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節
聽聞唐王朝眼下正在隴西修路,一路要從涼州修到敦煌,從那涼州城又有兩條水泥路通往中原,一條南下直取長安,另一條經由關內道,過孟門關,再從河東道南下長安,又與中原數條水道相連。 伊吾刺史以及他的家族也都很心動,若是從他們伊吾也能修一條水泥路,與那兩條綿延數萬里的水泥路相連,想一想往后那商賈往來的盛況,著實令人神往。 只可惜,他們一來沒有燒制水泥的技術,二來嘛,這修路的投入著實太高。 從伊吾城去往常樂晉昌一帶,路途頗遠,又多是戈壁荒坡,補給不易,若要在這樣的地方修一條約莫一仗寬的水泥路,真不知要填進去多少人力物力! 就在這個時候,羅用來了,來了就是勸他們修路,趕在高昌人的前面趕緊把路修好,那些商賈們若是覺得這條路好走,往后肯定年年都打這里過。 那伊吾刺史便與羅用叫窮:“我又如何不想修路,只是伊吾此地人少地薄,并無多少財力,如何能修得出那樣長的一條水泥路?!?/br> “如此緊要關頭,刺史如何能夠猶豫?”羅用游說道:“待高昌那邊的路修好了,商賈們口口相傳,皆言那一條路好走,他日誰人還來伊吾?” 那伊吾刺史卻道:“我亦知曉這個道理,只奈何我伊吾沒錢沒糧,著實沒有這個能力啊?!?/br> 羅用嘆了一口氣,說道:“修這一條路,耗費雖多,卻也是功在千秋,關系著你們伊吾之境的繁盛與衰微啊?!?/br> 伊吾刺史也是嘆氣,他說:“不知三郎可否幫我伊吾與圣人言及此事,若是不能得到朝廷的幫助,我伊吾如此荒僻之地,以一己之力,著實難修此路啊?!?/br> 原來這些伊吾人打的是這個主意,他們聽說羅用這個人頗得皇帝青眼,雖是普通農家出身,卻早早就當了官,在長安城中頗為風光,就連那恭王都因他被流放。 所以他們這就是想讓羅用幫忙在皇帝面前說說話,讓中原王朝出錢出力把這條路修起來,朝廷不是一直都想加強對伊州的控制和管理嗎,別的事情他們是有抵觸,但是修路這個事吧,考慮到這條路將會給伊吾帶來的便利以及經濟利益,他們還是可以接受的。 “……”羅用笑看了這伊吾刺史一眼,心道這小老兒想什么好事呢。 就他們伊州這個地方,一年到頭的也沒交幾個稅,現在好了,一到修路的時候,想讓朝廷幫忙了,朝廷的錢糧是從哪里來的,還不是其他地方的百姓上繳的稅收啊。 他們打的這個算盤,說白了就是想占其他地方的老百姓的便宜啊,丫太不厚道了! 羅用笑了笑,對這伊州刺史說道:“聽聞早前圣人要在隴西修路,朝堂之上便已頗多爭議,今年聽聞薛延陀那邊又有一些不安生了,說不定又要打仗,眼下這種情況,想讓朝廷幫忙修路,怕是很難?!?/br> “……”伊州刺史不說話了。 薛延陀那邊的消息,他早前也聽聞了,此去路途頗遠,消息傳遞并不及時,不知道現如今那邊情況怎么樣了,究竟打起來了沒有,就像羅用所言,眼下這種情況還指望朝廷幫他們修路,著實不太可能。 “不知三郎此番前來,是為了……”過了一會兒,那伊州刺史又問羅用道。 “公亦知曉,我常樂縣水草不肥,土地貧瘠,栽種糧食往往收成不佳,種那白疊花倒是合適,只是如此一來,糧食便成問題,聽聞伊州甚能產糧,此番便來一看究竟?!绷_用對那伊州刺史拱了拱手,說道。 那伊州刺史一聽,羅用想從他們這里運糧,那看來這修路的事情還有戲啊,于是心中便又有幾分高興起來,口上也不似方才那般謙虛叫窮,也不說什么人少地薄了: “不瞞三郎說,我伊州也就能產些許糧食,只是地方不好,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有幾個糧食,往往也賣不上什么好價錢?!?