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節
“好,拿回去與你們阿婆吧,明日一早有人來收,便叫她拿去換錢?!别埼讨糁鈸驹谔镱^,笑著對自家幾個孫兒言道。 “快些回去吧,阿婆已在家里煮好了飯食?!别埼虄合闭泻暨@幾個小的回家,她自己也跟著一起回去了。 饒翁父子倆又在田頭站了一會兒,遇著幾個同樣剛從地里回來的村人,多說了幾句,直到天色漸暗,才慢悠悠從地頭回來了。 這年頭的人也沒有什么娛樂,勞碌一天之后,就喜歡跟相熟的人說說閑話,這兩日村人們心里高興,話也格外多些。 待吃過了晚飯,饒翁抱著一團他婆姨用舊布縫成的褥子,又往白疊花地去了。 眼看就要到了白疊花收成的時候,就差這幾日工夫,若是平白被人偷了去,那叫人如何受得了,于是不少人家都像他這般,夜里也要在地頭上守著。 他們這地方晝夜溫差大,即便是在那夏夜之中,有時候也破冷,眼下已是入了秋,夜里自然更冷。 饒翁裹著那張舊布褥子,坐在田頭低矮的草棚之中,守著自家這一片白疊花地,草棚里還有一張用干草鋪成的床,他若是坐累了,便要躺在那里瞇一會兒。 這一日饒翁剛出來沒多久,他兒子也過來了,結果又被饒翁給趕了回去。他們家就這一個壯勞力,白日里下地,就他出力最多,夜里總要睡個好覺。 這家里頭丁口少,就是這般不好,他那兒媳也算不錯,能幫著出出力,不然更加艱難。 好在下面的孫兒不少,待他們再大一些就都能幫忙了,將來兄弟姊妹之間,也能互相幫扶。 當年這些個小崽子們一個一個生下來,饒翁心里真是既高興又擔憂,生怕養不活。 結果他們倒是命好,趕上了好時候,他們現如今這每日里吃的,身上穿的,他們耶娘姑姑從前年幼的時候,可是一點都比不上。 第381章 賊人 再過幾日,常樂縣一帶的白疊花地陸續開始采摘收獲,收購商之間的競爭更是開始進入白熱化。 為了收購更多白疊花,及時掌握價格變化,羅二娘近來基本上每天都在鄉下跑,別的商販若是加價收購,她們便也要跟著加價,不然便競爭不過。 或許也有一些農戶就算價錢低些,也寧愿把貨物賣與羅二娘她們的,但那明顯就是吃虧的買賣了。 羅二娘不愿占這種便宜,也不肯讓相信她向著她的人吃虧,只要這白疊花的收購價還沒有超過她心中的最高價,這每日的行情有多高,她們家的收購價就多高。 不過他們常樂縣這里畢竟偏遠,很多外地商販前來收購,都要考慮加上運費以后的成本控制。 所以他們這里今年白疊花的價錢雖也算高,但與涼州城那邊還是沒得比。 整個隴右道,從東往西,從涼州到敦煌,基本上越往東,價錢就越高,越往西,價錢就越低。 涼州與張掖之間隔了一道焉支山,山的這一邊和山的那一邊,今年這白疊花的價錢便差了不少。常樂與晉昌敦煌之間交通便利,所以他們這一片的白疊花價錢基本相當。 羅二娘在常樂縣經營羊絨作坊已有數年,很多人在送自家女兒進作坊的時候,都曾見過她,所以現如今就算是在最偏遠的鄉下,都有人識得她。 于是二娘這一次行走起來就十分方便,收購白疊花的過程也比較順利,價錢相當的情況下,別的商販基本競爭不過她們。 同樣都是使的絹帛,羅二娘她們拿出來的絹帛,當地百姓就更加相信,若有那堅持要銅錢的,羅二娘也能從城中給他們運來,別個商販卻沒有這樣的積累,也無那許多便利。 然而就算是這樣,依舊還是有不少外來商販活躍在常樂縣一帶,就算在與羅二娘的競爭之中不占優勢,他們還是頻繁地出現在常樂縣下轄的各個村落之中。 