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節
在這暗流洶涌的權力斗爭之中,無論是像白家這樣的士族大家,還是像羅用這樣的穿越草根,誰也不敢掉以輕心,一步踏錯,后果很可能就是萬劫不復。 “若不是三郎先前那番話,我家這時候的處境怕也不好?!卑状罄蓢@道。 按照白翁與白大郎先前的意思,都是打算支持太子李承乾的,雖然說在眼下這種情況下,貿然站隊肯定有風險,但若是遲遲不肯站隊,最后很可能就連湯都喝不上了,所謂政治博弈,你不跟人去博一博,又如何能贏得回來籌碼?長此以往,家族便要沒落了。 “依三郎之見,現如今我等又該如何行事?”經過這件事以后,白翁便又高看了羅用許多,作為一個官場老油條,他這時候竟然還詢問起了羅用的意見。 “這朝堂上的事情,我實在也是不通的?!绷_用也有自知之明,要論權謀,他實在還差得太遠:“只是晉王既是因為無為而勝出,你我此時便不應將他卷入斗爭之中?!?/br> “三郎言之有理啊?!卑孜藤澩溃骸跋惹耙蚰阒?,我亦時常留意晉王此人,細細觀之,愈發覺得三郎之言有理?!?/br> 白翁他們現在越看李治,就越覺得他是一塊當皇帝的料。 事實上李治這個人確實也是很靠譜的,他在位的時候,正是唐王朝版圖最大的時期,西突厥就是在他手里被滅掉的,另外還有百濟,以及高句麗。 且不說中原王朝的宿敵突厥帝國,就說那高句麗,那地方到底有多難打,楊廣知道,李世民也知道。 當年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不惜民力,最后就是因為三征高句麗,把好好的一個皇帝寶座給賠了進去。 李世民也打過高句麗,沒打下來,躊躇滿志地去了,然后又灰溜溜地回來了。 雖然說李治的這些功績,確實也是在前人建立的基礎上才得以實現,但是不得不說,他還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 就因為在他身后出了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在后來的男權社會中,李治這個人便不怎么被推崇。 羅用與白家人一起討論朝政,往往都是雙方都能有所獲益。 白家人在朝多年,知曉許多詳情內里,對于朝堂之上的那些個套路基本上也都是滾瓜爛熟,羅用知道一點歷史,再加上他的思維很是開闊,與眼下這個時代的人有些不同,常常也能給白家人一些啟發。 這一日上午,羅用照例還是帶著四娘他們到廟里去燒香祈福,并教人做豆腐,不曾想竟然遇到了郭安。 郭安這個人,羅用著實也是很久沒有見到了,當初他在西坡村做豆腐賣腐乳的時候,郭安曾經用自家莊園產的豆子與他換過幾回腐乳,后來還與幾個長安城的年輕郎君到他們那里去買過燕兒飛,再后來聯系就很少了,羅用到長安城做官以后,曾經見過郭安幾次,也不過就是打個招呼,寒暄幾句,并沒有太多往來。 這一次遇到郭安,羅用卻表現得頗熱情,又是問他這幾年的境遇,又是問他郭家的情況,還說要請他吃飯,郭安也是欣然應允。 然后很自然的,羅用就把郭安引見給了白家人。郭安想要的,大抵也是這樣一個結果,羅用不大相信這一次的相遇乃是偶然。 但是不是偶然都沒有什么要緊的,郭安想要發展自己的家族,羅用想要發展自己的勢力,這兩個人一拍即合。 對于郭家羅用還是比較信得過,畢竟他們都是河東人,這個年代的人地域觀念是很強的,河東人對羅用大多比較維護。 太原郭氏在長安城這些士族眼里,雖也不是什么顯赫的家族,但形象名聲似乎還算不錯,白翁他們也都比較能接受郭安這個人。 