/br> “自然是要比常樂好上許多?!绷_用亦是這般說。 “不知這修路一事,三郎可是能解我伊州燃眉之急?”伊州刺史問道。 聽聞他們羅家人也是很有錢啊,尤其是那羅二娘,從前在涼州城就是出了名的富裕,現如今她手里還有一批寶珠,先前便有人假借買貨之名,從羅二娘處與他弄來幾個,著實是個稀罕物什,現如今那幾個珠子就在他臥室的一個匣子里藏著呢,不時便要拿出來把玩一二。 “要說錢糧,我倒也幫不上什么忙?!绷_用笑道: “只我手底下有個名叫衡致的弟子,前些時候鼓搗出一樣稀罕物什,我看過之后,便覺此物若是交給你們伊吾,興許能有幾分用處?!?/br> 那伊州刺史抬了抬眉毛,問道:“甚物什?” 羅用轉頭看了喬俊林一眼,然后喬俊林便把自己背上那個包袱解了下來,從包袱中取出一個扁平木匣,將那匣子放在桌面上,順手將其打開:“公請過目?!?/br> 伊州刺史稍稍往前探了探脖子,略略垂眼一掃,然后就再也移不開視線了,不禁湊近了仔細觀察。 只見那木匣里面用細細的兩根木條鋪了兩條軌道,軌道上還放了一輛馬車,馬車的兩個輪子便架在那軌道之上,伸手輕輕一推,那車子竟然就在軌道上面滑了出去,十分地平穩輕巧! “三郎的意思,莫不是要讓我修一條這樣的路?”伊州刺史抬頭看向羅用問道。 “正是?!绷_用笑了笑,回答說:“修那水泥路著實有些興師動眾,錢糧耗費太多,若只是修一條這樣的路,想來以伊吾的財力,應是沒有什么問題的?!?/br> 其實伊吾這個地方頗富裕,又有大片的綠洲,又是處在商道之上,雖是作為大唐的一個州,但是因其在政治上的特殊性,一年到頭沒交過幾個稅,這十幾年以來,也不曾聽聞他們這里有過什么天災人禍,這伊吾刺史的家族肯定富得流油了,怎么可能沒錢。 “這路若是修出來了,不知是否果真好用?”若像這般,只是架一個木軌,倒也不算十分耗費財力,他們伊州便有大片的樹林,砍些樹木去用便是。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公觀這匣中之物,可有什么不妥?”羅用對他說道。 “看著倒是著實不錯?!币林荽淌愤@時候確實也很心動,這馬車在木軌之上移動,竟是那般輕便,若是再套上一匹快馬拉車,跑起來那速度得有多快啊,而且又十分地平穩。 “若是能在木軌外面再包一層鐵皮,效果還要更好一些?!绷_用說。 “鐵皮?”那伊州刺史聽聞了,很是吃驚:“如何能將那般貴重之物置于野外,被人取走了可如何是好?” 羅用:“……” 確實,眼下這時候鐵的價格還是太貴了,想要在這時候修建鐵軌是不現實的,所以他才想到了木軌這個東西,據說在十七世紀那時候,英國一些煤礦區就分布著像蜘蛛網一樣密集的木軌道,直到后來采礦冶煉行業越來越發達之后,才漸漸由鐵軌取代了木軌。 在這一次談話之后,伊州刺史和他的家人們十分熱情地招待了羅用,以貴賓之禮相待,不僅給他們提供了豪華舒適的住所,甚至還安排了仆從奴婢服侍。 羅用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在伊吾街頭閑逛,常常與當地的店家商賈閑聊說話,一說就是大半天甚至是一整天。 因他為人和善,見多識廣,出手頗大方,又是常樂縣令的身份,在那長安城中又有人脈營生,所以伊吾當地的商賈大多也都很愿意跟他往來,羅用向他們打聽起消息來,往往也是事半功倍。 數日之后,羅用等人回往常樂縣,然后很快的,伊州這邊便派遣了一批官吏匠人,帶著錢帶著人到常樂縣來學習木軌道的鋪設和木軌車的打造了。 