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節
在出門之前羅用便與她說過,讓她在涼州城這邊若是缺錢花,就找趙琛先借一些,自己若是還不了,羅用將來幫她還。 還說若是掙得了錢財,也不用想著往家里頭寄,這年頭不是銅板就是布帛的,光是運輸費都要一大筆,倒不如在涼州城當地置些產業,這涼州城中的土地和房屋,將來很可能都是要漲價的,能夠多多置辦上幾處那是最好。 這時候二娘她們要做豆腐,剛好需要一個地方,手頭上又攢了些許,干脆就向趙琛借了一些,買下了這么一個院子。 二娘向趙琛說這個事的時候,趙畦剛好也在,那老頭就很吃驚,怎的這十幾歲的小娘子,竟也這般有主意。尋常人家的后輩,像二娘這么大的歲數,就算是已經成了婚的,像置辦產業這樣的大事,也是鮮少有自己拿主意的。 “這羅家人,倒是果真有些不尋常?!贝镒吡艘院?,趙畦便與趙琛說道。 “這羅二娘在家的時候瞅著并不是個出挑的,出來以后倒是也能獨當一面?!壁w琛說道。 “她竟還不是出挑的?”趙畦吃驚道。 “羅家還有一個四娘,十一二歲的年紀,便能自己看店,我還曾見過她與一個媒人周旋?!壁w琛說。 “買賣上的事情,那羅三郎竟也不怕她出差錯?”趙畦更吃驚。 “出了差錯他也不心疼,他家那女娃子自己心疼?!壁w琛笑道。 “她一個十來歲的小娘子,又能與媒人周旋個甚,若是說了什么不得當的……”那媒人的嘴,可是連趙畦這老油條都要怕的。 “那棺材板兒倒是不怕這些?!壁w琛擺擺手。媒人的嘴嚇人,那棺材板兒就不嚇人?在他們那片地方上,也沒哪個媒人會那么想不開去會找他的不自在。 “羅家那幾十只雞,向來都是他們家那些小孩在養,有時候養死了,羅三郎也不心疼,有一回發雞瘟,家里那些雞死了大半,弄得他家那幾個小娃娃直掉金豆子,后來倒是開始勤掃雞圈了,見著病雞就要單獨抓了關起來?!?/br> 對于羅用教育小孩的方法和態度,趙琛也很是有一些感觸,他現在就是一個大齡男光棍,還未成婚,待將來成婚后有了小孩,他也打算這么養。 這一邊,二娘她們經過了一番準備工作之后,很快就把這個靠近巷子口的豆腐坊開了起來。 涼州城中糧價雖高,但豆子并不算很貴,因為豆子這個東西無論在哪里都很好種,涼州當地也有不少人種植。 二娘她們請人打了一口大石磨,用這大石磨磨豆子很快,如果是充分浸泡過的豆子,只需磨一道便已足夠細膩,可以直接用水桶接了,濾去豆渣,上鍋去煮。 點豆腐用的依舊是酸漿,雖然最近這一兩年她們也試過鹵水豆腐石膏豆腐,但最后吃來吃去,還是最喜歡酸漿豆腐。 這邊院子里的豆腐一做起來,涼州城中許多百姓就都知道了。 先前城中就有傳言,說現如今與趙家人住在一處的那個羅二娘,便是離石羅三郎的阿姊,現如今這豆腐一做起來,更是坐實了這個傳言。 羅二娘她們這回做出來的豆腐,定價是一文錢兩塊,比離石縣那邊的價錢要高出一倍,若是跟西坡村相比,那就不止高出一倍。 因為在這涼州城中,不僅豆子比離石當地貴了些許,柴薪清水皆不易得。 這個地方降雨比較少,草木生長不如離石那般蔥蘢,柴薪的價錢自然也就高些,汲水也不算便利,二娘她們做豆腐,都要另外花錢雇人打水。 不過涼州城中的商賈富戶們都覺得這個價錢十分公道,花一文錢就能買到兩塊巴掌大小的鮮豆腐,大伙兒都覺得挺值的,就算是家境不怎么寬裕的人家,偶爾也能買一兩回吃個新鮮。 這兩年他們涼州城的日子也比從前好過一些,城里的羊絨買賣和肥皂買賣都很紅火,往來的商賈也比往年更多,當地百姓只要肯與人賣力氣,多少也能掙得一些錢糧。 羅二娘她們這個豆腐作坊剛開張沒兩日,生意就很火爆了,做出來的豆腐日日都不夠賣。 