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她給賀瑾容點了一壺茶,閉眼聽賀瑾容帶著淚說完話。 繼后才道:“瑾容,姑姑教導過你,遇事不得慌張,你永遠不能叫旁人看出心中所想,想必你是沒記住?!?/br> 賀瑾容低著頭,順從領訓。 繼后斜靠在繡榻上,支著下頜看著賀瑾容,一身繡金殷紅長裙裹在身上,曲線起伏如波瀾。 聲音卻溫婉而知性:“你父親囑你嫁,姑姑會贈你更多的嫁妝,讓你風光體面大嫁,將來你的夫婿也會受到提拔,你安心備嫁便是?!?/br> 賀瑾容的胸口起起伏伏,只是不肯相信,姑姑最是心疼她,難道都不為她說幾句話? 繼后聽她求情,又含笑道:“你爹爹肯放你進宮來,便足以說明問題。太子他不受賀家的女人,故而除了被遠嫁,你沒有別的去處?!?/br> 太子的推拒簡單利落,沒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賀瑾容身為臣女,又是繼后家族的人,長安城的貴婦人心里哪兒會不明白,這么苛刻、眾星拱月一般的教養,便是要把她獻給繼后身邊的某個帝子,成為賀家和那個男人的紐帶。 故而即便嫁不了太子,賀瑾容也不能留在長安了,因為只要是知曉一點關節的人家,都不會愿意娶她。 太子不要的女人,別人也不敢要。 賀瑾容攥緊了袖口,金線一縷縷被她摳出來,嗓音溫順婉轉:“可是奚家的女兒,太子卻很喜歡,那姑娘已是婦人……” 繼后的神情變得深不可測,茶杯里的水涼了,她伸出纖纖玉指捧住杯身,指甲上暗紅的丹蔻與雪白的肌膚格外顯眼,卻只是意味深長的笑起來:“太子不要賀家的女人,看上旁人也尋常?!?/br> 賀瑾容很清楚,姑姑是個同樣理智冷靜的女人。 她不會因為太子的壓制冷待,便轉而與旁人為伍,因為與太子殿下合作,他們賀家受到的利潤和權財也是最大的,不是賀家,也會是別家,太子可以挑選的家族很多,但攝政的儲君只有一位,姑姑拎得清。 但若有機會,姑姑一定不會放過奚嫻。 …… 很快,便到了奚嫻的及笄禮。 奚老太太自從上趟繼后生辰宴后,不知為何,便沒有再讓奚嫻跟著社交,只是偶爾令奚嫻作畫,自去了宴上,與她的手帕交們賞畫清閑,又一次遇見圣手朱梓愷的meimei,還得了一聲贊,后來朱圣手也知曉了,奚嫻也莫名其妙有了個長安才女的名聲。 奚嫻覺得這事兒莫名其妙得緊。 她作畫是還不錯,但比起大家們來說差得遠了些,也無從與人比較,而且那些圣手都這樣高傲,如何能輕易夸贊她? 自己幾斤幾兩,她難道不明白? 她懷疑有人在背后捧她,而且捧得肆無忌憚,非常直接。 奚嫻疑心那個人是嫡姐,可又覺得是自己多心了。 她也有好一段時間沒再見過嫡姐了,聽聞嫡姐上皇覺山去了,因為從古國而來的靜遠大師歸國了,不但太子接見了圣僧,就連嫡姐也慕名上了皇覺山。 這一去便是好幾個月。 這幾個月里太子執掌政務,朝廷百廢待興,即便是奚嫻這樣的深宅閨秀,都能通過一些瑣事,感受到儲君對于賦稅民情,還有各樣地產改革的體察。 這些和她沒有關系,但奚嫻卻深刻的意識到,嫡姐所言一絲沒錯。 她腳下的土地是皇土,生活依靠的一切,都會因為他的革新而改變,甚至消失。 即便對于貴族而言不過細微的變化,可奚嫻卻敏感得厲害。 似乎男人站在地圖的高處掌控俯視全劇,他甚至沒有動她,她已嚇得像朵萎靡的花兒。 重生以后,他也一直那么接近她,無形勝似有形。 奚嫻沒有辦法,只能選擇忽略,畢竟當政者是誰,對于她這樣的人來說,本就是模糊的。 