羅用與郭安還有白家人同坐,幾人說著說著,便說起了常樂縣那個針坊,郭安贊嘆那常樂縣生產的針品質極好。 羅用卻說:“那針雖好,常樂縣當地卻不能產鐵,我又要千里迢迢從別處買了鐵來,中原的商賈要買針,又要走那數千里地,跑去常樂縣那邊陲之地?!?/br> 郭安便說:“那常樂縣既然有這諸多不便,三郎何不讓你的弟子在別處開設針坊?” “又如何敢?”羅用搖頭苦笑道:“我家這幾個小孩好好的放在長安城中,都有人半夜來襲,我的那些弟子都是粗人,既無謀略又無武藝,且無家族倚靠,怎敢到不熟悉的地方去開設針坊?!?/br> “三郎若不嫌棄,便叫他們回河東,在我們太原府開針坊,在那太原地界上,我們郭家還是說得上話?!惫踩绱苏f道。 白家那些個也都是人精,這兩人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于是紛紛都說這個主意很好: “河東最能產鐵,那針坊若是開在河東,又有汾水南下,又有水泥大路,商賈往來亦十分便利,將來這長安百姓若要買針,那就便利多了?!?/br> “如此,待我過些時候回去常樂縣,便安排幾名弟子去往太原府?!绷_用笑著向那郭安拱手道。 “我會提前與家里的大人說明此事,三郎只管叫他們過來?!惫惨埠芨吲d,笑著向羅用拱了拱手。 第329章 砍斷枝丫 在這一次見面之后,羅用又相繼見了郭安幾次,有時候是羅用喬俊林與郭安他們幾個年輕人見面,有時候還有一些郭家長輩。 他們就雙方合作在太原府開設針坊的事情,進行了一些詳談,最后大致決定,由羅用的弟子們提供技術以及設備,由郭家人提供人工場地以及具體經營,最后賣針所得的錢帛,便按四六分賬,羅用的弟子們得四成,郭家人得六成。 河東多地皆能產鐵,在太原府開針坊,不僅能夠就地取材,最后做出來的針要賣到長安洛陽等地也是十分便利,因為能走水路,貨物可以順流而下。 太原府一帶古稱并州,并州原本就產鐵器,并且擁有一批技術成熟的工匠,同樣生在唐代的杜甫曾經在詩句中寫道:“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闭f明當時并州的剪刀應該是頗有名氣的。 早前衡氏造車行和殷氏車輪行,為了打造一些鐵制部件,都曾去太原府高價請來鐵匠,這些鐵匠確實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在之后生產研發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墻,羅用要與郭家人在太原府合開針坊,這個消息很快就在長安城一些消息靈通的大家族之間傳開了。 不僅如此,羅用那些弟子近日正拿著那兩名死在羅家宅院的賊人的畫像四處打聽,那畫像也不知道怎么弄的,看起來竟與真人十分相似,聽聞他們還制了雕版,像那樣的畫像,他們現在是要多少有多少,拿到坊間隨意分發,還說誰人若是識得此二人,便去南北雜貨,哪怕只是略知一二,南北雜貨都會備上一份厚厚的謝禮。 “尋人嘞!尋人嘞!” “誰人知曉此二人嘞!” “南北雜貨尋人嘞!” “提供消息有謝禮嘞!” 這一日,幾名年輕郎君正走在街上,冷不防便被那些半大小孩一人手里塞了一張畫像。 “嘖,晦氣?!碑吘故撬廊说漠嬒?,其中一名衣著華麗的小郎君順手便將它丟給身邊的奴仆,那奴仆卻不嫌棄,折疊幾下便揣進了懷里,這紙上畫了死人,不能用它貼墻糊窗,若是裁剪開來,好歹還能作如廁之用,擦得可是要比廁籌干凈許多。 “那棺材板兒發起瘋來可真夠厲害的,這幾日他們南北雜貨印出來的這些個畫像,多得都快能把長安城給填了?!