為了多做些豆腐,她們每日天不亮就起來干活了,一直做到天色暗下來,還要點上油燈再做一兩個時辰。 常言道,人生有三苦,撐船打鐵賣豆腐,做豆腐賣豆腐這個營生確實是辛苦,尤其這個年代處處都要靠人力,石磨要靠人力來推,清水要靠人力來挑,那一筐一筐的豆腐搬進搬出的,處處也都要花力氣。 然而賣豆腐雖然是小買賣,積少成多,掙錢速度卻也相當可觀,就在這日復一日的勞作當中,二娘手頭上的資金又飛快地積攢起來。 就是她們這邊一忙起來,織毛衣的活計就沒有人做了,在涼州城當地,羊絨毛衣褲的價錢比石州那邊高出不少,這個錢不掙也是比較可惜。二娘并不知道,殷大娘姐妹倆現在已經在來往涼州城的路上了。 “二娘,我來舀些漿水?!边@一日,羅二娘她們正忙著,院子里買豆腐的人絡繹不絕,人聲鼎沸,有一個鄰居提著一個木桶過來,對羅二娘喊了一聲。 “哎,你盡管舀去?!绷_二娘這時候正站在灶臺邊攪著大鍋里燒著的豆漿,聽到她說要來舀漿水,便也轉過頭來高聲對她說話。 這做豆腐多出來的漿水,近來倒是被這涼州城的人開發出新的用途來。 從前她們西坡村的人做豆腐的時候,除了留下少量漿水發酵成酸漿,多余漿水大多都是直接倒掉,也有不舍得倒掉的,就拿去煮豬食。而這涼州城的人,卻把這種漿水當做洗滌劑來用,洗碗洗衣服洗頭洗臉,處處都能用得上。 這件事說起來也與涼州當地比較缺水有關系,當地百姓用水大多十分節省,剛開始是那奚姓父子看那做豆腐多出來的漿水溫溫熱熱的,也挺干凈,就直接用它洗手洗臉,洗過幾天之后,竟發現自己的手和臉竟比從前看著干凈了不少。 這件事被傳開以后,時常便有人提著水桶到二娘她們這個院子里來討要漿水,這東西二娘她們自己留那么多也沒什么用,于是也很大方,只要有人來要,就讓他們自己隨便舀。 不過這院子里人本來就多,這時候又添了一些來舀漿水的,有時候難免也會顯得擁擠雜亂。 再加上做豆腐的時候難免也有一些湯湯水水的,被大伙兒這踩來踩去,整個院子就顯得有些泥濘不堪。 二娘有心想要買些水泥回來整治整治,偏這涼州城的水泥又貴得嚇人,從前在她們村里,一擔土水泥不過五六文,一打聽這邊的水泥價格,二娘當即就有些打退堂鼓。 涼州城這里的水泥大多都是從長安城過來,出廠價本來就比較高,再加上運費以及商賈們在轉手的過程中剝去的利潤,一擔水泥沒有七八十文根本下不來。 趙琛聽聞了這件事,便讓人送了幾擔水泥過來,他們這一回建造的這一家客舍,也是要用到不少水泥的,因為用量大,聯系到了一個專門販賣水泥的大商賈,價錢自然就比市面上要稍低一些。 二娘她們用這幾擔水泥找平了那個院子的地面,然后又在院子兩邊靠墻的位置,砌了兩排半人高的類似洗衣池的結構,池子內外都有搭放木架的地方,壓豆腐的時候,可以直接將豆腐筐架在上面,然后從筐里流出來的漿水,就會落到下面的水槽里。 這兩條水槽又與院子外頭的兩個水池相連,那兩個水池就建在這個院子大門外的左右兩側,不足半人高,約莫兩尺見寬,倒是比較長,那里面能裝很多漿水。 往后這附近的左鄰右舍想要漿水,就可以不用再到院子里面去與羅二娘她們討要,甚至連招呼都不用打一聲,自己拿個水桶過去打來便是。 有些原本與羅二娘并不相熟,因為生活比較拮據也從未買過豆腐的,從前也是不太好意思到她們這里來打漿水,這會兒見她們家院子外頭修起了兩個大池子,好多人都去打,他們便也去了。 用這種漿水洗衣服洗澡,身上就會帶有一股子淡淡的豆香味,大伙兒都挺喜歡這個味道,說是好聞。 有一個從長安城過來的儒商,接連在好幾個當地百姓身上聞到這種味道以后,便有些好奇,一問之下,得知這其中緣由,當即大發感慨,還自作主張給羅二娘她們家門口的那兩個池子,取名“素心池”。 “素”字乃有潔凈之意,將這兩方池子取名素心池倒也合適,一來自然是夸贊羅二娘素心之意,二來便是指出這池中漿水有潔凈之用,另外,隱隱又有勸人向善之意。 雖是沒有經過主人家同意就擅自給別人的池子取名字,但是不得不說,這名字取得還挺不錯,涼州城的百姓也都覺得挺好,然后這名字很自然就流傳開了。 然后稍微有點尷尬的是,文采不足而熱情有余的跟風者非常多。 隔三差五就能聽到有人說那誰誰又給素心池提了一首詩,寫個駢文什么的,偏偏他們寫得還不怎么樣,畢竟像涼州城這種邊陲之地,你說真正能有多少風流才子? 羅二娘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她們家有讀書郎啊,也曾被之前住在許家客舍的那些郎君們略略熏陶了一下,所以她多少也能聽得出來,這些家伙就是生搬硬套,也不管合適不合適,只要是夸人的,那真是抓來就用啊。 羅二娘被這些人夸得尷尬癥都要犯了,整日窩在她們那個院子里做豆腐,恨不得一步都不往外頭走。 遠在千里之外,羅用這時候也比較尷尬。 因為皇帝陛下突然莫名其妙發了一道圣旨過來,沒頭沒腦的把他一頓猛夸,說羅用是什么仁者賢才,雖然他自己無心仕途,但是皇帝愛才心切,實在不舍得讓他這樣的珠玉良才遺落荒野,于是皇帝就決定要修一條從長安城通往離石縣的水泥大路,方便羅三郎時常進京面圣。。。 羅用聽完這個圣旨也是有點傻眼。 這沒頭沒腦的,究竟是整的哪一出呢? 皇帝陛下都這么給面子了,特意還要為他修一條水泥路,那么自己又該用什么東西來回報呢? 罐頭方子?這份禮會不會稍微太輕了一點? 思來想去吧,總覺得還是有哪里不太對。 這條路果真是為他羅用修的嘛?羅棺材板兒表示十分懷疑。 第168章 寵辱不驚 不管怎么說,皇帝的這一套說辭,還是給了羅用很大的面子。 之前長安城那邊鬧過一遭,某些士族大家已經公然站出來與羅用為敵,雖然這場風波已經過去,但是這時候羅用的處境也是有些微妙,皇帝這一套說辭一出來,無疑就是給羅用又加了一層保護罩。 所以說,這件事對羅用還是比較有好處的,甭管那條路究竟是為誰修的,單單就為了這么一套說辭,要羅用拿個罐頭方子去換,也不算太虧,畢竟罐頭這東西實際上也沒有多少技術含量。 “這條路果真是專門修給我走的?”雖然不太了解來龍去脈,但這并不影響羅三郎為自己爭取利益。 “鋪路修橋,自然是為了造福天下,不過圣人總歸還是因為愛惜三郎人才,才決定要修這么一條路?!蹦莻€帶著圣旨前來西坡村的官員如此說道。 “哦……”也就是說這條路雖然是給他修的,但是路的歸屬權還是屬于皇帝的,這倒也合理,只是:“那我往后運貨走這條路還要給過路費嘛?” “……”那官員被他問得噎住。出門前皇帝沒有跟他說過這個啊喂! 不過像這樣的時候,他哪里又能說出羅用將來通過這條路運貨還要給過路費那樣的話呢? 這話要是說出來,那皇帝剛剛的那一道圣旨豈不就成了一個笑話? “先前倒是沒有這樣的慣例,不過想來應是不要的?!蹦枪賳T回答說。 一聽這個話,羅用就有些不樂意了,甭管皇帝那邊究竟大的什么算盤,這會兒他既然已經說了這條路是為他修的,那該爭取的利益就得爭取?。骸叭羰沁B你都不清楚,那些收過路費的小吏又如何能清楚呢?” “三郎莫急,待我回京以后,定然幫你將此事詢問清楚?!蹦枪賳T連忙安撫道。開玩笑,罐頭方子還沒到手呢,這時候就惹他急眼可不行。 羅用一聽,這還差不多,他才不相信皇帝啥都不要突然就想給他修條路呢。不管怎么說,對方起碼要先把自己的誠意拿出來,然后他們才能正經坐下來好好商談不是,反正眼前這個又不是皇帝本尊,他怕個甚。 雙方坐下來談了幾句以后,羅用終于確定,皇帝這回確實就是要罐頭方子沒錯。 