碗白龍湯?!?/br> “就知道你愛這個?!?/br> 周都督笑著道,讓侍婢添了一副碗筷。 吃完飯,周都督命人展開輿圖,嘴里念念有聲,不知在演算什么。 九寧留下沒走,趕侍婢們出去,親自給周都督倒茶端水,往火盆里添炭,在一旁拿東遞西,不論周都督想要什么,她總能立馬領會,巴巴地把東西送到周都督手上,乖巧至極。 周都督早就看出她過來時有話和自己說,而且一定是要求自己辦什么事,故意不點破,心安理得地享受孫女服侍。 九寧任勞任怨,跑腿傳話,一點也不心急。 最后還是周都督自己等不下去了,丟開炭筆,拉剛剛出去傳話回來、氣喘吁吁的九寧坐下,拿起錦帕給她擦汗,笑道:“好了,想找阿翁討什么?說罷,阿翁答應你?!?/br> 九寧抿嘴輕笑,直起身跪坐,指一指墻上掛的輿圖,“阿翁,我可以提前找您求明年的生辰禮物嗎?” 周都督濃眉一挑:了不得,連生辰禮物都抬出來了,看來這次觀音奴想要的東西不簡單吶! “想要什么?” 九寧雙手平舉,鄭重稽首:“阿翁,您為孫女求來永壽縣主的封號時,還為孫女爭取了食邑,孫女沒記錯的話,這食邑就在襄州南邊?!?/br> 說完,她嘿嘿一笑,梨渦輕皺,雙瞳澄澈如水,仿佛很憨厚。 周都督卻眼皮直跳,差點沒蹦起來。 他知道觀音奴不是天真無邪的嬌小姐,但沒想到自己孫女的胃口竟然這么大! 縣主只是個虛名,聽著好聽,其實沒多大用處,有食邑就不一樣了,那代表縣主每年可以拿到封地的稅收。 周都督為九寧爭取封地時,小皇帝和朝臣們商量過后,隨便指了襄州幾個州縣指給九寧。反正朝廷早就名存實亡,地方根本不理睬朝廷,別說稅收上繳朝廷,他們不找朝廷伸手就算好了,所以指哪兒都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這封地也只是虛的。 現在,九寧想把這個虛的變成實的。 她要把封地搶到手里! 周都督低頭,仔細審視九寧。 九寧坐姿端正,笑出一對梨渦,理直氣壯地道:“阿翁,既然是您為我爭取來的東西,我就一定要拿到手!不能便宜別人?!?/br> 沉默片刻后,周都督朗聲大笑,“好!” 他最近正在琢磨怎么偷偷摸摸從別人嘴里撕塊肥rou,東邊鄂州絕對不能打,但可以利用襄州、潭州、徐州派兵圍攻鄂州時占一點便宜。他選的正好就是襄州,連出發的日子都定下來了。 本來只打算搶點東西就跑,如今孫女點醒他,他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再妙不過了,師出有名能堵住周圍節鎮的嘴不說,先大撈一筆,然后正好能順路把九寧的幾塊封地搶回來! 周都督激動地站起身,圍著輿圖轉了幾圈,撫掌大笑:“來人,請裴先生!” 裴望之很快趕到,其他幕僚也來了,得知周都督要提前偷襲襄州,他們舉雙手贊成:不怕周都督沒野心,就怕周都督一心發財鉆進錢眼里出不來了。鄂州不能碰,襄州四分五裂,如今又傾巢出動去打鄂州,他們不趁機搶點地盤回來,簡直對不起周都督一直以來的壞名聲!之前他們已經計劃好了,不過周都督還有些猶豫,幕僚們怕說多了反而讓周都督厭煩,沒敢多勸。 周都督自己想通了,他們自然沒有二話。 長輩們議事,九寧沒走,挪到側間去喝茶。 她敢向周都督提要求,自然是有依仗的。 書中襄州刺史不久后就會因病去世,他的幾個兒子和李元宗的義子一樣不和已久,沒等老父下葬就急著分家。庶子被幾個嫡子聯合打壓,心中不服:我得不到,也讓你們得不到! 于是干脆打開城門,將祖輩基業拱手讓人。 襄州不到十天就被其他節鎮瓜分了。 周都督得知襄州敗得這么輕易,嘆惋了好久。 襄州的地理位置同樣很重要,舍棄鄂州搶占襄州,江州可進可退,如虎添翼。 有孫女的提醒,周都督想起自己能夠打著討要封地的旗號出兵,吩咐裴望之趕緊寫幾篇彈劾襄州刺史的檄文,“做戲要做足了!” 裴望之笑道:“都督放心,檄文早就備下了?!?/br> 打仗之前先打嘴仗,這些年各路軍閥混戰,檄文滿天飛,幕僚們都是寫檄文的高手。潭州、徐州圍攻鄂州,周刺史早就以周都督的名義上表朝廷,痛罵其他節鎮貪婪狡詐。 還別說,真有被檄文騙到的文士公開夸周都督,因為他沒有趁鄂州失去庇護時朝袁家下手。 計劃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先確定下大概,幕僚們告退出去。 周都督留下裴望之說了會兒話,轉身時看到侍婢們捧著一簇紅艷梅枝走過長廊,長眉挑了挑,拐過屏風,走進側間。 九寧站在窗前擺弄供花,梳雙螺髻,遍飾珠翠,怕冷,沒穿羅衫襦裙,一襲翻領錦袍,束發的彩絳垂到腰際,嵌寶革帶垂雙玉佩,還像模像樣掛了算袋、磨石、小刀之類的掛飾,光看背影就有股勃勃英氣。 周都督覺得她好像長高了點,還好沒有瘦。 聽到腳步聲,九寧扭頭,輕笑,“阿翁的房間單調了一點,我讓他們放瓶花在這里,阿翁覺得好看嗎?” “好看?!?/br> 周都督站在高幾前,左右端詳一陣,點點頭。 其實他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樣。 之前他按照自己的審美布置院子,裴望之每次路過都露出不忍多看的表情。后來九寧開始過來禍害他院子里的花,今天拔這個,明天采那個,后天讓人搬一塊丑不拉幾的大石頭放在石臺上,看起來好像在搗亂,結果院子變了大樣,裴望之他們開始主動夸院子的景致好,構造好,別具匠心。 九寧的眼光肯定比自己的好,周都督堅信這一點,所以房里的擺設隨孫女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