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
“那自然是不能往外說?!彼哪镆桓崩硭斎坏哪?。 “……”五郎……五郎在認真吃餅,他甚都沒聽到。 兄弟姐妹幾個圍著灶臺吃餅,羅用煎一張他們吃一張,直吃到腹中飽脹還不舍得停下來,一邊吃著好吃的玉米餅,一邊心中有覺十分竊喜好玩。 她們阿兄可是偷偷藏了三斗玉米粒呢!村子里的人都不知道,只有他們家兄弟姐妹幾人知曉。 小孩子家家的,就是想象力豐富,你只要稍稍給他們營造一點氛圍,他們自己就能玩得興致盎然。 其實真正說起來,這三斗玉米的事情,就算是傳出去也是無妨的,畢竟是羅家人自己的玉米,決定要留一些下來自己吃也是他們自家的事。 今日上午羅用磨玉米面的時候,當著那幾個村人的面,姑且也就退了一步,后來被他給瞅著個機會,該藏他就藏了,既然藏了,便也不怕別人說什么,若是果真有那般不開眼的,那羅用到時候便也只好叫他們嘗一嘗棺材板兒的滋味。 總之,今年羅家就只有這三斗玉米可吃,五個肚子五張嘴呢,其實也不夠什么的。至于賣錢,那還是算了。 羅用現在覺得欠些外債也挺合適的,主要特別安全,欠那一屁股債在外頭,哪個缺德冒煙的要想弄死他,那些債主首先就不能答應。 債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癢,羅某人現在也是有點明白這句話的真諦了。 第175章 勝敗乃兵家常事 羅用這一回在借玉米種子出去的時候,自然也沒有忘了他的那些弟子,雖然現在他的不少弟子都在外面辦水泥作坊不在村子里,但他們的家里人可都住在這邊呢。 羅用這二十幾個弟子遷到西坡村來居住以后,在羊舍那邊,便多出來二十多戶人家,儼然已經是一個小村莊的規模了。 又因他們這里做著買賣,每日都有一些商賈小販來這邊買貨,又有不少挑水泥的腳夫從他們店鋪前面的水泥路上往來不絕,所以就算是身處在鄉下地方,也半點都不覺冷清寂寞。 “店家,給我打五升醬油?!边@一日下午,外頭艷陽高照,在羊圈略靠西坡村這邊的一間小鋪中,迎來了今日的又一個客人。 “哎,來啦?!笨吹甑氖且粋€身姿略顯豐腴的老板娘,她原本正盤腿坐在炕頭上,用一根簽字戳著一塊羊毛氈坐墊,這會兒聽到聲音,連忙放下手里的活計從土炕上下來,笑盈盈招呼那年輕小販:“怎樣,前兩日那五升可是全賣完了,我家這醬油做得不錯吧?” “這才到哪兒呢,聽聞你們現在賣的都還是羅三郎從前做出來的醬油,你家做醬的手藝究竟好不好,怕是還要再過一段時日才能知曉?!蹦切∝溦露敷医o自己扇著風。 “也不是拿過來就能賣,我們自己也得侍弄呢?!崩习迥镄Φ?。那每日攪醬曬醬的,羅家人那是做熟了,也不覺得有什么難,他們剛剛接手這活計的時候,心里老沒底了,那大缸大缸的醬油,若是弄得不好,一壞可就要壞一整缸。 一升醬油兩文錢,這小販買了五升,老板娘便多給了他半升做添頭,這也是羅用他們從前留下來的慣例。 那小販付了錢,又挑起擔子到下一家去買腐乳,在羅家羊舍這一片,每家店鋪基本上都只賣一樣物什,他們每回過來買貨,往往都要跑好幾家店,麻煩是麻煩了一點,倒也清爽。 待客人走后,那婦人又坐回到土炕上,繼續戳她的羊毛氈坐墊。 這婦人便是楊四郎的妻子劉氏,當初改進戳羊毛氈工具的人就是她,現如今他們一家人也搬到了西坡村,楊四郎做羊毛氈的手藝好,每日都在自家后院做羊毛氈,他妻子就負責戳羊毛氈兼看店,每日掙些賣醬油的錢便已足夠生活,兩口子做羊毛氈的工錢,大抵都是要存起來的。 “方才又有人過來買醬油?”楊四郎這時候也從后院出來。 “可不,買了五升呢?!爆F在他們賣的醬油依舊還是羅用從前做好的,于是這賣醬油得來的錢,大多要給羅用送過去,五升醬油十文錢,羅用得九文他們得一文,每日里做個兩三筆買賣,一家幾口人的吃喝便也不成什么問題。 “我去村里取些羊絨?!睏钏睦烧f道。 “你去吧,一會兒回來的時候,去許家客舍把娃兒都領回來?!眲⑹夏钸吨骸熬徒兴麄內W一下算術,一個個的竟都不知道回來了,日日都要等人過去喊,今日待他們都回來了,我定要說上一說?!?/br> 楊四郎擺擺手,徑自往鋪子外邊去了,他這婆姨歲數大了,這兩年真是愈發愛念叨了。 “你等一下記得拔兩棵芥菜回來,今晚我們吃馎饦?!眲⑹嫌衷诤筮吅傲艘痪?。 “我知?!睏钏睦蓳P聲應道。 走在他家門前那條水泥路上,兩旁盡是同門師兄弟們開起來的店鋪,好些人這時候都不在家,鋪子都是家中的老人小孩媳婦在看著呢,他們自己要么下地去了,要么就是在前邊那幾個作坊干活,近來又有不少人到別的村子去燒水泥,估摸著一直要忙到入冬去了。 楊四郎擅長做羊毛氈坐墊,他自己也有心想要往這方面發展,于是便沒有再出去做其他活計,家里也沒有正經種什么田地,就是開了一片菜地,又種了些許豆子。 他現在每天就是在自家后院做做羊毛氈坐墊,清晨黃昏的時候再拾掇拾掇菜地,家里那幾個小孩也能給家里幫些忙,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家那些醬缸子攪過一遍,店鋪多是他妻子在看,順帶還戳帶羊毛氈坐墊,如此,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倒也安定怡然。 當然,如果他婆姨不要整天支使他做家務那就更好了。 像方才這般,讓他去喊娃兒回家,順便再拔一兩棵芥菜回去,這也不算什么,楊四郎主要就是比較不喜歡洗菜洗碗那些活計…… “楊四啊,去師父那兒呢?”旁邊鋪子里有人與他打招呼。 “正是?!睏钏睦尚χ貞?。 他們這些同門師兄弟之間,最近因為很多人家里都開了相同的鋪子,倒是也存在一些競爭,不過關系大抵總還不錯,并沒有因為這買賣上的事情傷了和氣。 畢竟就算做不了買賣還能做其他呢,跟著他們師父,出路總是不愁的。 楊四郎沿著這一條水泥路慢悠悠往羅家院子走,他這一整天一整天地窩在自家后院做羊毛氈坐墊,偶爾確實也應該出來走走。 在羅家院子那邊,有一間專門用來放各種顏色的羊毛的屋子,那里面的羊毛顏色齊分量足,楊四郎隔幾日便要過去一趟,就算自己手頭上一時并不缺什么顏色的羊毛,他也樂意到那里去看一看。 他們這些擅長做羊毛氈坐墊的弟子們,其實個個心里都是很想要一間那樣的屋子的,只可惜那并不是一時半會兒就可以積攢出來,沒有足夠的資金,更是連想都不用想。 近來外頭也有一些人說羅三郎欠債了如何如何,卻也不看看他手頭上的那些積攢,光是那滿山坡的杜種樹苗,都不知道要值了多少錢去。 縣里頭那些個先前借錢給羅用的,這長時間了也沒一個人吱聲,楊四郎他們這些弟子們尋思著,那些人八成還是在打杜仲膠的主意,也不知道他們師父心里頭是個什么章程。 “嘩嘩嘩……”楊四郎還未踏入羅家院子,便先聽到一陣嘩嘩的流水聲。 “師父?!