奚嫻是長個子的年紀,小半年過去便又是一副新模樣。 春去夏來,一大早便到了奚嫻的及笄禮上。 她年歲漸長,一捧烏發愈是濃密細軟,坐在陽光下時卻有點泛著潤澤的棕,若銀盤般細膩雪白的面容,也漸漸長開,多了前世眼角眉梢的清純鮮嫩。 一笑起來,唇邊還有一對梨渦,眼角向下微垂著,天生楚楚可憐的無辜感。 更重要的是,或許是這一世奚嫻心態好了些,日子也沒那么苦,胸前竟有了一道細膩可愛的溝壑,側邊瞧去挺翹而豐潤。 第32章 奚嫻的及笄禮辦得很是隆重,奚老爺在江南任知府,無故不得回返長安,她姨娘秦氏倒是歸來了,在后院忙活著張羅女兒的及笄禮,但卻是不能去觀禮的。 大戶人家規矩多,秦氏是個妾,上不得臺面,奚嫻如今正經養在老太太膝下,算不得正經嫡女,卻從教養身份上得了便利。 秦氏見奚嫻長了好些個子,纖腰如柳,眉目間風韻楚楚,多了些她沒有的味道,說話做事俱是沉靜穩重。 她便含了淚,把女兒摟在懷里道:“你大了……” 語未盡,人已哽咽起來。 奚嫻倒是不覺悲傷,只是目不轉睛看著姨娘的眼尾,那一道道細紋,忍不住道:“姨娘!不過一年不見,你怎地……” 秦氏搖搖頭,有些事體,她沒法對女兒解釋,只是順著奚嫻的長發,柔聲道:“姨娘很好,你弟弟如今已能叫姊姊了,待你爹回長安,你便能見著他?!?/br> 姨娘這次回長安,很快便要再下江南,她是奚家的妾室,卻生了個好女兒,故而奚正擎江南宅邸的中饋,總也少不了她,如今清廉名聲要緊,奚老爺不敢納妾,但府里不是沒有通房丫鬟。 秦氏又問起奚嫻的事體,坐下來握著女兒的手,與她推心置腹:“這些日子,姨娘走了,你五jiejie有無找你麻煩?” 奚嫻搖頭,只是笑道:“這是老黃歷的事了,五jiejie安分得很,過些日子便要嫁了,即便找麻煩,也尋不到我頭上來?!?/br> 上輩子嫡姐待奚嬈算是不錯,雖然也十分冷淡,但是能給的待遇都是不錯的,奚嫻這個成日討好的,在她跟前倒像是個木頭泥胎,十分得不到欣賞了。 只是這輩子嫡姐重生了,或許是發現了六meimei的好處,倒是把她捧在手心里嬌養著,這些日子各樣滋補品都是不斷的,問了紫玉,卻說是他們主子的意思,說奚嫻實在瘦弱得緊,得多補補身子才好。 結果就把胸補成了這般豐盈柔軟,奚嫻自己穿著訶子,都覺得飽脹發緊,感覺陌生得很。 姨娘又與她說起了嫡姐,卻見奚嫻面上帶了點溫存羞澀的笑意:“姨娘,您可甭提她了,好些日子不見了呢,又是去皇覺山上論經去了,在的時候對我冷嘲熱諷的,不在了我可想她,卻不見人影?!?/br> 秦氏:“…………” 她仔細端詳了女兒的面容,略有些緊張道:“你與你jiejie,可……還和諧著?” 奚嫻莫名其妙,低了頭,露出柔順的脖頸:“有時也要吵,我說不過她,她便又不舍得罵我了,便不了了之?!?/br> 奚嫻帶著溫軟的笑意,拉著姨娘道:“姨娘,jiejie還為我做了訶子,我小時候您也這么給我做,您如今遠在江南,府里卻有jiejie疼我,您大可放心罷?!?/br> 秦氏面露吃驚之色,一下起身道:“你jiejie給你做訶子?嫻嫻,你……” 姨娘說不出話來,面色古怪得很,奚嫻也跟著惶惑起來:“姨娘,有什么不對的,jiejie與我親近,這有什么呢?” 姨娘怔怔坐回榻上,才緩緩道:“無事,無事?!?/br> 她端詳著女兒的姿容,剛及笄的年紀,便生的一副雪膚花貌,特別是那副柳腰…… 這些年她在江南,陪著老爺一道,也見過各色絕美舞姬大家,一音一舞俱是美妙靡麗,卻也不及奚嫻隨意靠在榻上,好奇天真的瞧著她,只是隨意含羞地彎曲著身子,一副綠腰卻異常柔軟纖細,嗓音軟軟又奶,杏眼清亮無辜。 