皇帝手里頭掌握的杜仲膠那么多,他要開動起來做rou罐頭,那肯定得是一個規模宏大的rou罐頭工廠吧,這里邊的利潤,確實也是比較可觀,而且還可以做做軍需什么的。 羅用倒也爽快,在得知對方所圖之后,很利落就把rou罐頭的制作方法告訴了這個官員,為了讓他們有更直觀的了解,甚至還親自上手,給他們展示了rou罐頭的做法,其中一些注意事項也都講解得十分細致。 那個官員帶來的幾個隨從,一個個都拿著羽毛竹筆在一旁做著記錄,瞅他們那筆,相比羅用這邊自己做的,是要更加精致一些,而且那羽毛看起來也不是鵝毛,具體是什么毛,羅用辨認不出來,就是看他們寫了挺久都沒有斷墨,知道這種羽毛的羽管應該比較大,蓄墨能力比較強。 而且他們所用的紙,也不是尋常麻紙,紙張看起來略厚一些,表面也十分光滑,應該不是便宜貨。 在弄清楚了rou罐頭的具體制作方法以后,這些人也沒有在西坡村多做耽擱,稍稍休整過一日之后,便打馬回長安城去了。 待到入冬以后,城州那邊又會迎來一次羊群屠宰的高峰期,那時候也正是羊rou最賤的時候,皇帝若是不想再多等一年,他們就要在入冬之前將那個罐頭廠籌備到位,待到入冬以后,即刻便能投入生產。 其實罐頭這個東西,除了羊rou罐頭水果罐頭這些,也可以做魚rou罐頭。 去年,在杜構還未離開西坡村的時候,羅用就曾經提醒過他,讓他到秦嶺一帶去收購一些杜種樹的種子回去種植,這時候他早已回到萊州當地,他們播下去的那些種子,如今也都已經發芽破土,長成一株株細嫩的小樹苗。 若無意外,待到來年秋季,這批樹苗就可以收割,然后加工成杜仲膠。 當初杜構去秦嶺那一帶的時候,因為去得比較早,沒跟皇帝后來派去的那些人打上照面,所以無論是種子的收購,還是樹苗的購買,都可以說是相當順利的,樹苗他倒是沒多買,主要經濟條件有限,路途又太過遙遠,就只是買了一二十株,然后賣了馬,在當地置辦了一輛牛車,自己一個人趕著牛車回的萊州。 等他回到萊州的時候,時間已經是春節后了,那些杜種樹苗的生命力很強,大冬天里被這么凍了一路,竟也沒有死掉幾株,大多都種活了。 待到來年,等地里這一批杜種樹苗收獲了以后,他們就要重新播種,到時候就要看這些小樹苗究竟能結多少種子了。 杜構這大半年時間在萊州當地大力推廣麻紙以及油紙傘的造法,還有牡丹坐墊的做法。 現在在他們那片地方,雖然還沒能形成很大的經濟效應,但是也有一些周邊地區的商賈到他們那里去買貨,所以當地人也就可以通過這些手工勞動,稍稍增加一些收入,在生活上總歸也是有了一些改善。 不過這些都還只是一個開始而已,等過兩年他們這里的這些杜仲樹苗都長成了,那時候罐頭這個東西差不多也該在大唐盛行起來了,屆時他們又有杜仲膠又是沿海地帶,只要多費些心思做出好吃的魚罐頭,銷路應是不愁的。 西坡村這邊,皇帝派來的官員們走了以后,眾村民都顯得很興奮,都說皇帝陛下現如今對他們村的羅三郎可重視了,還特地為他修了一條通往長安城的道路,這是一份多么大的榮耀啊。 “嗨,也就是那么一說,他應是本來就要修路的?!北蝗私o捧得太高了,羅用也覺有幾分不好意思,于是便如此謙虛道。 “全國那么大,他因何偏偏就要往我們離石縣修路?定然還是為了三郎你?!贝迦藗冄赞o鑿鑿道。 羅用一聽這個話,好像確實也是有那么幾分道理哈,只是口頭上依舊推辭:“大約還是因為我們這里靠近孟門關的關系?!?/br> “呲,那孟門關有什么了不起,定還是為了你?!泵祥T關作為軍事交通要塞,又有大片沿河良田,向來都是要比他們離石縣這邊風光一些,現如今皇帝陛下要修一條路,都說是為了羅三郎,怎的羅三郎偏偏又要把這一份榮耀往別人身上推? “那孟門關畢竟是交通要塞?!绷_用說道。