彼傲艘宦?。 “哦,來拿羊毛呢吧,你自己去吧?!绷_用這時候正站在他家院子里那個洗衣池前面,對著嘩嘩出水的羊皮水管,沖洗著一大臉盆白菜葉子,這玩意兒在這個年代叫做菘菜,瞅著也有幾分不一樣,吃起來倒是差不多。 “怎的這時候就開始洗菜?”楊四郎問他。 “早些把菜洗出來,一會兒就該做晚飯了?!绷_三郎說道。 “……”楊四郎心道自己是不情不愿被家里的婆姨支使著做這些活計,他師父卻是自覺自愿做這些活計,果然這就是師父與弟子的差距嘛? “今晚吃什么?”楊四郎又問。 “馎饦?!绷_用頭也不抬地說道。 “……”楊四郎心說好巧,我家今晚也吃馎饦。她婆姨為了圖省事,已經連續煮了好幾日的馎饦作晚飯。 羅用最近也挺不容易,自打四娘五郎他們開始搞起了雕版印刷,整日都在那邊鋪子里忙活,原本說好的家務分工也沒能繼續實行,做飯洗碗洗衣服掃院子喂牲口,這些活計現在全都一股腦兒落到了羅用一個人身上,還好六郎七娘那兩個沒有掉鏈子,好歹幫他把雞給喂了。 “阿兄,晚飯不吃馎饦?!逼吣锬切⊙绢^這時候就顛顛跑過來,發表了一個反對意見。 “哦,那你想吃甚?”羅用問她。 “玉米餅!”那丫頭想也不想就說了。 “玉米餅啊……”羅用低頭看了看她,然后就問了一句:“你這衣裳怎的臟了,可是摔著了?” “唔,摔著了?!毙⊙绢^一臉認真地點著頭,她方才想把一只下完蛋以后就在院子里轉悠不肯出去的老母雞趕到院子外頭,然后腳一滑就給摔了一跤,也不怎么疼,她便自己爬起來了。 “那你下回當心些,莫要再摔著了?!绷_用蹲身下去幫她拍了拍褲子,這會兒天氣還熱著,六郎七娘兩個都是一身簡單的交領短褐,當天換當天洗,七娘現如今年歲也還小,穿個小褲子就成了,穿褲子穿裙子都沒差。 “哦?!逼吣镄⊙绢^受到了阿兄的關愛,心里美美噠,臉上也笑開了花。 “行了,玩去吧?!绷_用給她拍掉了膝蓋上的灰塵,依舊打發她自己玩去。 “咯咯咯……”小丫頭片子咯咯笑著就跑了出去。 ——至于今晚的飯食,那自然還得是馎饦。 楊四郎在一旁看著,心中就十分佩服他的師父,瞧瞧這哄孩子的手段,叫他這個好幾個娃兒的爹都自愧不如,就那么話題一拐一個忽悠,七娘那丫頭就…… “阿兄,我今晚要吃玉米餅,不吃馎饦?!蹦切⊙绢^咯咯咯跑出去沒幾步,突然又想起來一件重要的事情來了。 楊四郎:“……” 羅用:得,沒忽悠成功,這也沒什么,勝敗乃兵家常事。 第176章 石子 羅用覺得自家這些小孩長得特別快,想當初他剛醒過來的時候,六郎七娘這兩個,還都是連話都說不清的小rou團子,這會兒自己竟然已經忽悠不住她了。 羅用倒是想得開,忽悠不住也挺好,將來出去外邊不會吃虧。 “好,那咱今晚就吃玉米餅?!绷_奶爸爽快答應,之后果然就進屋拿玉米面去了。 楊四郎:“……” 于是這一天晚上,羅家果然就吃的玉米餅,早先洗出來的那些菘菜,則被羅用加了幾個蝦米,燉了一大鍋蝦米白菜湯。 這蝦米鎮上的鹽鋪就有賣,從海邊過來的東西,價錢自然不便宜,而且這時候大約也沒有人工養蝦,都是野生的東西,這個時代工具落后,想來捕撈的過程也是十分不易。 最后煮出來那幾塊蝦rou,羅用原本也是想讓給六郎七娘那兩個吃的,但是后來想想,實在不想讓他們養成吃獨食的習慣,乃至于把這樣的獨寵當做理所當然,于是他們兄妹幾個,便一人一小塊把那些蝦rou分著吃了,最后還多出來一塊,就給了鄭氏母女。 