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節
小的時候,這一個個的整日在家里嘰嘰喳喳,就跟小雞仔似得,現如今年歲大些,便慢慢顯露出各自的性格來了。 小孩子長起來總是很快,也要不了很多年,他們就都會長大了,各自擁有自己的生活。 “過幾日便是中秋節,你們都想吃些甚?”這一日吃早飯的時候,羅用問家里這幾個。 “要吃葡萄!”七娘那丫頭第一個就說了,其實她最想吃的還是寒瓜,但是阿姊說寒瓜已經過季了,要等明年才能吃到,葡萄倒是還沒過季,就是價錢太貴,四娘總不肯給她買。 “要吃罐頭!”四娘也說。 “還有甚?”羅用又問。 “餃子?!蔽謇烧f。 “六郎想吃甚?”羅用見六郎有些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問道。 “煎餅馃子?!绷烧f。 羅用一聽就笑了,大過節的吃什么煎餅馃子,于是便對他說:“中秋節咱不吃那個,你若是愛吃,明后日我便與你做?!?/br> 幾個小孩聽聞明后日能有煎餅馃子吃,一個個就都很高興。 羅用問阿枝衡致喬俊林幾個有沒有什么想吃的,這幾人都說沒有。至于侯藺,他中秋節那天晚上要與人出去賞月吃酒。 太學那邊也有同僚邀請羅用出去吃酒的,被他給推了,又不是關系多好的朋友,大過節的一起吃個什么酒。 之后幾日,羅用便開始著手準備家里的中秋宴,這么大的節日,少不得要買一只雞,這個可以提前買了養在院子里,免得臨時找不著合適的。 羊rou也要提前與人訂好,入秋以后,長安城中羊rou的價錢就變得很高了,都想留著長羊絨呢,眼瞅著再過幾個月就入冬了,一個個都不舍得宰羊,導致羊rou價高。 至于家里那幾個小孩的愿望,肯定是要無條件滿足,餃子葡萄都好辦,提前與羅大娘打一聲招呼,叫她從那邊帶過來便是,中秋那一日,羅大娘肯定也是要過來吃飯的。 就是那罐頭,大過節的,羅用就想給家里這幾個小孩弄個平時不怎么吃得著的,桃rou罐頭梨子罐頭這些,阿姊食鋪都有賣,并不新鮮,羅用想著是不是去找王家人買兩個橘子罐頭,只不過今年的新罐頭肯定還沒運過來,去年的舊罐頭不知道還有沒有了。 羅用這邊還未抽空去王家人的鋪子,他們倒是自己找過來了,還給他帶了幾個從南方運過來的罐頭。 這些罐頭個頭很大,一個個都趕上釀酒的壇子那么大,估摸著至少也能裝三十多斤,再加上罐子的重量,大約得要五十斤往上。 “可是今年的橘子罐頭出來了?”羅用猜道。 算一算時間,是不是早了點,這個季節差不多正是橘子成熟的時候,做成罐頭再運到長安城,怎么著都得個把月。 “這回倒不是橘子罐頭?!蹦峭跫业拈L輩笑得滿臉褶子:“三郎見多識廣,應是識得此物?!?/br> “此為何物?”羅用一聽,這是有驚喜啊。 “荔枝?!蹦侨嗣嫔蠋?,一字一句鄭重說道。 荔枝?。?? 羅用睜大了眼睛! 眼下還是唐初,距離“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楊貴妃年代,還有上百年時間,即便是在百年后,坊間也不是人人都知荔枝的,更何況唐初這時候。 這王家人也夠生猛的,在貞觀十二年這時候,竟然就給弄出了荔枝罐頭! “三郎果然知曉此物!”看出來羅用識得荔枝,來人更是高興。 “嶺南路遠,這些罐頭實在來之不易?!彼^嶺南,便是在那南嶺之南,也就是后世的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對于時下很多人來說,那是十分遙遠又蠻荒的地方。 “確實來之不易,還請三郎細細品嘗?!蹦腥藢α_用拱手道。 他們王家人從前買賣也做得不小,但是說到底,也就是一個販賣絹帛稻米的尋常商戶,在離石還能排得上號,出來外面,又有幾人知道他們離石王氏。 