绷硪幻删戳丝醋约菏种心菑埉嬒?,笑著說道。 “填便填吧,管他尋不尋得著此二人,與我等又有甚的相干?!狈讲拍侨搜缘?。 “此二人與我等雖不相干,那河東道的針坊,與我等卻是息息相關?!迸赃呌钟幸蝗苏f話道。 “有甚相干,你我既非婦人,又不做衣裳?!?/br> “此言謬矣?!?/br> “你可還記得從前的這羅三郎在河東做草紙的事情?” “幾年前這長安城紙價幾何,現如今紙價幾何?” “此次造針之事,與造紙又有幾分不同,那太原郭氏借著這股東風,怕是很快便要興盛起來了?!?/br> “我看未必,即便是被他們掙得些許錢財又能如何,不過是個小門小戶?!?/br> “……” 幾人說著話,進了一家客舍,落座以后點了酒菜,又繼續方才的話題談論起來。 “別看那郭氏眼下是有幾分破落,聽聞他們家族中也頗有幾名賢才,如今得這羅三郎相幫,相比能有一些作為?!?/br> “不像有些個家族,眼下有些權勢又能如何,家中沒有良才,遲早都要沒落?!?/br> “你說的可是那祁氏?!?/br> “不是他家還能有誰,祈家雖然出了兩個大官,奈何后繼無人,大好形勢卻是無人接班,弄了個那樣的貨色去當長安縣令,著實叫人笑話得緊?!?/br> 說來那祁家與羅家并無太大仇怨,不過是之前朝堂之上有人彈劾羅用的時候,他們祁家也跟著摻了一腳罷了,也不像吳家人那般,那吳御史還因為羅用的事情被擼了官。 就這么一種情況,那祁縣令遇到羅四娘那個案子,無論是從為官之道來說,還是從家族關系出發,他只管按律辦案便是,奈何那不爭氣的偏要在羅家人面前逞那一回威風,顯得他很不把羅用放在眼里一般。 現在好了,圣人對他也有不滿,甚至疑心這一次的事情是不是他們祁家也有份,他們家那兩位大佬這時候肯定也不好受。再加上羅用現在又回來了,以那塊棺材板兒那護犢子的做派,這回這件事定是不能被輕輕揭了過去。 那長安縣令的位置不好坐,容易出事容易倒霉,但若是做得好的,得了圣人與朝中這些大佬們的青眼,將來的仕途那也是坦蕩的。 只是并不是人人都有這個機會,朝堂上下,總共也就這么多官職,那些要緊職位都被人占著,一旦空出個缺來,各大家族難免就要進行一番你爭我奪。 上回這個長安縣令的位置,便是被他們祁家人奪了去,奈何這祁縣令卻是個不爭氣的,眼看在這縣令之位上坐了兩年多,這一期就要任滿,他卻硬是要整這么一出幺蛾子,現在好了,被架在火上烤了吧。 這幾個小郎君在說起這件事的事情,頗有幾分幸災樂禍,都等著看羅棺材板兒要怎么收拾那個姓祁的呢。 然而,不待羅用這邊有所行動,身在江南的羅大娘,便先與祁家人干了起來。 這回四娘在長安城發生了那樣的事,羅大娘聽聞消息,當即便要收拾行囊回去,然后也就過了一日,長安城那邊便又傳來消息,言是圣人將四娘收作平陽公主的義女,成了郡主。 羅大娘這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四娘既然無事,那她這一遭趕回去似也無甚用處,羅用若是不在長安城,即便明知是誰人要害她們羅家,羅大娘一個小小商賈,怕也不能拿那些人怎么樣,不過這回發生了這么大的事,以她對羅用的了解,他肯定是要回去的。 羅大娘與長安城的阿姊食鋪寫信,讓鋪子里的管事們照應著四娘她們一些,自身也要注意安全。 還有就是,羅用若回長安城,便叫她們一切都聽羅用的吩咐,哪怕是把長安城的阿姊食鋪整個變賣了,也不用吝惜,屆時她們若是愿來江南,便都來江南發展,若是不愿來,那羅大娘便安排她們去南北雜貨。 羅大娘讓管事們無需擔憂后路,只管幫羅用把眼前這一關過了再說,羅家若是不存,阿姊食鋪也是保不住的,只要羅家還在,她們這些人便都有去處。 