至于怎么個學習法,那也很簡單,就是先從常樂縣城外面的一片空地開始鋪設軌道,一路向著晉昌方向鋪設去而,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 在鋪設木軌道的時候,也會有一些需要用到水泥的地方,加入水泥的使用,能夠大大提高鋪設速度。 羅用這一次也很大方,直接就把自己手頭上那個燒黃水泥的方子給了他們。 這燒水泥與做豆腐差不多,掙的就是一個辛苦錢,待到他們常樂縣的棉花種植業發展起來,到時候大概也就很少有人愿意到水泥作坊干活掙錢了。 眼下還是鋪路更要緊,這一條通往伊州的軌道運輸若是通了,那么往后他們常樂縣這個地方,不僅糧食問題將會得到大大的緩解,就連能源問題也跟著一起解決了。 商賈往來的密集頻繁,必然會帶動經濟的發展,到時候又何愁掙不到錢呢。 第341章 慷慨解囊 伊州刺史給長安城那邊寫了一個公文,提起了這個修路的事情。 他先是大大地歌頌了一下隴西目前正在修建的那條水泥路,然后又說他們也打算往晉昌方向修一條路,這兩條大路匯集在一處,不僅伊州與中原往來更加密切,同時也方便了伊州官員進京訴職。 正如伊州方面所想,中原王朝確實想要加強他們對伊州這個地方的統治和管理,現在伊吾人自己提出來要修這條路,他們自己出錢出力,那還有什么不同意的,皇帝陛下大筆一揮就準了,并且還給他們寫了一封通篇贊許的回信。 次日,皇帝又在早朝之上提及此事,鼓勵各地官員以及各大家族積極修路。 然而下面那些士族出身的官員們卻是不以為然,修路豈是易事,他們的家族又不能從當地百姓那里拿到稅收,若是自己掏腰包修路,辛辛苦苦把道路修起來了,自己的腰包也空了,家族的力量也弱了,最后這便宜就全讓龍榻上面的這一位給占了,真當他們傻??? 伊州處在那邊陲之地,他們中原地區的情況又怎么能與伊州相同? 伊吾眼下雖已納入大唐版圖,但那畢竟也只有短短十余年時間而已,在這個交通不便通信艱難的年代,短短十余年時間其實改變不了多少事情。 就像伊州百姓現如今依舊稱呼自己為伊吾人,伊吾王室依舊是他們實際上的統治者,在唐王朝強盛的時候,他們就是唐王朝的一個州,唐王朝一旦衰落了,他們便又是伊吾國了。 歷史上,中原王朝也曾有過衰微的時期,那時候他們連河西走廊都保不住,更別提伊吾高昌這些地方。 所以說那些伊吾人修路,他們顯然是為自己修的,中原這邊的情況怎么相同,這邊的路肯定得朝廷掏錢,朝廷出面來修。 李世民坐在龍榻之上,看著下面的老油條們一個一個皆是一臉的不為所動,忽然覺出隴西那塊棺材板兒也有幾分可愛來了。 【羅棺材板兒:冤大頭一般都比較可愛?!?/br> 常樂縣這邊,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實踐,在羅用那些弟子以及一部分常樂百姓的幫助下,那些從伊吾過來的匠人民夫很快就掌握了鋪設木軌道的要領訣竅。 但他們還是要依照羅用當初與伊吾刺史的約定,一路將這條軌道鋪到晉昌城為止。 晉昌城距離常樂縣并不很遠,若是騎馬,半日工夫便可抵達,所以這一段木軌道并不是很長,入冬那時候開始鋪設,約莫年前便能鋪好。 往返共兩條木軌道,就沿著從常樂縣去往晉昌城的驛道旁邊鋪設,這條驛道現如今也有挺長一段路都已經鋪上了水泥路,這也為木軌的鋪設過程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不過這條水泥路的施工,聽聞近來也是有些停滯了,據說是因為朝廷要往薛延陀發兵,對于隴西這邊的修路事宜,便有一些疏忽。 “還好當日聽了三郎勸告,沒等朝廷出面來修這一條路,否則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去了?!?