現如今情況已是大不相同,這兩年的罐頭買賣做下來,不僅掙得了大筆錢帛,在這長安城中,幾乎人人都知道離石有個賣罐頭的王氏,不管是世族大家還是坊間百姓,說起來,大抵都是知曉的。 他們王家能夠打開今日這般局面,自然是要感謝羅用,是他當初不計前嫌,提著幾個罐頭到王家來談合作,給了他們一個天大的契機。 他們王家終歸還是有一些好兒郎,也是敢拼敢闖,現如今更是從嶺南弄回來一批荔枝罐頭,作為王家長輩,他心里自然也是很驕傲的。 送走了王家人,羅用心中也是感慨。 前些時日他與王當等人說了物流的概念,王當便義無反顧領著他的那群兄弟在弄出了一個定達快遞。前兩年他與王懷金合作罐頭生產,教了他制作罐頭的技術,然后王家人現在就已經把罐頭作坊開到嶺南去了。唐人的拼勁和闖勁,遠遠超出他的想象。 前些時日,羅用看到齊民要術上面一些講牲畜養殖的內容,其中就有一段講述的是馬群的馴化和管理,那書上說,害群之馬一定要除去。 羅用當時看到這段話,心情就有些復雜。何謂害群之馬,自然是那些自由散漫,桀驁難馴之馬。 馬之如此,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是唐初這時候的人,大約都還沒怎么被徹底馴化。 像王當那些人,還有趙家那些人,還有王家那個敢去嶺南開罐頭作坊的,等等,若換作是馬的話,這些馬大抵都還是半野生狀態。 等不及中秋節那一日,羅用當即便開了一個荔枝罐頭。 大約是為了避免因為磕碰產生漏氣的現象,在罐頭瓶外,還封了一層泥封。 敲開泥封,用布巾細細將罐頭瓶擦拭干凈,再用小刀一撬瓶蓋,呲地一聲輕響,很快的,一股淡淡的荔枝香就在屋子里蔓延開來。 “阿兄,這是甚?”家里這些小孩都沒有吃過荔枝,第一次聞到這荔枝味,就忍不住饞得直流口水。 “阿兄,這個罐頭好吃嘛?”四娘這時候已經麻利地拿了陶碗調羹出來,擺在桌面上。 “誰知?!绷_用笑道,這一世他也是沒有吃過荔枝的。 侯藺喬俊林原本都在自己屋里,這時候也都過來了,阿枝就在院中,原本還想著自己是不是應該避一避,結果她這邊還沒動彈,羅用就招呼她趕緊過去吃罐頭。 衡致那小子也是個有口福的,平日都不見人,今日偏就在家中,自然也是分得了一碗荔枝罐頭。 羅家那幾個小孩人生第一次吃荔枝,一個個都吃得吭哧吭哧的,吃完了還想要,羅用也沒攔著,一人又給他們打了一碗。 侯藺等人吃完了一碗,便都不再要了,這荔枝既是嶺南所產,在那邊做好罐頭,再雇了挑夫一擔一擔挑來長安城,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再看看羅家那幾個吃得頭也不抬的小孩…… 算了,人家兄長養得起,旁人還能說什么,再說他們自己都還是蹭的羅用的罐頭吃。 “聽聞嶺南路陡,挑擔不易啊?!背酝炅讼闾鹂煽诘墓揞^,候校書忍不住又要感慨一句。 “長安城這邊只要有人想吃罐頭,將來自是有人修路?!绷_用笑道。水果罐頭的生產,對那些南方人來說,未嘗不是一個發展的契機。 那些士族也總說百姓苦,勸君王要輕徭役輕賦稅。 輕徭役輕賦稅也是沒錯,但是往往也并不能改變大部分百姓的生存現狀,只有發展,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生活在中原地區的百姓,就算是賦稅徭役略重一些,大抵還是要比蠻荒之地的百姓活得好。 像嶺南那樣的地方,一年到頭又能有多少賦稅,收不收的上來都還兩說,但嶺南那邊的百姓生活得好嗎? 那些地方天高皇帝遠的,都不知道要滋生出多少貪官污吏,土匪豪強。時人皆言嶺南人野蠻兇惡,他們若是不夠野蠻兇惡,又如何能在那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你中秋節那一日可有安排?”羅用問喬俊林道。 “沒有?!眴炭×诌@時候吃完了罐頭,正有一下沒一下地撥弄著陶碗里的調羹。 “那你便來與我幫忙吧,那日我要在馬氏客舍辦一個自助晚宴?!