安排完長安城那邊的事情,羅大娘便要捋袖子與人開干了。 她這一回之所以決定留在江南,最主要便是為了這件事。 這件事說來話長。 這兩年因為制作罐頭的技術不斷普及,雖然還不至于到平民百姓家家會做的程度,但是長安城中那些世族大家基本上也都已經拿到了方子。 于是便有不少大家族在江南淮南等地置辦果園,就是為了每年能夠做出一批罐頭,運往長安洛陽等地,供給家族消耗,除了日常食用,還有禮尚往來,以及在各種宴會上拿出來與賓客分享。 可以說,這年頭若是有哪個大家族在南方沒有果園,做不了罐頭,那他就很out了。 出去跟人打交道的時候也沒什么面子,別人相互炫耀的時候也沒他們什么事,長此以往,那還不得被排除出了圈子??? 在這種大環境下,祁家人也在南方置辦起了果園,其中一處便在蘇州吳縣。 能被安排到南方經營果園的,想也知道,肯定不會是家族里的精英人物。被派去吳縣的這個祁家人也不怎么樣,特別好色,才到吳縣一年多時間,就給自己弄了好幾個小妾,而且對待小妾也很不好,脾氣上來就亂打人。 他的其中一個小妾,還未被他納妾之時,曾經在阿姊食鋪做過一個多月的短工,那陣子羅大娘他們正忙著做罐頭,鋪子里缺人手,左右鄰里便幫她們介紹了一些婦人少女過來做短工,那祁家的小妾,便是其中之一。 這名女子干活很是不錯,當時羅大娘也是留意到的,兩三個月以后,阿姊食鋪因為生意越做越好,需要再招一兩個長工,這時候大娘便想起她來了,卻不料,她那在吳縣大街上做生絲買賣的遠房親戚卻告訴羅大娘,說她已經被耶娘賣去祁家當了小妾。 生絲鋪子這兩口子也是心善的,說起自家這遠房親戚家的女子,也是滿心的難過,言是這般好的女子,怎的就不能幫她尋一副踏踏實實過日子的人家,貪圖那祁家人給的錢財,硬是叫她去給人當了妾室。 還道那祁家郎君不是個好的,這才到吳縣多長時間,便給自己添了好幾房妾室,聽聞平日里打罵很是隨意…… 羅大娘當時聽聞了這個事情,心里也挺難過,但是這種事她又實在見得太多了,就她那阿姊食鋪的管事里頭,也有妾室出身的,羅大娘愛惜她們的才干,花錢把她們從夫家買了出來,這些人大多都比較有能力。 然而生絲鋪店家的這個親戚,卻只是一個不大開竅的小丫頭,這樣的人這樣的事,這天底下太多了,羅大娘哪里管得過來,再說她當時也不想與那祁家郎君有什么牽扯,所以最后不過也就是硬一硬心腸,當做不曾聽聞罷了。 哪曾想大娘不想與祁家人有牽扯,這祁家人竟然欺負到她們羅家頭上來了。 這些個大家族樹大根深,不能輕易撼動,但是憑羅大娘這一身力氣,要砍掉它的一個枝丫,總不會太難。 這家人都欺負到他們羅家頭上來了,難道還能忍氣吞聲? 于是羅大娘想辦法聯系上了生絲鋪店家的這個遠房親戚,與她說自己要做一件事,她若是肯幫忙,那么羅大娘無論是要花費多少錢財力氣,都會把她從那姓祁的男人身邊弄出來。 這個名叫燕兒的女子,當時想也不想便答應了,她噙著眼淚央求羅大娘,叫她一定要把自己買出來,別讓她被那祁家郎君打死了。 然后當天晚上,燕兒便故意把那祁四郎惹惱了,很是挨了一頓打,夜里,她帶著一身傷從那祁家宅院逃了出來,逃到羅大娘的阿姊食鋪。 羅大娘收留了她,又給她請了郎中過來,左右鄰里聽聞了這件事,也有過來看望的,都說那祁家郎君不是個東西。 既然有這么多人都知道了這件事,那祁四郎自然很快也知道了燕兒在羅大娘這邊。 祁四郎讓府上的仆從過來尋燕兒,要把她帶回去,那燕兒卻是不肯回去,羅大娘便說她身上有傷,不若先在這里養兩日,自己到時候再把她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