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節
那巡夜的執金吾見了他們,便問前方何人,因何犯夜,白二叔便說,舊友家一個十幾歲的小娘子半夜里被長安公府捉拿下獄,冬夜里寒冷,他去送床被子,那些執金吾這時候也都已經聽聞了羅家那一樁命案,又有人認出眼前之人乃是白家二郎,于是便放行了。 白府這邊,白翁與白大郎這時候正在詢問阿枝事發經過。 阿枝強行按捺下心中不安,細細把自己知道的都與他們說了。眼下這時候羅用不在長安城,侯藺官職微末,怕是管不了這么大的事,好在白家人對這件事很關心,并沒有置身事外的意思。 另一邊,白二叔他們很快便到了長安縣衙,出了這么一樁命案,這縣衙里的許多官員,這一晚也都別想睡覺了。 白二叔先去獄中探望了四娘,看到她是單獨一個人被關在一間牢房里,便放心不少,使了錢財令役卒開了牢門,送了棉被進去,又叫她莫要憂懼,依他看來,這樁命案最多就是被判為“過失殺”,花些銅錢便能贖她出來。 從那獄中出來,白二叔便去衙門里尋那些相熟的官員說話,問他們是否已經知曉死者身份,因何死亡,那羅四娘小小年紀,如何能殺那兩名壯漢,是否有人惡意栽贓? “誒呦,這事如何栽贓得了?你是沒看到那兩人的死狀,一人脖上一道口子,又深又準,血都快被放干了……” 這名官員也知道白家與羅家私交甚篤,但是要說今天晚上這兩個賊人非是羅家四娘所殺,而是他人栽贓,這事怕是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 “可否讓我去看一看那兩人尸首?”羅二叔言道。 “……”那人看了白二叔一眼,口中答應道:“你隨我來?!?/br> 白二叔在看過這兩具尸首之后,便也知曉這人方才所言并無偏頗,按照這種情況來看,這兩個人應該就是羅四娘殺死的沒有錯。 “可是查明了這兩人身份?”白二叔又問。 “并未?!泵高@才剛剛發生,要查明這兩個賊人的身份總得需要一些時間:“不過依照當時情況看來,倒不像尋常竊賊,尋常竊賊聽聞犬吠便要跑了,他們竟然還用刀捅殺了一條大狗?!?/br> 那人一邊說著,一邊令人趕緊用草席將那二人尸首蓋上,三更半夜的點著火把看尸體,著實也是嚇人得緊。 這白二叔能為羅家人的事做到這份上,看來白羅兩家的交情確實很深啊。 第二天一早,羅四娘昨夜在自家院中殺死兩個賊人的消息便傳遍了大半個長安城。 縣衙那邊提審羅四娘的時候,便有不少百姓聚在外面,那審案的大堂就正對著縣衙大門,只見縣令穿著官府暖靴坐在高高的木榻上,羅四娘雙手戴著鐐銬趴伏在地面。 那縣令是一個上了一些年紀的中年士人,似是十分反感女子強勢,又知曉上一任長安縣令便是因為他們羅家的事情卸任,這回輪到自己當縣令,這羅家竟然又出幺蛾子。 “……既是竊賊,自然就是為了竊取財物,爾既有一身好武藝,將其擊傷便可,因何要將他二人盡數殺死?” “而即為女子,又是這般青春年少,下手因何這般歹毒殘忍……”當著一眾長安百姓面前,這個長安縣令斥責羅四娘是個歹毒殘忍之人。 羅四娘這時候慢慢抬起頭來,端端正正跪坐在這縣衙大堂的地面之上。 只見她身材瘦削,面色慘白,發絲上還沾著昨夜里沒有處理干凈的血塊,整個人看起來狼狽不堪,只那脊背卻是挺得筆直: “習武之人自然是要保家衛國,自古男兒征戰沙場,君王自有厚賞,百姓人人稱頌,我不過是在半夜里殺死兩名闖入家宅的賊人,縣令因何稱我歹毒,可是因我生為女子之故?” 第326章 平陽公主 這長安縣令還在那里說什么:“身為女子者,自當賢良淑德,溫婉嫻靜……” “我呸!”不待他把話說完,縣衙門外便響起了一聲響亮的我呸! “何人鬧事!”