绷_用笑道。 這幾個荔枝罐頭,也不能白吃,幫忙做點宣傳總要的,再說羅用這邊原本也是準備再推廣幾道辣菜出去,干脆趁著這個機會,一起了。 “你們幾個到時候也到那邊去吃?!?/br> “嗷?。?!” 作者有話要說: 看到評論區有筒子說古代的西瓜是白瓤多紅瓤少,還有隔瓣的。 我上網搜索了一下,之所以會有這種觀點,好像是因為十七世紀一個名叫giovanni stanchi的畫家,他的幾副油畫。 因為幾幅油畫就認定過去幾千年的西瓜都長那樣,未免太過草率,再說這個畫家生在十七世紀,距離現在也沒幾百年,而西瓜的種植歷史,從古埃及開始,至今已有四五千年。 我看他那西瓜就是不太熟而已,也可能是他們那里晴天太少西瓜長得不好。沒有充分成熟的西瓜,基本上就是他畫的那樣,就算到了現在也差不多,我在微博上貼了個圖片,感興趣的筒子們可以去看看。 ···· 另外,我搜索了一些中國古代描寫西瓜的詩詞,大家自己體會判斷吧。 ···· 南宋/范成大:《食西瓜》:“縷縷花衫唾碧玉,痕痕丹血掐膚紅。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有風” 明代/翟佑:《紅瓤瓜》:“采得青門綠玉房,巧將猩血沁中央,結成唏日三危露,瀉出流霞九醞漿?!?/br> 清初/陳維崧:《洞仙歌·西瓜》:“嫩瓤涼瓠,正紅冰凝結。紺唾霞膏斗芳潔。傍銀床,牽動百尺寒泉??~色映,恍助玉壺寒徹?!?/br> 清代/徐錦華:《詠西瓜詩》:“水晶球帶輕煙綠,翡翠籠含冷焰紅” 第253章 待我消消食 作者有話要說: 塎:yong第三聲。 八月十三這一日下午,戶部郎中姚塎剛剛回到家中,便聽到家里的仆從跟他稟告說,中秋節那一日訂在馬氏客舍的位置沒有了,問他要不要另尋一處地方。 “好好的怎的就沒有了?”姚塎抬起手臂讓婢女幫他寬衣,對于訂好的位置突然就沒有了這件事,他倒也不是很生氣,就是心中多少有幾分不喜。 這種事也沒什么稀奇,長安城中貴人多,難免也有一些霸道不講理的,這些商賈不敢與他們硬扛,只好調頭揀個好說話的得罪,姚郎中官職不高,家族背景也不夠顯赫,會遇到這樣的事倒也不奇怪,只是心中對那馬氏客舍的印象已然差了很多。 “言是那離石羅三郎要在馬氏客舍設宴,那馬家人送來兩個竹簽子,向郎君賠禮道歉?!逼蛷恼f著,雙手托著兩個竹簽子行到近前。 姚郎中換上一套舒適寬大的居家道袍,往那木榻之上一坐,又從仆從手中接了那兩個竹簽子過來看。 小小的一枚竹簽子,也就比他的手指長一點,上面雕刻著還算比較精美的花紋,上了清漆,中間刻了四個字——中秋小宴。 這倒是一個意外之喜,中秋小宴,大概就是小而精的意思了,那羅棺材板兒這回八成又要弄點好東西出來。 原來他這回不是被人給踩了,而是運氣好,趕上好事了。 “夫人呢?”這兩根竹簽子,就是兩張入場券,姚郎中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自己那糟糠之妻。 “夫人在老夫人處?!逼蛷幕氐?。 “老夫人這兩日可好?”一說到自家老娘,姚郎中的心情便有幾分沉重起來。 今年開春以來,他老娘的身體便是一日不如一日,入夏以后吃得就很少了,現如今天氣涼爽起來,竟也不見她有什么好轉。 “老夫人今日便只用了一碗米粥,精神頭還是不大好?!逼蛷牡吐暤?。 “我看看去?!币芍袊@了一口氣,起身找他老娘去了。 到了自家老娘跟前,看到他妻子果然帶著最小的女兒在那邊屋里與老人說話。 姚郎中問過安,也在屋里坐了下來,說過幾句閑話之后,便道那離石羅三郎要在馬氏客舍設一個中秋宴,他手里頭有兩個竹簽子,問自家阿娘去不去。 “不去不去?!崩先藬[手道:“你帶媳婦去吧,他們那里的東西甜膩膩的,我也不愛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