/br> 這一日,伊州刺史前來常樂縣觀摩查驗,聽聞了近來隴西這條水泥路施工緩慢之事,于是便如此感慨道。 “外敵當前,自然是要以戰事為重?!绷_用如此說道。 行軍打仗這種事,那是半點也疏忽不得的,后勤糧草亦是十分緊要。 兩人復又說了幾句,又到縣中最好的一間食鋪去吃了一頓飯,然后羅用便說要安頓他們幾人先休息,明日再與他們一起去看木軌道。 然而那伊州刺史卻甚是心急,言是從伊吾騎馬到常樂縣,這短短兩三日路程,對他來說根本算不得什么,趁著這時候天色尚還亮著,這便過去看看吧。 于是羅用便令一名差役,趕著一輛特制的軌道馬車,與伊州刺史等人,一同往那城外的木軌道去了。 這種馬車的車輪是特制的,既能在平地上行駛,亦能在軌道上行駛。 待到了地方,差役便將那輛馬車趕到軌道上,車子上下軌道的那一段,設計得也頗巧妙,從寬到窄從低到高,呈漏斗狀,車子上下軌道十分容易。 “請刺史上車?!绷_用笑瞇瞇站在車門邊抬手示意道。 “三郎也請?!币林荽淌芬蚕蛄_用拱了拱手,然后便率先上了馬車。 上車的過程中他看了看,這馬車與尋常馬車也無甚區別,就是前面駕車的位置,斜斜立著一根桿子,不知作甚用途。 待一行人俱都上了馬車,伊州刺史便問羅用,羅用便與他說,那是剎車。 “剎車?”作為一名生在公元七世紀的土著,伊州刺史并不知曉剎車是甚物什。 “這木軌馬車速度太快,單靠勒馬停不下來,于是我們便做了剎車這個物什?!绷_用說著,示意前面的差役出發,然后又對車中眾人說道:“諸位一觀便知?!?/br> 羅用這話音剛落,前面的馬匹便噠噠跑了起來,車中之人只覺身子稍稍往后一仰,然后便再也沒有什么感覺了。 羅用這時候順手推開車窗,他們便見窗外的景物飛快略過,而他們坐在車中,竟是半分也感受不到顛簸。冬日里天氣寒冷,然而這些人此刻卻是半點都不嫌風大,車內車外看得很是新鮮。 過了不多久,羅用便對他們說道:“時日尚短,眼下便只修好了這一段,前面便沒有木軌道了,差役馬上就要剎車了,諸位若覺新奇,不妨便到前面去看上一看?!?/br> 于是這些人紛紛探身看向前面那名駕車的差役,只見他口里呼喝著,手上的動作亦是十分熟練,一邊勒馬,一邊推動座位旁的那根木桿,然后緩緩的,這輛正在快速行駛的馬車便十分平穩地停了下來,安安靜靜地固定在木軌之上,前面的馬匹小步地踏著蹄子,卻也沒有移動馬車半分。 “這便是剎車?”伊州刺史覺得這物什實在也太好用了。 平日里家中老小上下馬車,每次都要令專人牽著馬匹,怕那牲畜被驚擾了,又跑動起來,若是在他家的那些馬車上也都按上這種剎車,那往后上下馬車不就能放心多了。 還有這個木軌道,這也太好了,馬車行在上面簡直太快太穩了!速度并不比自己騎馬慢多少,舒適度卻高了一百倍都不止! 這筆買賣做得也太值了!這羅三郎看來是真沒錢了,為了從常樂縣到晉昌城的這一段路,就生生把這么好的技術不要錢提供給了他。 說起來,這常樂縣實在荒蕪,連像樣的大樹都沒有幾棵,木材的價錢頗貴,鋪這一段木軌道,說實話也要花掉他們不少錢。 不過等到這條從常樂縣通往他們伊吾的木軌道鋪設好了以后,這邊的商賈一定會源源不絕往他們伊吾而去,今日花掉的這些錢,遲早都會掙回來的。 幾人下車放了一下風,又稀罕了一把木軌道和木軌馬車,然后便又乘車回來了。 回來的路上他們沒有再開車窗,幾人坐在車中說話,方才過了片刻功夫,便又到了常樂縣城外面。 “快??!著實是太快了!”這些伊吾官員紛紛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