鄭氏先前那閨女現在已經不在這邊了,倒是換了一個年歲稍大一點的閨女過來,干活也是很不錯的,比她meimei還強些,就是年歲與羅用太相近,所以羅用現在也會稍微注意著些,平日里的飯食,都讓鄭氏自己過來拿,而不是她那閨女。 所以就算這段時間羅用自己事情不少,也沒有想過要讓那一對母女幫忙,他們這個家里畢竟是連個長輩都沒有的,很容易被人傳出是非。 羅用明顯有些疏離的態度,也讓鄭氏與她閨女心中都很不安,心想她們這一回換人的行為是不是不太合適,是不是讓主人家心中不喜了。 直到羅用有一回問鄭氏要不要讓她女兒也去學一點算術,若是想學,每日下午大批抽些時間往許家客舍那邊去便是。母子倆這才安了心,知曉羅用并非是對她二人有什么不喜,約莫還是在避嫌。 這日子一天天過著,羅用這戶煮一天天當著,眼瞅著天氣一天比一天涼爽,秋收的季節馬上就要到了。 聽一些從南方過來的商賈說,對戰吐谷渾的軍隊已經班師回朝了,吐谷渾原可汗伏允身死,其子慕容順歸降大唐,吐谷渾之戰,自此落下帷幕。 待到羅家那些梨樹上的梨子開始成熟的時候,羅用便揀了一些最甜的被鳥兒啄過的梨子,削去傷口和梨皮,切成小塊用石磨磨了,再濾去rou渣,加入少量清水,用陶甕盛了,放在灶上燒煮,一邊煮著,一邊又切了幾個梨子,將大塊的梨rou放到陶甕之中同煮。 煮過的梨汁并梨rou,待裝到罐頭瓶子里面之后,又上鍋去蒸,蒸到差不多了,再趁熱將瓶蓋緊緊蓋上,自此,今年的頭一批梨rou罐頭,便做成了。 這些罐頭羅用一罐都沒有賣,而是在王當他們回到西坡村的時候,付了一些路資,讓他們幫忙捎去涼州城。 那涼州城乃是邊陲之地,降水少,植被生長并不茂盛,果樹什么的,想來應也是很少的,今年家里的梨子長得特別好,羅用想讓遠在他鄉的二娘她們也嘗一嘗。 不知是肥料下得足還是如何,羅家前兩年種下去的那些梨樹,結出來的果子竟是一年更比一年甜, 今年這果子這么好吃,家里頭這些小孩都很高興,六郎七娘那兩個有事沒事總在那幾棵梨樹下邊轉悠,帶得家里頭那兩條大狗一頭毛驢都總往那邊跑,每每揀著一個從樹上掉下來的梨子,都跟撿到什么天大的寶貝一般,羅用隔老遠都能聽到麥青豆粒兒的汪汪聲,還有五對昂恩昂恩的叫喚聲。 農歷九月底,遠在涼州城的羅二娘終于收到了羅用讓人捎過去的那幾個瓷罐。 看那罐子的外殼,實在也想不出羅用會給她們寄什么,待到打開了罐頭蓋子,聞著了梨香味兒,二娘便知道,這應該就是他們自家梨樹上結出來的果子了。 這一日下工后,二娘喊了田崇虎和田香兒過來,還有前兩個月剛來的殷家姐妹,與彭二一起,將今日打開的那一罐梨子罐頭,分著吃了大半。 想當初,三郎頭一回從縣城里買梨子回來的時候,二娘還嫌他胡亂花錢。 那一回的梨子著實買得不容易,恁冷的天,申翁他們費盡力氣將自家最好的梨子從平夷縣運到他們離石縣來賣,路上又不知壞去了多少,最后到了羅用手里頭,約莫也就是十文錢七八個梨子的價錢。 那一回二娘雖是口上嫌貴,但心里還是十分歡喜的,長到那么大,還是頭一回吃到那般清甜多汁的果子,那些梨子的滋味兒,從此便也深深地刻在了她的記憶之中。 后來自家種上了梨子,家里頭那些個兄弟姐妹,就沒有不高興的,春來看梨花盛開,夏日里看那小小的梨子掛枝頭,秋天到了便日日都在樹下等著梨子吃。 二娘實在沒想到,現如今離家這般遠,竟然還能吃到家里頭的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