只因為羅用這個人的清明公道在這一片也是出了名的,只要他們是正正經經的買賣人,不行那坑蒙拐騙之事,縣中公府斷然沒有隨意打壓的,哪怕他們現在擺明了就是要跟羅二娘搞競爭,挖她的墻角,那也不怕。 因為近日商賈往來眾多,很多常樂縣當地百姓也因為賣白疊花掙到了錢帛,官府憂心近日會有歹人出沒,于是便安排了兩個差役隊伍,在常樂縣下轄的各個村鎮之間巡視。 巡邏隊一隊八個人,每個人身上都配著大刀,騎著大馬,一個個長得身高體壯,每到一個地方,就要跟當地人打聽,近日出入他們村落的,有無形跡可疑者。 還道那賊寇興許會裝扮成商販模樣,先到各個村子觀察踩點,若有那言是要來收白疊花,行事卻又透著古怪的,便要提高警惕,還有那開價比時下的行情高出太多的,也要當心。 若說分辨歹人的能力,這些個整日在外行走販貨的商賈小販,可比當地農戶要強得多,官差有時候都比不過他們。 前兩日有一個商賈向巡邏的隊伍說起,言是附近某某村落,有數名形跡可疑之人,觀他們行事路數,似是賊寇。 于是這個巡邏隊當即便往那個村落趕了過去,也見到了據說形跡可疑的那幾個人,乍看之下,倒與尋常商賈無異,詢問他們的來處,言是酒泉那邊的人,要看路引,卻道沒有,言是他們兄弟幾人出身微末,弄不來路引。 “既無路引,那你們收了這些白疊花要怎么運回去?”聽聞他們沒有路引,那領隊的差役便警覺起來。 近來在他們當地活躍的商販,有附近地區的也有從遠處來的。附近地區的商販,很多也沒有路引,但是現如今敦煌晉昌常樂這一帶交通十分便利,要查一個人的身份,也不難。至于那些從遠處來的,因為要走官道,要過關卡,大多都有路引。 打聽他們近日在這個村子收購白疊花的價錢,竟是比市場行情還要高出兩三成。 一邊說自己出身微末,弄不來路引,一邊又出得起這般高價,確實有些可疑。別小看了那兩三成的差價,眼下白疊花價高,在高價的基礎上再加兩三成,那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就在差役們盤問的工夫,這個村子的村民也站出來為這幾人說話,看他們的樣子,像是很為這些人著急的模樣,雙方關系似是十分不錯。 “這幾句話也說不清楚,你們還是隨我去一趟公府吧?!贝迕駛儾徽f話還好,一說話就顯得這幾個人更加可疑了。 商人逐利,他們在當地收購白疊花,與當地農戶做生意,不說錙銖必較,難免也要討價還價,怎的這幾人還與這個村的村民處出情義來了,有那工夫,倒不如多跑幾個村子,用有限的本錢,盡量使自己多收得一些白疊花。 “怎的好好的便要去公府?” “定是誤會了?!?/br> “可是有人誣告?” “昨日亦有商賈來此,出價低了,我們便說不賣與他,可是那人誣告?” 一說要帶這幾個人去公府,村民們的反應就很激烈,有些人大約是真為這幾個人著急,有些人興許是擔心自家白疊花賣不到自己所期待的高價。 那幾個外鄉人也一直向差役們拱手作揖,言是自己雖無路引,卻并非歹人,只是以為這白疊花買賣有利可圖,因而貿然前來,還請諸位差人放他們一馬。說得十分可伶一般。 “平時倒也不是這般嚴厲,只是今日聽聞有歹徒流竄在我們常樂縣一帶,因此才查得緊,爾等若是清白,只管與我到公府去走一趟,道明了身份,不日便能出來?!?