長安縣令怒道! “祁縣令莫非不識得唐律?”一名青年男子站了出來,羅四娘聽聞這聲音,再回頭一看,來人不是侯藺又是何人,當即眼眶泛紅,眼里的淚水瞬間便溢了出來。 “格殺勿論者,自古有之,唐律有云,夜無故入人家者格殺勿論。我觀祁縣令審案,竟是不提律法,反提女德,莫不是只知女德不知律法?” 侯藺站在縣衙門口,向著大堂那邊拱了拱手,高聲說道。 “你是何人?”祁縣令氣急敗壞,卻始終隱忍,不知眼前何人,還是不要胡亂發威,免得得罪了一些不能得罪之人。 “在下侯藺,乃是國子學一名校書?!焙钐A回答說。 “小小一名校書,竟敢阻撓本官辦案!來人!將他拿下!” 祁縣令聽聞過侯藺的名字,在本案開審之前,他就已經把羅家的人脈關系梳理過一遍,這侯藺不過是個沒權沒勢的小小校書,即便是再加上他妻子那邊的關系,這祁縣令也是不怕的。 “我呸!” “我說你這縣令也不好好審案,怎的盡會胡亂抓人?” “公堂之上不言律法言女德,著實是個荒唐的?!?/br> “羅家娘子既是無罪,那便放了吧?!?/br> “放了吧放了吧,這案子清楚得很,還審個甚?” 還不待差役們有所動作,縣衙外面聚集圍觀的百姓便已鬧將起來。 竟是被這些市井之徒平白呸到面上來了,祁縣令又羞又怒,卻又不敢惹出民怨,一時間左右為難,額上很快便沁出了汗水。 還是縣丞反應快些,與縣令出了主意,讓他草草又問了幾個問題,然后便說案情尚未清晰,此案容后再審,最后又令人把羅四娘押回牢中。 四娘這時候已經擦干了眼淚,也收拾好了心情,她這時候已經看出來了,這個長安縣令八成是他們羅家的敵人,聽聞在那朝堂之上,先前就有人數次想要置羅用于死地,皆未能得逞,看來這回是要輪到她了。 見羅四娘又被人帶下去,侯藺很是生氣,但他人微言輕,別說是長安縣令,就連那些個差役都不把他當回事。 縣衙門口鬧鬧哄哄了一陣過后,眾人終究還是散去了。 羅四娘獨自一人被關在長安縣衙的大牢里,羅用與羅二娘遠在隴西,并不知曉,羅大娘遠在江南,這時候同樣也沒有得到消息。 五郎他們幾個已經被白家人接到白府,原本那兩條大狗,現如今也只剩下一條,豆粒兒死了。 幾個小孩和一條大狗都有些精神恍惚,一時還不能從這一場突然而至的劫難中緩過神來。 羅用的那些弟子們也開始在城中奔走打聽,想要早日弄清那兩名賊人身份,爭取早日結案。 坊間不少百姓亦是幫忙打聽,只是那兩人竟像是憑空從那石頭縫里蹦出來的一般,一時竟是無人知曉他二人身份。 轉眼時間又過去一日,這一日大朝之上,白翁彈劾長安縣令,言其庸碌無能,不識唐律。 唐律有云,夜無故入人家,主家即可格殺勿論,分明是合情合法,他卻非要把人關著不肯釋放,還在公堂之上大談女德,莫非是要以女德治罪? 白翁話音剛落,當即便有人站出來反駁,言是此案死者身份尚未查明,一時不能結案亦是情有可原,祁縣令言女德,不過是在公堂之上訓導那羅四娘幾句,身為地方父母官,何過之有? “既是父母官,就應該有父母官的仁厚,將一個無罪女子拘押牢中,著實不是為人父母者該有的行徑?!?/br> “那羅四娘總歸是殺了人的,此案未結,拘她幾日又有何不可?” “……” “長安縣令無才無德,理應罷免!” “……” “那羅四娘轉瞬便能擊殺二人,也未必就是善類?!?/br> “……” 朝堂之上炒得不可開交,皇帝坐在壟榻之上,看著下面的臣子們唇槍舌戰。 他們此次爭論的事情,乃是那羅四娘殺人之事,看似與皇帝沒有什么關聯,皇帝這一次卻是不能置身事外。 當初派遣羅用去往隴西,他就曾經向羅用應承過,會幫他照料家中,結果這回出了這樣的事,顯然是他失信了。 其實皇帝確實也曾交待過下面的人,讓他們看顧著羅家這幾個小孩一些,然而這時日長了,總歸還是有些疏忽了。 