嫻嫻卻從沒意識到自己的身子對于男人來說,擁有怎樣與生俱來的吸引力。 她是沒想到,離去時尚在長身子的女兒,能出落成這般。 秦氏也有私心,她想讓女兒成為真正的貴族小姐,而不是一個跟著她名不正的外室女,故強用了虎狼之藥,讓本就薄弱的身體懷上了另一胎,只為了讓奚正擎松口,使女兒進門。 自然,她用虎狼之藥,也并不全然為了奚嫻。 那個最重要的原因隱藏在心中,即便在她熟睡時分,都絕不敢夢見。 她讓女兒討好奚衡,只是想讓她過得好一些,到底奚嫻年紀小,軟包子似的孩子,很是討喜。 但秦氏卻不敢有非分之想,那會讓她覺得自己生了背主之心。 一個細作的女兒,怎么可以和主上在一起? 太過禁忌,是她想也不敢想的。 奚嫻卻并不懂,只是懶散地靠在榻上,滿頭青絲鋪散在暗紅的繡金綢緞上,側顏睜眼時,纖細脖頸上的經絡隱約可見。 她看上去那樣精致,又無比的脆弱,就像是上天賦予秦氏的一件禮物。 秦氏從沒想過,她這樣卑微的人,也能生出這樣被上天垂愛的女孩。 奚嫻撐起身子,卻見姨娘神色恍然,有些疑惑地歪著腦袋:“娘……這幾日你都不開心,到底是為甚呀?” 秦氏輕撫了奚嫻的腦袋,把她抱在懷里,柔和道:“無事,嫻嫻莫擔憂?!?/br> 奚嫻彎了彎眉眼笑起來,仰著腦袋蹭蹭姨娘的手心,也不說話了。 奚嫻的笄釵是嫡姐送的,只是嫡姐本人卻并不曾至。 那是一枚再簡單不過的羊脂白玉簪,簪身雕刻了精細的藤蔓,只是奚嫻認不出是哪種植物,而簪頭則是一只小兔子,肥嘟嘟的身子,眼睛嵌了兩顆芝麻大小的鴿血石,泛著幽邃的光澤。 奚嫻太喜歡這支簪子了,與她上輩子得到的那一支全然不同。 上輩子的奚嫻,及笄禮非常簡單,比起今日甚至簡樸得難以想象,嫡姐在禮佛,照例并不會在意這樣的小事,相似的是,她的笄釵卻也是嫡姐所贈。 年少的小姑娘,覺得那支笄釵過于華麗,赤金古樸,雕著鳳凰羽,鳳凰的脖頸纏繞在簪上,眼睛泛著冷艷的藍,掂在手中頗有些重量,與瘦弱嬌小的她多么不相符。 她的面容甚至有些蒼白麻木,拿著那支簪子,卻像是拿著別人的東西。 …… 奚嫻的及笄禮畢了,便成了大姑娘。 她的初潮也在及笄后半月來了。 來之前胸口疼悶著,心情煩躁極了,偶爾練兩個字,都會莫名其妙把紙撕了重寫。 奚嫻練的大字兒,還有抄寫的東西,其實紫玉俱會收起來。 她也不曉得紫玉收著作甚,但也不認為嫡姐會有空給她看字兒,或是看她認不認真寫,故而便沒有在意。 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奚嫻的初潮總是來得很晚,或許是她天生根骨弱的緣由,即便來了潮,身量也沒能竄得很高挑。 頭一天便疼得要命,她本以為這輩子會好一些,卻不想還是那般難過,面色慘白得近乎閉過氣去,要了命的頭昏。 于是奚老太太那頭也忙作一團,又是尋名醫給奚嫻診斷,又為她開藥方子溫養。 奚嫻倒是覺得沒什么,上輩子疼了那么多年,也沒養好,聽聞生了孩子會好些,可是她也沒機會生。 這么一想,奚嫻便更加不開心。 就在這時,紫玉便撩了簾子進來,恭敬地把一疊澄紙遞給床榻上的奚嫻。 奚嫻的青絲松松垮垮的綰著,身上披著一件蜜色罩衫,一張臉脂粉未施,顯出些素淡弱性,濃密的眼睫低垂著,在蒼白的臉上落下小片陰影,她慢慢翻看道:“……這是?” 紫玉連道:“主子繁忙,前些日子您送去的經文與大字兒,俱是瞧了,卻沒給過批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