/br> 那帶隊的差役一邊說話,一邊提防著眼前這幾個人的動作,有那看熱鬧的小孩不知死活往那幾人身邊湊,也被他幾步走過去,一把扯了過來,交給旁邊的大人:“官差拿人,湊這般近作甚,不要命了么?” 從一開始的好言相問,到后面的劍拔弩張,村民們漸漸也感到有些不對,畢竟自那羅縣令上任以來,還從未聽聞公府差役胡亂抓人的事情。 那幾個外鄉人還欲反抗,差役們這時候已經十分強勢拿了繩子開始捆人,鄉人們雖然還有一些將信將疑,但都想著這些差役即便是抓錯了,很快也會放人,以他們常樂公府的做派,應也不會胡亂冤枉人,于是便也不再相幫摻合。 之后,這幾人便被一路押回了常樂縣,常樂縣縣尉郭鳳來從前參過軍,在軍中看人審過細作,所以他年紀雖輕,卻也比較知曉審人的路數,這一行五個人,總有那一兩個意志不夠堅定的,很快就被他審出問題來了。 原來這幾人根本不是從酒泉那邊過來,他們的老巢就在常樂北面的百帳守捉,一群總共二三十人集聚在一處,半商半匪,自己也做買賣,常常還會去劫掠牧民農戶,商隊也是他們的目標,太大的商隊啃不下,專門盯著那些半大不小的下手。 他們這回盯上的這個村子也不大,村里總共十來戶人家,種的白疊花卻不少。 這些人的計劃是先用錢帛從村人那里買得白疊花,將這些白疊花運走,然后再引了同伙過來,伺機將這村子給搶了,如此一來,錢財貨物便都是他們的,另外還能添些零頭,畢竟這村子里還有幾復比較寬裕的人家。 因他們出價比別人高些,這些時日就住在村中,為人亦是仗義和善,很快便和村里人熟悉起來。 村民們哪里知曉,這些人明面上與他們稱兄道弟,暗地里卻是包藏禍心,聽聞了公府那邊的審問結果之后,一時都懵了,待回過神來,更是驚懼不已。 常樂縣中這幾日有些人心惶惶,還有那往來的商賈,聽聞了這件事,很快就離開了常樂縣城,都想趕緊走得遠遠的,怕那些賊人前來報復,不想被殃及池魚。 百帳守捉那地方大家都知道,龍蛇混雜,民風很是兇悍,常樂縣這一次拿了他們的人,那些人怕是不肯善罷甘休。 城中百姓心中憂懼,還有一些商賈富戶專門到縣衙打聽,問羅用這件事要怎么處理。 羅用只讓他們盡管安心,這伙人勢力并不大,他們這邊很快就能處理好。 不出一兩日,縣中便有公文貼出,宣告這一次捉拿賊人的始末,然后又寫明他們總共有多少同伙,每個人姓甚名何,長得什么模樣。 最后又鼓勵各方義士捉拿賊人,共同維護社會治安,凡是捉到名單上這些人,將其送到常樂縣公府的,常樂縣公府會以每個人十貫錢的標準,以示嘉獎。 考慮到這伙人的老巢在百帳守捉,這時候未必人人都在常樂縣一帶,縣中吏員特地還讓往來與百帳守捉的商賈們幫忙帶了幾摞過去。 至于常樂縣中,一聽說那十貫錢一個人的出價,很多人便都摩拳擦掌起來,什么人心惶惶,不存在的。 第382章 收紅薯 十貫錢一個人,開價著實不低。 就他們常樂縣那些個差役,每月工錢也只得三百文而已,加上那些過年過節的福利,一年約莫四慣,名單上那些賊人,他們若能捉著一個,那便是兩年半的工錢。 且不說那差役的活計原本就是個香餑餑,尋常百姓根本掙不得那般多。 這十貫錢一個人的消息一傳出去,那些個還未落網的歹人,別說什么報復,根本就連自身都難保了。 羅用這一次之所以開出這樣的高價,就是為了讓某些人知道,誰若是敢把爪子伸到他常樂縣的地盤上,自己必定就會叫他們有來無回。 常樂縣這兩年是越來越富了,無論是城里還是城外,幾乎家家戶戶都能有些積攢,偏又是處在這樣的邊陲之地,民風彪悍不說,賊人亦多。 