聽聞前天夜里闖入羅家的那兩個賊人甚為兇狠,若不是羅家院中養了兩條大狗,那羅四娘又是自幼練刀,且熟悉自家院中地形,這羅家幾個姐弟,最后怕是一個也別想剩下。 在李世民看來,這兩個歹人分明就是去殺人的,羅家在長安城中很有名聲,與左右鄰里關系甚密,城中的百姓大多知曉此事,再加上院中又有兩條大狗,什么人那么不長腦子,上他們那兒偷東西?若說擄人,同樣也是不易,夜里宵禁之時,要帶著幾個小孩東躲西藏,談何容易。 這件事背后究竟是什么人在主導,他們究竟想干什么? 這就是這位帝王這兩日正在思考的問題。 羅用這個人很有才干,身上很有一些秘密,又是那么一副棺材板兒性子,此人并不容易掌控,但是就目前來說,他還是愿意為自己所用。 但是,假如說前天夜里羅四娘沒有殺死那兩個歹人,而是羅家姐弟為那歹人所害呢?那棺材板兒是否會因此與他為敵? 怎么看怎么想,這都是一個離間之計。 做這件事情的人,不僅與羅用有仇,很可能還打著要削弱王權的算盤。 李世民的目光略過滿朝文武,卻猜不出這件事情究竟是何人所為…… “朕這兩日因這羅四娘之事,倒是又想起我那阿姊來了?!贝匠斜姵嫉臓幷撋陨云较⒅?,皇帝終于說話了。 “陛下可是想起了平陽公主?”有一名老臣接話道。 “正是?!被实壅f道:“我那阿姊亦是巾幗不讓須眉,昔日我父子在太原舉兵,阿姊便在長安,變賣家財招納義士……她卻是走得早,前兩年我那姊夫也走了?!?/br> 這里說的平陽公主,便是歷史上的平陽昭公主,乃是一名奇女子,她所率領的軍隊,便叫娘子軍,她的丈夫是柴紹,乃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平陽公主逝世以后,乃是以軍禮下葬,這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陛下,那羅四娘生于鄉野,怎能與公主相提并論?”看這皇帝的話風像是要抬舉羅四娘,當即便有人站出來阻撓。 “那羅四娘雖是生于鄉野,卻也不失為一個奇女子,家中無有大人,她一個十幾歲的小娘子不懼強敵,手刃歹人,保得弟妹周全,實屬難能可貴啊?!被实鄹锌?。 “圣人之意,可是要放了那羅四娘?!庇腥藛柕?。 “她既無罪,自然是要放了,若是官吏無能,一直查不出那兩個賊人身份,難道便要一直將她關在牢中?”皇帝這話,對長安縣令等人分明也是帶了不滿的。 不待別人再說什么,皇帝便又說話了:“如此奇女子,世間少有,我便替我那阿姊將她收作義女,想來我阿姊泉下有知,定然也會感到欣慰?!?/br> 皇帝這話一出,朝堂之上頓時又炸了鍋: “陛下三思??!” “此事豈可兒戲?” “我倒是覺得這事不錯,以那羅四娘的脾性,定然能合了平陽公主心意?!?/br> “依我看,此乃美事一樁?!?/br> 作者有話要說: 先前我以為羅四娘這種情況,應該會被判定為“六殺”中的“過失殺”,看評論才知道原來唐律中有關于“夜無故入人家”的條例,乃是屬于格殺勿論第一條,非常感謝這位讀者,太有幫助了! 第327章 羅三郎回長安 當羅用聽聞了這個消息,打馬回到長安城的時候,四娘已經成了惠和縣主,食邑三百戶,賜縣主府。 雖說只是圣人幫他阿姊平陽公主收的一個民間義女,但她既有食邑又有府邸,比之其他正經皇家出身的縣主亦是不差。 因為那縣主府還在修繕之中,四娘她們現下便借住在白家。 豐安坊那個小院卻是不回去了,畢竟死過兩個人,從小和他們一起生活的豆粒兒也慘死在那個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