對于這一點,他們也是早有提防,縣尉郭鳳來那邊的工作一直也沒松懈,這一次白疊花收獲的季節,更是派了兩隊差役到鄉下去巡邏,這一次更是多虧了前面給他們報信的那個商賈,才能趕在悲劇釀成之前,及時破解了這些賊人的陰謀。 羅用聽聞那個商賈眼下就在常樂縣城外不遠的一個村子收購白疊花,于是他與喬俊林以及數名差役,帶上厚禮前去拜訪。 此人乃是酒泉那邊的一個尋常商戶,數代為商,卻并無什么積累,只是家中人口頗多,一個家族老老少少加起來上百口人。 這人一多起來,力量自然也就比較大,尋常肖小并不敢欺侮他們,但是相應的,這養家糊口的擔子也重。 這個時代也不像后世那般,只要是個吃苦耐勞四肢健全的,總能找到工作,進工廠也好,去建筑工地也好,好歹也能養家糊口。 眼下這個年代要難得多,尤其是在河西這種邊陲之地,許多人勞碌終日,所得也就將將夠一兩人果腹而已。 所以很多人就要依靠家族生存,人多力量大,把所有人的力量擰在一處,總是更有機會搏得一條出路。 像他們這樣一個擁有著一百多口人的商戶,在與其他小商販的競爭之中,就顯得比較有優勢。 然而今年這個白疊花的買賣,時間還未入秋,城里城外那些個有頭有臉有實力的,便把地盤瓜分過了一遍,尋常小商號根本擠不進去。 于是他們這才集結了家中二三十個青壯,一路來到了常樂縣這邊,也想趕在今年白疊花行情正好的時候掙一筆。 倒是沒想到,剛好遇到了那些假冒酒泉人士的賊人一行,觀他們說話行事并不像正經商賈,口音也有些不對,攀談試探一番,更是破綻連連。 “總歸這一次還是多謝明翁,如若不然,我那一個村子十幾戶人家,怕是都要遭了殃?!闭f到這里,羅用又向眼前的老者敬酒致謝。 這個村子頗大,與當地其他村子相比,也算比較富裕,里正聽聞縣令前來,便讓家人備下了一桌酒席,請了羅用與那商賈,也就是明翁一行,在自家廳堂之中飲酒說話。 “區區小事,羅縣令無需如此多禮?!蹦敲魑踢B忙回禮。 飲過一盞濁酒,羅用又問明翁當時因何會對那幾名賊人起疑。 明翁抹了抹自己嘴邊胡須上的酒漬,笑著說道:“是人是鬼,見得多了,便知其不同?!?/br> 像明翁這種老商賈,行商大半輩子,什么魑魅魍魎沒見過,眼光自然也較之尋常人毒辣。 說起來在眼下這個年代行商,著實也是不易,不說什么公平競爭,很多時候連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席間,羅用又與明翁等人說,讓他們以后若是在常樂縣一帶遇著什么難處,便可來尋自己。 明翁得了這個話很高興,比羅用先前送他錢帛厚禮更加高興。 這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待吃得差不多了,羅用看看天色已是不早,于是起身告辭,他們要趕在天黑之前回到縣城。 明翁與里正一行將他們一路送到村外,目送他們離去,直到看不清人影了,這才緩緩回往村中。 這時候約莫下午兩三點鐘模樣,村路兩旁的白疊花地里,村人們正忙著采收白疊花。 明翁的家人弟子們,便在路邊一塊空地上擺了一個收購白疊花的攤子,不時有人推著車子挑著擔子過來賣白疊花,過稱的算錢的,時而還會傳出幾聲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